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15 10:51 来源:福建炎黄纵横 作者:安 宁

 

连江“石头记”

安  宁


连江石头记1.jpg

飞来峰上“海上飞来”

 

《石头记》,是我国古典文学四大名著之一——《红楼梦》的前身。它的原意是一本“石头上抄下来的故事”。连江“石头记”,不仅有“石头上抄下来的故事”,有石头本身蕴藏的奥密,还具有连江本土所特有的信息。

连江“石头记”开篇应推“神奇飞来峰”。话说,有一天,贵州人杨芳来到位于素有“天上云居”之称的云居山。见山顶有一块笏状的岩石,叫“飞来峰”。高约650厘米、宽约230厘米,岩下布满牡蛎贝壳。他心中诧异,石头上哪来的海蛎壳?是不是人为粘上去的?俯下身子仔细观察一番说:“绝对不是!千真万确是来自海上之物。”于是自信地在岩石上题刻“海上飞来”四个大字。可谓慧眼识珠,道明了“飞来峰”的来处。其实,不单这块石头,就连云居山周遭的山峦都是来自于大海,都是海的儿子。它们在1.4亿年前由于地壳运动,从海底突然冒上来。地升海降,形成当今的云居山脉。当然,确切地说,不是海上“飞来”,而是海中“冒出来”。后来,明代诗人邵似欧到此一游,留下一诗云:“俯仰乾坤一气融,百川东下尽朝宗。中原地接苍茫水,三岛人栖缥缈峰。荡漾波涛摇日月,郁葱云雾隐蛟龙。临风直欲飘然去,左拍洪崖右亦松。”诗中描绘了立于山巅观海上日出壮美景色,由衷感叹大自然的造化。在连江,不仅云居山,还有一大批陆地,包括百洞名山青芝山和覆鼎山在内,也是地壳运动产生的。地质学家指出,这些山上的石头,形成的时间大约是在中生代燕山运动晚期。这就是“飞来峰”的前世今生。

“地层石头的秘密”,是连江“石头记”的续篇。敖江南岸贵岭自然村遗址出土的石刀、石斧、石镞、石环,向考古学者述说了,早在新石器时代,连江先民已经在敖江两岸活动,并繁衍生息。这些“新石器”,虽然简单朴素,却是连江先民的劳动与生活工具。离贵岭不远的已古村遗址出土的石刀、石锛以及泥质陶、灰陶等,清晰地提供了连江先民已经开发脑智,用劳动双手创造生产生活日用品。2014年,在透堡馆读村采集的石斧、陶器等残片,以及人类食后的贝壳等,无不折射出“海民”们于5600年前生活痕迹。考古队还在狮山遗址、炽坪垅遗址发现了不同时期的地下“石头”,读出了它们尘封已久的“文化层”信息。往事如烟。不,往事如石。地层下的石头从不指望能重见天日,但终究还是人类将它重新出土,让它说出往事,说出秘密。

“郑和井的故事”,是连江“石头记”重要篇章。话说闽江口粗芦岛(福斗岛)上有一口古井,叫“郑和井”。花岗岩井台上赫然刻着“永乐三年上官郑和”一行文字。永乐三年(1405年)到宣德八年(1433年),郑和七次下西洋,开展我国对外贸易和友好交往。郑和水师下西洋大多从连江辖区的闽江口五虎门扬帆出航。郑和船队出海之前,都要举行祭海,以保障一帆风顺。祭海仪式,选在粗芦岛设坛。出了粗芦岛就进入外海。初时,水师二万多名将士临时驻泊岛上,饮水出现短缺,郑和率兵士挖掘出一口淡水井,解决了岛上军民饮水困难。后来,每当粗芦岛上居民饮用当年郑和开挖的那口井井水时,无不饮水思源,称这口井为“郑和井”。

由于郑和船队开辟了“海上丝绸之路”,我国的生丝、茶叶、陶瓷等货物输往海外,外国的胡椒、象牙、沉香等物品运进我国,实现互通贸易,友好交流。那时,连江的马祖列岛、定海湾、粗芦岛一带海域,都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海上丝绸之路”的开辟,对连江经贸发展起到很大促进作用。

“抗倭英勇篇”,是连江“石头记”中振奋人心的记载。连江滨海,鱼米之乡,倭寇屡犯。篇中有三则记载。其一,明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四月末,600多名倭寇侵犯马鼻,戚继光率军奔袭,全歼来犯之敌。连江百姓为纪念此次大捷,特意勒石县城西郊观音阁旁,石碑文曰:“明嘉靖四十二年五月二日,总戎戚公大破倭夷于马鼻,歼之,境内遂平。”马鼻大捷之后,戚家军乘胜进击宁德境内的倭寇,路过丹阳时,恰逢天热,士兵无水解渴,戚家军在路旁掘井取水。后人称此井为“戚军井”,并在井边立碑纪念。其二,筱埕镇海旧参军所前(今衙门前街57号)民宅墙体中半裸露的一块花岗岩石碑,人称之为“定海抗倭纪事碑”。它明晰记载明嘉靖年间,戚继光、沈有容等将军率沿海军民英勇抗倭的史实,全文700多字。这块碑立于万历己未年(1619年)。其三,马祖列岛的东犬岛上的摩崖石刻,称“大埔擒倭石碑”,共41个字,系连江籍明工部右侍郎董应举所题。它记载沈有容将军在马祖列岛生擒倭寇69人,而我军无伤亡一兵一卒的事迹。三百多年来,它立于东海万顷波涛之中,向外界展示了连江军民英勇抗敌的浩气英风,也警告外敌:来犯者只有同样下场,万劫不复。这些石头上文字,虽然“轻描淡写”,但记载一段非凡的历史,让人用一生去守护。

“人文篇”,内容相当丰富。位于丹阳镇松岭村一幢古民居前,立着旗杆石碣,石碣上阴刻“授山东济南府正堂章朝栻,嘉庆辛未十六年春”。显然,古民居是章朝栻的故居。他早年为官山东,接着在京城为太子之师,返乡后成闽省地方志名家。他的故居“十紫堂”如今成了古迹。立着童井碑、福田碑和重建登云桥桥碑,以及用石头垒成古城墙的透堡镇,文化遗存数量颇丰。这里不仅是爱国诗人郑思肖的故乡,而且是土地革命时期红色根据地。叶飞、邓子恢、陈云飞等老一辈革命家都曾在此进行革命活动。因此,传统文化与红色文化在这里交相辉映融为一体,成了省级文化名镇。与透堡文化名镇相媲美的壶江妈祖文化广场上,竖着一块“德政碑”,碑文由明工部侍郎董应举撰写,它伴着一座雄伟的天妃宫和陈列郑和、叶向高、董应举、郑成功、林则徐等八位先贤塑像的先贤堂,组成了有鲜明特色的文化广场。一个小小的壶江岛,以宽广的心胸,接纳八闽历史上做出贡献的名人,是给世人留下一笔丰富的精神财富。据文物部门统计,广布连江各地的古石碑有118方,摩崖石刻有246处。其中,诗文留世的有39首(篇),宋理学家朱熹手迹有3处,明吏部侍郎叶向高的题刻有两处。仅青芝山,文人骚客、名人学者留下的真草隶篆摩崖石刻就多达100处,不愧是名贯江南的文化名山。

用石头记载历史,用石头承载文字,乃不朽之作。连江“石头记”无疑是一部宏文巨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