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茶浸润的名村
何少川
戊戌年冬至前,我来到这座山村。昨天还是阳光生辉,今日却细雨霏微,气候温和略感凉意,天象犹如清明时节。刚进村,放眼周边环山拥抱,远处峰峦叠嶂云雾缥缈,近处层层茶岭绿丛青翠。在迷茫的朦胧之中,我的幻觉展现出明前采茶的繁忙场景:岭头上、山腰间,一排排劳作的采茶女,正在收获天地人共同创造的佳叶;快登园、穿茶垅,壮汉们挑着担子,忙忙碌碌地要把采摘下的鲜茶送往制作房。这时响起悦耳动听的茶歌,在山谷中回荡着。听得真切,那是本地方言的唱词:
三月择茶三月三,身穿蓝裤漂白衫,
头戴银簪快步走,去到茶行择茶干;
你去街头“松记”择,我去街尾“万泰”行,
坦洋诸娘手艺好,脚踏茶行好赚钱;
白茶先择出去卖,乌茶后择价钱昂,
绿茶细择粒粒宝,红茶净择卖番邦;
也赚白银三十两,也赚衣裳三十箱,
也赚鱼肉回家里,也赚好酒敬爹娘。
福安市社口镇坦洋村 (薛瑜婷供稿)
我走进的这个村庄,是福安白云山东麓社口镇西部坦洋村,著名的坦洋工夫红茶发祥地。
论起历史,对比福安众多村落,坦洋村并不十分悠久。明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编修的《福安县志》中,尚未有坦洋村的记载。坦洋村名最早见于清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的《福宁府志》,因村落的形状像长块木板,原称“板洋”,大概还因地势坦平又谐音,正名改为“坦洋”。
关于坦洋村名的由来,有一则有趣的民间故事。这则民间故事,反映了坦洋人对本村风水宝地的热爱。说是1000多年前的五代,邻村有位相貌平平的女子,被娶为闽国“鸭母娘娘”。迎亲时坐上国王的鸾轿,路过坦洋之后竟变得容颜犹如天仙。于是,人们便称此地为“变样”,后来逐渐衍化成“板洋”“坦洋”。
大约是8年前,我到过坦洋。那次,我浏览了老街、古村落、古茶行和祠堂等。这次,我再访坦洋,参观了坦洋工夫历史文化展示馆、民富中心,以及正在建设中的坦洋工夫历史文化主题公园。有个强烈的印象,茶在这里无所不在,坦洋是一个从古至今被茶浸润的中国历史文化名村。
据史料记载,从明万历年间(1573—1619年)至清初,黄、朱、胡、施、诸姓从外地迁徙到坦洋落户。坦洋的自然、地理条件,是茶树的优良生长地,这些定居户自然要以开荒种茶为业。早期坦洋人主要经营的是菜茶,以绿茶为主,天然香气馥郁的桂香茶闻名遐迩。相传19世纪中叶,清咸丰、同治年间,坦洋村茶商胡福四(又名胡进四)、施光凌以坦洋菜茶为原料,试制红茶成功,茶标“坦洋工夫”,远销西欧名声鹊起。1915年,坦洋工夫红茶荣获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金奖,更是吸引着四方茶商接踵而至并设洋行。坦洋工夫红茶,在清光绪年间至1915年时期最为鼎盛;第一次世界大战茶叶贸易被迫中断;“一战”后到1936年间,坦洋工夫曾再度复兴,坦洋街上出现大茶行23家、中小茶行10余家。从中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自从有了坦洋村,就有了茶业,村与茶共生同荣。
清光绪年间重修的《坦洋朱氏宗谱》卷首,列有“坦洋十景”:桂岩秋月、蒙井冬温、文笔耀奎、石鲸跋浪、龙口喷珠、莺滕流啭、三仙隐洞、九蟾饮川、石门晓烟、钲鼓晴雾。对“十景”的命名有不同版本,一个村能评出“十景”至少须有3个条件:一是山川形胜风景秀丽,二是食宿无忧相对富裕,三是有一定的文化氛围。历史上见有评“十景”的大多为县或城关镇,村这一级的较为罕见。我倒是在闽北看到一个,那就是政和工夫红茶发祥地锦屏村,巧的也是茶村。
风光无限的“坦洋十景”,有的却还与茶“沾亲带故”,这也说明茶对坦洋村的洇染之广之深。例如最为知名的“桂岩秋月”,清咸丰元年(1851年)举人郭尚宾《桂香山记》开头即写道:“桂香山在坦洋。产茶甚美。山上有桂岩,桂花的香气闻于数里。”坦洋村早期生产的菜茶,也因十里桂树香气自然窨制,造就的桂香茶成为市场抢手的畅销货。又如“蒙井冬温”另有称“蒙井清泉”,是桂山山岩下一口井。此井本来默默无闻,据传宋朝历史学家郑樵慕名桂香山茶前来考察,佳茗无疑,但好茶要有好水,陆羽《茶经》言:“其水,用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于是,郑樵在山上踏寻,来到那眼蒙井泉边,发现一泓清流从岩石间汩汩溢出,水质晶莹剔透,不是一般的水井而是岩泉。他汲取蒙井清泉冲泡山产之茶,果然茶水格外醇香,诗兴而起挥笔写下“静涵寒碧色,泻自翠微巅;品题当第一,不让惠山泉”,并题“蒙泉”二字,立碑刻于井旁,“蒙泉”由此身份百倍成为一景。郑樵的“蒙泉”字碑,“文革”期间已被毁。
在这座古村落里,文化底蕴深厚。那些仍保留着清代风格的古民居、古茶行、廊桥、天后宫、炮楼、施氏祠堂、胡氏祠堂等建筑,更是因茶而建,或是有茶才能建,与茶业的关系密不可分。众多的建筑物,一座一个景观,让人目不暇给而过眼难忘。
始建于清乾隆二年(1737年)的真武廊桥,贯木拱桥梁,横跨于坦洋村口的坦洋溪上。桥上由数个亭子连接在一起,非常有特色,形似螳螂虾,俗称“虾姑桥”。一度毁于水患、火烧,清咸丰、光绪年间两度重建,便利茶道的内外畅通。茶农茶商在廊桥上买卖茶叶,是坦洋村茶叶交易的公共场所。
位于山坡上,背山面水的横楼,高三层宽近百米,俯视前面纵横交错的街巷,外观凸显雄伟气势。建于清光绪年间,原为施光凌创建的“丰泰隆”茶行旧址。楼内每层11开间,是制茶与卖茶的基地。
十分奇特,在一个面积只有近7平方公里的村庄,坦洋在民国初期,竟修建了12座炮楼,如今尚有2座保留完整。炮楼高四层,用三合土夯筑,二层以上有许多外小内大的窗户,可作采光通风,也当为瞄准口对外防御。那是由于当时坦洋村茶叶贸易昌盛而富裕,村中财主就有70多家,炮楼应需兴建,护佑全村。
一般来说,恭奉海神妈祖娘娘的天后宫,大多出现在沿海一带。但是,在山区坦洋村也建有雕梁画栋、构思巧妙的天后宫。这座由香炉、门埕、大门、戏台、天井、大殿与后天井组成的宫庙,始建于清道光三十年(1850年),历代重修保留完整的主体格局。当地人告诉我,村里之所以修建天后宫,为的是祈祷妈祖娘娘,保佑那些漂洋过海的运茶船只平安顺利,天后宫同样因茶而建。
时至今日,茶叶生产依然是坦洋村的主业。茶园面积4200亩,全村拥有茶厂(家庭作坊)35家、茶店(茶行)18家。村经济收入主要来源于茶叶种植,2017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近2万元。近些年来,坦洋村与时俱进,积极推进坦洋工夫茶旅游文化产业发展。他们制定规划,打造“一园、二轴、二区”,即坦洋工夫历史文化主题公园,街区茶行历史风貌景观轴、濒水生态景观轴,坦洋工夫历史文化揽胜区、古民居保护区。从2012年开始投入建设,制定的规划一一落实逐步实现。
茶浸润的坦洋村,正向高颜值、大繁荣、更富庶加速发展,令人十分期待!
(本文原载于《走进“八闽旅游景区”·福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