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发祥起步一路走来
——水门茶岗村漫笔
蔡天初
了解茶岗不十分容易,因为茶岗人写下了骄人的历史篇章。如果说茶岗村是畲族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范例,那么作为孕育美丽乡村和新时代文明实践的茶岗村,一路走来所呈现的日新月异的巨变,则堪称是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最具典型意义的鲜明写照。
—
茶岗,位于水门畲族乡南部,是距水门乡政府3千米的乡主村,距霞浦县城20千米。1958年前,这个村并不叫“茶岗村”,原名“草岗村”又称“草土贡”,有草岗一队、草岗二队,旧属下四部,归草岗乡。
据记载,草岗村的名字与当地的地貌有关,村庄被群山环抱,地域7平方千米,黄土丘陵海拔多在300米,交通闭塞,杂草丛生,曾是荒凉贫瘠的山岗。至今在茶岗溪尾村,东向牛牯山上,仍可见一尊石人像,相传被雷电劈成的两块石,石与石之间相距约2米,高约12米,整体为棱形,两石立,当地村民则称“石人公”。此外,茶岗村另一处石人公距村约20千米高山上,平时人迹罕至,只有节日才有信众到此焚香。大坝村内有两对石,村民则称之“夫妻石”,在另一山头也有一对称“夫妻石”。当时的茶岗是一片山丘地,巨石嶙峋,灌木丛生,异草遍布。新中国成立前,村民生产的方式是刀耕火种,辛勤劳动,垦荒劈山。民俗记述,“畲人纵火焚山,烧草过春风”,一般在每年的春夏间,“随地扦插,去瘠就腴”,砍伐山上的灌木杂草,晒干后从山顶往下烧,烧后的两三天点播早稻、地瓜等,把种子与泥土、草木灰一起翻入土中随其成长收获。那时,村中所种的是低产的水稻和地瓜,其他作物有茶叶、油茶,并无成片种植,只在荒山野采,产量甚微,最重要的副业生产是薪炭和柴片。村民虽终日劳作,却不得温饱,只能过着“上床无被盖棕衣,野菜番薯充肠饥”的贫苦生活。
新中国成立后草岗村的行政区划几经变动,1956年,草岗乡并入水门乡。现在有茶岗、浦后、浦后新村、溪尾、柿树岗、洋坪、三皓山7个自然村,11个村民小组,全村约500户,1500多人。但是,所在的乡叫“水门乡”有令人不解之处,水门是霞浦三个内陆山区乡镇之一,乡域内山岭起伏,并无溪河,又不面对大海,因何以“水”称谓?我查阅一些资料,读到不多的零星记载,说是水门乡原本叫“石门坑”,早年因这一带多为山棚茅屋,村落分散、交通不便,因缺水严重,屡遭火灾后改名为水门,改了个带“水”的名字,寓以水克火之意,这或许是“水门”的来历吧。过去水门乡抵御灾害的设施欠缺,历史上天灾人祸不断,从来没有盼到过令人向往的“水”,是改革开放给水门、给茶岗带来了真正的好运气,这些年,从政策扶贫到产业扶贫,从“输血”到“造血”,不仅“留住”了绿水青山,“收获”了金山银山,稳步摆脱贫困,群众才走向美好幸福的生活。出乎意料的是,茶岗创造了腾飞式的发展速度, 随着推动乡村振兴和新时代文明实践战略落地,取得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先后获得了众多荣誉称号:“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先进集体”“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整村推进扶贫开发先进村”,省级生态村、文明村、美丽乡村,带着希望,向你迎面袭来。
走进茶岗村,是件非常幸运和幸福的事,让人感到一种说不出的亲切,好像自己也融入其中。
二
辛丑初夏,沐浴着和煦的暖阳,我们一行驱车上路了。
说来也怪,从县城往东北行,那笔直平坦的国道竟直通到水门,映入眼帘的是一片绿色,这里的山不很高,山坡平缓,层层叠叠的林竹将漫山遍野的绿凝结于一身,构成了一道厚重的绿色屏障,仿佛这20千米长的绿色毯子一直铺向山巅,遥遥望去,“远山如黛,近山滴翠”,那碧绿如练的茶山正笼罩在晨雾中,散发出诱人的光晕,让人应接不暇,倍感惬意。
村里前后三任的村党支书钟庭美、夏明海、林宏耀在村委办等候多时,热情迎候我们。我们说明来意后,村党支书径直带我们上山。放眼望去,一排排齐整的茶树,占满连绵起伏的山丘,不用靠近,就能闻到清香。清晨的山上,雾霭尚未消散,举目四望,碧绿的茶树上露珠盈盈,水汽氤氲,这儿的山真和别处不同,整座大山仿佛笼罩在一袭青纱帐中,迷迷蒙蒙,望不到尽头,四周显得出奇的宁静,只有那隐隐约约的云雾不时从天际而降,仿佛把所有的云雾都兜在这里,给人一种朦胧美和神秘感。
早有所闻,茶岗山是云雾堆起来的,这里四季皆有云雾飘忽的踪影,常年被云封雾锁的云雾气候,可谓是多云雾出好茶,因此茶岗山茶园被誉为“云雾茶园”,声名远播。
村党支书林宏耀带我穿行茶园,一路上,听取了茶岗前世今生的详细介绍。新中国成立后,在政府的扶持、农业专家的指导下,村民开垦茶园,种植本地茶,也引进良种大白茶,有福鼎大毫、福云品系、元宵茶、春波绿以及铁观音、金观音等。村里还建起了霞浦县第一个半机械化茶叶初制厂,采用水力带动茶叶揉捻机,代替了人工揉茶,不但节省劳力,还提高了工作效率,发展茶叶产业,逐渐形成规模。当年因茶叶生产成绩突出,1958年12月,全国茶叶生产现场会的代表来到草岗村参观,了解学习茶园的改造经验,将地名“草岗村”改名为“茶岗村”。20世纪60年代,柘荣越剧团以茶岗村的巨变为题材,创作的戏剧《草岗变茶岗》就是以这里的变化为题材的,并唱到了北京。
如今,茶岗村人均一亩茶园,每年从农历二月开始采摘,直至农历八月,解决了许多人半年的劳动就业,成为村民经济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林宏耀村支书告诉我:“村委会正着手建标准化车间,变粗加工为精细加工,形成产业链。茶业成为茶岗村的一个支柱产业,是村民眼中的金叶子,让茶岗逐步走上致富之路。”
这次我走进茶岗,才注意到一个过去被忽视的现象,文化遗产保护发展方式的重要实践,也是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有效途径。茶岗畲族村每年的“采茶节”暨“三月三”“九月九重阳节”是畲族歌会的节日,在茶岗隆重举行。畲歌会有畲歌联唱、对唱、独唱等,多以茶艺表演、摄影比赛、畲歌对唱、舞蹈等形式来表现,内容丰富,独具特色,既展示了当地畲乡风情,又推广了茶叶品牌,带动了畲乡茶叶产业的发展。我们高兴地看到,茶岗进入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之列。
草岗村因茶而兴,上演了一出“草岗变茶岗”的好戏。
三
茶岗村是省级扶贫开发重点村,得到了省、市、县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大力帮扶,积极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推行“党建+”工作法,实施“党建强村、文化兴村、产业富村、治理活村”,抓住“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美丽乡村建设”“乡村振兴试点村”政策机遇,经济社会事业得到迅猛发展。
早在20世纪80年代,茶岗村民开始成片种植果树,在荒凉的牛栏山开辟了200多亩果园,种下万株蜜橘,随后出现20多户种果专业户,种果4万多株。2017年,通过招商引资,对接上海交大农科院,引进百瑞坊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在墩后、八斗坵、茶岗建设了3个生态农业基地。茶岗基地60多亩,主要种植食用花卉、香草植物,开辟了玫瑰园、蓝莓园、金丝皇菊园、向日葵园,打造玫瑰酒、菊花养生茶等。除此之外,林宏耀书记带领村民前往浙江临海考察,引进种植柑橘新品种“春香”“红美人”,全村共有50多户农户参与种植,种植面积达400多亩,每年产量将达到1000多吨。
历史把草岗变茶岗,如今茶岗变成花果岗,这一飞跃和变化,都已被世人所称赞所讴歌所记述。
看得出,茶岗人又积极利用乡村山庄休闲区发展全域生态旅游,致力通过“旅游兴村”,打造生态休闲养生与特色乡村旅游目的地,不少旅游项目相继被开发。显然,这是对发展理念的一种升华。在这里,应该提到的是,后浦自然村就是一个范例:
后浦村的村头建有别具特色的“鲤鱼岗森林公园”。公园地处一座状似鲤鱼的小山岗,占地25亩,四周种着一大片迷迭香、马鞭草,园内有鲤鱼亭、文佛塔、明王宫等景点;有保存完整的3000多棵米椎林,觅不到端头。有一条长200多米的浦后新村畲族风情街,有生命、有文化、有品位,奠定了她的基调和背景。
走近浦后村,我驻足其间,面对这份美丽,一种新鲜感油然而生,说确切些,“在浦后的风物,的确有一种迷人的力量。在我眼里一切都显示出一种梦境般的闲美:那茂盛的绿树,那一座座的房屋,那四周一片片的稻田,那明镜似的小溪水,还有那云雾缭绕,山迹若隐若现,宛如漂浮在大海中的一座小岛。村寨静静伫立,是这个乡间安然的存在,犹如世外桃源,一如表面般的宁静,很美丽的!”仔细品味,却是自然所在,历史所在,文明所在,无怪乎成了人们旅游好去处。
茶岗人为美丽乡村建设,用行动写下让茶岗值得骄傲的历史:几年来,完成了路、水、电、学校、广播电视、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落实农业生产性开发项目;完成人居环境提升的造福搬迁工程;主村民房进行立面改造;村财收入实现“零”的突破;全村摆脱了贫困。去年,架设了从村委会楼到乡政府3000米村道路灯及主村、浦后和浦后新村3个村相连通村道路的路灯,村容村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被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授予“整村推进扶贫开发先进村”,被霞浦县委、县政府列为全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试点村”。这一切,令我由衷赞叹。
我依依不舍地离开了茶岗,可总是不断回头张望,拼命地在脑海中储存茶岗的故事和传说。
如今的茶岗村令人向往。
(本文原载于《走进“八闽旅游景区”·霞浦》;图片来源于福建省非遗中心官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