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10 16:22 来源:福建炎黄纵横 作者:王祖远

 

七夕佳期,天上人间“魔合罗”

王祖远

七夕,珍藏着对生活的美好向往。.jpg

七夕,珍藏着对生活的美好向往。

 

七夕佳期有众多应节物品,宋元时期最热门的是玩偶娃娃“魔合罗”。

魔合罗又叫摩诃罗、摩合罗、磨喝乐、摩喝乐、摩睺罗、魔合乐、暮合乐。从名字看,显然是外来物品,老百姓则称其为“泥孩儿”、“巧儿”。

魔合罗最早出现于宋代。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七夕》记载:“七月七夕,潘楼街东宋门外瓦子、州西梁门外瓦子、北门外、南朱雀门外街及马行街内,皆卖磨喝乐,乃小塑土偶耳,悉以雕木彩装栏座,或用红纱碧笼,或饰以金珠牙翠,有一对值数千者。禁中及贵家与士庶为时物追陪……至初六日七日晚,贵家多结彩楼于庭,谓之‘乞巧楼’。铺陈磨喝乐、花瓜、酒炙、笔砚、针线,或儿童裁诗,女郎呈巧,焚香列拜,谓之‘乞巧’。”

元代散曲家杜仁杰的作品《七夕》写道:“今宵两星相会期,正乞巧投机。沉李浮瓜肴馔美,把几个摩诃罗儿摆起。齐拜礼,端的是塑得来可嬉。”

从这些文字可以得知,最初的魔合罗只是“成对”的泥娃娃,装饰甚为精巧:一般都有彩绘木雕的栏座,有的更用红纱碧笼的罩子或者金珠牙翠装饰,售价可以高达“数千钱”。七夕之夜,“乞巧楼”上的供品众多,有传统的花瓜、酒炙、笔砚、针线,而魔合罗则是唱主角的。

魔合罗的形相,可以从历史记载的正面描述与话本小说的“反衬”中窥知一二:

宋末元初的陈元靓,在《岁时广记》卷二十六中录有一首《谑词》:“天上佳期,九衢灯月交辉。摩睺孩儿,斗巧争奇。戴短檐珠子帽,披小缕金衣。嗔眉笑眼,百般地敛手相宜。转晴底工夫不少,引得人爱后如痴。快输钱,须要扑,不问归迟。归来猛醒,争如我活底孩儿。”对魔合罗描摹得十分精彩传神。你看,这玉雪可爱的孩儿,头戴“短檐珠子帽”,身披小小的“镂金衣”;不仅会“嗔眉笑眼”,小眼睛还会机灵地转动;一双小手臂,随着人的摆布,还可以做出诸如作揖、拱手等姿势,让人爱得痴迷,不由得扔钱(“输钱”)进去赌一把(“扑”),看能不能抱一个归去。

元人凌蒙初的话本中,则用魔合罗来形容可爱的小孩:“夫人道:‘魔合罗般一个孩子,怎生舍得失去了不在心上?说这样懈话!’”《二刻拍案惊奇》中也有魔合罗的影子:“轿中人在轿内闻得孩子声唤,推开帘子一看,见是个青头白脸魔合罗般一个小孩子,心里喜欢……”“盖因小儿是宫中所不曾有的,实觉稀罕。及至见了,又是一个眉清目秀、唇红齿白的,魔合罗般能言能语,百问百答,你道有不快活的么?”

乞巧节期间,不少儿童还打扮成魔合罗招摇过市。这在一些古籍中有记载。例如《东京梦华录》:“七夕前三五日……小儿须买新荷叶执之,盖效颦磨喝乐。儿童辈特地新妆,竞夸鲜丽。” 孟元老《梦粱录》卷四:“市井儿童,手执新荷叶,效摩睺罗之状。此东都流传,至今不改。不知出何文记也。”《武林旧事》卷三:“小儿女多衣荷叶,半臂,手持荷叶,效颦摩睺罗,大抵皆旧俗也。”

金兵南侵,宋室仓皇南渡,社会上对魔合罗的崇尚,却不减反增。

周密的《武林旧事·乞巧》记载:“七夕前,修内司例进摩睺罗十桌,每桌三十枚,大者至高三尺。或用象牙雕镂,或用龙涎佛手香制造,悉用镂金,珠翠衣帽,金钱钗镯,佩环真珠,头发及手中所执戏具皆七宝为之,各护以五色镂金纱厨。制阃贵臣及京府等处,至有铸金为贡者。”

这里的魔合罗已经成为节令贡品,深入皇宫大内,其制作更加精致。最大的魔合罗高达三尺,身高与小孩真人不相上下。“高端”的(极品)已不用泥巴,改用象牙雕镂,或用龙涎佛手香制造, 甚至用黄金塑造。除周身缀彩镂金之外,还穿戴用珍珠翡翠制作的衣冠、用金线编织的钗镯及用珍珠串成的项链,手中持有用七宝(金、银、琉璃、玻璃、砗渠、赤珠、玛瑙)雕琢而成的精巧玩具,甚至连头发都以七宝制成。

除了乞巧,宋代魔合罗还具有“宜男”的寓意,寄托妇人祈生男孩的愿望。薛能在《三体诗语》中引《唐岁时纪事》说:“七夕,俗以蜡作婴儿形,浮水中以为戏,为妇人宜子之祥,谓之化生。本出西域,谓之摩喉罗。” 宋许棐《泥孩儿》诗云:“牧渎一块泥,装塑恣华侈。双罩红纱厨,娇立花瓶底。少妇初尝酸,一玩一心喜。潜乞大士灵,生子愿如尔。” 还有诗云:“捏塑彩画一团泥,妆点金珠配华衣。小儿把玩得笑乐,少妇供养盼良嗣。”

至于魔合罗的来历,前文引《东京梦华录》记述“七夕”一段末尾,有一句注释说“‘磨喝乐’本佛经‘摩睺罗’,今通俗而书之”,但没有具体说出个究竟。

中外学者也许受到这句注释的影响,一般都认为魔合罗源于佛教,分歧只在究竟出于何经何典而已。至于魔合罗后来如何退出“七夕会”,更无从查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