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1-20 00:33 来源:福建炎黄纵横 作者:邱贵平



最远又最“净”的江南

 

邱贵平

 

 

“光泽”之名的来历,有多种说法,靠谱的有两种:一是意为青山耸翠,碧波潴秀,仿佛一块碧绿的宝石闪烁着光芒;二是光泽银矿品质上乘,县令赞誉其光泽,进而得名,连李渊皇帝也赞叹不已。

而今,光泽又有一个雅致的别名——“最远的江南”。历史上的江西取“江南西道”得名,光泽与赣三县一市紧邻,一度属于江西,又地处长江流域末端,水资源极为丰富,多泽多溪多潴,称其为“最远的江南”,非但不矫情,反而名副其实。

而在我这个土生土长的光泽人看来,光泽不仅是最远的江南,也是最“净”的江南,因为洁净才有光亮,才容光焕发。如果地上尽是垃圾污秽和冒着浓烟的烟囱,溪里流淌的尽是浑浊发臭乃至有毒的污水,那就像被层层乌云遮挡的太阳,“光泽”从何而来从何说起?农耕时代的城市,都是干净和比较干净的。小时候,河水烧开可以直接饮用,至少可以洗澡浣衣。空气更是新鲜得没有城乡差别,在县城中心或在玲珑溪谷呼吸,一样心旷神怡。到了工业时代,城市越来越脏,不仅因为人口越来越多,更因为废弃物和排泄物越来越多。所谓百川归海,废弃物尤其排泄物,则是“百废归海”,对于光泽而言,那是“百废归溪”。

也就是说,光泽也一度脏过,一度黯淡无光过,但自从成为全国“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县以来,又渐渐恢复了她的光泽,还原了她的洁净。

在塑料袋编织袋唾手可得之前,人们很是珍惜。逢年过节,拎着大包小包回家,母亲总要将那大包小包的包装物——塑料袋和编织袋,收藏起来再次利用。如果装的是新鲜鱼肉,则将血迹污渍洗净,晾干收藏。母亲这么做,首先是节俭使然,其次是“物以稀为贵”。

但那些塑料袋编织袋很快泛滥成灾,遍地都是它们的“尸骸”,连许多节俭的人也不屑二次利用。在农村,这“尸骸”当中还多了一样农药瓶。农药瓶与塑料袋编织袋沆瀣一气,妖魔和污染着美丽洁净的家乡。好在,“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县启动了,一个个“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点”张开大口,将它们一一吞噬。

生活、种植、养殖垃圾等废弃物,也进行了专业化处理,比如大型养猪场的废弃物转化为沼液,汇入“水肥一体化”设施,精准施于作物;废枝废叶等有机物料,用腐熟剂化成有机肥;各类肥、药、果的废弃包装物,也统一转运至县收储中心进行无害化处理。

图片71.png

光泽县鸡粪发电厂

光泽虽小,却是个养殖大县。之所以说它是养殖大县,是因为境内雄踞着一家亚洲肉鸡养殖加工超大型企业——福建圣农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其年养殖规模高达数亿只,产生海量的废弃物——鸡粪,如果处理不好,必将带来巨大污染,光泽将无法洁净也难以安静。 

图片70.png

圣农总部雄踞闽江源

粪便没有保质期,一出来就臭就污染就滋生细菌和蝇虫,般人能够想到的,是加工成有机肥。圣农确实把鸡粪加工成了有机肥,但是随着养殖量和鸡粪的不断增多,有机肥厂难以消化巨量鸡粪,同时,有机肥市场有限,如果不开创新的处理渠道,势必制约企业发展,并污染光泽生态。

 图片72 - 副本.png

                                        图片72.png

          光泽圣农食品加工厂

办法总比困难多,经过攻关,他们竟然利用鸡粪发起电来,真是匪夷所思。是的,您没听错,我也没说错,就是用鸡粪发电!

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的,鸡粪发电听起来高深莫测,原理其实简单。

为了防潮和保暖,也为了吸附鸡粪,每出栏一批鸡,将上批鸡产生的鸡粪处理干净之后,经过重新消毒的鸡舍,一律铺上一层七八厘米厚的谷壳。小时候家里养过鸡的农村人,对此并不陌生,家家户户的鸡舍都铺着谷壳。施了粘着谷壳的鸡粪的蔬菜,长势和品质特别好。

鸡粪烘干之后,经过专业设备燃烧,就能产生电力。它之所以能够燃烧,就是因为其中含有大量可燃烧的谷壳。谷壳是生物质,所以鸡粪发电厂又叫生物质发电厂早在 2012 年,圣农就建起了鸡粪发电厂。毫不起眼乃至令人生厌的鸡粪,竟然成了光明“屎”者,由量变发生质变,比起人粪、猪粪、牛粪之类的沼气发电,在我看来明显上了一个档次。

看到这里,您已经不怀疑鸡粪能够发电了,但如果我告诉你,鸡舍也能发电,您一定认为我胡说八道!我只想告诉您:固化思维限制了您的想象,不看不知道,世界真奇妙!

阳光明媚的日子,如果您化身一只鸟,或者放飞一架无人机,鸟瞰光泽的青山绿谷,您会发现一块块巨大耀眼的光板,折射出日出般的光芒,那是圣农鸡场发出的光芒。问题来了,鸡场只会发出鸡叫,怎么会发出光芒?

光芒是鸡舍屋顶的太阳能板发出的。圣农几千栋现代化鸡舍,全部是等长等宽等高的标准化建筑,墙体由砖头或者两面贴着钢板的聚氨酯板砌(拼)成,屋顶清一色钢瓦,平整而又宽阔。在鸡舍屋顶铺设太阳能板,就能发电了。

太阳能发电,除了阳光,唯一的条件或者制约就是空间,如果把这些太阳能板铺设在地上,那要占用多少土地?其他建筑的屋顶规格不一、高矮不一、大小不一、产权不一,很难大片利用形成规模效应。

鸡场屋顶得天独厚面积巨大,简直就是光为媒的“天作之合”,在满足鸡场用电的同时,联网输出到国家电网赚取电费(铺上太阳能板的鸡舍屋顶,还能保护屋顶延长其使用寿命),推动养殖产业朝绿色低碳转型,真是一举三得。

目前,圣农已有多座鸡场铺设太阳能板,随着这项工程的持续在不久的将来,所有鸡场都将铺设太阳能板。“乱花渐欲迷人眼”,阳光灿烂的日子,俯瞰座座青山之间那机场般辽阔、闪闪发光的太阳能屋顶,那也是“乱花渐欲迷人眼”呀,光泽也更加“光泽”了。

我忍不住担心,万一鸡们冲出鸡舍一飞冲天,翅膀会不会带电呢?

鸡粪发电是大手笔,鸡舍发电则是史诗级手笔,它将光泽县的“无废城市”建设,提升到文学和哲学乃至“神学”的高度。

鸡场发电表面似与“无废”无关,实乃“无废”的灵魂升级。海量的鸡粪得到完美处理,还光泽以洁净,那么加工过程中,产生的海量羽毛、鸡血、鸡内脏等下脚料,又怎么处理?它们也是没有“保质期”的,如果不能及时有效处理,就会成为“第二粪便”,造成巨大恐怖的染污。

别着急,圣农自有办法,鸡毛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经过羽水分离、挤压控水、高温高压等全自动生产流程,就成了鱼类高蛋白饲料——羽毛粉,“保质期”像面粉一样长。

至于鸡血鸡内脏,可以通过高科技手段和设备,加工提炼成饲料或饲料添加剂,实现资源化利用,从而形成“吃干榨净”式的循环经济产业链。

如果说对生活垃圾和种植垃圾的有效处理,让我们一叶知秋了解了“无废城市”光泽;那么圣农对养殖和养殖加工垃圾的无害处理,则让我们“一树知秋”体验了光泽“无废城市”。

质本洁来还洁去,无废杉城焕光泽。将来的将来,或许会产生一个崭新的光泽地名的美丽传说……

(本文原载于《走进“八闽旅游景区”·光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