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29 23:37 来源:福建炎黄纵横 作者:傅 翔



春和景明和春村

 

 

 

 

不知是年纪渐大的缘故,还是年轻时待在乡下的时间太长了,这些年来,我越来越觉得乡村的美好。只要在城里待的时间超过整整一两个月,心里便发慌得紧,总要找些借口往老家和乡下跑。只要是村庄,只要是深山,我的心便立即放下来,平静得像一湾湖水,就像回到了母亲的怀抱,不再挑剔,不再抱怨,充盈着满足。

进入和春,正值深秋,闽南的华安依然煦日和风,不见寒意。从华安驱车到西北部的马坑乡,不过几十分钟车程,和春村就在马坑乡边上。作为马坑的第一大村,也是漳州海拔最高的行政村,和春海拔一千余米。这里青山环抱、绿水潺潺,一年四季皆云遮雾罩、鲜花盛开,着实是旅游度假、休闲避暑的好去处。

据村支书小邹介绍,村中古树甚多,宗祠林立,民俗奇特,加上春天火红的杜鹃花开满山坡,秋日金黄的稻谷遍布房前屋后,夏有清凉,冬可赏雪,近些年来,和春村真可谓名声在外,慕名而来的游客也日渐增多。“春享杜鹃花,夏圆避暑梦;秋享稻浪香,冬观雾凇景。”这大概就是来此小住过的文人雅士兴之所致的形象总结。

随着乡村自驾游的兴起,还有驴友与背包客的涌现,这个甚至被誉为“闽南小西藏”的和春村在漳州已是广为人知。好事者更是把和春村的宝贝形象地概括为“三宝三绝二奇一特”。“三宝”即指古树、宗祠、杜鹃花,“三绝”则为牛古仑日出、孔雀瀑布、民俗活动,“二奇”是古悬棺、云雾,“一特”即高山茶。虽然不够简洁好记,却也准确实在。确实,和春能在“闽南最美的乡村”评选中名列其中,它真的值得你好好住上几天,细细品味其中的妙处。

我徜徉其中,深秋的和春风烟俱净、安详自若。站在附近的山顶往下看,村中屋舍俨然、阡陌纵横、古木参天、风和日丽,宛如人间仙境。山上的茶园逶迤如画、芒草遍野、蒹葭苍苍,偶见几株映山红妖娆地开着,衬着秋日如洗的蓝天,给人惊艳与惊喜。

小邹说,茶园之上这片山坡每到四五月份便开满杜鹃花,有红的、紫的,还有白的、黄的,姹紫嫣红,甚是好看。每到花季,游人如织,远近闻名。这种景象我自然熟悉,我的故乡连城的金龙村就曾举办过几届杜鹃花节,那漫山遍野的映山红就曾令我欢呼雀跃,仿佛回到儿时;而冠豸山凌空怒放的杜鹃花映着碧绿的湖水与巍峨的丹霞,也曾让我乐此不疲,流连忘返。每到花期,待在省城的我便蠢蠢欲动,免不了呼朋引伴,共赏这撩人的春色。但说实话,我还真没见过黄色的杜鹃花,我见过红的白的紫的,就是不曾见过黄的。和春的杜鹃除了红的白的,紫的黄的也不少,紫得绚烂夺目,黄得娇艳动人,真令人称奇!

回到村中,令我们称奇却远不止这些。特别是遍布全村各个角落的二十多棵名木古树,一不留神便出现在你眼前,高大古老得让你猝不及防。据说,和春村较名贵的古树有九棵,被人们誉为“九大王”,它们分别是红豆杉王、福建柏王、罗汉松王、桂花树王、杉木王、杜鹃花王、茶树王、杜英王、含笑王。

我们信步来到一座建筑精巧、风格独特的清代土楼前,楼旁就有两棵古老珍贵的罗汉松王,一棵桂花树王。桂花树王的附近还有一棵硕大的古树,仔细一看竟是福建柏。如此高的海拔竟有这数百年树龄的福建柏,的确很罕见,难怪被人们称为“福建柏王”。距土楼30多米远,三棵老茶树映入眼帘,这便是茶树王。茶树王的出现也正好印证了和春作为茶产地的历史。据记载,和春已有几百年的种茶历史,是闽南高山茶原产地之一。

接着,我们又观赏了村中的红豆杉王与桂花树王。红豆杉王已有近千年的树龄,高大健硕,直插云霄;桂花树王也是枝繁叶茂,花香四溢。它们都长在古厝祠堂的房前屋后,古厝大多已经颓败破落,岌岌可危,它们却依然神采奕奕、风采照人。

据统计,村中还有十五座宗祠、五座土楼、三座古庙及古桥、悬棺等历史遗存。特别是古宗祠安仁堂,雕梁画栋,巧夺天工,其木雕、彩绘、壁画都极具代表性,无不彰显着闽南古民居之富丽与奢华。另外如崇源堂、崇远堂、龙兴堂等古厝宗祠,其建筑之精美、保护之完好、文化底蕴之深厚,也无不体现出和春先人的聪颖智慧,有极高的历史价值与艺术成就。

小邹介绍,和春人都姓邹,其先祖就是泰宁人邹应龙。这个在南宋曾高中状元并官至端明殿大学士、签书枢密院事、参知政事的达官显贵,虽然不及明朝同名的御史那么声名卓著,但在邹氏家族中也安享着无上的荣光与威望。先不说其子孙繁茂,单说后人对他的景仰,处处都设祠立庙以祀,这种荣耀就非常人所有。和春村自然也有祀奉邹应龙的庙,每年农历二月初六的大宗祭祖和正月初十(或七月二十七日)举行的邹应龙民间文化艺术节,这也是和春每年的两大盛会。每当两大盛会到来,和春村民都穿上节日盛装,彩旗飘扬,红灯高挂,舞龙舞狮,鸣响铳,走古事,另加芗剧与锣鼓表演,场面十分壮观,热闹非凡。

可惜的是,我不能亲眼目睹这些民俗之盛况,我驻足其间,心中却没有了进一步深入的念想,只想通过图片与资料慢慢厘清我对这个历史文化名村的追寻与考察。

传说该村始祖邹智远早在元朝时便迁居于此,邹智远聪明智慧有远见,他靠经营茶叶成为富甲一方的乡绅。据说,邹智远生产的高山茶冲泡后,茶香浓郁,经久不散;回甘醇厚,口感细腻,故而行销全国,闻名海外。如今,该村还保存着不少古茶树,以及明清时期的几处茶园遗址。大概是因和春种茶的历史悠久,这里的茶又有叶肉厚、香气甘醇、口感滑润、耐冲泡等优点,所以和春的高山茶在茶界比赛中多次荣获大奖,并深受大家的追捧与喜爱。

此时,我仰望着村庄的屏障牛古仑山,这座被当地人称为“闽南泰山”的高山其实也并不太高,与村庄的落差也不过三百来米。但因为村庄已在千米之上,只要身处牛古仑山的顶峰,你便可观赏到杜鹃花、云海与日出日落的美景。特别是云海,据说和春一年四季常有云雾缭绕,云雾之奇在马坑乡一带已是家喻户晓。那雾滚滚而来,匆匆而去,形态各异,变幻莫测。若在山顶看云海,则更有一番意境与气势,其瞬息变幻的万千气象大有让人飘飘欲仙,顿生乘风而去之感。

距和春村不远,便是华安有名的贡鸭山森林公园,贡鸭山由贡神峰、麒麟峰、三畲峰和观音溪“三峰一溪”组成,以自然景观奇特而著称,远看成峦叠嶂,森林茂密,气势雄伟;近看崖壁峭立,怪石累累,山径深幽,犹如一幅巨型山水画,以“林茂、山雄、石怪、树奇、水秀、壑幽、洞异”的天然景观而闻名。当我们趋车来到贡鸭山村与景区时,时近傍晚,寒意渐生,茂密的森林与清澈的溪谷肆无忌惮地映入眼帘。满目苍松翠柏,溪流潺潺,真是一处好所在。

晚餐便在贡鸭山脚下的贡鸭山村,土鸡土鸭加上深山里的青菜,还特别抓了一条当地溪涧里养的虹鳟鱼,鱼片生吃,其他炖汤。对于吃多了乡野土菜的我来说,这一切都不足为奇,但这道刀功略显土气的虹鳟鱼生鱼片却令我永生难忘。这真是我这辈子吃过的最好吃的生鱼片!肉质新鲜,颜色鲜艳,细嫩而有弹性,很有嚼劲。我在想,为了这盘生鱼片,此次华安便没有白来。

当然,若得闲暇,在和春或贡鸭山小住一夜,那将是一种更为难得的体验与享受。当地的领导在我出发往和春时就曾力荐我在这里住上一晚,说是和春的星空定会让我过目难忘的。这我是知道的,也渴望着,像新疆的禾木村,不住下来就等于白来了。只可惜此次机缘不巧,无福消受了,还是留作念想,以待来年吧。私下里,我已经暗暗下了决心,期待牛古仑山上杜鹃红遍、云蒸霞蔚的时候,我一定来,慢慢地把姹紫嫣红赏遍,把云海吸入心胸,把星星装进梦里……

本文原载于福建省炎黄文化研究会、省作协“走进八闽”文化采风系列之《走进华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