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0-09 17:48 来源:福建炎黄纵横 作者:陈瑛珺



“电击”云宵

——云霄工业经济发展纪实

 

陈瑛珺


 

云霄工业何去何从?

 

  云霄县自古以来就是浦平诏东地区的商品主要集散地,素有“闽南商埠”的美称,一直都是商贸活跃的“漳南重镇”。大鹏展翅,直上云霄。云霄是鹏鸟向往的地方。

  20世纪90年代初,云霄还有10多家罐头厂、20多家糖果厂、印刷厂,当时工业还是处于漳州市上游,在这之前云霄曾盛产6种全国名优水果,当地蜜柚、枇杷、金枣等特产60年代曾畅销港澳,享有“水果之乡”、“枇杷之乡”的美名,与之附带的还有总计上百家的罐头厂、糖果厂、印刷厂和一家大型的地方国营云霄卷烟厂,工业一直位于全市上游。云霄的卷烟有着百年的历史,云霄素有卷烟工业的基础,1952年成立的地方国营云霄卷烟厂,1953年停办,1970年省轻工厅批准成立地方国营云霄卷烟厂,1978年地方国营云霄卷烟厂正式纳入国家计划,成为当时福建省内三家计划内的烟厂之一,1990年曾入列中国500家最大工业企业,列福建省50家最佳经济效益企业第5位和最大经营规模工业企业第39名。

  云霄本地人有着将近百年的民间卷土烟的历史,上世纪80年代末,一部分人受利益驱使,手工制售冒牌卷烟出售,1992年,云霄云陵镇下坂村几户农民买回一台“新中华”卷烟机,开始生产假冒名牌香烟,“鸟枪换大炮”,云霄机械化、大规模制造假烟活动开始了,大量假烟从云霄流往全国各地。

  当年因为假烟的利润高,地下烟厂发给工人的工资也高,资金和劳动力全被制假烟厂吸引走了,正当的行业找不到生存空间。在假烟的冲击下,云霄工业无一幸免,全线破产倒闭,到2004年全县几乎没有一家像样的工业企业,工业产值仅2.4亿元,对财政贡献率为3%。整个经济社会徘徊在崩溃的边缘。

      面对如此艰难的局面,云霄的未来在哪里?云霄的工业出路在哪?这一重大问题,时刻拷问着云霄县委、县政府及40多万云霄人民。

 

“电击”激活工业

 

  2007年,云霄县委、县政府经过深入调研,详细论证,多方听取专家学者、商界精英、干部群众的意见和建议,集思广益,选择了当时还处于起步阶段,具有蓬勃生命力和广阔市场前景的朝阳产业——光电产业作为云霄的主导产业,提出“举全县之力发展光电产业”的发展思路。

  云霄县委、县政府于2007年7月作出了“大力发展光电产业”的重大决策,邀请工信部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编写了《云霄县光电产业发展战略规划》;2008年底进一步提出“举全县之力发展光电产业”的战略构想,聘请省发改委、经贸委、科技厅、信息产业局分管领导担任云霄光电产业发展顾问。聘请赛迪传媒股份有限公司作为产业顾问,对整个光电产业进行规划、设计、包装、宣传,并提出产业发展目标。县里成立了激活民间资金加快工业经济发展领导小组,相继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县五套班子领导多次带领各乡镇(开发区),县直各单位领导和民间经济能人到深圳、东莞、广州等地实地参观光电企业,分批组团到台湾考察,拓宽他们的视野,感受工业经济发展的可观效益,促使他们将资金投向工业。从地方级财政中拿出500万元集中用于支持鼓励引导民间资本对接项目,仅2008年就引导民间资金对接节能光电项目20多个、通用厂房等其它项目30多个,民间资金投资累计达到12亿元。

  全县光电刚刚进入起步阶段,就碰到2008年的经济危机,全国大量小微企业倒闭,云霄也受到极大冲击。面对重重困难,面对贫困县的帽子,云霄县委、县政府没有退缩,没有轻言放弃,而是盯紧目标不放松,同舟共济度难关。最困难的时候,全县干部职工的工资取消所有地方性补贴,各单位业务经费减半,把节省下来的资金用于工业发展,每年投入光电园区的资金都在亿元以上,并先后2次制定完善了《光电企业优惠政策》。云霄光电从只有云星电子、夏星电子2家光电企业起步,开启了云霄光电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大到强”的艰辛创业之旅。2009年云霄县确立了“打造中国光电之都”的目标,2010年达到120多家。近亿元资金集中投入工业区基础设施建设,吸引内外资参与工业园区和标准通用厂房建设,分期规划建设了万亩光电科技产业园区。经过几年努力,园区配套逐步完善,吸纳和聚集企业进入的能力不断提高。

  云霄经济特别是光电产业终于迎来曙光,进入良性发展轨道。2011年县党委、政府换届,在县委书记陈水树、县长王金狮带领下,一以贯之谋发展,一任接着一任干,聘请了成都规划设计研究院对云霄县域经济发展战略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进行修编;在各套班子中统一了“坚定不移地延续上一届县委大力发展光电产业的做法,进一步确定工业、城建、旅游‘三驾马车’驱动,强力推进云霄跨越发展”的思想认识,继续把光电做为全县的主导产业。

  2012年,全县光电企业接近200家,迅速形成节能灯的灯管、线路板、电感、电容、磁环、整流器、整灯装配;以及LED的晶圆、外延片、封装、贴片、支架、显示屏、应用灯具等两条较为完整的产业链。2014年全县实现规模以上光电产业产值89亿元,完成税收9186万元,增长31.2%;目前,全县已引办光电企业200多家,投产140多家,整个产业产值超过100亿元,实现税收近亿元,解决就业人口3万多人,年增加群众务工收入10多亿元。基本形成了布局合理、特色鲜明的较为完整上中下游产业链。特别是彩亮光电LED单色户外显示屏、盈辉光电点阵封装和546单色条频封装、谊辉光电中小尺寸液晶屏、雁兴光电出口LED台灯等5个产品市场份额全国第一;封装产量全球第一、LED产量全球第二的台湾亿光电子也落户云霄;再加上总投资15亿元的外延片生产企业汉晶光电试投产、太尔上市并发布新产品等,使整个光电产业发生质的转型提升,形成强大的产业聚集效应。

  筑巢引凤之后,云霄光电产业园先后被科技部、商贸部和教育部列为国家节能照明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国家级科技兴贸创新基地和“蓝火计划”光电产业技术转移示范基地,被省信息产业厅确认为“福建省光电产业园”,被省科技厅确认为“福建省生产力促进中心科技创新平台”,被省经贸委确认为“省级循环经济产业园区”,成为西北工业大学漳州(云霄)光电产学研基地,并作为全省三大光电产业园区之一,列入福建省海西建设发展纲要。

  今后,云霄将围绕建成全市乃至全省“光电产业密集区”的目标定位,以节能光电科技园区为载体,着力发展光电产业,延伸产业链,重点抓好光照明应用、光显示和锂电池三大板块的扩张和质的提升,力争在“十三五”期末,光电产业产值达200亿元,将让云霄工业经济的羽翼修复并更加丰满。

 

核电进驻云霄

 

  漳州核电项目筹建处于2007年7月6日成立。2007年8月,厂址普选及预评审工作顺利完成。2008年5月16日,电力规划设计总院和华东电网有限公司在云霄县联合主持召开了初步可行性研究报告审查会。2010年12月22日,项目顺利通过了中国核能行业协会组织的厂址适宜性评估,厂址条件得到了专家组的充分肯定。漳州核电厂址位终于落地于云霄县列屿镇刺仔尾。为推动项目建设,云霄县专门成立了县委书记任组长,县长、县委副书记、县人大副主任任副组长的“云霄县核电项目建设协调领导小组”,下设指挥部,从县政府办、发改、国土、建设、海洋、林业、财政、列屿镇等单位抽调工作人员组成,全力支持、全面配合核电公司,不断加快项目推进。

  云霄县委、县政府加强与国家、省、市有关职能部门的沟通、请示和协调,及时解决项目用地、用海、用林、码头建设等手续报批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使各项报批工作顺利推进。围绕2015年底具备项目核准条件,漳州核电项目共需获得行政许可文件30份,目前已取得国家能源局项目“路条”、国土资源部用地预审、水利部水土保持方案批复、中国地震局厂址地震安全性评价报告批复、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漳州核电厂近厂区范围限制发展的批复等国家、省支持性文件17份,总体进展基本满足进度要求。

  漳州核电项目建成后年发电量将超过500亿千瓦时,预计年产值220亿元以上,年纳税40亿元以上。项目在2015年具备核准条件,首台机组主体工程于2015年底开工建设,预计于2020年底并网发电。

  漳州核电项目的进驻及良性发展,将为云霄的工业经济注入强心剂。

 

电商“网”住云霄

 

  光电产业如火如荼地进展着,大量的光电产品销路却成了问题。云霄县政府迅速作出决策,成立了电商办公室,开始大力发展电商产业,让电商“网”住云霄,把光电产品先行推销出去。同时,县政府还出台了《促进电子商务发展十二条措施》,迅速与厦门中宏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共建,建成近2000平方米的电子商务创业园,该园设有194个工作位,拥有电商产业发展展厅、O2O展销中心及快递收发点、商务洽谈中心、培训中心、多功能会议厅、管理办公室、创业孵化开放办公区、摄影美工设计室等基本功能。2014年云霄县注册网店近万家,注册电子商务企业16家,电商销售额1.56亿元,成为全市唯一入选首批“福建省电子商务示范县(市、区)”创建单位的县份。

  为了充分利用高铁开通和云霄县被列入全省首批电子商务示范县创建单位的有利契机,发挥好交通优势和云霄人善于经商的特点,加快商贸物流业发展,云霄县政府同时在开发区建设了1万多平方米的电商产业园,把电商和现代农业、光电产业有机结合起来。整个产业园在创业园相同的配备与功能的基础上,增加了物流城,建成了集电商服务、商务办公、产品展示、仓储物流、孵化培训、信息交流、商务配套、生活配套等综合功能于一体的电子商务全产业链综合服务园区。目前,产业园首期已完成投资600万元,引进电商企业18家、网络卖家48家,电商从业人员3000多人,福建省首家进口跨境电商O2O展示展销店也落户园区,2015上半年电商销售额已超过2亿元。

  2015年3月云霄县举办了“枇杷采摘季”活动及枇杷展销会,与经销商、电商签约农产品产销合作金额达2.18亿元;成为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2015年7月份和阿里巴巴集团正式签约农村淘宝项目,成为全省第五个、全市第二个开展农村淘宝项目的试点县,阿里巴巴县级运营中心正式投入运营使用,2014年云霄有38个村淘点开业,村均出单数在全省排名第一,并有一个村淘点进入全国百强。2015年云霄农村淘点上升到60个,2016年上升到百个。京东帮服务站也已入驻云霄。2015年9月份,云霄还举办杨桃欢乐采摘季活动,邀请了120多家的媒体对云霄进行宣传,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帮助农产品营销,有效实现“工业品下乡”和“农副产品进城”双向流通,打通物流“最后一公里”的配送问题。

  为进一步拓宽和做大电商产业,云霄县电商办举行了定期不定期的电子商务人才培训。在全县范围内多次免费进行电子商务政策、理论、运营、实际操作等方面培训,积极培养本地电商人才,特别是与省商务厅配合开展“八闽电商行—走进云霄”专题培训,并制定2015年云霄系列培训计划,与各部门联手开展培训。2015年上半年已讲授跨境营销、微信营销、分销、客服、物流等专题12场次,培训近1000人次,下半年再培训1500人。

  云霄电商办还不断完善“网上云霄”和“云霄电商网”网站建设,按照建设“云霄电商城”的目标,努力打造福建首家跨境电子商务创业园的同时,大力扶持彩龙光电物流城、翔球家居广场、乌山茶叶批发市场等大型专业市场建设;发挥永辉超市、冠超市、新华都超市、恒晟超市等大型连锁超市的龙头作用,拉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云霄独具特色的电商产业不断做大做强,让云霄的工业经济在销售和售后方面有了强大的保障,云霄的工业经济将蒸蒸日上,云霄工业经济这只鹏鸟在折翼之后经过智慧的云霄人的努力即将展翅翱翔,直冲云霄!

     (本文原载于福建省炎黄文化研究会、省作协“走进八闽”文化采风系列之《走进云宵》;图片来源于云宵新闻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