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1-01 01:49 来源:福建炎黄纵横 作者:沉 洲



   

 

 

 

 

在这里,云朵舒展,河水畅流,草木怡然,一派安详自在的样子;在这里,我看到人类探入大山的姿态,放下了以往高高昂起的头颅。审慎的一举一动,唯恐惊扰了自然的万物和谐。曾几何时,我们改天换地,为了生存,为了发展,无所顾忌地攫取资源,却忘了自然万物就是人类社会的资源储备库。

这里,说的是武夷山国家公园边缘的一片山水。一条叫清溪的河畔,乡道蛇形蜿蜒没入大山,靠山的一侧便是国家公园核心保护区。

从光泽县向北行车约 30 分钟,经过寨里镇桃林村后,“小司线”进入紧贴山壁的乡道,仿佛贴在额头前的原始森林,把空气映出淡淡的绿意,令人周身洋溢在草木清香里。再前行几分钟,山回路转。清溪河湾处,蓝天下,一只硕大的褐红色“蝴蝶”扑面而来——那是廊桥反羽结构挑檐翩翩欲飞的造型。

 图片.png20.png

光泽“玲珑”竹桥风貌

这是一座罕见的竹拱结构廊桥。踏上其中一侧的人行桥,竹材铺面从脚底传给脑干的感觉令人莫名惬意。吱吱微响俨然进入崇山峻岭的前奏曲,为紧跟其后的山河交响悄然过门。

毛竹就地取材,经过多道工序处理,呈褐红色。竹桥的反羽屋面与两侧的连续竹拱,均为圆竹集束后的弧拱造型,柔顺内敛,与周遭山水亲和一体,毫无疏离之感。混凝土桥墩上的钢结构柱腿,支撑和连接着五跨中承式连拱结构。经过碳化、浸泡、防腐等技术处理的圆竹,便有了抗拉性、耐久性和承重能力。传统竹编技艺将一根根圆竹巧妙地团结在一起,形成圆竹——钢混结构的多跨拱桥。在确保竹拱承载能力的同时,线条流畅,结构轻盈,东方的简约之美跃然于山水之间。一弯弯弧型竹拱,仿佛一扇扇极目四野的奇异窗口。游人手扶竹栏杆,一声轻叹刚吁出口,青山绿水已应声而至。

 图片.png21.png

光泽玲珑溪谷美景

取名“玲珑”竹桥,于山叠水复的天地间,感觉没有什么不妥。

得益于环武夷山国家公园保护发展带的规划建设,在自然保护区红线边缘地带,便有了这个串珠一般的玲珑溪谷公园。造园设计以下史元公路桥为国家公园西大门入口的重要节点,开始标志性的空间打造。在不改变公路桥主体结构的前提下,桥体两侧各建起一座宽 3.5 米的竹拱人行桥,形成双拱竹结构桥,再通过反羽波浪屋面把三座桥连接成一座廊桥。

从深山老林的树上落地,原始人赤身裸体举起双手,走向外部世界。在漫漫时光里,于自然万物中脱颖而出,成为蓝色星球规则的制定者。经历凡尘俗风洗礼,人类已今非昔比。现代人渴望大自然的慰藉和修复,复归初始家园寻找一席之地时,又带回了现代思维的社会印记。进入生态时代的当下,中国人已经收敛起我行我素的举动,晓得遵从大自然肌理和质感,屏蔽钢筋混凝土建筑强行介入的戾气,再嵌入前卫元素。如此,武夷山国家公园西大门便有了一个崭新的标识。

168 米长的桥身,创造了国内同类桥梁之最。低碳环保的造桥理念,使它成为武夷山国家公园环带景区的绿色生态桥梁。因为设计理念新颖独特,吸引了中外桥梁界的惊艳目光。2024 年国际桥梁大会,“玲珑”竹桥斩获了有桥梁界“诺贝尔奖”之称的亚瑟·海顿奖。

获得一种入园仪式般的全新体验后,我心生警觉,双眼巡睃周遭,寻找接续。前方百米处,树影隐约掩映着一排别致建筑。屋顶镂空的篷式结构,让穿过其间隙的青山,依旧充满鲜活的律动。

这一组建筑叫玲珑驿站,一个为游人提供综合性服务地方,有茶歇休息、生物多样性展示和住宿三项功能的独立空间。通过小巧的竹编游廊串联顾盼,既有外在区隔又有内部联系。建筑立面粗犷的混凝土框架内,圆柔溪滩卵石砌墙,墙前翠绿修竹摇曳。屋面上,褐红色圆竹两三成组,端头以麻绳集束,呈伞状骨架撑起又一层曲折屋顶。双重屋面既有建筑隔热通风和采光功能,又给予周遭风景涌入间隙,竹竿丛丛簇簇,山风来去无碍。顶棚结构毫无遮蔽,造型鲜见,线条粗犷,以十足野性呼应山水自然的回响。

 图片.png22.png

光泽“玲珑”竹桥近景

闽北地域山水之间的廊桥,多是就地取材,卵石铺地,其上杉木榫卯挑梁架构。这一群建筑显然汲取了地方营造语言,选择当地生态环保、可持续的建造材料,联姻现代工程力学,让置身其间的人产生亲切的在地体验。

现代人谦恭的心态,在竹拱廊桥和篷式驿站坦露无遗,无论屋面如何波浪,如何曲折,一概匍匐于天际线之下,以起伏变化的形式感与山脊线丝丝入扣。

要一杯拿铁,坐上贴着大玻璃窗的高脚咖啡椅,远山近水已然入怀。窗外有一片平整的农田“半岛”,春天油菜花,夏天彩色稻,想象过去,那是怎样一幅蜂飞蝶舞的画卷。田间栈道通向农田中央的竹林剧场,碰得巧的话,能遇上各种表演,从此还可以漫步到溪畔的亲水石滩。等这一切看够了,再去浏览生物展示区,国家公园核心内涵便会驻留心间。从卵石墙边的游廊,穿梭到竹顶篷支起的空间,三座建筑彼此联通。无论驻足或游走,山水自然始终以不同的视野呈现于目前。倘若心生欢喜,住下不走的念头也随时可能萌发。

沿彩虹公路再前行约 300 米,路边山根伫立着国家公园核心保护区 1 号界碑。造景从此变得蹑手蹑脚,合着山水节拍遁入大自然。生态修复河湾抛出的荒地,造成一个小巧的玲珑公园。漫步石板路,满园南方豆杉、油松、银杏和花草,“1”字形的花岗岩雕塑粗犷矗立。清溪河畔设有圆竹结构的休闲廊架,可遮阳可避雨,亦可眺望碧水进入冥想,感受先哲的逝者如斯。

 图片.png23.png

光泽清溪碧波幽景

清溪携手彩虹公路再拐几道弯,武夷山国家公园保护区的玲珑哨卡便赫然目前。它身后的高山深谷,便是武夷山国家公园郁郁葱葱的核心区,无损的中亚热带原始森林衔接着海拔近两千米的诸母岗系列山峰。

国家公园西大门的门户地带,在大约一千米的山水场域内借景布局,可望可游可居,成就了武夷山西麓最美风景线。为何命名玲珑溪谷?到此底牌翻开。哨卡后的密林里曾经隐匿着一个小村落,山环水绕,清幽秀丽,因为小巧玲珑,不知是村里秀才,还是外来游人为它取了个文绉绉的村名——玲珑村。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此地属于闽北游击队重要的活动地区之一,国民党将村民强行迁出,烧毁房屋,有着几百年历史的玲珑村就此化为乌有。

图片.png24.png

光泽寨里高家水库风光

从玲珑村遗址旁流出的玲珑溪,在与清溪相会前,被一道水坝拦下,汩汩流水转而变成镜面一般的绿潭。在哨卡一侧的小桥凭栏俯瞰,天空、绿树投映水面,溪底觅食游鱼白光闪忽。清澈的溪水染着绿意,犹如云贵高原的海子,凝视久了让人酒意上头,醉眼蒙眬。双眼泊在溪面往里漂去,一颗心就这样逆着静静的水流,陶醉中跟进了山高林密的玲珑峡谷,跟进了葱茏苍茫大山的腹地。

本文原载于《走进“八闽旅游景区”·光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