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城采风散记
一
“采风”一词,在中国古代的本意是采集民歌。风者,民歌也,《诗经·国风》中的绝大部分作品,就是周初到春秋中期的民歌。每到农闲时节,由政府专职部门派人到各地采集民歌,即为采风。其目的,一是借以了解民情,二是整理配乐后,供祭祀或节庆饮宴时歌舞所用。到了“五四”新文化运动,一些学者从国外引进民俗学,“采风”二字的含义就扩大了,它泛指一切民风民俗及民间创作的采集。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各级党委宣传部门、各文艺团体、各报刊编辑部,常常组织专业工作者到基层参观访问、调查研究,借此感应时代脉搏,吸取精神营养,搜集创作素材,激发创作灵感,这种有组织的短期深入生活方式,也统称之为采风。
由福建省炎黄文化研究会和福建省作家协会联合组织的“走进海西”采风活动,是福建省有史以来持续时间最久、参加人数最多的采风活动。从2007年春“走进安溪”开始,至2012年秋“走进浦城”,在历时5年多的时间里,参加采风的作家、记者总数近1000人次,已先后走进全省9个设区市的30个县(市、区),所采写的各类纪实文学作品,总字数约700万字,汇编成“走进海西”纪实文学丛书,迄今已出版专集31部。其中,除《走进福建省重点工程——海西新跨越》一书外,其余30部专集,皆以地域划分,每一部专集集中反映某一县(市、区)的县域经济发展与地方文化特色,兼及山川风物。由于这套丛书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越来越受到读者的欢迎,目前,总印数已突破20万册。
2012年10月9日,为期4天的“走进浦城”采风活动,正式拉开帷幕。这是采风团在全省所走进的第30个县(市、区),堪称第三个里程碑,颇具纪念意义。有感于此,笔者主动请缨,权当随团记者,为这次令人难忘的旅程,留下一些现场速写与素描。
二
地处闽浙赣三省交界处的浦城,素称福建之北大门。过去,因山高路险常被人视为畏途。如今,高速公路穿山越岭,从福州来此仅4小时车程,采风团乘坐中巴,朝发而午至。正值金秋季节,车窗外山明水秀、稻谷飘香,一派丰收景象。下榻城东丹桂山庄,但见九龙塔高高耸立于南浦溪畔,山城新貌,令人刮目相看。
按采风团惯例,午后即召开县情通报会。久闻浦城人热情好客,果然百闻不如一见。当大家走进会议室时,发现每人桌上已摆放编印好的《县情汇报》与《参观点简介》,对于远道而来的作家们来说,这自然是最好的见面礼了,好比一杯桂花茶,又香又甜又解渴。看得出,主人为这次采风作了精细的准备。县委宣传部女部长吴晓琴介绍:光是推荐选题,他们就开了3次会,大家都把采风团将要编写的《走进浦城——丹桂飘香的地方》一书,作为我县今年一项重要的文化工程。果然,今天到会的主人,就有县委书记陈国发、县长黄书荣、副县长张昌华、县政协副主席刘军以及县里各有关部门的负责人。更令人感动的是,连南平市政协主席张建光、市委宣传部长兰斯文也都来了。这一切,都给人以秋风送爽、宾至如归之感。
而兵多将广的省采风团,也在浦城摆开了颇为壮观的阵容。团长一如既往,由省委原副书记、省炎黄文化研究会会长何少川担任,他不但亲自带团,还要亲自写稿,亲自负责全书的终审。他的左膀右臂,是研究会的两位副会长,一位是省文联原主席许怀中,虽已83岁高龄,却依然宝刀不老,披挂上阵。作为丛书的编委会主任,他还向大家通报了丛书的编写宗旨及选稿标准。另一位是原《福建日报》老总黄种生,他一向是写社论的高手。说到这里,负责介绍全团团友的省作协副主席、诗人朱谷忠,还特地用他的满口莆田腔,自称是“并不普通的普通话”,调侃道:“黄总当年写的社论,我们常常都要认真学习领会呢!”此话一出,笑声四起,全场的气氛立即轻松活泼起来。接着,他又介绍起来自省文联方面的团友,十分凑巧的是,这次采风,省文联的四任党组书记——许怀中、陈济谋、范碧云和张作兴,省作协的两任主席——陈章武和杨少衡,两任秘书长——朱谷忠和张冬青,还有组联处处长黄河清,全都来了,可见浦城有多么大的吸引力,可见省文联对这次采风有多么重视!采风团中,还有多位省直机关的厅级老领导,如农业厅原厅长吴建华、体育局原局长蔡天初、广电厅原副厅长张锦才(楚欣)、宁德地委原副书记唐颐等,对此,朱谷忠特别强调:别以为他们只是官员,他们本身也是多产作家,是中国作家协会或省作家协会的正式会员。当然,团友中更多是来自全省各地的知名作家,如莆田市文联副主席、报告文学作家郑国贤;南平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小说家陈毅达;福州市作协副主席、评论家傅翔;厦门市原作协主席、人大侨台外事委员会原主任陈慧瑛。说到她,朱谷忠忍不住又幽了一默,形容她“远看是华侨,近看也是华侨”,此语一出,立即引来哄堂大笑。其实,朱谷忠说的是真话,当年,陈慧瑛就是以“归侨女作家”的身份在全国散文界崭露头角的。团友中,还有一批是各报刊的主编或资深编辑、各学校的校长或高级讲师,如《宣传半月刊》原主编王晓岳,《生活·创造》主编哈雷,《政协天地》原常务副主编戎章榕,《闽南儿女》主编庄永章,《福建画报》副编审陈月生以及省旅游学校原校长李治莹、省技工学校办公室主任少木森等。最后,朱谷忠还隆重推出在座的浦城籍作家,他们是:范碧云、张冬青、陈旭、初学敏和汪兰。说到汪兰时,他还把笔者本人带上:汪兰的先生章武,作为浦城人的女婿,也算是半个浦城人了。
本次县情通报会的主讲人自然是县委书记陈国发,他丢开讲稿,即兴发挥,侃侃而谈。举凡基本县情中的地名、人名和数字,他全都如数家珍,脱口而出,且要言不繁,点到即止。论及全县经济文化发展的主要特点,则有理有据,实事求是,令人信服。展望“十二五”发展的定位目标及相关举措,更是纲举目张,成竹在胸,充满信心。尤其让人印象深刻的是,2011年12月,他代表全县43万人民光荣晋京到人民大会堂上台领取“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奖杯,受到温家宝总理、回良玉副总理等亲切接见。事后打听,方知他毕业于农业院校,长期从事“三农”工作,自然对农民、耕地和粮食饱含深情。他还是省作协会员,第一本散文集就是由在座的农业厅老厅长吴建华为之作序。难怪初次见面,就让人倍感亲切。
三
县情通报会只开了个把小时,可谓短而精。会后,全体与会者立马驱车往城区参观。作为中央苏区县,主人安排的第一个参观点就是位于仙楼山的方志敏广场。在黄昏的斜阳下,最早解放浦城的红十军军旗,犹如一片熊熊燃烧的火焰。接着,大家又到修旧如故的三山会馆,一边品尝桂花茶,一边聆听古戏台上的闽派古琴演奏,悠悠古韵,声声入耳,可谓声情并茂。入夜,又走进华灯初上的五一三大街,在剪纸坊观看剪花嫂们灵巧的剪纸手艺。浦城既是中央苏区县,又是“中国丹桂之乡”、“中国民间剪纸之乡”,三山会馆和闽派古琴,分别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来浦首日,从黄昏到初夜,这一系列有张有弛、有声有色的参观活动,就让大家对浦城的历史文化有了直观和美好的第一印象。
当晚,南平市委书记裴金佳前来看望大家,他简要介绍了南平全市的市情,为大家提供了一个如何从福建看闽北、从南平看浦城的大视野,作为听众,笔者颇受启迪,顿有如坐春风之感。
四
翌日,又是天高云淡、秋高气爽的好日子。集体采风一整天,共走访各乡镇及城郊的16个参观点,令人想起古诗“一日看遍长安花”。虽是走马看花,却让大家对浦城有了更全面的总体印象,其中,不少亮点都成为作家们的兴奋点,一路上,拍照的,记笔记的,向当地主人索要材料、或交换名片以便今后联系的,个个忙得不亦乐乎。
浦城是全省第一粮仓,新农村建设自然是重中之重。今天参观的三个村庄,分别是临江镇的水东村、仙阳镇的翔安新村和盘亭乡的柳墩村。水东村是全县造福工程和中心村建设的试点;翔安新村是灾后重建家园的安置点,由厦门市翔安区对口帮扶援建;而柳墩村则是“国家级生态村”和“省级生态示范村”。站在古樟树下、柳溪大桥上,俯瞰清澈透明、潺潺流动的柳溪、溪畔花红柳绿的农民公园,顿觉身轻如燕,翩然欲飞。溪对岸高高矗立的山影,就是徐霞客入闽第一游的浮盖山,笔者慕名久矣,今日有幸初见,不能不为之遥遥一拜。
俗话说无农不稳,无工不富,作为农业大县的浦城,也在极力发展以生物制药、轻纺轻工和食品加工为三大主导产业的工业。与此同时,借助农业资源优势,所培育的丹桂、薏米和灵芝三大产业,也已成为浦城的“新三宝”。今天参观的两家工厂,一是闽城光学眼镜有限公司,其所生产的老花镜数量,目前已居全球第一。笔者戴了25年老花镜,今日到此方知此事,惭愧!二是仙芝楼科技投资(福建)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灵芝、薏苡仁等中药材口服饮片,其管理十分严格,作家们入内参观,需头戴蓝色的隔离帽,身穿白色的隔离服,双脚还要套上蓝色的鞋套,相互对视,熟悉的脸孔与陌生的打扮造成极大的反差,全都忍俊不禁。如今,该厂的产品已闻名遐迩,畅销海内外。
浦城是闽文化的发祥地之一,自古文风鼎盛,英才辈出。我们今天瞻仰了以元末明初政治家刘伯温为首的“匡山四贤”城雕,以南宋理学家命名的真德秀广场及其塑像,还到南峰寺拜谒宋代宰相章得象家族的章氏功德院,到仙阳镇拜谒真德秀(西山先生)的“西山故居”。故居的大厅内,展示有他编著《大学衍义》等生平事迹,天井两厢的廊屋间,还陈列有近年来轰动全国的两大考古发现遗址模型,即猫耳山商代古窑群遗址和管九村周代土墩墓群遗址,让人们对浦城悠远绵长的历史顿生敬畏之感。当然,对于文人们来说,位于仙霞古道入闽第一站的渔梁驿,最是令人浮想联翩,因为众多前贤曾在此吟诗作赋,如陆游、蔡襄、刘克庄、黄公度、徐霞客、林则徐、袁枚……当大家在旧牌坊前拍照时,我想若在这里矗诗碑,建诗廊,镌刻古人的诗文名句,那就更令游客流连忘返了。
浦城不愧为中国丹桂之乡,城乡处处,都能见到丹桂树的森然树影,尽管盛开期已过,但残存于枝叶间的二遍花,依然送来一阵阵幽香。其中,面积最大的种植园,取名中华桂花博览园,园内拥有各类桂花1500亩;树龄最大者,则有1100多岁的唐桂——九龙桂,因其一树九干,形似九龙,故而得名。《山海经》曰:万物皆有灵。如此古树名木,自然就是浦城人老祖宗的神灵再现了,于是,采风团全体,与东道主一起在树下照了一张喜气洋洋的“全家福”。
五
当晚,为让采风团进一步感受浦城的地域文化特色,主人特邀全省唯一的县赣剧团演唱歌舞节目。开场锣鼓一响,只见头戴面具的几条大汉,以粗犷有力的舞步跳上台来,吼出雷鸣般的呐喊:“五谷丰登,六畜兴旺,国泰民安!”原来,这是浦城人自古流传下来的“傩舞”,表达先民对农业丰收、国家安定、社会和谐的美好愿望。接下来的节目,也全都富有地方文化特色,如赣剧《拜月》、舞蹈《剪花女》《南浦春韵》、童谣《月光光》、歌曲《丹桂女孩》《亲亲一杯木樨茶》等。据说,赣剧中的弋阳腔与崑曲一样都是京剧曲调的源头,今日一听,果然不同凡响,其音清亮有如高山流泉,难怪浦城境内,一水流三江,为闽江、瓯江和信江之源头!
随着全场气氛越来越热烈,演唱会又变成了联欢会,宾主双方互请上台即兴表演。团友哈雷、张冬青上台朗诵诗歌,陈云晖上台高唱闽南语歌曲《爱拼才会赢》。省文联原党组书记范碧云,还邀请县委书记陈国发上台,共同演唱新疆维吾尔族歌舞《达坂城的姑娘》,他俩载歌载舞,配合默契,且移颈、耸肩、翻腕、跥脚等高难度动作也模仿得惟妙惟肖,顿时,满堂喝彩,把晚会推向高潮。
“来来来,来来来,丹桂女孩,我的心爱……浓浓的歌声耳边徘徊,甜滋滋的祝福永驻我心怀!”剧终人散之后,这一曲《丹桂女孩》,还余音缭绕,回荡在大家的梦乡里。
六
第三天上午,按采风团的另一惯例,宾主双方联合召开选题会。所谓选题会,是先请县里根据县情提出各种选题建议,然后,由作家们据此挑选最感兴趣的题目,或另报新的题目,最后,由团长宣布全书的编写大纲,对建议选题和自报选题进行必要的增减整合,并最终确认每个选题的执笔者。也许,有人会问:每县采风,包括往返只有四天三夜,时间如此紧迫,为何还要专门抽出半天来讨论选题呢?笔者以为,其理由有三:一是认真听取县里的建议,使全书内容符合当地实际,真实可信,而真实性乃纪实文学生命之所在。二是尊重作家的创作自由,有利于发挥各自的艺术个性,以保证全书的文学品位。三是通过民主讨论,集思广益,尽快形成全书的编写大纲,明确分工,为后续的采编工作奠定基础。
主持今天选题会的,是省炎黄文化研究会秘书长林思翔,他是每次采风活动的总联络人。本次采风,他因外出开会不能如期抵达,但今天,还是急如星火地赶过来了。他先请县委宣传部长吴晓琴向大家推荐县里的选题。于是,她围绕“十二五”浦城发展的新定位,从县里的实际出发,向大家推荐34个选题,并对每个选题的闪光点,作了画龙点睛般的生动介绍。
接着,团长何少川根据丛书的统一体例和纪实文学的写作特点,在县里推荐选题的基础上,作了必要的整合,提请作家们自由选择。在此之前,他先补充两篇重要的选题,即县委书记和县长的新闻访谈录,建议由戎章榕和庄永章执笔。戎章榕是撰写时政评论的高手,庄永章又是人物专访的识途老马,团长亲自点将,可谓知人善任,两人当即应声从命。接着,何团长又笑言道:本次采风,有两位当地主人也是作家,理应参加本书写作,一位是县委书记陈国发,另一位就是我身边的张建光,大家看,他已经坐到我们采风团的位置上来了,客随主便,让他俩先选题,谁也不许和他们争了。难得团长如此善解人意,全场笑声四起,掌声一片。令人惊喜的是,张、陈二位也有备而来,当即报题,张建光拟写《江淹之花》,陈国发拟写《寻梦浦城》。两题一出,众皆齐声叫好,预祝他俩能借江淹之笔,梦笔生花;在浦城寻梦,亦能梦想成真。
此后,会议进入最紧张、最热闹、最富有戏剧性的自报选题阶段。大家争先恐后,纷纷诉说对浦城的发现与思考,提出自己最感兴趣、也最有把握写好的选题。别看团友中年龄有大小,职位有高低,但此时此际,全都是同一条跑道上你追我赶的对手,同一个战场上冲锋陷阵的战友,灵感与灵感在碰撞,文思与文思在交锋。有人甚至暂时不敢上洗手间,生怕大意失荆州,转瞬间,心仪的好题目就被别人抢走。尽管竞争相当剧烈,但作家们毕竟都是知书达礼的谦谦君子,会场上,更令人折服的,是勇挑重担的果敢,迎难而上的风范,顾全大局的放弃,成人之美的谦让,以及另辟蹊径的巧思妙想……
比如,作为农业大县,粮食生产是一篇大文章,年轻时当过县委书记的蔡天初,自告奋勇,拟写《天下粮仓》,大家纷纷向他投以赞赏的目光。浦城的工业,业已形成生物制药、食品加工与轻纺轻工三大支柱产业,而每个产业,都有诸多工厂,采访任务相当繁重,好在擅长报告文学的三员大将——李治莹、郑国贤和王晓岳,全都不怕吃苦,各自扛走了一大支柱产业。又比如,浦城的丹桂,人见人爱,好几位作家都想写,但陈慧瑛的一席话,犹如散文诗,充分表达她对丹桂如何一见钟情,一往情深,于是,大家都认为此花非她莫属,包括她的师兄黄种生在内,都表示要拱手相让。好在何团长另有高见:作为县花的丹桂,可一花两写,一写其种植历史与文化习俗,二写其如何发展成一大产业。于是,陈、黄二人各写一文,因“双赢”而皆大欢喜。至于浦城的历史文化名人真德秀与杨亿,自然被学识渊博的楚欣与少木森收入囊中。重走仙霞古道,理所当然由游记专家林思翔一马当先。当然,也有若干选题,因采访量大,须多费时日,外地作家难以承担,于是,浦城本土作家便大显身手,如陈旭执笔《雄姿如虹浦城商》,初学敏《跟随徐霞客游浦城》。有趣的是,会上还闯出一匹黑马,即诗人哈雷,他在报题前说了一个故事,说是浦城的母亲河南浦溪上,有一座古老的浮桥,多年前,他在桥上遇见一位貎若天仙的女子,不料,走到桥的另一头时,她却突然消失了……也许,这个似真似幻的故事太美丽太浪漫了,大家都盼望他尽快写出南浦溪的“浮桥遗梦”,以便奇文共赏。
最后,指挥若定的何团长,以其统揽全局的眼光,博采众长的胸怀,深谋远虑的运筹,排兵布阵,调兵遣将,宣布全书的编写大纲,并为精心挑选的32个题目,确定32位执笔者,历时两个多小时的选题会画上圆满句号。
七
此后一天一夜,大家根据各自的选题分头深入采风。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取最大的信息量,捕捉到包括人物、事件、场景和细节在内的种种写作素材?这就需要采访者要有政治家的眼光、学者的思辨、记者的敏锐、诗人的激情,有的,还需要长跑运动员的体能和战士般的冲锋陷阵……
“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笔者无法分身一一跟随,只能陪同老伴汪兰《回娘家,逛新城》,了解浦城城关如何由“人字街”变成“五纵五横”的大都会……当然,在三餐餐桌上,我也能从行色匆匆的团友们那里,多少打听到一些他们深入采风的甘苦。我发现,小说家杨少衡这回算是摊上了一件苦差事。因为写小说时,故事可以虚构,而写纪实文学,却非到现场不可。他所写的两大考古发现,发掘遗址全在高山上,有些地方无路可走,他只能手抓竹竿树枝,一步一步攀爬而上……浦城菜风味独特,美味可口,但多辣,来自莆田海边的郑国贤吃不惯,胃溃疡发作,好在他带了药,一边吃药一边坚持工作,他连续走访了三家工厂企业,回到宾馆时,我发现他脸色都发青了。“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团友们的故事,肯定还有许多,但限于篇幅,我就不一一列举了。好在一个月后交稿,半年后出书,大家自可在书中细加品味。
告别浦城的日子终于到了,恰好传来莫言荣获诺贝尔文学奖的喜讯,大家对中国当代文学的前景更是充满信心。生活是创作的源泉。正如莫言扎根于他的高密东北乡,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建设,也给我们福建作家提供了广阔的舞台。我们的“走进海西”采风团,刚刚在全省走了三分之一,前面的路还很长,还有更多的好风景,我们将与时俱进,一如既往地奔向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