重振止马纾乡愁
邓小玲

杉关:是古代闽北重要的军事要塞
光泽县止马镇属于江南典型的山区景色,像一个长年守在闺房中的女子,美而不艳、媚而不娇。南北朝时期诗人鲍照写有《夜宿新城》:“古驿旧名杉,烟光锁翠岚。夜来风景好,宿处是江南。”这里的“杉”指的就是止马杉关。因为位于闽赣交界外,边贸活动十分活跃,三天一墟,每逢墟日,人头攒动,热闹非凡,自古就有“墟日止马走一走,日常生活样样有”的口碑。
止马在 20 世纪八九十年代是县里的乡镇企业重地,曾创办过五金厂、炼钢厂、宝石厂、造纸厂、灯泡厂等 10 多家工厂。不仅白日人多热闹,就是夜晚十一二点也灯火通明,一度有“小香港”之称。

福建省光泽县止马镇杉关村与江西省黎川县厚村乡毗邻
然而,时过境迁,这些小规模的工厂在时代浪潮的冲击下,纷纷倒闭,这里的年轻人不得不外出打工。随着外出打工的人不断增多,近两万人口的小镇,常年在家的已不足 6000 人,昔日的繁华不复存在。我曾到过一些偏远村庄,村子空荡荡的,除了几个留守老人、几只家禽,再看不到充满活力的年轻人身影。曾经美丽的田园风光,呈现一派荒凉的景象。
虽然每逢年节,有的外出打工人还会回来,但欢聚的热闹场面,似昙花一现,年节一过,这里又是寂寞的存在。于是,有人上书,有人在镇人大会上把一份份振兴止马乡镇企业的建议摆在了镇党委政府的案头。我参加过他们的会议,看到过他们在提出建议时,忍不住流出激动的泪水。这泪水在 1998 年“6·22”百年不遇的洪灾面前不曾流过。这群纯朴的村民,面对日渐落寞的乡村景象却无力
挽回,终于流下了泪水。
要留住人,才能留住乡愁;留住人,乡村才能振兴。值得庆幸的是,圣农集团及时伸出了援助之手。于是,借助圣农的力量,这里诞生了一个月创建一个食品加工厂的“止马速度”——止马镇新振食品加工厂应运而生。但建厂之初,伴随着质疑和犹豫。招工广告打出去后,来报名的寥寥无几。经历过阵痛的人们,似乎不想再遭受失败的打击。政府就发动镇村干部入户动员,给政策、给工资
承诺,硬生生地拉了 60 多人来厂里上班,他们成了止马逆风翻盘的变革中第一批“吃螃蟹”的人。
成功从来都是奋斗出来的,幸福是靠拼搏而来的。新振食品厂创办半年,从开始两个月亏损,到实现利润盈余,再到一年分红百万,奇迹终于再一次在这块土地上诞生。
如果仅仅满足一个工厂,你就太小瞧他们的格局了,这不是止马人的性格。尝到成功甜头的止马人,又谋划了新的创业项目,新振二厂、脱骨鸡爪厂相继建成投厂。规模从60人的岗位猛增到300多人,但留守在家、能来厂里上班的人已经不多了。
于是,再次招工的消息像和煦的春风,飘落在田埂地头,飘进了家家户户的窗口。一张张印着黑字的招工简章,在村里人手中传递着,如同郑重地接过一份关于新生活的契约。人们相互询问、低声议论着,那些曾离乡背井在异地奔波的人,脚步终于被这召唤牵了回来。重新踏上家乡的土地,他们站在村口,望着熟悉又陌生的炊烟。镇上新建的厂房,似乎正牵引着他们重新开始新生活。工人
很快就招满了。那些忙碌的身影中,许多都是曾经在异乡工厂流水线上耗尽青春的人,如今他们在故土的车间里找到了新的位置。机器隆隆作响,喧闹中蒸腾着人间的暖意——在家乡的土地上并肩劳作的温暖,抵得过世上任何话语。家里老人孩子开始笑了,久违的热闹温馨场面重新出现在街头村尾。
“早该这样了,不用外出打工,自家门口就可以赚钱养家,老人孩子都有人照顾。”这是我在厂里听到最多也最暖心也最有分量的话。
“我们上年纪了,出去打工没人要,但这里不嫌弃我们,我们能在这里找到自己能做的事,能赚到钱,再不用孩子们操心了。”年过六旬的阿姨一脸幸福地不停向我显摆着。
何为在家种了 30 多亩烟,往年烟一卖完,就整日和邻里聚一起打牌喝酒,卖烟收入有一半花在这上面,不仅老婆有意见,自己的身体也日渐虚弱。2024 年农闲时,在老婆的鼓动下两人一起到厂里上班,几个月下来,赚了三万多。像他夫妻俩这样的还有一群人,农忙时在家务农,农闲时来厂里上班做工,镇里再也看不到真正的“闲人”了。
如今,每天从工厂飘散开来的食品香味成了小镇新的呼吸。镇里闲散人员少了,打牌的声音不见了,常听到的问候是“你今天做了多少,这个月挣了多少?”傍晚下班时分,工人们从厂房里三三两两结伴而出,脸上映着夕照,怀里揣着刚领的工钱,朝着各自炊烟升起的方向归去——他们手中沉甸甸的,是生计,也是希望。炊烟袅袅升起的地方,母亲们已在灶间忙碌,等待他们的一桌子热乎乎的饭菜,是其乐融融的天伦之乐。
远行的脚步重新踏回原点,又走出了新的希望,这希望蒸腾着由自己汗水酿制的人间烟火气。原来最踏实的前程,并非朝向远方的无尽跋涉,而是将双脚深深踏进熟悉的泥土,用双手开凿出涌流的活泉——那泉水,映照出所有返乡者被汗水擦亮的尊严,也让曾经的乡愁变得温馨而亲切。
数字是苍白的,有时却是温暖的。经过两年多的奋斗,初创的乡镇企业新振发展有限公司的年报即将披露,利润约200万元,在新振公司上班员工平均月工资可达4000元以上,高的可达7000多元。全镇 10 个村年分红 20 万元,既富了村民的腰包,又鼓了村集体的荷包,他们称这为“十支联兴”。作为闽赣边界乡镇,止马镇不仅在乡村振兴上村村联手,也在建设杉关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园,成为福建对外展示绿色发展成就的新窗口。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放眼整个光泽,以产业振兴驱动乡村振兴的路子越走越宽。在止马镇的示范带动下,八个乡镇包括一些条件成熟的村,在圣农集团的支持下,都纷纷兴建脱骨鸡爪食品加工厂,就业人员达到数千人。这数千人背后是千万个家庭,是几万人生活的新希望。他们留在本乡本土,使乡村人气慢慢旺起来了,村里的面貌慢慢改变了,美丽乡村建设不再是口号。一
个个乡村打造成休闲观光打卡胜地,成为人们纾解乡愁的好去处。
(本文原载于《走进“八闽旅游景区”·光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