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8-18 11:04 来源:福建炎黄纵横 作者:演 静

 

佛教分餐制和禅茶素食溯源

演  静

梁武帝2 jpg.jpg

梁武帝

衣钵传承,衣和钵都来自佛教,每位僧人,必俱三衣一钵。

东晋佛教高僧鸠摩罗什(343—413年,新疆龟兹人)所译的《维摩诘经·香积品》载:“有国名众香,佛号香积。其国香气,苑园皆香,其食香气。”据此,佛寺众僧厨房称为香积厨,分餐吃喝的斋堂称为餐香堂。

创建于唐代的福州鼓山涌泉寺的餐香堂有两副著名对联:

五夜工夫,铁脊梁将勤补拙。

二时粥饭,金刚屑易食难消。

鱼鼓响时,打点钵盂向天,谁识饭是米做。

象龙集处,咀嚼菜根有味,方知舌在口中。

齐武帝时,僧尼随身携带的瓶喜欢装禅茶,梁武帝时,僧尼钵盂装素食。本文史料溯源,介绍汉传佛教分餐制、禅茶和素食特色的历史。

瓶钵随身游 分餐守戒行

两千六百多年前,古印度创建佛教的释迦牟尼制定:备有自己的三衣和一钵,才能受具足戒成为比丘。这种规定在汉传、南传、藏传佛教中都延续不变。

    游历古印度等国十二年的东晋高僧法显(337—422年)带回并译出四十卷的《摩诃僧祇律》载:佛陀教诫:“比丘随所住处,常三衣俱,持钵乞食,譬鸟之两翼,恒与身俱。”“持三衣瓶钵,即是少欲少事。”

唐高僧贯休诗曰:“一瓶一钵垂垂老,千水千山得得来。”唐高僧契此诗曰:“一钵千家饭,孤僧万里游。”从ー座佛寺游往另ー座佛寺常住,古代或现代的僧尼随身布袋中,一定装着钵盂,加上ー双中国特色的筷子。

《摩诃僧祇律》记载:僧尼不得“同一器饮食”,并有30多条戒体现“一个和尚一份斋”——僧尼在分餐饮食中应当遵守的威仪:“比丘食前当护净手。”“食时当称腹而取,不得多受,若净人(授食人)卒与多者,未噉时应减与比坐,若比坐不取,应与沙弥及园民。”“不含食语。”“不得落饮食。”“端心视钵食。”等等。僧尼只有“得食轮己乃转法轮。”这就是说,僧尼既要有吃饭的仪表,也要有珍惜“一粒米百日功”德行,才能引导増强信众善心、善行。

西汉末,东汉初,来自古印度、中亚、西域等地的佛教僧人随身携带着瓶钵,随着商队,沿着丝绸之路进入汉地传教。汉朝延续自商周以来等级制度的分餐制,身份地位越高,摆放面前桌案的食器越多,饭菜越多。身份地位等级未明确的僧人自备ー钵,只需一钵饭菜的分餐饮食方式,从皇帝到庶民都乐观其行。接受佛教的中国僧尼也接受了ー钵饭菜滋养色身的分餐制。

历史发展,情仪相融等条件改变了国人饮食观念,共器合食的合餐制在宋朝终于成为主流延续至今,但佛寺僧尼仍然保持“一个和尚一份斋”的分餐制。

禅风“吃茶去” 禅茶一味花

接受古印度佛教的中国僧人,暜遍接受禅法训练。为排除修禅产生惛沉睡眠、烦热、心神不宁的障碍,僧人慧眼相中本国特产:能清热消食、止渴止睡、提神益思的茶。

《庐山志》载:东汉初,庐山佛教寺院达300余座。僧众攀危崖,越飞泉釆集野生茶,并人工栽培茶树,采制茶叶。

东晋,驻锡庐山高僧慧远(334—413年)领众广植茶树,自制茶叶。他以自制茗茶款待名士陶渊明,与之“话茶吟诗,叙事读经,通宵达旦。”

493年,南朝齐武帝七月诏:“我灵上慎勿以牲为祭,唯设饼果、茶饮、干饭、酒脯而已。天下贵贱,咸同此制。”同样的,茶饮也是佛教必备五个供品之一:“香在炉中烛在台,花在瓶中四季开,茶在杯中长供养,果在盘中献如来。”

种种史料证明:魏晋南北朝,茶饮料已在世间流行,僧人特别嗜好。

唐朝乃至此后,出现“有名山必有寺僧,有寺僧必有茶园。”“名寺出名茶”:庐山各寺院的云雾茶名扬天下。湖北玉泉寺中孚禅师栽培创制的仙人掌茶,诗仙李白写了100字的诗称赞此茶。福州鼓山涌泉寺以自产的柏岩茶(即半岩茶)入贡,成为唐朝史籍记载的50余种名茶之ー。福建武夷山僧杰作乌龙茶始祖“武夷岩茶”,创制的大红袍至今仍是顶级茶。

唐开元年间,泰山灵岩寺禅师大兴禅教,他指导禅修者煮茶饮茶,驱除睡意和昏沉,资助神思入定。于是“人自怀挟,到处煮饮。”灵岩寺的饮茶风尚传入全国各地大小寺院,带动民间形成饮茶风尚。唐朝中期,茶成为我国的举国之饮。“吃茶去!”风靡各寺院,成为历史滚滚不息潮流,是由于:唐朝赵州观音院院主问驻锡的赵州从谂禅师:“为甚么曾到也云吃茶去,不曾到也云吃茶去?”“师召院主,主应诺,师曰:吃茶去!”(《五灯会元》)现代书法家启功诗曰:“赵州法语吃茶去,三字千金百世夸。”

禅门历来“谢茶不谢食”的原因在于“禅茶一味”的哲理。

茶叶界和学术界共识:唐朝集诗僧、茶僧、禅僧于一身的皎然禅师首开茶与诗互融先河。其《饮茶赋》描述茶会情景是国内外茶道滥觞,《三饮茶歌》是以诗文化为载体,首先创意禅茶一味哲理:

“一饮涤昏寐,情思爽朗满天地;再饮清我神,忽如飞雨洒轻尘;三饮更得道,何须苦心破烦恼。”以颂扬饮茶效益阐扬禅修境界,传递出禅茶一味哲理。

佛教文化禅茶一味发源于中国,从古至今不断地在海内外传播,被越来越多有识人士欣赏。禅茶一味之花是中国饮食文化万花园中与素食之花并蒂的奇葩!

梁武帝归佛 创制素食戒

佛教传入中国,中国佛教僧尼遵守佛教戒律:禁食蒜、葱、酒之类有强烈气味和刺激性的食物。可食三种净肉,供养之肉为净肉,而杀(野生动物的肉称为三不净肉)这种习惯直到梁武帝时才有改变。

梁武帝不但广造佛寺、佛塔、佛像、译经、著数百卷大乘经典论文,且常常登坛讲经弘法。梁武帝发现自己常讲的《大般涅槃经》等大乘经典教理:“夫食肉者,断大悲种。”“一切众生肉不得食。”

公元517年,梁武帝在华林园华林殿(南京鸡鸣山)举行第一次制断酒肉法会:1448名僧尼齐集,听法师作“食肉者断大慈悲种”的主题演讲,接着律师宣读梁武帝亲制《断酒肉文》。梁武帝当众发愿,此后他若不禁食酒肉,将受恶报。僧尼若不禁食酒肉,将开除僧籍,送国法处罚。

七天后,为彻底清除反对禁肉食之声,又召开第二次制断酒肉法会,在198位各寺院高僧面前,梁武帝请三位声誉天下,精通戒律的律师升上高座,自己与他们就“修行人为什么不能食肉”的问题进行对话,然后要求各位高僧回寺院重申诏令:若饮酒食肉,开除僧籍,送国法处罚!

《魏书》记载梁武帝像僧人一样,过午不食并素食,“日止一食,膳无鲜腴,唯豆羹粝食而已。”梁武帝带头下,素食在佛寺推行取得相当成功,素食成为汉传佛教特色。

自然味素食 不凋谢之花

梁武帝在《净业赋序》,把自己40多年不生病、不吃药的原因归于坚持素食,素食成为汉传佛教的显著特征,华丽转身为中华饮食文化中与禅茶并蒂而开的永不凋谢之花。重要原因是:素食食材都来自大自然:华夏土壤提供丰富根茎叶花果的食材,汉朝张骞开丝绸之路,许多果蔬进入汉地栽培成功,来自草原的乳、酪也被认识。东汉创制豆腐、豆豉、豆酱至今仍然备受推崇,三国、西晋点灯的植物油转为烹调之用。现代科学证明:大豆,豆制品含有的蛋白质能提供人体所需8种氨基酸中6种氨基酸,根茎叶花果含有人体所需的各种营养。这些重要素食食材在南朝的日常生活中都存在了。

梁武帝创制素食戒,花色品种越来越多,制作越来越考究精美。

《梁书贺深传》载:当素食开始之时,建业寺(在今南京)里有位被誉为“天厨”的僧厨,做素菜本领特别高超,能“变一瓜为数十种,食一菜为数十味。”成书于北魏末年的《齐民要术素食篇》记载当时流行的11道素食制作方法。这些都表明纯朴素食菜肴的“色香味”已趋纯熟。

禅茶和素食在宋朝饮食生活中备受重视,许多士大夫诗文都表明对禅茶和素食的喜爱。个个士大夫都有“咬得菜根,则百事可做”的信念。

苏东坡《菜羹赋》以诗意赞美素菜,“不用鱼肉五味,有自然之甘。”阐发素食等同安平乐道,仁心不杀的境界。黄庭坚画蔬菜题词:“可使士大夫知此味,又使吾民有此色。”把素食提升到修身从政地步。陆游写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赞美素食的诗:“生菜入盘随冷饼,朱樱上市伴青梅。”“黄瓜翠苣最相宜,新春上市登盘时。”

历史滚滚向前,人类仍旧必须“饮之食之。”(出自《诗经》)历史事实已注明,分餐、禅茶、素食是中华饮食文化万花园中永不凋谢的奇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