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1-03 23:12 来源:福建炎黄纵横 作者:毕 耕



第三届闽台青草药文化学术研讨会暨第二届保生青草药文化系列活动在厦成功举办

 

百草滋生两岸,中医跨越五洲。11月1日,第三届闽台青草药文化学术研讨会暨第二届保生青草药文化系列活动在厦门市海沧慈济北宫青草药园成功举办。福建省炎黄文化研究会作为与闽南文化研究会联合主办单位,由研究会党支部书记、朱子文化研究院院长马照南和研究会副会长张学勇等一行出席。

176218691194534.jpg


176222558393905.jpg

研讨会及系列活动开幕式现场

据介绍,闽台青草药是中医药的一个支脉,在传承《黄帝内经》等中华医药的基础上,融入了对闽南天候、地气、生物生态的认识,由闽南“医祖”保生大帝开创,经过千年的世代传承,不断丰富。其后随闽南先人过台湾、下南洋,形成同根同源的青草药文化。

厦门市保生青草药传习中心、慈济北宫理事会承办的本次青草药文化学术交流活动,仍以跨越两岸、面向东南亚为其显著特点。来自海峡两岸及东南亚国家共500余名专家学者、文化界人士齐聚一堂,围绕青草药文化的传承、保护和全球化发展展开交流;其中,有来自东南亚的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来自国内如北京、广东福建各地的专家;台湾中医药学会、金门慈善基金会、金门闽南文化协会等皆组团跨海而来,共襄盛举。

微信图片_20251104084256_10_1.jpg

福建省炎黄文化研究会党支部书记、朱子研究院院长马照南致辞

                                               微信图片_20251104084255_9_1.jpg

闽南文化研究会会长林晓峰致辞

在活动开幕式上,马照南和闽南文化研究会会长晓峰先后发表致辞,马来西亚、新加坡及台湾的代表等也分别发表致辞。

马照南在致辞中出,这次会议和系列活动既是两岸同胞续写文化情缘、深化学术交流的盛会,更是激活青草药这一“民间瑰宝”的时代价值,链接闽台、辐射东南亚,助力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契机。他表示,期待各位同仕聚焦三大方向深耕细作:一是溯本求源守根脉,围绕青草药普查、古籍文献考证、民间验方整理等议题深入交流,深挖闽台青草药中的“老智慧”,让世代相传的民间经验得以系统留存;二是科技赋能促转化,借助现代药理分析、生物提取、标准化种植等“新工具”,推动青草药从“民间经验”升级为“科学范式”;三是跨境联动拓格局,聚焦青草药在东南亚的传播路径、本土化演变与协同发展,深化闽台与东南亚的学术交流、数据共享、产业联动,让青草药从“地域特色”走向“跨境共享”,从“小众传承”升级为服务区域健康的“共同方案”。

微信图片_20251103235525_136_33.jpg

     马、中代表签署青草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发展谅解备忘录,宣告启动联合申报青草药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计划

林晓峰在致辞中表示,本次研讨会是推动与海丝沿线国家传统医药互学互鉴,促进传统医药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重要举措,旨在让传统医药更好地造福各国人民,同时也是落实世界闽南文化交流中心建设的具体行动。

微信图片_20251104084254_8_1.jpg

厦门市闽南文化保护发展委员会副主任陈耕主持专家学者主旨演讲报告会

由厦门市闽南文化保护发展专家委员会副主任陈耕主持,会议进入专家学者主旨演讲环节。厦门市海沧区保生青草药传习中心首先宣布:《根植闽南,融通中外:保生青草药文化健康传统与探索构建闽南健康学学科体系研究》课题开题,主办方欢迎有志闽南健康学的朋友参加课题工作。接着,來自廣東的廣府文化副會長廖偉陽表示,保生大帝開創的青草藥文化自閩南擴及台灣、東南亞乃至全球,應響應習近平主席指示,加強國際合作。台灣中醫藥學會理事長林文泉強調,保生大帝為兩岸共同信仰,今日研討會促進中草藥學術交流,傳承治命精華。金門縣閩南文化研究會會長羅愛國則分享近年挖掘青草藥知識、融入現代生活的經驗,讓傳統智慧服務當代健康。马来西亚中医总会荣誉总会长杨伟雄介绍了青草药在当地的发展和研究成果,而马来西亚林登大学学院副教授阿札哈则提议成立世界医药遗产大会。海内外青草药专家学者们齐聚一堂,纵论学说,大家各有建树,各创一说。

微信图片_20251104084257_11_1.jpg

台湾中医药学会理事长林文泉

                                微信图片_20251104084259_12_1.jpg

马来西亚侨生公会会长、拿督颜咏和

据了解,本次研讨会共收到中外青草药学术论文70多篇内容涵盖传统医药经验总结与现代健康学融合等方向;其中,马来西亚多篇论文展现了马来西亚青草药文化的独特魅力及其在传承发展方面的出色表现毕耕 文;毕耕等/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