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5-13 11:36 来源:福建炎黄纵横 作者:刘志峰

 

古 城 寻 韵

——泉州南音见闻

刘志峰

泉州南音表演1.jpg

泉州南音表演

 

1986年元宵节,著名散文大家峻青前来泉州鲤城,偶遇海内外南音大会唱,所见所闻,令他耳目一新。他在那篇记述这场盛会的《人共一轮月》的散文中,对南音作了深情的赞美:“啊,南音,这最能表现出古老的中原文化传统,最能使我陶醉的就是南音。想不到,这东南海隅之地,竟然有如此委婉缠绵优美动人的乐曲。这古朴典雅的音乐,不只飘荡在泉州的街头、田野,也响遍了海外诸地,特别是东南亚。那亲切的旋律,时常牵动着海外游子的心。”

南音也称“南曲”、“南管”、“南乐”、“弦管”,清时因受康熙皇帝赞赏,亦有“御前清客”的雅称,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乐种之一。汉、晋、唐以及两宋时期,中原移民把音乐文化带入以泉州为中心的闽南地区,与当地民间音乐融合,形成了具有中原古乐遗韵的南音这一独特的文化表现形式。

2002年5月,泉州市政府正式以“泉州南音”通过中国艺术研究院申报“人类口头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2006年6月,南音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9月30日,在阿联酋阿布扎比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政府间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上,南音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泉州南音演奏演唱形式为左洞箫、二弦,右琵琶、三弦,执拍板者居中而歌,这与汉代“丝竹更相和,执节者歌”的相和歌表现形式一脉相承。其工尺谱记法自成体系,是古代音乐记写形制之遗存。横抱演奏的曲颈琵琶、十目九节的洞箫、二弦、三弦、击拍板等,也都因袭古乐器遗制。南音曲目有器乐曲和声乐曲3000余首,蕴含了晋清商乐、唐大曲、法曲、燕乐和佛教音乐及宋元明以来的词曲音乐、戏曲音乐等内容。南音以标准泉州方言古语演唱,读音保留了中原古汉语音韵。演唱时讲究咬字吐词,归韵收音,南音曲调优美,节奏徐缓,古朴幽雅,委婉深情。

泉州南音由“指套”、“大谱”和“散曲”三大部分构成完整的音乐体系。“指”,系器乐合奏曲,各套皆由数节组成,以音乐的“管门”和“滚门”归类编成套,共50大套,主要有《自来生长》《一纸相思》《趁赏花灯》《心肝跋》《为君去时》5大套。“谱”是有标题的器乐套曲,共16大套,多为描述四季景色、花鸟或骏马奔驰等情景,其中有4大名谱《四时景》《梅花操》《走马》《百鸟归巢》。“曲”,又称“草曲”、“散曲”。大致可分为抒情、写景、叙事三类。曲词的内容,主要取材于唐传奇、话本和宋元及明代戏剧人物故事,其中《山险峻》《出汉关》《共君断约》《因送哥嫂》等曲目广为流传。

南音以其悠久的历史和多元的文化特征,被音乐界认为是“中国音乐史上一个侧面的活化石”、“中国民族音乐的根”、“千年雅乐”、“中国古典音乐的明珠”、“东方古典艺术的珍品”,它在音乐学乃至人类学、语言学、民俗学、中外文化交流史等学术研究方面具有很高的学术研究价值。除了在闽南地区的泉州、漳州、厦门和港澳台地区以外,还流传到菲律宾、印尼、新加坡、马来西亚、缅甸、泰国、柬埔寨、越南等国家,成为维系海外侨胞和港澳台同胞乡情的精神纽带。对于全中国和整个东南亚的闽南人而言,南音是故乡之音。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曲艺家协会主席刘兰芳给予南音高度评价:“一个民族的传统艺术,都是全人类共有的文化财富,英国不能没有莎士比亚的戏剧,德国不能没有巴赫、贝多芬的音乐,中国也不能没有南音。”

鲤城自古就是历史文化名城泉州的中心区。可以说是泉州南音的发祥地之一。因此,鲤城当之无愧地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此次,重返古城寻韵。鲤城区文化馆副馆长栗冰女士告诉我,泉州市区早年的南音活动兴盛,后逐渐式微。较出名的有“灵裳阁”、“回风阁”、“升平奏”三大馆头,民国时期恢复,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码头工会的一些区分会,如浦口、东壁成立东浦南乐社,五堡、义全也都成立过南音小组。

据《鲤城区群众文化志》记载:1952年12月间,市文化馆(现鲤城区文化馆前身)将市区原有的“回风阁”、“升平奏”、“回风阁俱乐部”等3馆聚合成为“泉州市南音研究社”。1961年2月间,市文化馆组织南音社前往上海华侨饭店为归国侨胞和留学生演唱南音,并应邀参加在上海市政府礼堂举行的春节联欢活动。此后,举办过庆祝泉州市南音研究社成立10周年暨中秋民间音乐大会唱、农村南音大会唱、妇女南音大会唱、职工青年南音大会唱、新南曲会唱等活动。1960年至1963年间,南音社邀集艺人座谈、收集材料,整理刻印《指谱大全》8集。1964年又编印新南曲8集80首,并举办业余南曲培训班,培训南曲新人30人;组建新南曲演唱队,先后到街头和公社演出。可惜的是,“文革”后,南音社被迫消失。直至1978年5月,才恢复活动。1991年12月,泉州市南音研究社经鲤城区民政局泉鲤社证字第3003号核准社团登记,并按行政区域划分,更名为“泉州市区南音研究社”。从此,鲤城的南音活动迎来了艺术的春天,焕发出新的时代气象。

泉州市文联副主席、著名作家陈瑞统先生,是一名欣赏南音、了解南音、推介南音的文化人,著有《琵琶洞箫说南音》一书,同时参与过泉州地区的历次大型南音活动的组织工作。他介绍说,自1981年起,泉州南音研究社参与组织泉州市元宵南音大会唱、中国泉州国际南音大会唱,30年来举办了10余届。栗冰副馆长还告诉我,1982年,泉州南音研究社参加福建南音演出团,应香港福建同乡会、香港福建体育会和香港福建商会之邀,前往香港访问演出。此后,尤其是新世纪以来,频繁地应邀赴菲律宾、新加坡、印尼等东南亚国家和港澳台地区进行联谊、演唱活动。泉州市区南音研究社还在1994年11月29日,就与香港晋江同乡会南音组缔结为姐妹社。

在鲤城,还有一些南音团体值得我们关注:

一是,位于鲤城区新门街的泉州南音乐团。前身为泉州民间乐团,创办于上世纪60年代。该团曾经整理汇编翻刻泉州市南音研究社《南音指谱大全》8集、散曲23集,为南音界弦友、海外侨胞、广大南音爱好者提供了丰富的研究、演唱素材。还曾参加北京《华夏之声》演唱会,《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等新闻媒体对乐团晋京演出盛况纷纷发表述评。该团创作、演出的南音说唱《桐江魂》参加全国(南方片)曲艺调演;《归来赋》参加全国曲艺大奖赛,荣获演员二等奖,乐队伴奏三等奖;《海峡情》参加南京“中国首届曲艺节”演出,赢得了专家、观众的一致好评;《情洒丝绸路》荣获文化部第七届“群星奖”优秀奖;南音表演唱《深深海峡情》,参加福建省第二届曲艺节演出荣获创作金奖、演出金奖等,赴京参加第四届中国曲艺节献演,并应邀到中国音乐学院、中央音乐学院进行交流演出。2004年9月,泉州南音乐团应邀赴法国巴黎举行南音专场演出获得成功。同年10月,与中国音乐学院在北京联合举办“中国泉州南音年”,并参加“北京国际音乐节”的演出交流。目前,正致力于继承艺术传统,不断开拓创新,为泉州南音艺术事业的繁荣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二是,在王今生同志的努力下,成立于1985年6月的中国南音学会。时任中国音乐家协会副主席、中央音乐学院名誉院长赵沨当选会长。学会成立以来,先后举行3次学术座谈会和研讨会,使“南音学”成为全国音乐界文史界的研究课题。

三是,成立于1985年12月的泉州地方戏曲研究社。该社在整理出版《泉州传统戏曲丛书》的同时,致力于泉州南音的抢救与保护工作,先后从海外争取到两部明清南音版本,并及时校订出版,为南音申报“人类口头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提供重要史料依据。

尤其值得一书的是,为保护与抢救泉州南音艺术,时任海峡文艺出版社编审的吴珊珊女士向该社提交编辑出版《中国泉州南音集成》选题报告。获准后于1995年1月在泉州设立编委会办公室,后又经中国海上丝绸之路研究中心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多元文化部申报“泉州南音研究”项目,1997年获准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亚东西方文化间对话”项目,并于1998年11月成立“泉州南音中心”。2004年泉州市人民政府决定,依托泉州南音中心,成立“泉州南音艺术研究院”,作为保护、传承、研究南音的专业机构。

泉州南音有深厚的群众基础,它与闽南人的生活密切相关,闽南人聚居之地几乎都有民间南音社团。南音名师驻馆授艺是传承的主要方式,学艺之人可以在不同的馆阁拜师学艺,所以南音艺人常是师出多门,南音技艺的师承关系也少有纯粹的“一脉相承”,而是呈网状的交织传承。在鲤城,泉州南音艺术家可谓层出不穷。清末民初是南音发展的一个高峰,当时仅泉州市区就有许多优秀艺人,如丁梦高、柯豹先、林必珂、陈武定等。其中造诣最深、声誉最高、最为群众所推崇的,首推“南曲状元”、“弦管才子”陈武定。之后,有吴萍水、庄咏沂、吴瑞德、何天锡、陈天波、邱志竹、吴敬水等。后来又有林文淑、庄步联、马香缎。近来,又有黄淑英、夏永西等被确定为“泉州南音”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南曲声声,飘绕古城。入夜时分,漫步鲤城的长街里巷,在百源清池畔、文庙广场、李文节祠、古厝茶坊,还有专门搭起的南音唱棚、专设的南音会所,处处可闻丝竹之音。特别是逢年过节,鲤城往往是一片火树银花、弦歌彻夜的动人情景。每次的海内外南音大会唱、文化艺术节,更是各方嘉宾、海外游子云集古城,中外弦友同台献艺,那种“共一轮明月、唱百代乡音”的盛况,令人叹为奇观。

南音漾荡在古城泉州、漾荡在鲤城人民和海外游子的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