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0-13 10:33 来源:福建炎黄纵横 作者:严利人

 

鳌峰书院与漳浦士人

严利人

 

福州鳌峰书院是福建历史上最著名的书院之一,也是当时福建(含台湾府)学子向往的求学圣地,培养人才最多、影响最深远,算得上是当时全国一流的“重点大学”。

1707年(清康熙年间),鳌峰书院由著名理学家、福建巡抚张伯行创建,定期从全省已经取得秀才资格的士子中,招考优秀学生入学,聘请著名学者主持教学。至1905年撤销为止,共考取进士163人、举人700多人。

鳌峰书院办得如此出色,鲜为人知的是,其办学的理念、方法,与漳浦士人密切相关,最初的山长、教师也多来自漳浦。

方正廉洁全闽师

鳌峰书院首任山长蔡璧(1648-1711年),字君宏,号武湖,漳浦人。天资聪睿,早服庭训,年九岁即善属文章。年二十二,补博士弟子员(生员)。康熙十一年(1672年),由乡里“拔贡”入京,选入太学,两试皆第一。留京五年中,掌权者欲其从政为官。蔡璧乐于学问,无意入仕。康熙十六年,其父蔡而煜避乱居梁山之麓,蔡璧遂南归讲学,授徒以贡资养。返漳浦后,声名日重,然而未尝通谒一官以邀半职。陈汝咸以翰林出知漳浦县令,使人导意,欲见蔡璧,不可。后“闻其家近清泉寺,陈乃挟诸生,伪出游,造庐乃得见。退而叹曰:‘今之黄叔度也!’(黄叔度是东汉末年德行高尚的饱学之士)”。

蔡璧博学多闻,平生于经、史、子、集多所涉览,且对《四书》讲解及制艺文章研究尤为精详。他教授生徒不费辞说,语皆切要,于圣贤奥义,多能洞达悉微,把握关键,通过圣贤的言语、事迹,提升学生的人生格局与思想境界。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蔡璧年届六十,以选贡授罗源县学教谕。当时仕宦多视教职为小吏,不能闻达公侯、安邦定国。蔡璧慨然应曰:“天下之治乱在人才,人才之盛衰由学校,学校之责任在官司,吾其可苟焉已乎?”阐明官正国治、教育兴邦的思想。他虽年值耳顺,却不辞辛劳,亲为诸生讲论文章、评析经义,从不因琐屑而稍有倦怠。讲论中,“至有不平处,则义形于色”,其坦荡磊落之行谊,常为士气主盟。后转教于侯官、连江等地,任职期间,多所造就,声望弥高。

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六月,名儒张伯行巡抚八闽,在于山鳌峰之麓,创建鳌峰书院,意欲重兴理学、大振文教。时蔡璧已名扬九闽(清康熙二十二年,1684年,台湾列入版图后之翌年,改设台湾府,隶属福建布政使司,遂称“九闽”)。张伯行亦早闻其贤,故延请为书院山长。

蔡璧培养学生,注重道德品行,“论学以躬行为本,不以空谈性命为高;读书要归于根柢深厚,返求诸身而自得之。”教人读书讲求循序渐进,尔后返归身心,切己体察。他以“经、传、子、史及宋儒诸书各以次授,每日限以工程,而使之体认,曰:‘返之身心可以寡过,措之笔下可以为文。’”掌教期间,为力挽空疏学风,主张为学应师法古圣先贤,本其行事以就道思齐。他秉持儒家“人皆可以为尧舜”的教育观点,教授生徒注重“笃伦理,严义利”,认为“本此而行之,古人不难至”。希冀通过立志,与学问上不断充实完善,对社会作出不朽建树。其间组织编纂理学丛书《正谊堂全书》,总其大纲并指导门人校订周、程、朱、张等先儒著作。还曾诠释《朱子学约》数条,为书院学风奠定基础。

张伯行抚闽三年,信服蔡璧道德与学问,欲举其行谊于朝廷。蔡璧闻说力辞,此事乃作罢。后,张得知蔡璧家贫,所居萧然四壁,遂欲提高其薪俸以作资助,蔡璧辄言:“家口少,无内顾,此间月给足用也。”张对其愈加敬重。

蔡璧主持书院期间,人才极盛,生多高第而去,使鳌峰书院“文薮”之称闻名远近。康熙四十九年,蔡璧因年老多病乞归漳浦。

康熙五十年(1711年),蔡璧病危,七月初一日与世长辞,享年六十四岁。卒赠内阁学士、礼部侍郎,入祀罗源县学名宦祠、鳌峰书院名师祠。张伯行作墓志铭旌表,曰:“先生之学,惟则古称先,不为剽窃之言,表暴之行,而人信服之,盖以盛德也。”

制定学约倡力行

蔡世远(1682—1733年),字闻之,号梁村。他是首任山长蔡璧的儿子兼学生,鳌峰书院创立第二年,就进院学习研究。后来继任鳌峰书院山长,制定鳌峰学约,知行合一,端正学风,倡导诚信力行。由于鳌峰书院办得出色,他被雍正皇帝选中,调入宫中辅导诸皇子读书,成为帝师。

蔡世远像.JPG

蔡世远

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蔡世远中举。次年,随父亲到福州。张伯行见他年轻有为,请他主持编订校刊《先儒著作》。他与当时的四方名士相互砥砺,主持编辑修改校正理学经济诸书55种,学问大有长进。可以说,此时的蔡世远既是鳌峰书院的学生,又是鳌峰书院的讲师,还是校刊的主要编订人。

康熙四十八年,蔡世远登进士第,选入翰林院为庶吉士。康熙五十五年回闽,应福建巡抚陈殡及此后的吕犹龙礼聘,为鳌峰书院山长,前后八年。他制定《鳌峰学约》,讲授倡导正学,循序体察致知,敦本立诚力行。他注重言传身教,用自己的一生为学生树立楷模。史载蔡世远“掌教鳌峰,闽士皆衿奋,成材者众”。清《漳州府志》评论:“闽自武湖(即世远之父蔡壁)、文勤(即蔡世远)两世相承为鳌峰书院师,模范陶冶言行而身化之,闽士之著声于时有闻,于后者非亲承训迪则私淑以相传习,不悖其指归……梁麓讲学明道之德,远而功大矣。”

蔡世远因主持鳌峰书院,教绩彰显,受到朝野赞誉。雍正元年(1723年),他奉特诏入京,授翰林编修,入直上书房,承担培育诸皇子的重任。后累迁侍讲、右庶子、侍讲学士。雍正五年迁少詹士、内阁学士。雍正六年迁礼部侍郎,主持乡试、会试事务。同时充任经筵讲官,兼管籍田、从耕,以及文武殿试读卷、校阅文艺等事。雍正十一年正月初九日病逝京师,时年52岁。

天下第一流人物

蔡璧、蔡世远父子先后为鳌峰书院山长,制定学约,以弘扬程朱理学为宗旨,以教、学、研、编为经,以出当世名士为纬,培育出一批当时“天下第一流人物”。这些著名的闽籍官宦学者当中,有雷鋐、林则徐、梁章钜、杨庆琛、廖鸿筌、孟超然、郑光策、陈寿祺、张际亮、林昌彝、陈化成等精英,以及一批为国为民的清廉好官。

雷鋐 像.jpg

雷鋐

雷鋐(1696-1760年),字贯一,号翠庭,生于宁化城关。17岁补县学生,后到鳌峰书院求学,师从蔡世远,是蔡世远的得意弟子。后中进士,被授予瀚林院编修,任通政使、浙江学政、江苏学政、左副都御史。清廉正直,一如其师蔡世远。

雷鋐认为,自己“立身之本末,学问之指归”全仗老师蔡世远的教诲,终身不忘。在《二希堂文集跋》一文中,他写道:“吾师文勤公之于鋐,固鋐所当(对待父、君)事之如一者也。昔吾师主教鳌峰书院,鋐丁酉(康熙五十六年)负笈从游。耳目为俗学久涂塞,见鳌峰学约惕然有警,读二希堂文集旷若发蒙,勃勃(兴盛的样子,形容有旺盛的生命力)然不甘自堕。方半月,师闻太夫人抱疴驰归。每附书问业,辄加奖勗。庚子(康熙五十九年)徒步漳浦,侍侧十日。”(《四库全书·二希堂文集》)叙述他读了老师的文章及制定的学约,耳目一新,豁然开朗,奋发向上。在老师母病归家及丁忧期间,雷鋐通过书信往来求教,常常受到老师的夸奖鼓励。他还步行到漳浦,在老师身边侍候请教了十天。雍正元年,蔡世远奉特召进京,雷鋐当年中举,于是与老师一道入都。进京后,蔡世远将雷鋐引见给当年创办鳌峰书院的福建巡抚张清洛,说:“此鳌峰后起人也!”后来,蔡世远与名公卿谈论人才时,必然首先提到雷鋐,称赞他:“是有守有为始终不渝者也!”雷鋐写道:“鋐乌能践师言之万一,倘自安呰窳(苟且懒惰)窃位,苟容无所树立,获戾(罪过)于师,何可胜言?”

漳浦士人除蔡璧、蔡世远父子外,据现有史料查知,还有蓝鼎元、陈梦林、阮文、蔡衍鎤、林莹光,以及蔡新等人,与鳌峰书院有着密切的关系。

蓝鼎元,《鹿洲公案》一书作者,被誉为“包青天复生”。鳌峰书院创建时,他以品学兼优受聘教职。康熙六十年,蓝鼎元赴台参募戎伍,屡献奇策。他的《东征集》和《平台纪略》是治理台湾的重要著作,故其被誉为“筹台之宗匠”。在他提倡下,台湾义学如雨后春笋般兴起。

阮文,康熙四十五年,受福建巡抚张伯行邀请,进鳌峰书院讲授程朱理学,并与蔡世远、蓝鼎元等一起编纂先儒之书。

陈梦林,康熙四十六年,与蔡世远、蓝鼎元等一道,讲学修书于鳌峰书院,深受张伯行的倚重。

蔡衍鎤,大中丞张清恪重其文行,方修理学,书聘主院事,以岁贡考授州司马。

蔡世远任山长时,还介绍鳌峰书院的学生、漳浦乌石人林莹光到家塾任老师。师强生勤,学业日进。林莹光遂成最有影响的蒙师、经师,成为将蔡世远的理学家法接引传递给蔡新等子侄辈的桥梁。林莹光80岁去世,大学士蔡新为其写墓志铭,铭文中写道:“新幼承诸父训,长而受经所卒业者,惟二先生。其一为同邑树滋陈先生,其一则疆恕(林莹光)先生也。皆以真诚启迪,惠训不倦。新兄弟幸不陨(不使美名陨落)先绪(祖先的功业),二先生之力为多。”

蔡新像.JPG

蔡新

台湾书院绝大多数建于清康熙之后,受鳌峰书院的影响很深。台南海东书院的学规六则,有的就直接模仿鳌峰书院,其中“端学则”一条,特别说明“此《白鹿书院教条》与《鳌峰书院学规》并列工夫,最为切近”。在鳌峰书院就读的台湾士子有一定数量。出自鳌峰书院的闽都人士,有些也到台湾担任教职。他们把闽学带到台湾,是台湾早期教育的开发者。蔡世远、蔡新、蓝鼎元、陈梦林、阮文等人与台湾的关系非常密切,有不少文章存世,蓝鼎元、陈梦林、阮文还长期在台担任要职,对台湾的治理、教育作出了重要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