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水青山走武曲
张冬青
从浙南大山里奔涌不息逶迤而来的百里长溪,进入闽东不久后在这里流得平缓踌躇满志起来。这是一片古老宁静的土地, 一片英模辈出的土地,一片绿意葱茏、生机勃勃、充满希望的土地。这里有福建最北的古榕树群,有新中国成立以来十大少年英雄之一的张高谦,有闽东三大古关隘之一的铁关,有正在火热打造推进的“美丽乡村十里水岸生态长廊景观带”,有闽东最后一名进士清官林栋。百里长溪要将千山万壑间淘洗沉淀的硒、锌等微量元素更多地赋予加注两岸丘陵山地的漫山茶树以及脐橙等瓜果,溪水因此流得更加从容清澈,水岸更加青翠欲滴。这就是寿宁海拔最低的乡镇武曲,闽东声名鹊起的美丽茶仙小镇。
我是在这个初夏草长莺飞的日子受邀走访武曲的。徜徉在大韩村临溪的榕荫大道上,我举头四顾心旷神怡豁然开朗,左边大多是土墙乌瓦鹅卵石巷道深深村舍俨然的古村落,间或几幢二三层小楼,门前都种了各类花草;右向是卵石沙滩之下哗哗流响的一溪清澈溪水,不时惊飞几只白鹭;中间从村口往里沿溪岸一字排开的13棵数百年老榕树,挺拔苍劲,翠叶虬枝,有如一群身披绿袍守护着宝藏入口的巨人卫士。其中一棵樟抱榕,高十数丈, 几人围抱不过来,离地面几米的樟树开杈处又生长出巨大的榕树。陪同走访的大学生村干部小朱介绍说,此地古称“浸洋”, 因地势较低,常为春洪侵浸之故。当年陈姓始祖从下游福安韩阳辗转迁来,便沿溪岸栽种了一溜榕树以防水患,也希冀迁居地能比原籍韩阳更好、更强,就将浸洋改名为“大韩阳”,后来通称大韩。近年经省林业厅多方考证认定,村前的十数棵古榕树都有600多年树龄,为福建省最北古榕树群。先人的一番苦心诚意, 竟成就了一种亚热带南方树木的地理标志。临溪的水泥道旁,有座黄墙青瓦的建筑,门额上书镌“临泽宫”三大字,我们在香火缭绕间入内,不甚宽敞的佛龛间供奉着闽东一带普遍信奉的水神陈靖姑等一排彩塑佛像。据说此宫已有二三百年历史,卜签灵验,每年正月初一,村里要抬佛往邻县古田的临水宫陈靖姑祖庙请香验佛。临泽宫携手古榕树群作为村坊的守护神,世代守候着这个古老村庄的幸福与安宁。
我们还参观瞻仰了张高谦故居、纪念馆,张高谦小学。少年英雄张高谦见义勇为,奋斗歹徒的光辉形象永远铭刻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出生这代人心中。张高谦精神是这片山水这个村庄孕育凝铸的一座不朽丰碑,必将与青山永在,如碧水长流。
武曲(龚健 摄)
小朱告诉我们,对于大韩村乡村振兴,总结起来,村两委近年主抓以下“四色”,一是弘扬少年英雄张高谦的红色文化, 进一步完善全省唯一的少年英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二是加强独领风骚的“福建最北古榕树群”绿色自然生态保护,延续“每年清明植榕”的传统,在溪流水岸广种榕树。三是发展橙色农业, 在丘陵山地大力推广“红美人脐橙”等水果种植,先后修建了多条果园观光通道,举办了“首届锌橙文化节”。四是开拓白色企业,大韩村已在原先修建水电站的隧道旁探明含硒、锌等多种微量元素的丰富矿泉水资源,每日出水量可达1200吨,县镇村几级筹划引资6亿的大型矿泉水正在动工开建。
长溪在将流出武曲境内临福安交界处拐了个Z形的大湾,承天村就坐落在右向的大片滩地与丘陵之间。我们在溪岸边宽敞的农民公园广场由某集团军军民共建的“农园生态长廊”读到了该村的以下介绍文字:武曲承天村位于福建省寿宁县东南部,依山傍水,风景秀丽,村镇面积1.98平方千米,现有205户803人。全村有茶园1500多亩,柑橘类水果1000多亩,是远近闻名的种茶名村和红美人贡柑等柑橘种植基地,2019年被评为福建省乡村振兴实绩突出村。
占地20多亩的红美人柑橘大棚种植试验示范区就在紧临溪岸的一片洼地里,纵横交错的拱形金属构架之下是满眼葱郁成垅成片的柑橘,走在前头的镇农技站站长林芳指点着热情介绍,这是武曲镇几年前从外地引进种植的热门品种红美人柑橘,这种柑橘最适合在武曲境内富含锌、硒的土壤生长,目前全镇已推广种植6000多亩,光承天一村就有1000多亩。红美人柑橘因果皮红亮,甘甜润多汁且能用吸管插入食用被坊间称为“带皮的果粒橙”,很受各地客商和超市等欢迎。红美人柑橘成果单粒可达500多克,产地收购价每公斤20多元,市场价可达60多元,供不应求。承天村今年红美人柑橘产值可达600多万元。我们小心避开脚下的沟垅水管在齐人高的果树间穿行,身前身后果树翠绿的枝杈间挂满了油绿的果实,大如鸡蛋小如樱桃,林芳伸手为我们示范如何疏去密集的小果及旺发的嫩枝,以保证每粒成果的圆实饱满。红美人要到12月成熟上市,入秋后还将为每粒柑橘装上套袋,如此果实才能成色均匀也相应避免病虫的伤害。我们在相对分隔的片垅间,见到竖立地头的各种对比试验示范的标示牌。有块荒草蔓生的地垅头,白底红字木牌上书“留草栽培与除草剂对比试验”,只见一边成排的柑橘树底下长满过膝的荒草,另一排则光溜寸草不生。林芳说,此项试验表明,柑橘保留原生态树草共生,只要野草不高于树丛,夏季可有效保水防晒;因红美人柑橘根系偏弱,若使用除草剂,则容易造成柑橘烂根死株。荒草长到30厘米左右则割除原地充当绿肥。此外,还有绿肥有机肥与化肥对比,铺盖反光膜与裸地对比等。一路陪同的武曲镇宣委告诉我,1972年出生的林芳,早年从福安农校毕业,20多年来扎根基层,在农技一线服务群众,持续开展农业新技术试验示范推广工作,曾荣获福建省三八红旗手称号,2021年3月获“全国巾帼建功标兵”称号,同时获福建省脱贫攻坚记大功个人荣誉。看着眼前这位个子不高、戴副眼镜、齐耳短发的女站长,朴实利索地跑前跑后如邻家小妹般忙活不停,我的内心充满敬意。
连任三届承天村党支书的中年汉子范学强领我们前去看茶场。后山的山坳处,绿荷飘摇的荷塘左向,一幢有些年代的青砖旧楼门两边分别悬着“寿宁县龙虎山国营茶场”和“寿宁县高山茶研习所”两挂牌匾。毕业于福建农林大学的80后林诚忠场长在他的办公室热情执壶泡茶接待我们。在林场长的介绍中,我们了解到,龙虎山茶场创办于1959年,是一家从事生态茶研制、开发、生产、营销的农垦企业,有员工23人,年产值数百万元。茶场现有茶园面积1030亩,主要采用有机肥,太阳能杀虫灯、粘虫板等,获无公害认证;一家茶叶加工厂拥有红茶全自动生产线, 年可加工茶叶200多吨。茶场自主品牌商标“五七茶场”历久弥新,历年来先后获得“省级优质名茶”“全国斗茶赛红茶类金奖”等多次奖项,被确定为闽浙红茶生产示范基地与寿宁县红茶加工技术培训基地。让人倍感惊喜的是,这里竟是前几年108高龄仙逝的茶界泰斗张天福早年下放工作生活过的地方。林场长领我们走进一旁的“龙虎山茶仙馆”,上下两层的展馆布置整齐有序雅致大方,展厅里的实物、图片等翔实介绍了中国茶文化、寿宁高山茶的起源、发展演变,更多的是茶仙张天福的生平业绩以及生前下放茶场7年间从事生产、革新机械、规范工艺、推广科技等遗留下来的书籍笔记等物件。我们读到以下对于张天福先生的介绍:以身许茶,发出 “立已立人,强国强种” 的誓言,在茶叶的产学研领域躬身实践,为中国现代茶叶培养了人才,提升了效率,优化了市场。他倡导的“俭、清、和、静” 的中国茶礼,促进和发展了中国茶文化。
就要告别茶仙馆告别武曲,我频频转头向门厅的张天福先生汉白玉半身塑像行注目礼;愿一代茶仙的茶学精神在长溪两岸发扬光大芳香永驻,愿以茶兴镇的武曲有更加辉煌的业绩发展。
(本文原载于《走进“八闽旅游景区”•寿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