漆篮 福建漆艺品种。明正德年间(1506-1527),永春县仙夹乡龙水村的油漆匠,将传统的竹编提篮、盘坯件,以生漆及漆灰涂饰,使之更为坚固,不会漏水,继之在篮提柄、盖、体等部位装饰各种纹样,贴以金箔等,成为既坚固又华丽的实用工艺品。19世纪初风靡闽南侨乡和东南亚各地,之后漆篮传至南安、安溪、泉州、晋江、厦门等地,成为闽南民间和东南亚居民十分喜爱的工艺品,为表明其地道和名贵,人们又称为“永春漆篮”或“龙水漆篮”。
漆篮 福建漆艺品种。明正德年间(1506-1527),永春县仙夹乡龙水村的油漆匠,将传统的竹编提篮、盘坯件,以生漆及漆灰涂饰,使之更为坚固,不会漏水,继之在篮提柄、盖、体等部位装饰各种纹样,贴以金箔等,成为既坚固又华丽的实用工艺品。19世纪初风靡闽南侨乡和东南亚各地,之后漆篮传至南安、安溪、泉州、晋江、厦门等地,成为闽南民间和东南亚居民十分喜爱的工艺品,为表明其地道和名贵,人们又称为“永春漆篮”或“龙水漆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