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5-19 11:34 来源:福建炎黄纵横 作者:丁 佑

 

读书随笔二则

丁  佑

 

两首咏茶诗

宋代大文豪苏东坡,大家都很熟悉。但他有一首咏茶诗,内容涉及到本省武夷山出产的茶,可能有的人还不知道。这首诗名《荔枝叹》,前几段是讲当今皇帝要吃鲜荔枝,驿道使者日夜兼程,从广东、四川等地进贡鲜荔枝到东京(今河南开封),沿途扰民的经过,后面就讲到茶了:

“君不见武夷溪边粟粒芽,前丁后蔡(注)相笼加,争先买邻各出意,年年斗品充官茶。吾君所乏岂此物,致养口体何陋耶!”

苏东坡从进贡荔枝扰民,联想到进贡茶叶也一样扰民,不主张在武夷山大搞“贡茶”,认为这是福建官员讨好皇帝的手段之一,会造成产茶户极大负担,实不足取。“吾君所乏岂此物,致养口体何陋耶”?用的是孔门先贤曾子的典故:曾子养父曾晳,每餐必有酒肉。曾晳吃完后,曾子一定主动问,余下的酒肉要分给哪些穷亲戚。曾晳问他家里还有没有富余的酒肉,曾子都说有。曾晳去世,曾子年老后,他儿子曾元养曾子,也是每餐有酒肉,但曾子吃完后,曾元从来不问余下的酒肉要给谁;曾子问他,家里还有没有余肉余酒,即使有,曾元都说没了,因为想下次再给父亲。所以孟子讲这故事后评论说,曾元养曾子,只是“养口体而已”,没有把曾子仁厚爱人的思想学到手。苏东坡用这典故,就是批评丁谓和蔡襄,只会满足皇帝口腹享受,不惜扰民害民,不符合皇帝应该体恤百姓的爱民思想。在那个时代,苏东坡能站在劳动人民一边,为被压迫被剥削的武夷山茶农呼吁,是十分难得的。

而另一个诗人,唐代的卢仝,他的《走笔谢孟练议寄新茶》,就完全不同:

“天子须尝阳羡茶,百草不敢先开花。仁风暗结珠琲瓃,先春抽出黄金芽。摘鲜焙芳旋封裹,至精至好且不奢。至尊之余合王公,何事便到山人家?”

诗一开头就是吹捧皇帝,认为皇帝要吃贡茶是天经地义的,而且“至精至好且不奢”。虽然诗尾部也讲到“安得知百万亿苍生命,堕在巅崖受辛苦”,但与全诗很难有机搭配。

苏卢两人认识有这么大差别,我估计是他们的经历不同。苏东坡多次被贬官,下放到基层,能亲身体会到当地老百姓的疾苦。卢仝是个隐士,没当过官,但与朝内许多高官包括韩愈都有来往,他的死,也因为与宰相王涯交往,才在“甘露之变”中与王涯一同被杀。他属于虽隐而实不隐,“翩然一只云中鹤,飞去飞来宰相衙”这类人。他所以能较快地从孟练议那里收到贡茶,也是因为这层关系。正因为他思想靠近封建统治者,才会写出那么感激啼零,近乎拍皇帝马屁的诗。

其实,卢仝这首诗是很有名的,他开头这几行不大为人所知,但随后的“一碗喉唇润,二碗破孤闷……七碗吃不得也,惟觉两腋翼翼清风生!”几乎无人不知,流传千古。传到日本,日本人对卢仝十分尊敬。据说,抗日战争时期,有一队日军窜到河北涿州,见一处村头有块石碑,上刻七碗茶诗,问明这是卢仝故里,带队军官立即恭敬地上前,向石碑鞠躬致敬,随后带着部队离开。卢仝的诗碑,就这么保住了全村老百姓的安全。

注:“前丁后蔡”,指丁谓和蔡襄,他们先后都在福建当过官,他们在福建监制的茶饼,名“龙团”“凤团”,一枚值黄金二两。

 

绝妙的对话

读过《三国演义》的人,大概都记得蒋干。他主要在曹操起兵八十万南征东吴,与孙权在赤壁对峙时出现,且两次都是过江找周瑜,也两次都被周瑜耍得团团转,帮了曹操倒忙。

第一次,蒋干为了邀功,主动向曹操说,他和周瑜是旧友,愿过江去说服周瑜归降曹操。周瑜一听他到来,立刻明白其用意,笑着对左右说:“说客至矣!”见面后,不但劈头第一句就是“子翼(蒋干字)良苦,远涉江东,为曹氏作说客来乎?”使他开口不得;又巧施反间计,故意使蒋干偷听并拿到原荆州水军首领、已投降曹操的蔡瑁、张允“私通东吴”的“证据”,使曹操信以为真,杀了蔡和张。曹操的八十万旱鸭子部队,一下子失去了最有力的“水上教练”,战力大打折扣。根据这个情节,后人写成京剧《群英会》,蒋干以丑角应行,久演不衰,成为受欢迎的京剧剧目之一。每逢演到蒋干出场,他鼻子上一方白豆腐块,都会引起台下观众哄笑。

第二次过江,把当时称为“伏龙、凤翔,两人得一,可安天下”的庞统(凤翔)带回曹营,推荐给曹操。结果是“庞统巧授连环计”,让曹操把几百艘大船用铁链连起来。这么做,虽然能使几百条船在水面上稳如泰山,减少摇晃,青徐的兵卒在船上“如履平地”,但也打下了一船着火,余船全部遭殃的根子。使得以后周瑜火攻赤壁,曹操八十万大军因船被连在一起,无处可逃,烧得焦头烂额。蒋干又帮了曹操一次大倒忙。

这第二次过江,我还未见有什么戏剧节目有所反映。但民间艺人智慧无穷,他们在舞台上让蒋干又一次出现,但这次不是再次过江,而是放在诸葛亮《草船借箭》之后。草船借箭的故事大家都知道,是周瑜要害诸葛亮,故意要他十天内造出十万支箭。诸葛亮不但满口答应,还把时间改为三日。三天后,他带着鲁肃,乘大雾半夜逼近曹营,曹操急叫放箭,诸葛亮布下的那些草船被射中十多万支箭。

一般剧目,演到这里就完了。但有一种剧种(我忘了是那一种)奇峰突起,加了一段曹操知道中计后,与蒋干的一段对话:

曹:时时防计巧,

蒋:着着让人高。

曹:去了十万箭,

蒋:明日再来造。

曹:唉,又中了他人之计,

蒋:下次不中就是。

蒋干的每一句答话,都狠狠撕下了曹操面子,使他更加下不了台。最后曹操气得说“都是你坏了事!”愤然下场,留着蒋干在台上发呆:“曹丞相呀曹丞相,这和我有什么关系?哎,看来曹营的事,真真难办啦!”戏也在观众哄笑中结束。

蒋干与曹操草船借箭后对话这情节,不论《三国演义》或一般《草船借箭》戏曲中都没有。这是民间艺人妙笔生花,借蒋曹对话,来反衬出当时曹操狼狈不堪的处境。

民间作者,每每能用自己的才华,让原小说或戏曲中的情节和场景更丰富。据古籍记载,明代说唱名家柳敬亭(柳麻子)讲《水滸》,讲到《武松醉打蒋门神》一段,许多情节都是原小说没有的。如说到“武松到了蒋门神酒店中,见四下无人,伏地一吼,店中酒瓮,皆嗡嗡作响”,讲得历历如绘。《草船借箭》加上的精彩结尾也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