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1-18 16:11 来源:福建炎黄纵横 作者:欧孟秋 欧 晖

当今视野读孟子

欧孟秋  欧晖

 

孟子图片.jpg

《孟子译注》

 

孟子是儒家学说典型意义的正统代表人物,他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儒学思想。《孟子》连同《论语》《大学》《中庸》,由宋代理学家朱熹合为“四书”,得以广泛流传。《孟子》在语言风格上迥异于《论语》,其雄辩与通达,令人品味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和博大。

民为邦本的仁政王道

孟子在与梁惠王的答问中鲜明地指出:“地方百里而可以王,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人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可使制挺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矣。……故曰:仁者无敌。”民事不可缓也”,“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他认为,凡不行仁政,丧失民心,必然要走向灭亡。

战国时期,中国分裂割据,孟子游说各国,力求推行仁政王道。他念念不忘人民安居乐业,强调仁政而得其民,而得天下。他的名言:“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并就施行仁政,以民为本的具体条件和效果进行阐释。

毫无疑问,任何一个时代,人民都是创造历史的动力,人民是历史的主体和实践者。孟子从民本出发,强调“与民同乐”,“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这种富有民本精神、以百姓忧乐来检验王政的思想,转化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君子境界,深入人心。

仁义礼智的个人修养

孟子以“性善说”为出发点,反复强调人的自然本能以及泛爱精神。他认为,仁是天最尊贵的爵位,是人最安逸的住宅。没有人来阻挡你,你却不仁,这是愚蠢。不仁、不智、无礼、无义,只配做人的仆役。

他的“四端说”指出:“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这四端正如人的四体,不可或缺。人的仁义礼智是自身良知人性的呈现,需要人们尽其心而知其性;存其心而养其性。人生修炼至此,就达到上下与天地同流的境界。

孟子充分阐述了人的自身修养的重要性。一个人的品行、人心都是自己决定的。他提倡至诚、守身、恭俭、自觉,保持赤子之心的真纯。以仁存心,仁者爱人,以礼存心,有礼者敬人。

规矩方圆的管理规范

我们常说的“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出自名篇《离娄章句上》,其中,孟子有一则相当智慧富有哲理的评说:“离娄之明,公输子之巧,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师旷之聪,不以五律,不能正五音;尧舜之道,不以仁政,不能平治天下。”“规矩,方圆之至也;圣人,人伦之至也。欲为君,尽君道;欲为臣,尽臣道。二者皆法尧舜而已矣……”

古代的能人,离娄可以百步之外明察秋毫,鲁班木匠的技巧过人,依然是以圆规曲尺为标准,废弃这一规矩和标准,即使才能出众也必将一事无成。晋国著名的乐师师旷,也是遵循乐理和六律的标准来校正五音。可见标准、尺度、规矩、方法对于成就结果是何等重要。

“徒善不足以为政”,光凭仁爱是治理、管理不好一个国家的。能够长期发展的团队需要靠规矩方圆,需要建立制度,需要遵循流程。孟子辩证地告诉人们,明白性本善并不排斥讲规矩、讲制度。没有制度、法规的保证,必将自陷于灾难。

“城郭不完,兵甲不多,非国之灾也;田野不辟,货财不聚,非国之害也。上无礼,下无学,贼民兴,丧无日矣。”处于战火纷飞的战国时期,孟子观察和意识到,对于一个国家,即使它的城池不完善、军队不多、田野未开辟、物资不充裕,还不是大的灾害,如果人们做事,行为不讲礼仪、不守规范,这个国家就会灭亡。一个国家如此,一个团队更是如此。

孟子曾以揠苗助长的故事告诉人们,违背自然规律的必然结果,又以战国时期国兴国灭的兴衰道理,警示后世后人“不规矩不成方圆”、“徒善不足以为政”、“上无礼,下无学,丧无日”。

行为规范和管理准则,是人人必须遵守的。纵使你有超人的智商,也万万不可自以为是、不守规矩甚至胡作非为。治理、管理之道是让人们各行其事,各担其责,一切敢于担当的责任人都是遵循规律、遵守规矩的模范。

浩然正气的高尚人格

孟子在《公孙丑上》借回答公孙丑表明“我善养吾浩然之气。”他解答了浩然之气是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的蓬勃和通达。如同他所推崇的孔子圣贤那样,犹如麒麟、凤凰、泰山、河海,超越群体,盛名天下。如同他所尊崇的尧舜圣人那样,做四海之人的共同榜样。     

具有浩然正气的大丈夫是经得起忧患考验的。孟子说:“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

中华民族千古以来,以阳刚之气为崇高美。气冲霄汉的正气歌激励着世世代代不忘初心、不懈奋斗,伟大而完善的人格力量,“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凭借于此,定然能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我们民族所具有的高尚气节,源于共同的政治理想、精神寄托和道徳情操。中华民族优秀文化蕴含着丰富的思想道德资源。无论是报国情怀、献身精神、道德操守,都在志士仁人身上闪耀着人格光华,必将世世代代照亮着前行的道路,鼓舞我们一往无前。

义利之辩的辩证思维

孟子在劝说宋轻时,说了一番异常深刻的道理。他认为用“利”去阻止战争,只能使人因有利可图而高兴。这样的结果只会把利益当成唯一尺度。一旦喜欢利,臣子心怀利益而侍奉国君,儿女心怀利益而侍奉父母,弟弟心怀利益来侍奉哥哥。这样使得一切交往最终舍弃仁义。孟子把这种丧失本性、失其本心的结果看成是罪恶之源。

孟子强调,君子之守,修其身而平天下。他在“鱼与熊掌”的名篇里写道:“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他主张舍生而取义。

只图私利而抛弃礼义的人,实际上是自暴自弃的人。“言非礼义,谓之自暴也;吾身不能居仁由人,谓之自弃也”。安宅不居,正路不由,是何等悲哀!

重义而轻利、舍生而取义的高尚人物历来受到人们的尊重。他们的品格是自身人性本质的充分发挥。这样的优秀人物是千秋之楷模。人民永远怀念他。

英才教育的崇高理念

孟子是一位杰出的教育家。他早期有过“孟母三迁”的体验,有过读书无恒、半途而废的教训。于是立志向学,发愤而不懈怠,怀着求知问道的热忱学习孔子思想的精髓。他还在“因材施教”方面作出典范。

孟子关于教育目的、目标、作用、方法、法则,以及学生学习与修养等诸多方面都有精辟的论述。孟子从性善论出发,以“求放心”、“明人伦”为目的,提倡教书育人。首要的就在于树人,懂得如何做人,做有益于社会和人民的人。换言之,如果教育仅是为造就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则无疑是时代与社会的悲剧。

孟子的“君子三乐”之三,则是“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他说:“君子之所以教者五”,一是如同时雨般润育草木,一是成就人的德性,一是通达人的才能,一是解答他的疑问,一是效法而修养。根据教育对象的才性差异而善于诱导是教育的关键。

他还主张求学者各宜用心,专心致志,努力以求,学而有恒,勇于探索,自求心悟。他指出,必须广博学问而融会贯通,善于积累和应用,以求左右而逢源。研究学问的根本在于拾回本心而使志气清明、义理昭著。

反观当下教育的状况,我们应从孟子的教育观中得到启发,摒除一切教育乱象。以对古人的敬畏之心,树起教书育人的良好形象,为社会培育一批又一批英才,无愧于这个光荣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