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9-01 23:50 来源:福建炎黄纵横 作者:缪 华



遇见龙井坑

 

  

 

 

福安龙井坑村。

如果按照行政区划来界定的话,是处在最底端的一类,是行政村所属的自然村。但她,却获得了最顶端机构颁布的荣耀——中国传统村落。

按说,申报任何一级的传统村落,往往是以行政村为主体。作为一个自然村申报且经过层层审批并得到批复,必定有其过“村”之处。

对于福安市潭头镇汾洋行政村龙井坑自然村,我算有缘。丙申年初夏,一项与文艺有关的建议,让我来到了龙井坑。原因很简单,闽东主政的大员来到这个老区基点村调研,一到村口,欣喜地发现此处风景可入诗亦可入画,遂建议宁德市文联在此设立文艺创作基地。初夏,我们驱车百余公里,风尘仆仆来到龙井坑。车在村口的旧仓库前停下。下车,眼睛大亮,首先闯入眼帘的是一群大榕树,枝丫伸展,冠盖如穹。清风吹过,空翠湿衣。树下,有如盆景般的布局,有石有水有花有草。涧水从两个方向汇聚于此,像两支队伍会师般地兴高采烈,发出激情荡漾的欢呼声。被水冲撞的巉岩,个个禅定,任涧水上蹿下跳溅出湿润而有光泽的青光。还有那座有年代的老石桥,弦月般的桥孔像一张嘴,讲述着村庄的过往……这美妙的乡村让我们感到大员的文艺眼光,这里确实是个适合文艺创作的好地方。

微信图片_20220901233055.jpg

龙井坑村(缪华   摄)

这次,陪我去龙井坑的,是潭头镇党委的张委员和乡贤汤先生。一路上,张委员向我介绍了龙井坑村的概况,其位于潭头镇西北部,坐落于三山夹两溪的溪谷间,地势东高西低。村中两条溪流交汇,落差50米,形成独特的小瀑布群景观。龙井坑村因村头和村尾分别有“龙潭”“龙井”而得名。作为一个传统村落必备的组成元素,除了地理,还有历史,龙井坑村肇基迄今380余年,其先祖筚路蓝缕,开荒拓土,过着自给自足、与世隔绝的自在生活。也正因为民风民俗的延续和祖训家风的保留,让村庄始终保持着初心,以至在若干年后成为中国传统村落和福安市老区基点村。

秋去春来,榕树还是那榕树,瀑布还是那瀑布,但村庄却迎来新的发展契机。在福安市委、市政府的悉心指导下,潭头镇提出《龙井坑美丽乡村发展建议》,以“工匠精神”打造特色艺术创作聚落。说干就干,行动才是最好的落实。我们走进榕树旁的旧仓库,这座由福安市财政拨款、福安市文联负责落实的修缮项目之一,改建为农耕文化博物馆,如今已完工,既保留了原有风貌,又完善了内部设施,还调整了使用功能,形成一个融艺术创作、文化展示、乡村体验于一体的多功能空间。墙上,挂着一组老妪编斗笠的照片,让我注目。张委员和汤先生告诉我,照片上的老妪是本村的一位长者,80多岁,杨姓。编斗笠是村里以往的副业,不下地时,村民就编斗笠贴补家用。现今编斗笠赚的钱少,人们就不再费工费时了。随着村民外出打工和外迁城镇,村里会这门手艺的人越来越少。山不转水转,如今手艺也改了个高大上的名称,叫“技艺”,被列入非遗项目。

龙井坑果然坑坑洼洼。地势造就了房屋的梯状排列,村里几乎看不到一块能容纳几座房子的平地,一坑一座房,一洼一畦园。农家只能在相对平的地方盖起容身之所,东家二楼正对着西家一楼。也正因为地势落差大,涧水才慌不择路地形成一道道白练般的瀑布。这白,四处可见,无疑是村子最为靓丽最有活力的白。我们从石桥往上走,来到另一块相对平的地方,这里原先是村小学,后来,学生到镇里上学去了,先生也到镇里教学去了。我第一次来时,校舍土墙犹在,木板已毁。而这次来,破烂不堪的小学已修缮改造成文艺创作基地,设有会议室、创作室、品茶室,二楼还有两间带卫生间的客房。无论你是不是文艺家,在这远山远水的桃源世界,面对涧水、古榕、青石、板桥,一定都会灵感如泉涌。

村民把最好也最大的两块平地让给了公共建筑,从某个角度而言,诠释了村庄的传统美德。再往上行,才是村庄的青石小径土墙人家。主人把我们带到一座旧厝前,说这里是粮库,村民把粮食储存于此。按说粮食是各家的命根,应自行保管才是。他们笑笑说,粮库留存着村民彼此信任、互相帮助的温暖时光。我们好奇地进入粮库,二楼用木板隔成几个粮仓,如果全装满,估计可维持全村人一两年的生计。在村里长大的汤先生指着门对我说,这粮库风刮不进雨打不入水浇不透火烧不了,除了厚厚的土墙外,就连门都用青砖贴在木门上。村民实践出真知的智慧真的是随处可见。我们接着往上走,走到了一条青石道上,一边是民宅,一边是石墩。据说当年红军驻扎村里,就集中在这道上开会。后来,这里也是村民聚会的地方,石墩上坐着长长的一溜人。

龙井坑村是中国传统村落的一个缩影。随着经济浪潮的涌动,很多村民怀揣着梦想看世界去了,留守的大多是老人、妇女和孩子。正是他们,坚韧而顽强地撑起一个家乃至一个村庄。我在汤先生的家里遇见了照片上的杨老太。她个不高,约摸一米四,很慈祥的模样。张委员和汤先生对我说了她的事。杨老太平素靠编斗笠为生,大的一顶卖8元,小的一顶卖7元。两年前,村里申报中国传统村落,她得知后,主动把自己省吃俭用以及儿子孝顺的8000元捐给村里,之后她东借西凑又捐了2000元。一个勤劳、俭朴的母亲,为了家园,义无反顾地拿出自己微薄的养老钱,这让我对老人肃然起敬。这钱如果以斗笠来换算,扣除材料费等,她要编2000多顶斗笠才有1万元的收入,而老人一天只能编三四顶。这个故事感动到我了,相信也会感动到你的。我以为,不论是传统村落还是美丽乡村,像杨老太这样的人,才是最美丽的风景和最传统的精华。

在讲述的过程中,杨老太认真地听着,估计她听不全普通话,但可以肯定的是,她知道是在说她的事,脸上竟露出羞涩的笑意。我询问杨老太,能否拍几张她编斗笠的照片?杨老太爽快答应了,拄着杖带我去了她家。屋里有十几顶未完工的斗笠。杨老太告诉我,编好的斗笠都托人捎到镇上卖了。她编,我拍,那份淡定和专注,让我感受到乡村的人文精神。我的摄影水平不高,没拍出老人的精气神,如果有专业摄影家来拍的话,这画面一定是经典而隽永的。

从杨老太家出来,天雨落下。汤先生笑说,村名唤作“龙井坑”,自然处处有水。佳客来,龙欢喜,点个头,洒些雨。说到龙,我立即想起唐人刘禹锡的《陋室铭》,其中就有“水不在深,有龙则灵”之句,龙井坑村的水倒是不深,但有龙就灵了。限于时间和路程,我没去成龙潭和龙井,留一些悬念给下一次,也是存个念想,可以让我不断丰盈着对这个村庄的美好印象。

张委员对我说起潭头镇对龙井坑村的新规划。计划实施依托传统村落保护、“美丽乡村”建设、红色旅游开发三者有机结合工程,开展龙井坑村保护性建设开发。利用资源优势发展旅游业,打造高端精品的景点,计划修建龙井坑至“红军洞”的栈道,还原红军驻地的茅草屋,推动红色旅游。开发龙潭白龙囝、五谷山五谷仙翁、鬼洞石、石人等传说景点,为龙井坑之旅增添猎奇色彩。同时,增办农家乐,开设民宿居住馆,打造生态休闲、度假、养生的新景点,让这里成为闽东乡村游的一个新亮点。

龙井坑,一个人口仅三四百的自然村,竟以国家级传统村落的身份引出了越来越多的旅游新亮点。你要红色游,她有;你要乡村游,她也有;你要自然游,她还有。如今这里作为文艺创作基地,你又多了个艺术游,在这里,说不定还能遇见前来写生、采风、拍摄、拍片的画家、作家、摄影家、导演、明星……

(本文原载于《走进“八闽旅游景区”·福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