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门两丞相 节义愧当时
——追寻荔城区玉湖村陈俊卿陈文龙遗踪
2012年3月7日,冒着深春的霏霏细雨,走访莆田荔城区玉湖宗祠,追寻在宋代抗击金、元入侵者的陈氏先辈陈俊卿、陈文龙的遗踪。
坎山午水向佳地藏玄机
这一天上午,我们来到玉湖宗祠大门牌坊前。大门牌坊高9米、宽11米,上有“陈丞相里第”石雕坊额,两旁分别雕有“状元”、“榜眼”四个大字,显得气概非凡。走进大门往左进500米,即为近年新建的玉湖陈氏宗祠。
宗祠坐北朝西南,由祠门、拜亭、正堂等组成。正堂穿斗式木广构架,歇山屋顶。进入内院就见到一进三开间的正堂,中央神龛壁上绘有列代陈氏杰出先人彩色画像,共15位。中梁下挂着御赐横额“世笃忠贞”,两旁石柱则刻有:“清忠亮直抗金良相节义文章扶宋名臣”,前梁下也挂着“民族英雄”的横额,两旁石柱刻着:“一片忠诚扶宗室;千秋名节重莆邦”。祠中还保存着“文章魁天下,气节愧当时”;“地瘦栽松柏,家贫子读书”;“一门二丞相,九代八太师”等石柱联对和南宋时期的“状元里”石匾。
追寻玉湖陈氏始祖,为沂国公陈仁。陈仁于宋庆历年间(1041—1048年)自钱塘入闽,卜居白湖北岸之白沙村,号称玉湖。第四代有榜眼登第陈俊卿,为抗金名相;第八代有状元及第陈文龙,为抗元英烈,深受后人敬仰。“玉湖祠”原为南宋乾道年间(1165—1173年)宰相陈俊卿故宅,始建于南宋之末。当年陈丞相里第占地一亩三分,栋宇鳞次栉比,颇具规模。陈文龙抗元殉国后,其后裔族人在陈俊卿故宅中建“二相祠堂”,以祭祀陈俊卿、陈文龙两位先贤及玉湖陈姓历代名贤。
玉湖祖祠几经沧桑,历久而弥新。元朝统治期间,陈氏族人四方逃难避祸,祠堂失修,残垣断壁,杂草蔓生。明成化三年(1467年),探花出身的岳正,受命到莆田主持兴化府政事,遂将祠堂按原有形制重建,复称“二相祠堂”。清同治六年(1867年)再次修建,改称“玉湖祠”。1991年,旅居印尼的侨胞、陈仁32世孙陈德发捐资再次重修。2009年,“玉湖祠”迁至玉湖公园之内重新建造,占地345平方米,2010年落成,遂成目前宏大的规模。
南宋理学家朱熹,深研《周易》,精通玄学。他与陈俊卿过从甚密,私交极笃,曾到过兴化讲学,对陈俊卿故乡山川形胜十分熟悉,曾盛赞当年“玉湖祠”风水之佳,道是“坎山午水,天下罕有”,其中藏何玄机,则不得而知。是否预见当地必出“一门二丞相,九代八太师”的显赫身世、荣耀史迹呢?无论与风水是否相关,历史上此地果然是人才辈出。
南宋两丞相芳名万古存
陈俊卿、陈文龙,分别以宋高宗戊午科(1138年)榜眼和度宗戊辰科(1268年)状元入仕,最后同登宰辅职位。当地有一种说法,称之为“一门两状元”。然而,“两状元”似乎不如“两丞相”更加贴切。陈文龙为状元及第,史书上有明确的记载。而陈俊卿则是榜眼,状元之说,多系传闻。
据传,当年陈俊卿与同乡黄公度同赴应试,黄公度为进士第一(状元),陈俊卿为第二(榜眼)。宋高宗在光禄寺摆宴时,问状元和榜眼:“卿土何奇?”黄公度答道:“披锦黄雀美,通印子鱼肥。”陈俊卿则说:“地瘦栽松柏,家贫子读书。”高宗遂选陈为状元。另有一说,黄公度答道:“子鱼、紫菜、荔枝、蛎房。”陈俊卿则答:“地瘦栽松柏,家贫子读书。”宋高宋认为陈俊卿的才华和品格,不在同科状元黄公度之下,深为赞赏,但并未改变黄、陈两人的名次。现在,玉湖宗祠大门“陈丞相里第”牌坊两旁“状元”、“榜眼”的石雕,也表明了当地陈氏后裔的求实态度。其实,一个人流芳后世不在于名而在于实。历史上许多状元只任小官,碌碌终生,也有一些并非状元出身而官居宰相。陈俊卿与陈文龙,正是他们在抗金、抗元斗争中立下赫赫战功,以及他们忠贞守节而为后人所崇敬。
陈俊卿,字应求,号六梅。他以榜眼入仕,初授泉州观察推官。那时,宋金矛盾日趋尖锐。宋高宗赵构任秦桧为相,向金推行求和政策。秦桧曾以高官为诱饵,企图拉拢陈俊卿加入其党羽,陈俊卿不为所动。秦桧“察其不附己”,便对他百般压抑。秦桧死后,陈俊卿才受重用。从南外睦宗院教授、秘书省校出郎,累迁至监察御史、殿中侍御史。南宋乾道四年(1168年),陈俊卿55岁时,被擢升为尚书仆射、观文殿大学仕,登上宰辅职位。
陈俊卿一生抗金爱国,不附权贵。后人称他“正色立朝,为南渡名宰相”。为相时,他以“用人为己任”,每见“朝士”或远道来京的“牧守”,必“问以时政得失,人才贤否”;他向孝宗力荐四川宣抚虞允文为枢密使,右丞相,使其进入中枢,参与和处理军政大事;他以社稷安危为重,光明磊落,为受奸佞诬陷的主战派张浚辩诬,保举张为枢密使,率军驻屯建康,待机北伐;他坚决反对朝廷向金“奉表称臣”,采取了屯兵垦田、扼要地筑城垒、安抚逃亡流民、整顿浙西水师和督理淮东军务等措施,以巩固后方,增强抗金实力。经他一番努力,改变了自秦桧掌权以来一味推行的与金“媾和”的投降政策,成为文臣中力主抗金的代表人物之一。
陈文龙,为陈俊卿五世孙,从小就“濡染先训”,立志“忠君报国”。他所处的时代,正是南宋王朝风雨飘摇、朝不保夕的危难之秋。南宋端宗景炎年间,陈文龙出任福建、广东宣抚使兼兴化县指挥官。咸淳七年(1271年),官至秘书省校书郎。初时,权倾朝野的宰相贾似道对“文章魁天下”的陈文龙有意拉拢。然而,正直耿介的陈文龙与贾氏“道不同不相为谋”,对其弄权误国的行径往往上疏皇帝直陈,因得罪权奸而屡遭贬斥。襄阳失守,陈文龙上疏痛责贾似道用人不当,因对贾氏结党营私的丑恶行径上疏度宗,触怒了贾似道,被贬抚州;因不改初衷而致被罢官,返回兴化军故里。后贾似道兵败遭罢黜,朝廷才重新起用陈文龙。
南宋景炎元年(1276年),益王在陆秀夫、张世杰等大臣的拥立下,于行都福州登基,陈文龙再次被起用为参知政事(左相)。元军向闽粤进军,兵锋直指榕城,福州知府不战而降。张、陆等保护端宗从海上逃亡避难于泉州。朝廷任命陈文龙依前职充闽、广宣抚使,并于兴化(莆田)开设衙门。于是,陈文龙倾尽家财招募兵勇组成民军,厉兵秣马备战。在福州、泉州两城守将先后叛降后,陈文龙固守孤垒,四次斩杀前来劝降的元使,并在城头竖起“生为宋臣,死为宋鬼”的大旗,以表明心迹、激励士气。然而,毕竟大厦将倾,独木难支。陈文龙终因寡不敌众,城破被俘,他与两子三女以及母、妻等一家人被押至福州,元将唆都企图以“母老子幼”来动摇他的意志,陈文龙慷慨而言:“我家世受国恩,万万无降理。母老且死,先皇三子歧分南北,我子何足关念。”(见《弘治兴化府志·陈文龙传》)元军见劝降无望,就把陈文龙押往杭州。他从离开莆田起即开始绝食,视死如归。抵杭州后,他要求拜谒岳飞庙。当他以孱弱之躯蹒跚进入岳庙时,不禁失声痛哭,哀恸悲绝,年仅46岁。陈母被拘禁在福州一座尼庵中,身患沉疴而不愿看病服药。她对监守说:“吾与吾儿同死,又何恨哉?”陈文龙一家,包括其三弟陈用虎、从叔陈瓒,都忠贞不屈,为国捐躯。三弟媳朱氏,也在陈文龙被俘后自缢守节,堪称“满门忠烈”。
榕兴两城隍威灵至今传
在人世间受人供奉的菩萨、神衹,生前大致都是忠贞护国、造福一方,为百姓除病消灾、救苦救难的“活菩萨”。明初,朝廷下令访求民间应祀神衹,“凡有功国家及惠爱在民者,著于祀典,令有司岁时致祭。”开国皇帝朱元璋,敕封陈文龙为福州都城隍主神,敕封陈文龙从叔陈瓒为兴化府城隍庙主神。陈氏叔侄于是成为榕城、兴化两地城隍。
在祭祀陈文龙的寺庙中,以福州阳岐的尚思庙时间最早。传说当年阳岐村民在乌龙江边拾到陈文龙遗落的官袍,便自发集资在兴化古道边建庙。明天启七年(1627年),当地村民及部分莆仙籍商贾,出于对陈文龙的敬仰,为祈求生意兴隆,往返平安,将原庙宇移至阳岐村凤鸣山下。庙建成后,历经沧桑,几度重修。1919年,阳岐人、大思想家严复发起又一次重修。重修后的尚书祖庙面积达到3805平方米,整座庙重檐叠宇,雕梁画栋,蔚为壮观。
陈文龙生前没有任过尚书官职,明清两朝官制“六部”也没有设“水部尚书”一职。据专家考证:明代崇祯和清代康熙、乾隆年间,曾三次敕封陈文龙为“水部尚书”和加封“镇海王”。明清时期,每三年科举后,历朝皇帝都委派新科状元率册封团赴琉球(今之冲绳)、台湾册封当地官员。因琉球与中国隔着浩瀚大海,而福建距琉球最近。所以,凡“册封使团”出发前必定就近先到“旨奉祀典”的陈文龙庙祭祀之后启程。陈文龙“威灵显赫”,册封团在海上行船为祈求平安,将陈文龙神像立于船中祭拜。由此,就有了“官船拜陈文龙、民船拜妈祖”之说。闽台及东南亚等地,都将陈文龙比作“海上保护神”。仅在台湾和马祖,保存完好的陈文龙庙就有16座之多。现在,福州新建的陈文龙庙、堂已达10余座之多。史书上记载,遗址至今尚存5座。数百年来,陈文龙的尚书庙香火旺盛,历久不衰。
陈文龙从叔陈瓒,字瑟玉。在抗元斗争中,曾倾家财300万缗,渡海至广东献给退至广州的抗元将领张世杰充当军费。陈文龙兵败被俘北去后,陈瓒说:“侄不负国,吾当不负侄。”乃招募义军,誓死抗元。他亲率兄弟叔侄、家丁和3000义兵,乘敌不备,进攻兴化守军驻地,一举夺回了兴化城,沉重地打击了元军。宋端宗授他为兴化军通判,镇守兴化。不久,元将唆都率兵万余,攻打兴化城。陈瓒率众固守,唆都屡攻不克,乃临城下劝降,遭到陈瓒严词拒绝。元兵遂倾巢出动猛攻。因众寡悬殊,兴化城破,陈瓒被执,骂不绝口,宁死不屈。唆都恼羞成怒,残忍地将陈瓒车裂。陈瓒牺牲时,年仅45岁。南宋朝廷追赠陈瓒为兵部侍郎,赐谥忠武,邑人葬其衣冠于壶公山下。朱元璋敕封陈瓒为兴化城隍主神后的洪武三年(1370年),兴化知府盖天麟在现在的梅园东路建立兴化府城隍庙。
陈瓒从小就以大节自励,无意仕进,经常“散粟出帛,以济饥寒”,受到百姓的拥戴。他说:“吾家世受国恩,当为国收民心耳。”至今,他的故乡依然沿袭陈瓒护国佑民赈济贫寒的习俗,以纪念陈瓒的乐善好施。据说,古时兴化府城隍庙,每年农历十二月二十五日,梅园东路的兴化府城隍庙就人来人往,不断有信众前来送米、送钱,有的人还捐棺和送药。而农历十二月二十七日,城隍庙就把这些米、钱发放给贫困百姓。这一陈瓒信仰习俗已经沿袭600多年,现已列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进行保护。每年的这一天,城隍庙人山人海,络绎不绝,人们到此感念陈瓒赈济施舍的善举。近些年来,不断有包括日本、美国、东南亚及港澳台的海内外人士来此朝拜进香、寻根问祖。2001年1月,福建省人民政府把兴化府城隍庙升级为第五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