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2-18 12:46 来源:福建炎黄纵横 作者:苏 静



冯地,一尘不染的村庄

 

 

苏   静

 

 

 

人的一生总有许多偶然,与某个人相遇,与某个村落邂逅,都是一次偶然,但更多的是一种缘分。人生因为偶然的存在而变得丰富多彩,有时还会沉浸在久久回味中,难以忘怀。而与冯地村的邂逅既是一次偶然,也是一种缘分。

冯地,一个古老而美丽的村庄,位于连城县曲溪乡梅花山腹地、将军山西北麓,人称“九龙江源头第一村”。它原是连城赖源乡吴山保的一个自然村,现属曲溪乡管辖。村名“冯地”,自然与冯姓人有关,在此开出第一片荒地的是冯姓人,可如今却不见一户冯姓人家,居住于此的主要以刘、邓、吴、李、欧等姓氏为主,清一色的客家后裔。开山始祖冯姓人家何时外迁?为何外迁?它的历史踪迹已无从考证,可谓是沧海桑田,世事难料,令人感慨。不过当地人把“冯地”读为“朋地”,如此读法有何含意,问当地文友,说这样读主要是受当地方言影响,方言中的声母F和P区分不清,就如有些地区N和L区分不清一样,甚是有趣。

冯地海拔千余米,属于高山小盆地,方圆10多平方公里,全村不到百户人家,可谓地广人稀。这里蓝天白云,空气清新,环境绝佳,坐拥“森林氧吧”岩洞水库、将军山观日出、高山杜鹃花海、冯地岩飞瀑、“九龙江之源”碑石、民俗游龙等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以及古老的绵福庵、数百年的蓝树和油杉,还有红豆杉、柳杉等国家重点保护物种,使之成为厦门十大自驾旅游地之一。

曲溪乡是汀江、九龙江、闽江的发源地之一,“三江之源”由此得名。水是生命之源,发源于曲溪乡将军山的九龙江,是福建省仅次于闽江的第2大河流,它像一条银色绸缎,逶迤在梅花山的青山绿野之间,一路流经龙岩、漳州,最后从厦门蜿蜒入海,被3市人民亲切地称为“母亲河”。九龙江由北溪、西溪、南溪3条主要河流汇合而成,注入台湾海峡。其中的北溪则是九龙江的干流,而距离曲溪乡政府18公里的冯地村,就处于世界A级自然保护区梅花山的腹地。

“闽西南玳瑁、博平、戴云之崇山峻岭间,万壑千溪,日夜潺湲,涓涓细流汇聚而为万安、雁石、新桥诸水,北溪复总纳之,厥为一大水系,斯即九龙江主源焉。其泛觞之地,在梅花山。是处黛岫丹崖,蔚然深秀,茂林修竹,丰草繁英,松涛闻籁,涧水鸣琴。复有珍禽异兽,生息其间。洵为北回归带之瑰奇翡翠,动植物基因之天然仓储。”这是《九龙江源碑记》中一段话,写的就是连城县曲溪乡境内的美丽风光。

出连城不久,曲溪乡政府一过,就一路沿着曲折的雁曲公路盘旋上坡。眺望车窗外,满目皆绿意,处处是风景。半个多小时的山路颠簸,终于抵达被誉为“一尘不染的村庄”——冯地村。停车落地,踏入村口,迎面就是一棵五六百年树龄的南方油杉树,枝干虬曲苍劲,昂首云天,历经风雪,依旧葱绿,被村里人视为神灵。

站在冯地村口高处,俯瞰这块隐于大山深处、遗世独立的绝美古村的版图,就像一块泛青的仙人掌,在青山秀水的呵护下,焕发着勃勃生机。放眼四周,到处是竹影婆娑,清风吹送,林涛阵阵。一栋栋古朴的客家木楼、吊脚楼,一排排精致的乡间小别墅,或依山而建,或临水而居,高低错落,房前屋后点缀着翠竹,清新宁静,朴实无华中透着几分现代气派。

“将军山下客家魂,三江活水冯地生。”作为国家级生态村,又拥有“九龙江源头第一村”的殊荣,良好的原生态已成为冯地得天独厚的发展优势。但如何守住这片绿色、如何守护这湾碧水,也成为压在冯地村人心底的一块石头。“我们在源头,责任重大,一点儿都不能马虎!”陪同采风的曲溪乡宣传委员、人武部部长黄金水不无忧虑地说。

早年的冯地村是远近闻名的“穷地”。为尽快脱贫,当地村民曾提出走捷径——砍树。他们说,村里这么多山林,人口又不多,砍一阵子大家都富了。“砍了树,我们永远是穷地,还会让下游的群众没水喝。”时任村委会主任的刘德炘拦住了村民。经过多次讨论,村里决定放下斧头保护树木,利用户均80多亩竹山的优势,发展可持续利用的毛竹产业。有了好的思路,那就说干就干,冯地人开辟了竹山便道,请来专家指导,精耕毛竹山……冯地村逐渐摘掉了穷帽子。不砍树也能致富,环境好了,游客也多了。尝到生态保护甜头的冯地人遂有了“青山绿水是我们幸福的根”的朴素想法,于是开始自觉地封山育林、保护水源。当然,所有这些主要是得益于当地乡政府实行河长制的一系列工作措施。

如今,沿着洁净的水泥道走到村尾,是一片葱郁的杉树林。一块巨石兀立眼前,镌刻遒劲的“九龙江之源”字样。石刻在这柳杉、红豆杉群落包裹的浓荫里,默默地讲述着这个质朴小村庄的特殊地位。

历史上,这里造纸业兴盛,清中后期全村拥有150多个纸槽,600多个专业从事造纸业的工人,专业生产手工纸,产品销往广东潮汕地区以及东南各地。那个时代,纸业使冯地村成为富甲一方的经济命脉。按居住区域划分,冯地分为上村、下村。想当年,下村吴姓建有永盛楼、祖祠、学堂,上村大栋的古民居、学堂、祖祠,甚至在汀州府都建有祠堂供裔孙参加科考住宿之用。据说那时正月元宵的龙灯也长达90多板。所有这一切建筑规模与人文景观,都足以见证冯地当年的繁华。而现在,林业则是冯地的第一产业,全村万余亩的林地,让偌大的山村掩映于一片苍翠之中。竹林成为这里的主角,面积近万亩,几乎包揽了全村的山地。无论从哪个视角,这里葱郁的竹林总夺人眼目,随处可见的绿,成为当地发展林下经济的主要来源,而高山无公害蔬菜则是村民的第2致富产业。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在冯地,也有类似朱熹笔下的方塘。每一户村民的房前屋后或侧旁一角,总有一个百余平方米的小池塘,池中放养了鱼虾,清透的水底满是翠绿的水草,这是该村独特的生态净化池。冯地村党支部书记刘应增告诉笔者,这方塘又叫“氧化塘”,用来收集家庭污水,进行生态净化。通过种植水生植物,养殖鲤鱼、鲫鱼等,形成人工生态系统,对水中的污染物进行有效处理后再利用。

其实早在20多年前,村民们就有把竹子头尾相连、自制管道引水下山的先例。如今这种老式的引水方式早已改成了封闭管道,每家每户用这源头活水,养鱼种菜、烧水做饭。一湾碧水养育了一村人,也灌溉着沿线的肥沃土地。

“处理后的水我们留着灌溉,不让生活污水排放到小溪里。”村委会副主任刘兰阳补充说,“氧化塘中各营养级之间保持适宜的数量比和能量比,从而建立了良好的生态平衡系统。各家各户每天产生的污水在氧化塘皆可得以完全处理,并达到灌溉要求,用来浇灌蔬菜、庄稼和果树,污水得到充分利用。这种花费成本不多又能处理污水的方塘,早在200多年前就有了,一直延续至今。”

满村绿意、干净整洁,是人们对冯地的最深印象。冯地村地处连城东部高原梅花山区,海拔较高,年平均气温16.9℃,即使是在盛夏,晚上睡觉也得盖被子。有广袤的青山绿水环绕着,村庄就显得格外清新,干净得连蚊子也都知趣地不敢贸然造访。一条平坦村道把冯地村一分为二,一眼望去,白墙黛瓦,一条小溪从村中流过,锦鲤嬉戏其间,俨然一幅山村水墨画。一些留守家园、过着惬意生活的老人闲不下来,种植一些农作物、原生态蔬菜,房前菜园,屋后竹林,成为冯地一抹独特的风景线,好一派田园风光。除了这些,洋气的2层水泥房或别墅,还有很多的瓦面房子,这些老房子冬暖夏凉,舒适安逸,经过重新装修后,古朴中夹杂着几分现代豪华气派,丝毫不逊色于城里那些高楼大厦,这些乡下的“美丽别院”令人心生羡慕。

而夜色下的冯地村是宁静的,静谧得可闻溪水轻语、山风低吟。回归大自然,远离城市喧嚣,择一处寂静之地栖息,已成为越来越多城里人的新梦想。我是喜欢安静之人,置身于冯地村,忽然也在心里默念着:真想有一天,也离开喧嚣的城市,回到乡下去,择一高地,建一古色古香的农家小院,重归原生态的生活,然后在生于斯长于斯的乡村渐渐老去……

溪流无岁月,古树有春秋。漫步于平坦洁净的村道,桥边的老水车还在摇着流年。作为九龙江源头第一村,冯地的发展优势在于原生态,产业在于原生态,希望也在于原生态。由此,笔者还有一种念想:要尽快让这里的人气旺起来、热闹起来,让外出打工的冯地人回归故里,不再在外奔波,充分利用独特的原生态和旅游资源,重整旧山河,振兴乡村,阔步地奔向小康。因为,古老的冯地,在炊烟袅升中还有对美好生活的更高追求…

(本文原载于《走进“八闽旅游景区”·连城》;图片来源于“图说龙岩”,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