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3-05 14:50 来源:福建炎黄纵横 作者:钟兆云

 

跨越海峡的彩虹

钟兆云

 

坐上那动车去台湾,就在那2035年……”歌声传唱四方,越来越多的人知道,当那天如愿到来,动车将从福建平潭出发。

那时,奔赴浪漫之约的游客将如潮水般涌来涌去。”站在平潭海峡公铁两用大桥上,建设部劳模、福建省第一届正高级工程师丁玉仁快乐地说着。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带来的感动,让他跃跃欲飞。因为一生连系两座平潭跨海大桥,他成了这项世界传奇的见证者。

1.png

平潭海峡大桥

斩获了“鲁班奖”(国家优质工程)的平潭海峡公铁两用大桥,以中国首座、世界当下最长的跨海公铁两用大桥闻名于世,和此前建好的平潭海峡大桥(又称一桥),先后如彩虹,如翅膀飞起,雄伟而健美地伸向海天一色的远方。两座大桥承载着丁玉仁二十来年的光阴故事,让六七千个日日夜夜魂牵梦绕。当年,他和大多数人一样,以为那是一个遥远的梦。

 

2002年春,时任平潭县交通局副局长的丁玉仁,郑重地向上级提交了《关于修建平潭大桥规划建议的报告》。促成此报告的背后是父亲之死。

2000年3月8日,丁玉仁当渔民的父亲在岛上突遇车祸,由于茫茫的海坛海峡阻搁,救护车还没开到福州,就在他的怀中停止了心跳。刻骨之痛让刚过不惑的他萌生誓愿:拼上这辈子都要为平潭建桥出力,以报孝父恩,造福乡亲。那天,奔腾不息的滚滚海涛,呼应着他一阵紧似一阵的哭泣和向天地夸下的“海口”。

这样的救命桥、幸福桥,四十万岛民急难愁盼了一代代,却一直远在天边,虚无缥缈。“你在平潭有钱有车也没用,赶上急事能飞过去才算本事!”这样的调侃,丁玉仁打小听来,也难怪不管你着不着急、运力够不够,在码头放行的值班人员总是一脸轻慢,仿佛与己无关,赶上台风天气只消负责紧闭关口,停航轮渡,平潭顷刻沦陷为孤岛。

轮渡是平潭长年连接外界的唯一通道,不方便也不安全。丁玉仁每每望向人车拥堵的渡口,眼睛酸涩得总想流泪,脑海中也总会情不自禁浮现那个令他难平伤痛的一幕。父亲肯定不是第一个悲剧者,若不改变现状,也肯定不是最后一个,小小轮渡何以承载数十万平潭人民的望眼欲穿!一想及此,他就心情沉重,连梦中都在呼唤桥。为了让父亲的悲剧不再重演,他立下宏愿,竭尽平生力,力争在这里建起一座跨越海峡的大桥,托起平潭希望的未来。其实,他大学毕业回来,便有此心。

恢复高考之初的天之骄子,毕业后很好安排,丁玉仁留省城福州或出省都可以,却毅然选择报效家乡,心怀梦想要来改变这个“行”不由己、听天由“路”的省定贫困岛交通状况。在福州大学就读土木工程专业时,他的梦想曾遭老师和同学们奚落:平潭海峡每年6级以上大风超过300天,8级以上大风超过上百天,与百慕大、好望角并称世界三大风口海域,历来被视为“建桥禁区”,跨海建桥只怕是白日做梦!丁玉仁读过毛泽东主席“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谈笑凯歌还”的诗句,毫不怀疑人定胜天的奇迹,还想着把梦想做大做久一点。

1992年,平潭县就潮涌过建造跨海大桥的雄心,天风吹梦上九天。那年时逢建县80周年,作为振奋人心的“献礼”,县里正式端出了建桥蓝图,县长林文宝还领衔成立了筹委会,组织专家勘探。县财捉襟见肘,就寻思引进外资,其中一方还郑重其事地签下协议,“工可”报告也如愿完成,最终却因收益渺茫而毁约。平潭百姓原本点燃起的希望顷刻石沉大海,就连渡口边一群包着花头巾手端冒热气的搪瓷盆在车来车往间叫卖蛎饼的阿姆也议论纷起:“外资吃吃喝喝就走,这样的桥怎么能建成?”建桥的夙愿在勘探、融资、规划、论证中一次次陷入山穷水尽的境地。一生都在践行“大桥梦”的林县长,急火攻心,带着未圆之梦遗憾离世。一晃十年,直到丁玉仁旧事重提。

2002年7月,丁玉仁的报告得到了平潭县委书记的明确批示。建桥如久梦乍回,再次翻涌这片海。建桥洽谈会连着新闻报纸宣传倒也声势浩大,只是此时的平潭,经济条件依然薄弱,多次融资合作均“无疾而终”。百姓的风言风语紧随而来:县政府一到换届选举就讲建桥以获取选举结果,选举一结束就又成了“维持会”;讲了一代代,耳朵都长出茧来,谁还信?丁玉仁不死心,对症下药,一次次向上级部门提出“两条腿走路”的思路,并为此奔走呼号。

没承想,这一次却迎来了柳暗花明。2003年9月29日,经省发改委批复,平潭海峡大桥项目正式立项。“梦为远别啼难唤,书被催成墨未浓”,奄奄一息的梦想就这样再次照亮了现实。

2004年6月9日,丁玉仁受命搬进福州的租房,意味着平潭海峡大桥筹建办正式启动,他将在福州再安一个“家”。这天起,他开始记日记:“为建设平潭海峡大桥而安下心来默默地工作,只干不说,把前期工作往前推进。”他为“美梦”成真,舍我其谁地开始了动身跋涉辗转千万里的“筑梦”人生。

 

丁玉仁来福州筹建差不多是“光杆司令”,2004年6月30日,他亲自到福州市工商局办理《福州平潭海峡大桥有限公司》注册登记。工作人员如看“天方夜谭”,意味深长地问:“你们利用外资建大桥谈了十多年均半途而废,怎么还要冒险?”他底气十足地答:“这次不一样了,全部由国家投资,‘姓公’不‘姓私’,大桥必定会建成!”他在日记中鼓励自己,“我要用助力去克服阻力,努力为大桥工作提速而奋斗。压力与骄傲同在!”

说“冒险”一点不假,丁玉仁对受命十分低调,连亲人问及上马时间也尽付一笑,说成熟了才动工。而实际上,对设计单位、外委单位都有明确的时间表。他想着以求真务实、低调实干的作风,给平潭人民一个满意的答复。他的“高调”则记在日记里:“小学生吴立舒希望的‘未来的平潭大桥’,必将梦想成真。”

前期工作,丁玉仁主要负责大桥项目建议书、工程可行性报告、地质勘探、工程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以及各项相关专题论证,还要落实跟进向省里和国家的发改、交通、国土、林业、海洋、环境、财政等部门的审批工作,夜以继日,北上南下,压根就没有节假日,刮台风家里遭殃了也没法回去。比台风还让他揪心的是,这期间根据国务院新规,长度超千米的跨海跨江特大桥需报国家发改委审批,这样一来,各种要求必然提高,项目建议书和工程预可研究报告必须重新修编。

立项——预可——工可,可不是一时半会就能解决的问题,从头再来的压力如山。

2.png

这是挑战,同时也是千载难逢的机遇!有关领导急于出政绩,却又怕承担责任,那段时间丁玉仁动辄无故挨骂,委屈的泪水能蓄成一片海。他及时地记下每天的工作和生活,也记下每天的感受和收获,甚至在日记里和领导争辩,然后便是面壁而笑,抑郁之情一扫而光。厚厚记下的两大本日记,是他在筹建办的真实记录,更是大桥筹建历程的见证。

2005年3月底,他陪着省市县领导赴京汇报时,得知尘埃落定,情不自禁就笑了。国家部委领导深受感染,说:“小丁笑得最开心,说明他对建桥最有感情。”笑过之后他便连夜直飞福州,冒着倾盆大雨探望住院多时的母亲,还没擦干热泪,就又回到临时宿舍加班写呈阅件,几乎通宵达旦。

这年10月下旬,平潭海峡大桥获得国家立项后,丁玉仁得暇回平潭,和全岛沉浸在欢乐的海洋中。此时恰逢神舟六号圆了中国人的飞天梦,想到让大桥飞架南北的夙愿即将化为伸手可触的现实,他的心头如火点燃着豪情,记日记的手都颤抖了:“整整13年啊,平潭人民盼望有一座桥,终于立项了。我也买了鞭炮,大桥办也买了烟花一同庆贺……”

贷款资金承诺发生意外!“工可”审批出现拦路虎!大桥开工时间无法预计!意外和不合作、不给力现象接二连三,急得他抓耳挠腮,数夜未眠。2006年11月5日,他把心语写进了日记:“我肩上担子重千斤,压力就是动力,我下定决心一定要把桥建好,个人得与失放一边,摆好心态,一心一意建大桥,尽早实现曾夸下海口‘桥不开工,不回平潭’的诺言。等待日夜穿梭于海坛海峡间的日子到来。”心语也是决心,他喘息一晚后又铆足劲开始负重前行了,拔钉抽楔,冰解冻释。好几位知情领导便都说:平潭大桥没有丁玉仁前期工作就不会这么快,这么顺,也没有今天的成果;丁玉仁对平潭大桥的贡献功不可没。

这年年末,丁玉仁满票当选县交通局长后,委托副局长主持日常局务,自己则依然在福州、北京跑大桥建设后续手续,“大桥不动工我不回来当局长”的誓言掷地有声,不可夺志。

一位局领导面对高难度工作,主动请辞。丁玉仁接过对方那一摊后,从不计较个人得失,有一次,他在北京为了等某部委干部,在茶楼里听了一夜琴声,搞得人家备受感动,主动加大支持。他如释重负回到宾馆,已累瘫在床,梦中却是对自己警告:大桥误了,你难逃其咎,只有跳海谢罪!

2007年初,在福州筹建办工作了三年,完成了包括地质钻探、海洋环评、桥梁防撞等在内65项课题论证的丁玉仁,终于回平潭就职县交通局长,并兼任分管技术、计划合同管理工作的平潭海峡大桥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肩负的重中之重便是“天字一号工程”。在募集大桥建设资金时,平潭和社会各界纷纷慷慨解囊,为大桥捐资达6655万。丁玉仁也捐出了近半年工资——12038元,只有他才知特殊意味,前面3个数字的谐音是“要爱你(大桥)”,后两个数字则是父亲的忌日。11月30日,一场超强台风过后,大桥终于在娘宫村打下第一桩,因台风延期开工而一个星期乐不起来的丁玉仁,和振臂如林的建设者们载歌载舞地笑啊跳啊,宽阔的大海也用喜悦和狂欢来响应这一历史性时刻。

人们对大桥期望值越高,丁玉仁代表的建设者压力就越大。他清醒地意识到,开工只是万里长征的起步,“后大桥时代”的路更长更艰巨,只能成功,不许失败,要么是功臣,要么当罪人,一步之间非白即黑。

在繁重的工作中练太极以强身健体的他,工作中却从不“打太极”,百年大计质量第一在他这里绝对是个不可触碰的“红线”,平时敢抓敢管中,却又不乏温情。好多工人来平潭后,连县城都没空去,寄希望大桥贯通时到县城好好逛一逛,到海滨浴场去见见世面。多么朴实的工人,多么卑微的意愿啊,听得他心疼之中肃然起敬,竭尽所能帮助解决后顾之忧,以使他们带着温暖和责任心无旁骛投身建设。节假日,他在工地上慰问工人,嘘寒问暖,为此常常耽误自己吃饭,面对妻子的责怪,他不动声色地说:我们的工人常常是每天八点就开始忙碌,爬上50多米高的桥面,大风吹得人站立都有困难,这个时候多给他们说些好听的话,难道不应该吗?他说得自己喉咙哽咽起来。

他脚下的路桥和眼前的世界,带上平潭“一天一个样”。他任劳任怨匍匐工作,成了广大干部和建设者们无形的榜样力量,以日拱一卒的韧劲和尺寸之功,坚持抵达花开彼岸,并因此将通车时间整整提前了9个月!也就是这个提前,救了平潭一位中学生的命!

2010年10月19日晚上,台风正面登陆平潭并下暴雨,丁玉仁在大桥指挥部忽接急电,说县岚华中学初二学生燕子因交通事故,生命危在旦夕,急需送福州抢救。此时,轮渡停航,丁玉仁当机立断,协调各方,拆除大桥竣工前夕应急交通管制,让救护从大桥上接力通过。省里的医生事后说,如果再迟半个小时,伤者就没命了!

2010年11月30日上午10时10分,平潭海峡大桥试通行仪式选择此时,寓意“十全十美”。在这一刻,40万平潭人完全依靠轮渡进出岛屿成了历史。大桥犹如一道长虹横卧在波光闪闪的海上,浪花笑着涌向丁玉仁和所有建设者们的眼帘,丁玉仁笑了,心潮逐浪高,从蓝图到落地,有谁比他更清楚其中艰辛。他回家激动地告诉遗像中的父亲:“爸爸,今天大桥正式通车,孤岛连上陆地了,我们圆梦了,我算是没有辜负您吧!”

已在福州读初一的吴立舒受邀回乡剪彩,动情地说:“今天,是所有平潭人为之兴奋不已,为之奔走相告的日子……”

大桥首位倡建者林文宝县长的妻子李爱玉也从外地赶来,只因她的丈夫一直心念大桥,弥留之际还抚摸着在他手上诞生的第一幅大桥设计图纸。她喃喃地说:“文宝,今天我替你到大桥上来看了,桥建得很好,你可以安息了。”

桥长压海平,让整个海岛活转过来。纷至沓来的台湾各界人士惊艳之时,莫不相信:一个集国际贸易、国际旅游、两岸生活圈于一体的美好家园,就将展现在海峡西岸又称麒麟岛和岚岛的平潭。

欢声未消,为改变平潭不通高速的历史,大桥毗邻处又建一座复桥,妥妥地在2014年6月16日如期通车,进出平潭岛双向六车道正式形成。大海看到了日影化为虹的壮丽,感受到了车轮滚滚的韵律,还听到了远方十个手指弹钢琴的节奏,那是关于再建二桥(公铁两用大桥)梦想的序章:大半年前,京福铁路、合福铁路向平潭延伸的福平高铁已开始动工,目标是借二桥过海。

一份考卷又摆上,注定又是一番海浪翻涌、跌宕起伏,千难万险终要被征服!

 

计划中的二桥,起于福州市长乐区松下镇,经人屿岛、长屿岛、小练岛、大练岛,依次跨越元洪航道、鼓屿门水道、大小练岛水道、北东口水道,从苏澳镇上平潭岛,全长16.34公里,跨海段超过13公里,预计投资164.36亿元。

为了统筹和协调管理建桥事宜,丁玉仁身上的各种职务像海面上的桥墩那样一夜间多了起来:县里的、实验区管委会的、省里的,公路的、铁路的,最多时本兼各职近十个,都得顾及,多数还是第一责任人,负责项目推进,重点就是大桥。他走在桥面上,舟行于桥下,大风劲吹,也吹不走他和这座桥的关联以及被赋予的时代意义,这已不光是上层设计时速100公里的高速公路、下层时速

200公里的高速铁路,还联系着时不我待的国家统一步伐,那是一个比单纯某个“第一”还更重大且光荣的历史作为,大海也为被骤然带入见证比波澜壮阔更瑰丽的使命而兴奋不已!

丁玉仁对大桥的一生二、越做越大、做成世界第一,起初也还恍如梦中,只是比一般人更快地理解了两座跨海桥的“和而不同”:一桥是省道渡改桥项目,标准略低,桥宽17米,桥底通航标准5000吨海轮,所要解决的是轮渡该通桥的问题,“一通百通”之后再融进省里“八方纵横”的愿景;相距约25公里的二桥标准超高,桥宽36.5米,桥底通航标准50000吨海轮,其横空出世不仅是平潭国际旅游岛、平潭综合实验区建设的需要,更是国家的战略需要,是京台高速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台湾海峡通道大陆这一头的超前准备,建设规模和标准考虑的是与台北联通。

在中铁、中铁建大桥工程局的通力合作下,2019年12月21日,平潭海峡公铁两用大桥开始铺轨。丁玉仁是夜提笔记下这个美好时刻:“未来,平潭海峡公铁大桥将把平潭与世界连接起来,把海峡东岸的宝岛台湾连接起来……将把宝岛揽入祖国怀抱!”在他的记录和凝视中,海面上横卧的巨龙雏形一天天灵动起来。

 

大桥兴,平潭兴。相距25公里的两座跨海大桥接通了世界,犹如两条海上长龙,给了大海一个弧形的温暖怀抱,拥抱起连接两岸的梦想。

2021年,新加坡媒体曾刊《修路到台湾,我们是认真的》一文,结尾强调:“期待不久的将来,修路到台湾,平潭成为去往宝岛最近的一个‘中转站’。”丁玉仁对此深信不疑,今后行走两岸就是一泡茶的功夫。

从桥上出发不管到哪,丁玉仁总觉耳畔驻有海涛的声音,旋律如天籁般美妙,如清风般和煦。他此生就像是为大桥而来,为了给大桥和大海弹一曲地老天荒、共一生山高水远的交响。有此感受的还有他背后无数的建设者和无名英雄。

沧海一声笑,滔滔两岸潮”。两条彩虹横跨平潭海峡以及这片海所预留的台海通道,给世界带来了无限想象空间。动车何时直接从平潭穿过海底隧道开到台北,还是未定之天。那时,早在2011年就乘坐平潭“海峡号”客轮首航去台湾的丁玉仁,肯定会带上妻子和孙辈们;那时,在美国留学毕业之后的吴立舒也将带着父母如期而至,再串起她从这里渡海渡桥走向世界的中国故事。

那时,奔赴浪漫之约的游客将如潮水般涌来涌去。”丁玉仁快乐地说着,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带来的感动,让他跃跃欲飞。

 

(作者为福建省委党史方志办副主任、省作协副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