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3-13 08:40 来源:福建炎黄纵横 作者:

威震闽西南的“红军会师”

——参观红军三平会师纪念馆记


在人们的印象中,福建省被确认的“中央苏区县”,大概都集中在闽西北地区,应该不会有闽南地区的份额。

其实,属闽南地区的,有三个县被确认为“中央苏区县”。一个是诏安,一个是南靖,一个是平和。而在这三个县中,平和被确认的时间最早。

位于闽南山区的平和县,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斗争历史久远。早在1926年12月,星星之火已点燃平和大地,建立起中共支部。从此,革命力量不断壮大,并有了自己的武装队伍。1928年3月8日,以朱积垒为书记的中共平和县委,率领福建工农革命军独立一团,举行“平和暴动”,揭开了“福建农民自动夺取政权第一幕”,震撼八闽大地!平和的星火酿成燎原之势,创建苏维埃政权,实行武装割据,开展土地革命,成为中央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央红军长征以后,平和又成为福建三年游击战争的主要活动区域之一。朱德、陈毅、罗明、邓子恢、张鼎丞、谭震林、彭冲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在平和战斗和生活过。特别是黄会聪、魏金水、伍洪祥、卢胜、刘永生、彭德清、王直、熊兆仁、李德安等革命老前辈,在平和有较长的革命生涯,他们把平和称为自己的“革命老家”。直至新中国成立,23年漫长的峥嵘岁月,平和的中共组织从未间断过,赢得了“革命红旗23年不倒”的美誉。2007年6月27日,平和被中央党史研究室确定为“中央苏区县”。中共平和县委、县人民政府在城关中山公园内,专门建造起一座地标式的“中央苏区县”纪念碑。

革命红旗不倒的23年,平和人民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付出了巨大的牺牲,立下了不朽的功勋。其间,发生的两大事件,影响深远。一是前面提及的“平和暴动”,一是红三团与红九团的“三平会师”。如果说“平和暴动”,是夺取政权建立红色根据地“福建空前的壮举”;那么“三平会师”,则对巩固发展闽西南和闽粤边游击根据地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为纪念红军三平会师,中共平和县委、县人民政府在文峰镇三平风景区内投建红军三平会师纪念馆,于1988年11月间落成开馆。近日,我慕名专程前往参观这座纪念馆,只见馆舍由一厅两室组成,建造较早比较简陋,县里的同志告诉我准备重建。大厅由油画和图表介绍会师的概况,第一展室介绍红三团的发展历史,第二展室主要介绍红九团是一支善打硬仗的部队。该馆共陈列革命实物20多件、图片100多幅。

走进纪念馆大厅,迎面可见的是一幅油画作品,描绘的是1935年7月中国工农红军独立三团和第九团在三平寺胜利会师的盛况;右墙展示一幅《闽粤边区革命根据地略图》;左墙悬挂一幅《红九团与红三团三平会师示意图》。浏览3幅画图,并经过讲解员的叙述,使我对红军三平会师的来龙去脉有较全面的了解。中央主力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以后,于1934年10月被迫转入二万五千里长征。国民党当局趁此机会,调集10余万军队,主要对闽西、闽南、闽粤边区的红军游击队进行“清剿”,扬言要用两个月的时间消灭共产党的地方武装队伍。在这种敌众我寡、大军压境的情况下,1935年4月10日,闽西军政委员会扩大为闽西南军政委员会,确定了“广泛的、灵活的、群众性的游击战争”的新策略,并决定将闽西南地区划分为3个作战分区。其中,以红九团第一营、第二营和永东游击队作为闽西南第二作战区的主力,任务是南下开辟永定、平和、饶平、云霄、漳浦各县边区,打通与闽南红三团的联系。当月,红九团1000多人从永定县三梅洲五指山出发,长途跋涉。一路选择深山老林、高山峻岭这些敌人防备力量较薄弱的地方,披荆斩棘,风餐露宿,奋勇行进。当年艰难困苦的境况难以想象,是理想、信念和意志支撑着他们坚持到底!经过迂回转战,红九团历时3个多月,途经7个县,即广东的大埔、饶平和闽南的平和、南靖、云霄、诏安、漳浦,路程达数千公里,终于与当时的地下联络点取得联系,获知红三团有一部分队伍在三平一带活动,决定在三平寺会师。

进入纪念馆的第一展室,展板上陈旧的照片虽然略显模糊,但是红三团发展以及战斗史迹却十分清晰。红三团的前身,是闽南特委书记陶铸亲自组建的闽南红军游击队第一支队。1932年初,毛泽东主席带领中央红军东路军攻打漳州,击溃当时守敌张贞部队,缴获大量武器弹药,并会见当时闽南特委书记陶铸和游击队长王占春。在毛主席的指示和帮助下,于同年5月在漳浦县新厝顶成立红三团。红三团成立后,随着形势的不断变化,1936年6月改称为中国人民红军闽南抗日第三支队;1937年6月23日与第一支队和漳州人民抗日义勇军组成闽南抗日独立大队;同年6月26日国共合作改称为福建省保安独立大队,7月2日改称为闽粤边保安独立大队。1937年7月17日,国民党当局背信弃义发动“漳浦事变”后,重建中国工农红军闽南独立第三团,同年10月改称为闽南人民抗日义勇军第三支队,1938年2月改编为新四军第二支队四团一营。在保卫苏区期间,红三团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1934年10月,国民党反动派对“追剿”主力红军的兵力调动完毕,即开始部署对南方各革命根据地的“清剿”。在中共闽粤边区特委领导下,红三团和其他苏区红军主力、群众武装及革命群众,不屈不挠浴血奋战,挫败敌人的嚣张气焰,取得3次反“清剿”的胜利,极大地牵制了敌人的兵力,有效地配合中央红军主力北上。在3次反“清剿”斗争中,红三团战绩辉煌,先是在平和文峰浦尖山伏击,歼敌一个大队,沉重地打击了进犯苏区的沈东海部队;后又攻下平和的南胜、五寨,云霄的何地、枧脚、芳村、罗婆洞等地,拔掉盘踞在中心区周围的地主联防武装据点,进一步扩大和巩固了游击中心区域;同时灵活地四处袭扰敌人,实现多点开花,在军事上取得了主动权,斗争由点到面迅速展开。

在第二展室,这里介绍的文字虽然朴素无华,但是红九团骁勇善战的英姿却令人感受到它的熠熠光辉。红九团在南下的历程中,曾于饶平之下善与广东军李汉魂部打过一仗遭遇战,击溃敌人一个营;在永定之犀牛岗击退敌八十师一个主力团;在大小芦溪击溃敌人数路进攻,震惊了漳潮闽粤边的国民党反动派。三平会师后,红九团奉命回师,撤离闽南。红九团在回师途中,经过了一系列的激战,出发时人数1000多,回到出发地时只剩下80多人。红九团战士的英勇令人钦佩,但从中也有血的教训。据张鼎丞、邓子恢、谭震林的《闽西三年游击战争》回忆录,评价云:“但也由于红九团硬打猛攻,缺乏灵活性,缺乏群众工作,缺乏建立根据地思想,所以军事上虽然获得不少胜利,但始终不能建立游击基点,长期在无工作基础地区孤军作战。在1935年11月间,红九团被敌人跟追11天之久,却仍然集中行动,不知分头摆脱敌人,最后由于得不到群众的支援,一连3天部队没有吃饭,没有睡觉,终于粮尽弹缺,人困马乏,而在永定之湖雷一带被敌人击溃,损伤过半……”

这里值得一提的,是三平寺成为革命的圣迹,三平寺的僧众为红军会师做出了贡献和牺牲。据卢胜、王直两位当时亲历会师的老将军回忆,红三团与红九团会师时,经费和食物都非常缺乏。三平寺的和尚拿出大量的香油钱给予接济,并帮伤员疗伤,掩护红军。后来,这些支持革命的举动,被国民党保安团团长沈东海发觉,放火烧毁三平寺庙,杀害庙内来不及逃离的和尚。三平寺僧众支持红军会师,一方面说明革命行动得民心,另一方面也说明中国佛教具有爱国爱教的优良传统。人们不会忘记这些爱国者的功绩,在纪念馆大厅的油画上,留有一位和尚在会师队伍里的身影!

红九团1000多人的武装力量下闽南,是福建三年游击战争时期,红军游击队最大的一次军事行动。红军三平会师,战略意义重大,不仅沟通了两块游击区间的联系,且开辟了新区,更有力地打击了敌人。它对粉碎国民党军队的“清剿”,起着重要的作用。为此,同年的8月下旬,中共闽粤边特委为红军两个团的胜利会师,在平和文峰山前村举行了庆祝大会,极大地鼓舞了游击区武装队伍和广大民众的士气!

红军三平会师纪念馆,为这次威震闽西南的革命事件,展示这一红色历史的篇章,让后人永远铭记,从中受到教育,得到激励!2007年11月,福建省政府公布该馆为国防教育基地;2009年10月,被漳州市委、市政府公布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10年9月,福建省委党史研究室公布其为省级党史教育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