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宵旅游之路
池庆光
一、曾经的云霄
春色撩人,雨水涟涟。我们踏着春天的脚步,走进了福建南部沿海县城——云霄。
在这大约一千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孕育着44万热情好客的云霄人民。这里人才辈出,陈政、陈元光将军就是云霄人民杰出的代表。这里物产丰富,山上有枇杷等水果,海里滩涂有跳跳鱼等海鲜产品。一座有山有水、连接大海的县城不稀奇,一座县城拥有国家级湿地公园保护区并不多见,像云霄漳江口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更是难得一见,而作为中国最大的海洋红树林湿地公园,应该可以抬起头来仰天长啸。因为唯一,所以卓越。
上图:开漳历史博物馆;下图:开漳历史纪念馆
斗转星移,云霄人民作为闽南人大家庭中的一员,敢拼会赢的精神始终激励着他们勇往直前。云霄人民开始挖掘潜在的无限资源,比如:开发建设将军山公园,让陈政和陈元光将军的历史再放光芒;将漳江口红树林湿地公园进行保护,然后进行有效治理和开发,申报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在云霄乌山修建登山道,让游客可以登山看日出,感受“红色之旅”的魅力;以及开发农业项目,大量种植枇杷,不仅可以把枇杷园建设成观光休闲农场,还能对枇杷果实进行深加工处理后出售。
总之,云霄的经济在转型,云霄的经济在腾飞。
二、将军山公园成为新名片
春风拂面,细雨绵绵,我们一行漫游云霄将军山公园。
遥望将军山公园,青山绿水,庭院楼阁错落有致。步行到将军山公园门口,仰头看到的是由刘华清同志题写的“将军山公园”五个大字。
透过大门,被这宏伟而又绿色的公园所震撼。跟随着解说员,我们走进了将军山公园,走进了开漳历史纪念馆。伴随着解说员的解说,我们仿佛回到了一千多年前,看到了陈政将军和陈元光将军带领云霄人民开垦良田、种植粮食、修建水利、造船出海……历史一幕幕浮现在我们的眼前。
陈政将军和陈元光将军功绩流传千古,那是他们一心为民,造福一方的功德,让当地人民世世代代怀念他们。
云霄作为开漳圣地,漳州地府的发源地,伴随着旅游开发的推荐,让游客知道了漳州的由来,知道了云霄的由来。
一千多年前,陈政将军父子在当地平乱后,开始设州治,并带领人民发展农业。自此,他们也成为了开漳圣王,云霄成为了开漳圣地。
今天,将军山公园已经成为了云霄的一张名片,成为了云霄的旅游胜地。将军山公园的美景让人过目不忘、铭记在心,那是因为实在太美!
将军山公园能让人难忘的是陈政将军和陈元光将军在此栖息,漳州云霄人民感谢这对开漳父子,是他们给云霄带来了自豪和骄傲。其实,他们也感谢漳州云霄这块圣地,给他们带来了丰功伟业。
我们继续漫游,漫游云霄……
三、认养枇杷村
“春色满园关不住,绿装遍野望无际。”这是福建云霄枇杷园的真实写照,不愧于“枇杷之都”称号。
我们跟随着春天的脚步,从云霄城区驱车往深山驶去。不到十分钟的路程,我们就已经进入山野之中。
经过十几年的发展,现在的乡村山上,不再是光秃秃的山体,而是树木成荫,花草成林。
当我们赞叹当地森林覆盖率的时候,陪同的政府官员告诉我们,现在看到的大部分是枇杷树。除了惊讶,我们也惊叹这是云霄人民的佳作。
在一片枇杷园前,一行人走进了枇杷园。枇杷园主人设计的经营模式,和园区建设使人感到震撼。我们看见在很多枇杷树前,都立着刻有认养者名字的标志。枇杷园主人告诉我们,这是认养枇杷树,他们会在约定时间通知认养者来采摘枇杷,或者由他们工作人员采摘后送到认养者手中。我们随着主人的脚步,转入修成的木栈道,犹如在公园中散步。木栈道依果园山势而修建,还配建观景平台和休息亭落。
步行在枇杷园中,忘记了一切烦恼。
枇杷园主人说:“枇杷果可以制作枇杷露、枇杷膏,还可以制作枇杷花茶等,枇杷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B1,以及碳水化合物等,可以止咳润肺,有很多药用价值,总之,好处多多。”当地政府官员接着说:“目前像云霄这么大面积种植的枇杷树,和深加工出这么多的枇杷产品,可以说是全国首屈一指……”
当我们听完介绍,为云霄人民感到骄傲和自豪;当我们踏出枇杷园的时候,我们毫不犹豫的为云霄枇杷做代言。
云霄枇杷名不虚传,云霄枇杷是当地人民的美果,是我们眼中的仙果。
四、信步灵鹫寺院
“众生见佛皆敬仰;佛见众生皆欢喜。”这是佛教界的盛事。
驱车前往云霄灵鹫寺院,当我们到达灵鹫寺院山下时,被上山路上两边的佛像石雕所震撼。佛像石雕栩栩如生,顺着山路一直摆到山上,让我们置身在佛菩萨的世界里。
我们在云霄旅游服务中心张宁主任的引领下,开始参观灵鹫寺院。
“灵鹫寺”原名“擘峰岩”。据现已遗存的四面佛、石柱、石碑等遗物及遗物上的字迹,证知在嘉庆戊寅23年(1818年)族人曾有修复,后因历史悠久而毁坏,在光绪壬午年(1882年),由汤继昌等六人出资重修,民俗称之为“新岩”。在光绪壬辰年(1892年)小刀会曾在此活动。后来由于历史演变失修而破毁殆尽。1996年,当地群众重新在此修复一间简陋寺院。
1999年,注定是灵鹫寺院不平凡的一年。在当地宗教部门的盛情邀请下,受戒于本焕长老的释法众师父,来到了擘峰岩。而后将擘峰岩改名为灵鹫寺院,并出任灵鹫寺院住持。
都说“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灵鹫寺院因山美而壮丽,因龙人弘法利生而闻名海内外。法众师父出生于1964年,龙年出生,成长后开悟出家。一位开悟者,一位修行者,所到之处必然信徒众多,香火兴旺。
当我们礼佛后,站在寺院,遥望远方。瞬间,我的眼前好像浮现出祥云、巨龙,接着,我看见佛菩萨腾云驾雾在灵鹫寺院上空,慈眉善目合十遥望灵鹫寺院。
“山不在高,有灵鹫则灵;地不在大,有法众则名。”
天下寺院都是释迦牟尼佛的弘法道场,当我们能在寺院静心聆听出家人讲经说法的时候,我想,或许我们会更深地领悟人生。
佛教,传承两千多年。在这两千多年历史长河中,涌现过无数的天才和英才,佛教文化能传承至今,她的真蔕不言而明。
从善和向上是人类的追求,也是佛教千年传承的真理。
五、泡海水温泉
“天上下雪,地上冒气。”这个奇观是什么?这是寒冷的冬天在泡温泉。
从世界到中国,从中国的北方到南方,到处都是温泉。
温泉的产生也没有什么太神秘,就是地下水被火山煮熟后涌出地面。温泉地带,地震带之地。
淡水温泉在中国布局比较多,海水温泉相对而言比较少。
在一场大雨中,我们走进了金汤湾海水温泉度假村。度假村处在亚热带位置,树木花草郁郁葱葱,四处温泉热气腾腾。
海水温泉是在特定的地理位置、特殊的地质构造,因海水倒灌渗透地下深层与火成岩和变质岩接触转化而形成的温泉。
泡温泉可以排毒、养颜、护肤、祛湿等医疗功效。因此,我们常说泡泡更健康。
海水温泉含有更多对人体有益的物质,因而,是泡海水温泉,越泡越健康。
泡温泉不分季节,不论春夏秋冬,哪怕是炎热的夏季。其实,泡温泉可以解暑,只不过很多人对温泉不够了解罢了。
当我们放下手中的工作,停下脚步,邀几个好友一起去泡泡温泉,一定是身心健康的事。
六、美丽的乌山
“前有乌山,后有黄山!”这是我们游览云霄乌山后的感言。
乌山高大、挺拔、秀丽。陡峭盘纡、丛崖险隘、幽洞深邃、风景宜人。拥有泰岳之雄伟;华山之峻崤;衡岳之烟云;峨嵋之清凉,这样的景点,在福建实属罕见。
乌山海拔1050米,顶峰附近,崇山峻岭,巨石林立,随处可见乌黑色的花岗岩和流纹岩。既有人称东南第一的巨石,又有可容纳2000人的龙床石,还有深不可测的石井,更有重生叠叠,由巨石堆砌而成的天然石洞以及盘曲蜿蜒数里乃至数十里,深邃的天然石隧道。丛崖、幽谷、深洞、巨壑,层峦叠峰,加上云雾缭绕,连月不开,构成乌山的一大景观。
乌山美景让人留恋忘怀,其主要原因是山海相融。遥望前方是大海;后头看看大山跌宕起伏,一座连着一座,一直连到了大山深处。
故而我说:“前有乌山,后有黄山。”若想看海又看山,可到漳州云霄的乌山。
美,不能言尽;丽,不能看透。
要想知道乌山多美丽,请你安排时间,携上亲朋好友,迈出双脚,伴随着云霄人民的欢呼声,踏上乌山。
七、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遥望前方,云雾缭绕半山中;近看眼前,绿树掩映在其中;踏步走进木栈道,犹如置身于仙境中。”
在一场春雨后,我们一行人走进了漳州云霄漳江口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云雾拥抱着大山;湿地托起一片红树林。我们已经被眼前的云雾、大山、红树林美景所征服,此地此景,永生难忘。
我们跟随着保护区管委会的工作人员,走进了红树林。工作人员说,这是福建唯一的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红树林可以阻挡台风等恶劣天气,红树林下的湿地,孕育出很多营养丰富的海产品。红树林繁殖能力很强,成长速度固然也很快,于是,合理布局红树林湿地面积,成为管理者的智慧问题。
红树林为大海增加了一道新的风景线,为大海的儿女,筑起了一道平安线。
红树林是海生物伟大的创造者,也是大地的宠儿,每天接受大海的沐浴。大海每天潮起潮落,潮起时,淹没了红树林;潮落之后,红树林露出了海面。一起一落,恰恰刚好给红树林洗浴。
红树林是大海连接大地的爱心之线;红树林是人类财富的涌泉;红树林是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当我们走进红树林湿地公园,了解红树林的价值后,我们不仅仅感叹红树林的美景,更惊叹她伟大而无私的奉献。
云霄红树林湿地公园,让我惊叹不已,云霄还有多少景区景点让我惊叹呢?我还是停下脚步,回味一下漫游云霄的过程。
八、结语
“一个国家,或者一个区域,如果没有旅游业和金融业,这个国家,或者这个区域,就会经济衰退,甚至灭亡。”
“一个国家,或者一个区域,如果旅游业和金融业如火如荼、欣欣向荣,这个区域经济一定迅猛发展。”
事实上,一个区域金融业能快速发展,除了要保证自身区域内金融快速畅通,还要和外界无缝链接。要和外界无缝衔接,就要推动旅游业,因此,旅游业和金融业息息相关。一个金融业发达的区域,旅游业必然发达,一个旅游业发达的区域,贸易和房地产业必然发达。
因此,不少人都认为,一个区域要发展,必须要发展金融业和旅游业。当旅游业和金融业快速发展的时候,生产、贸易、地产就会快速发展。
云霄旅游业发展迅速,但是,旅游业还没给云霄经济发展做出重大的贡献。没有达到可喜的成绩,什么原因呢?我认为,云霄旅游业多点、精典,但没有卖点和圆点。也就是说,云霄旅游产品很多,但没有通过有效的整合,没有把云霄文化产品给凸显出来。
让游客觉得产品丰富多彩是其一,让游客流连忘返云霄是其上。
不过,这是我的想法而已。
(本文原载于福建省炎黄文化研究会、省作协“走进八闽”文化采风系列之《走进云宵》,图片来源于云宵新闻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