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4-23 11:29 来源:福建炎黄纵横 作者:吴建华


楼坪村传奇

 

吴建华

 

楼坪村,是周宁县李墩镇最为边远的行政村,在风景峻奇、秀丽的“石门山”下,村庄四面环山,北倚巍峨的石门山,东与牛岭仙岗、芹溪中村相邻,西以洞宫山、洞宫村为界,南与南坑岗、北洋村毗邻。

楼坪,自古以来就是屏南、政和、周宁“三县”之间的重要官道。如今在建的宁武高速公路楼坪特大桥,福建第一长洞宫山隧道穿境而过,使这个古老的山村,焕发出新的青春和活力。

fb287422c2c64549bddf6bef9b39f988.jpeg

溯其始祖,乃中华民族的始祖黄帝之第五子,弓箭的发明者——张挥。楼坪的肇基始祖是十六世祖荣四公,于元至正年间由屏邑浙洋岔(今屏南甘棠)迁居于芹溪,数世再迁楼坪洋中。

楼坪又名“善积乡”,是一百四十四世祖张赐锦公投军任建宁府游击,功绩卓著,蒙张太守奖匾“舞台旌义”四字,又蒙知县给“积善守法”四字,以旌之而得名。

楼坪村地处偏远,自古民风淳朴、村民热情好客,有一句顺口溜可窥一斑,“宁可楼坪站一站,不去外地吃鸡蛋”。楼坪村人紧紧把握改革开放良机,将一个落后的边远山村,建设成遐迩闻名的“先进村”“文明村”。古诗云:“有山无水不精神,有水无山俗了人”。这里四面环山,植被保护完好,野生动物种类繁多,山势巍峨、水清瀑美,主要景点有石门洞天、鲤鱼朝天、龙井连心、石笋争奇、纱帽岩、旗山顶、长老岩、鹰嘴岩八景,其中以村后的“石门山”最为引人入胜,素有周宁的“小武夷”之称。

依托优越的地理环境,楼坪村目前可供开发的资源有林木、毛竹、石材等,其中石板材色泽精美、储量丰富。此外,食用菌、反季节蔬菜、板栗种植,也成为当地农业的一大特色。

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就天下奇山、秀水、洞天,福地。楼坪的石门山巨石壁立千仞,峰峦叠嶂、气势雄伟、气象万千,迎迓远方的游客去寻奇探幽。

据传说,远古时石门朝开夕闭,颇为神秘,不知何年何月,石门却从此为世人敞开,再也不关闭了。远处望去,石门左边凝视伫立着一尊石人,严挺肃立,忠于职守,传说他是掌管开闭石门的神仙。

石门山主峰右侧有老虎岩、三层岩、锣鼓岩,相传当年这座锣鼓岩,朝鸣锣石门开、夕鸣鼓而石门闭。这些神奇的故事,迄今还在当地传扬。

楼坪还有许多鲜为人知的地方,诸如前塘瀑布、旗山、鹰嘴岩、田螺洞等景观,随着当地旅游业的发展,石门山景区吸引天下宾客,前来观光旅游、揭秘探幽。

如同驰名的自然景观一样,楼坪的古民居亦饮誉八方,游客无不惊叹它的古朴、端庄与宁静。

楼坪过去有钱人头等大事,就是买地建房、安居乐业。因为当时楼坪人在外,生意都做得比较大,因此,远近很多人都把地契送到这里。大家都盖房屋,人人都求精美,一时扬起攀比风,涌现出许多装修考究的大房子。这些老屋多是清朝同治光绪年间建造的,各古建筑之中,都有大量精美的石木雕刻。窗格、廊檐都雕饰得十分精美,镂刻的花鸟人物图案,无不栩栩如生,有的来自传说故事的内容。

这里的每栋房子都有考究的青石大门,石门一律錾刻对联,如“千秋金鉴家声远,万选青钱世泽长”“清河家声远,厚水世泽长”“一勤天下无难事,百忍堂中有太和”等。

163318porzmr9o7hg4rap9.jpg

如今,村里保存完好且有特点的古厝有好多幢。坐落于村中心的“炮台厝”,建造得最为坚固、精美、宏大。墙基的石头间隙,用微薄的刀片都无法插入。这座“炮台厝”,大约建于1934年,炮楼四面有30多个炮眼,窗门用厚约4寸的青石板做成,有很好的防护作用。

光绪年间,张政痒的老屋算是颇为考究的一幢。来到政痒老屋,只见正门之上有一匾,上书“贡元”两字。站在仪门边,迎面见过廊处悬一匾,书“文魁”两字。站在厅堂向外看,下可直见仪门、正门,抬眼是仪门、厢房上的回廊。倘若站远点,透过采光天井向上望去,隐约可见大门墙里侧墙头,也有镂刻雕花装饰。楼坪的古屋有一个显著的特色,多数都有精美的雕刻。但最精美的老屋,大概算是张景应的祖屋,这间老屋是光绪年间其太爷张鹏程留下的。张鹏程是楼坪第一秀才,乐善好施。他的老屋装饰多取材典故,刻画人物的神态表情栩栩如生。现在,走进楼坪村的一些老店,依稀可见昔日的辉煌。

据《周宁县志》记载:“石门山西南方向2.5公里的北洋村尾附近,有一个巨大的岩洞——滴水岩,俗称‘底岩’。岩嶂斜复突出,高100余米、宽300余米,岩顶泉水终年不竭,临空飘洒而下,犹如珠帘高挂。清顺治年间,村民阮、叶二姓建寺于岩下,栋不加瓦,寺中可容数百人。”

这座滴水岩,还有一个传奇的故事,不知是哪朝哪代,有一个老和尚,要寻找一个能供他修道的岩洞。一天,他寻到了周宁楼坪西南方的一个大岩洞,就在这岩洞里住了下来。有一天,老和尚发现洞壁上有一个小窟窿,有一粒米塞在那里。他爬上去,把那粒米拔出来。这时,一粒又一粒像滴水一样滴出一碗米来。老和尚很高兴,马上拿去煮,刚好够他吃一顿。

从那以后,这小窟窿天天都会有米“滴”出来,“滴”下的米,都刚好够和尚吃。老和尚就安心在这里修道了,这岩洞也就名叫“滴米岩”。不久,这个滴米岩会“滴”米的事越传越远了,这下就有很多人来岩洞烧香。真奇怪,不管有多少人,岩上小窟窿“滴”出来的米,总是刚刚够众人吃,不多也不少。

后来,来了一个贪心的和尚,整天好吃懒做。一天,老和尚叫他去盛米。他挑箩担去,看米一粒一粒慢慢滴,就拿了一把铁钳,想把滴米的窟窿撬大些,多滴些米,拿去卖了挣些零花钱。于是他把铁钳用力一戳,米不滴了。再用力一撬,一股冰冷的清水喷涌而出,全身被湿淋。他气急败坏地捡起一粒小石子掷上去,那石子正好塞着窟窿。这时,水少了,只有几滴滴下来。滴出来的水清清的,一直到现在,还是那样滴,后来人们把“滴米岩”改为“滴水岩”。

(本文原载于《走进“八闽旅游景区”·周宁》;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