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9-18 11:29 来源:福建炎黄纵横 作者:林思翔


探访迪坑

 

林思翔

  

 

一到连城,就听当地朋友说,应该到迪坑去看看,那是一个美丽而有故事的地方。又美丽,又有故事,多吸引人!于是我决意要去迪坑走一趟。

那是秋天里的一个晴好日子,阳光明媚,景物清新。进入塘前乡地界后,10来分钟车程就到迪坑村。恢宏的石砌大楼在村口迎接我们。抬头看,门楼正中上书“文明有象”4个大字,定睛一看,落款竟是“纪昀”。两边对联为“昔时尚武崇文地,今日腾蛟起凤乡”。一代文豪纪昀(纪晓岚)何以到此题词,这偏僻山村又何以成为尚武崇文之地?带着这些好奇我们走进村里寻古探幽。

迪坑地处冠豸山脉的峡谷间,一条清溪穿村而过,民居列于两岸溪畔,粉墙黛瓦,错落有致。郁郁葱葱的绵延群峰如一条巨龙环绕村周。山外还有丹霞地貌的云霄岩护卫。村口轻瀑飘飞,廊桥飞架。立于桥上远眺,整个村庄犹如一条白色小龙蜿蜒蛰伏于气势磅礴的绿色巨龙脚下。故有“龙伏迪坑,云霄伴舞”之称誉。

陪同我们前往的乡干部江仁铭,就是迪坑人,对迪坑情况非常熟悉,他边走边给我们讲述纪昀题词的故事。

那是清乾隆年间。迪坑学子江龙蟠到汀州府考试,候考时,学子们看见《四库全书》总纂纪昀到场督学,纷纷围了过来,向纪昀请教学问之道。纪昀便在一张纸条上写了几个字作答,交给在场考生传阅。见考生围拢而来,纪昀便叫接到纸条的考生念一下。这位学子因本地口音太重,念的意思居然与纪昀表达的相反,引起众人大笑。全场唯江龙蟠没笑,于是纪昀记住了他。清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纪昀到各地游学,到连城冠豸山后,忆起江龙蟠,得知龙蟠居“豸后迪坑”,因路途不远,便欣然前往。一进村,遇村民皆以礼相问,见邻里间人们怡然自得、和睦相处,有些青壮年在门前坪上打拳舞刀,村庄房屋错落有致,更为惊叹的是琅琅书声,好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纪昀叹曰:“又一处世外桃源也。”于是当他走进江龙蟠住屋进士第时,便挥笔题写“文明有象”4个大字赠予,赞赏迪坑村文明新风,勉励江氏家族将其弘扬光大。

纪昀题词说得没错,迪坑的文明之风由来已久。迪坑虽地处僻壤,却钟情教育。迪坑居住的江氏人家为客家人,他们的祖先当年从战火纷飞的中原南迁时,不仅带来先进的耕作技术,也带来了中原文化。他们秉承“崇文重教,耕读传家”的祖训,自清乾隆至嘉庆年间,村里就先后办起了云霄岩、园墩和寨墩3个书院。

为解决书院资金问题,江氏家族除设立公田收入外,每户还要上交教育粮(每人口1桶谷,即17市斤),对上学者给予稻谷补助,从第一年补助5桶到第3年补助15桶,再到上县蒙学补助20—25桶,上州蒙学补助30桶。凡县、州学读完毕业的学生,每人每年可享受补助谷120桶,直到终老。

缺乏师资,村里第一个进县学考取邑庠的江一诚返乡任教,并根据自己所学所知,自编教材《眼前便用》,四字一句,朗朗上口,内容丰富,通俗实用,既教文字,又明事理。这本融农耕、家居、生产、生活知识和家规祖训于一体的“四字经”,是当年汀州府唯一的一本村民自编教材,今天读来也不失为一本启蒙教育的实用课本。

由于建立激励机制,村里崇文重教蔚然成风。清乾隆以来,村里3所书院共培养出了2个举人、3个岁进士、1个四品都司(御前侍卫)、6个五品和14个六品文武官员,此外还培养出了贡生、庠生、廪生、监生等100余人。一个闭塞僻远的小山村能走出这么多读书人实属不容易。江一诚、江一谦兄弟的子孙中,数十年间在同一张书桌上读书,就培养出1个四品都司、2个举人、3个岁进士,以及监生、秀才若干人,故有“一桌九功名”之称。

t0132beffe477b274e4.jpg

迪坑进士第

村里的明清建筑也承载着厚重的文化。当年纪昀书写题词的进士第,是村里现存最大的古建筑。这座建于清乾隆十五年(1750年)的建筑,占地面积达2600余平方米,靠山临溪,屋内上下3厅、两边两直横屋,9井13厅,计100多间。还有宽大的地下室。远看像是围屋,近看却如吊脚楼。门前竖有两对盘龙缠绕的桅杆,昭示这里主人地位显赫、富甲一方。这座建筑物不仅是当年村里崇文习武的场所,也是议事祭祖、御敌固防的地方,造型独特,结构合理,其建筑风格兼容中原、徽式与江浙特色。

建于清雍正五年(1727年)的儒林第,门墙依然完整。这座建筑面积近2000平方米,共有上百个房间,大门外竖立两对清嘉庆年间立的桅杆。这座豪宅因清咸丰年间曾作为汀州府临时办公地点而远近闻名。当年太平军攻克汀州府,知府孙家良被抓遭害。知府被抓前,督考京官徐树铭预感情势不妙,就与知府商量,若出现不测,就由汀州州同江于钧与江于云等(均迪坑人)将府堂搬到迪坑儒林第,由江于钧开堂办案。儒林第也就成了临时府衙。

迪坑崇文也尚武。江仁铭又讲述了发生在迪坑的一段往事。

迪坑虽地处偏僻,却是当年清流、连城通往姑田、永安的交通要道,由于商贾往来众多,村里也时常受到匪徒的骚扰。明朝后期,村里派出应湖、应海兄弟俩到嵩山少林寺学习武功,回来后便在村里制高点云霄岩设立瞭望防御哨所,防范匪徒侵扰。此后习武风气渐盛,村里设有7所武馆,传授武艺。明清期间,村里涌现出一批又一批武艺高强、能征善战的勇士,迪坑也因此成为当年的武术之乡。

1851年爆发了以洪秀全为首的太平军起义。太平军翼王石达开部下翼殿右一旗大军略彭大顺先后4次进入福建,3次进击闽西。

1861年,这位人称“彭大王”的将领,攻克长汀后直逼连城。当时太平军军需不足,急需补充,为了筹集军饷,他们不择手段,甚至武力筹饷。太平军对迪坑狮子大开口,百姓受不了无端勒索,加紧练武,还组织了由32个年轻人组成的童子军,准备以武力抗捐。

这年农历三月二十九日,正是春播下种时节,村民们正忙于春耕。彭大顺半夜发兵,亲自统率,兵分两路直插迪坑村。彭大顺手舞大刀,冲杀过来。训练有素、武艺高强的村民江昭翰带领童子兵挥动长棍钩刀等,顽强应战。双方在腾云背的田垄间激战半天,尸横遍野,血水满田。战至中午,太平军遭到重创,江昭翰也在激战中阵亡。

彭大顺见状又亲自出马冲入阵中。此时,年仅19岁的江昭翰4子江于榜,初生牛犊不怕虎,缠住骁将彭大顺厮杀,钩刀对大刀,寒光闪烁。几个回合后,彭大顺疏忽露出破绽,被江于榜反手一击,矛叶钩刀刺入彭大顺肋部直抵心脏,随钩刀之势彭大顺被拖下马来。彭奋力反击,忍着剧痛挥去一刀,劈下了江于榜头颅。

江氏3兄弟听说父亲和四弟被害,更加拼力冲杀,战至下午,于源、于兴相继被害,只剩长子于将拼命杀出一条血路逃走。一天下来,江昭翰父子5人阵亡4人,童子军几乎全军覆灭。太平军也伤亡近百人。彭大顺因伤在心脏,流血不止而亡。彭大顺战死的第2天,其夫人亲率太平军卷土重来,血洗迪坑村,村民死难近千人。

这场迪坑的家园保卫战,得到当时朝廷的高度认可。清咸丰皇帝见到上报的奏折后龙颜大悦,赞赏迪坑村民抗贼有功。追封江昭翰为五品蓝翔奉直大夫,江于榜为飞虎将军,江于兴、江于源为护卫将军,江于将、江于照、江于莲、江于煜、江朝裕等一律封六品军功,拨金银、御酒安抚。另颁发圣旨牌一块表彰。所有参战人员名字都刻在一面匾上,清流知县崔光禄题匾曰“千古如生”。如今历史的硝烟已经远去,历史的故事仍在村里流传着,先辈们勇敢顽强、誓死保卫家园的大无畏精神也深深融入一代又一代迪坑人的血脉中。

迪坑的历史令人寻味,迪坑的云霄岩风景很美。云霄岩,又名“蜘蛛岩”,隐于村背的山峰后。爬了几道石岭,又绕了几个山弯后,才远远地看到。丹霞地貌的云霄岩,峰峦突兀,高耸入云,峭壁险峻,气势磅礴。阳光照射下,那粉红的肌体显得格外清润可人。

走在向上攀爬的山间,也是在赏景。葱茏茂盛的树木在空中密集交错,山径间拱起了一道长长的绿色走廊,遮天蔽日,凉风习习。行走在这“时空隧道”,那富含负氧离子的清新空气,涤心透肺,令人神清气爽。如夏天来此,一路蝉鸣鸟叫,唱来和去,那清脆悦耳的天籁之音,让人有如入仙境之感,妙不可言!

云霄岩海拔近700米,冲顶那段路,虽只有百来米,但路陡,只能踩着岩壁凿出的石痕一步一步地往上爬,较为吃力。山顶边一块平地上有座古庵,名“角下庵”,供奉着当地人信仰的廌神。再往上爬一段路,就到山顶了。山顶就是岩窟。窟内可容数十人,中间一个小佛殿,供着观音菩萨。窟顶岩壁上有许多大小不一的孔洞,看起来如蜘蛛状,故云霄岩又名“蜘蛛岩”。

有道是:“天生一个仙人洞,无限风光在险峰。”从洞窟望去,连城、清流乃至永安大地尽收眼底,群山众峰一一拜在脚下,村舍点点,绿意绵绵,辽阔原野,悠悠无边。这情景恰似宋寇准《华山》一诗所言:“只有天在上,更无与山齐。举头红日近,回首白岩低。”立于此,心胸开阔,浮想联翩,闽西大地,壮哉美哉!

迪坑真是一个美丽而有故事的地方!

(本文原载于《走进“八闽旅游景区”·连城》;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