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3-13 11:24 来源:福建炎黄纵横 作者:朱谷忠



红菇村的故事

 

朱谷忠


 

微信图片_20200313112427.jpg

(一)

  红菇是大田珍稀的一种野生菌,因营养价值高、口感清甜而日益走俏。这些年,它一直被当作滋补的上品,倍受人们喜爱;特别是盂坂村的红菇,伞盖深红惹眼,姿态丰盈,甚至被喻作“红颜”。正是这种原生态,使它的身价逐年攀升。

  但红菇产量少,人工栽培是世界难题。大田东风农场副场长章进权在陪同我时,告诉我:真菌专家曾探索过红菇人工栽培技术,至今未能攻克。采访前,我也在一份资料中看到:永安市贡川镇一位陈姓老农曾到红菇生长点,挖取表土放进培养袋客土培植,年长一二批。目前,红菇人工栽培已实现纯菌丝分离,但分离出的菌丝无法培育种植,这是攻克红菇人工栽培的关键。

  如今红菇价格不菲,过去一斤八九百元还有地方买。这些年,红菇价格普遍突破每斤1500元。2013年8月,央视7套《绿色时空》栏目,到大田制作《野生红菇也成了香饽饽》的专题片,片中解说员惊呼:大田的红菇,它无花无种,如何繁衍;大田的红菇,它价值千金,让人月赚万元……

  我问章进权,红菇到底是怎么种出来的呢?他笑笑:“其实不是种,全是野生。无花无种,却有传宗接代的老菇穴,年复一年可以在同一个老菇穴上长出红菇。红菇生长点比较分散,很少成片连遍,只要不把生态环境破坏,年年这里都会长……”

  说话间,车子拐进了深山老林中的盂板村。山上重峦叠嶂,四围竹林甚茂、松杉滴翠,在悠远的宁静中显出一派自然的欣欣向荣。远观四下诸峰,山色葱茏,青烟缭绕。行走其间,一路树阴匝地、鸟飞蝉鸣,虽然是炎炎夏日,但是阵阵山风,顿觉神清气爽,令人物我两忘。看着山坡上潮湿的泥土和碧绿的草木,听着不知名虫子有节奏的长鸣,感觉是那么陌生又那么亲切。

  来到山上东风天然菌业合作社办公室,合作社理事长苏光地和监事长郑其才正等候我们。坐下泡茶时,我问苏光地:“听人说,你是能找到上百个红菇老菇穴的高手?”苏光地没有回答,坐在他身边的郑其才笑道:“这是老苏家族的秘密,曾一代代口口相传。”郑其才当过教师,他不紧不慢地说:“我们盂坂村的留山,产红菇的历史悠久,在南宋就有记载,现在拥有阔叶林3600多亩。留山上产菇林区达2600多亩。”说到这里,他才回答了我刚才的提问:“我们村是公元1132年从仙游迁移过来的。为了讨生计,多少年后才积累了采菇的经验,许多人像老苏一样,过去怕暴露,只能连夜去采红菇,茫茫森林里,老菇穴隐藏在哪里,哪里才是红菇落脚的地方,他心中有数呢。”

  这真是太意外了!我“啊”了一声,报了自己的籍贯,连忙上前重新握了握手。好久,才感慨地说:“老乡,你慢慢讲!”

  这时,苏光地自己介绍:“确实是这样,在上千亩的山林里找如此小又珍贵的红菇,犹如大海捞针。但许多村民都有经验,知道生长特征,山林里有米椎、青冈栎树、栲树,这些树底下就长红菇。海拔200米到900米之间的山林,混交林为主,但青冈栎树下红菇产量最高,品质最好。采时,开散的红菇味道不错,鲜美,但价格不好;长相、卖相好,价格最高;走路时要小心翼翼,后脚跟先着地,别踩到红菇。老的树林长得少,青壮长得多。红菇长得特别快,一天能采摘两次。如何鉴别红菇真伪,方法有三:一看伞盖,二看菇杆,三看菌褶……”

  苏光地不护短,他直言说:“不过在以前,我们村民也乱采乱摘,破坏森林生态,致使红菇越来越少!我非常痛心,难怪有记者说我苏光地是冲冠一怒为‘红颜’,我也的确发誓要保护好祖祖辈辈传下来的好东西,保护好山林。”

  原来那些年,在没有成立合作社之前各家各户都是各顾各家。一到红菇采摘季节,深山里起码上百号人,几乎家家户户都有人采红菇。为赶在红菇出土前守候,许多人进山时间秘不宣人地一早再早。

  他介绍:不少“红菇窝”是家族秘密,一代代传给子孙。为了防止外人知道视为家族秘密的“红菇窝”,有农民采取了“踢窝”的方法毁坏红菇生长点。一些老采摘户为了独占“红菇窝”,把很小的尚未长成的红菇也连根拔起。要知道,红菇还没长大,散落在外的孢子就越来越少,影响红菇的产量。有的为了不让别人发现“红菇窝”,还毁坏了采摘现场。

  苏光地看到:因为过度破坏,红菇天然生长环境只减不增。但若农民采摘户一直各自为政,长期采取这种毁坏式的采摘方式,红菇的产量可能越来越少,甚至绝迹。要避免这一现象延续下去,就得找到一个解决的办法。

  说服吗?用什么说服?

  制止吗?红菇是林间自然长成,自古以来都可以自由采摘呀!

  2006年的一天,苏光地听朋友说了农村可以成立合作社的信息,就马上到县经管站了解如何成立合作社的具体细节,同时跟村领导及好友郑其才等人共同探讨交流。他们一拍即合。

  事不宜迟。第二天,召集全体村民开会,宣传有关合作社精神,针对成立合作社展开了讨论。

  苏光地等人认为:只有组织起来,才能形成合力;只有组织起来,才能对红菇进行有序、合理的采摘;只有组织起来,合理分配,才能以强带弱,同时维护好生态,共同走上富裕的道路。

  然而,方案刚说完,就被村民否了,理由是:“红菇窝”自古以来就是各家秘密,采菇由个体,集体采撷没听说。再说劳动力有大有小,分工不一,菇片有远有近,怎么搭配?还有,财权谁来把控?将来怎么分配也是大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村里几个领头的统一了思路,觉得事先动员做得不够,决定分头再去做工作,还把《合作社法》的书本发放给各个村民,让他们对成立合作社的好处更加了解。到第二次会议,一下收到成效了:全体村民都同意成立合作社并制定了章程。曾当过村主任的苏光地连夜召开会议,虽说气氛有些凝重,但道理讲清了,前景看明了,于是一纸合同上按下36户红手印。不过,当时谁也没料到:这按下的36个红手印最终引领他们打开一个财富之门。

  这一年,是2006年。

  成立合作社,对盂板村确是新鲜事。全村36户136人,分为4组,红菇林分为4片,按片管理。每年8月下旬到9月上旬是采红菇最佳时间,在东风农场和当地派出所全力支持下,严加看管自家的红菇,每天24小时吃喝拉撒都在山上,防止红菇被偷。第一年,每家就比往年增加了几倍收入。

  尝到甜头的村民开始想到:想方设法扩大面积和产量吧?这一想法也得县里乡里和农场的支持。不过,搞农业、林业科技的人员下来告诉村民:要想保护好红菇,首先要保护好红菇赖以生存的树林,特别是供生树种不被破坏。除此,要想让红菇长得多、长得好,要劈除林内的杂草、杂灌,还有藤本。有利于通风透光,有利于红菇的生长,提高产品的数量和质量。红菇喜欢湿润、高温的环境,因此有太阳雨的时候,红菇出得最多,有些要留在林地作为繁衍的种源,这样也有利于来年长菇。还有,采红菇时要注意,土里有长成红菇的菌丝,带走的土越多,菌丝损失越多。这些科技知识一讲,村民心里就更豁朗了。合作社因此订了一条“土要留在原地,采菇不带走土”的铁打纪律。再一个就是红菇的烘烤,过去一般用煤炭,但苏光地他们用木炭,可以减少二氧化硫,提高红菇质量。而对一些过于衰老的林区,他们在农场首肯下,有计划地间伐,重点把一些死树砍掉,种上幼年的供生树种,对稀疏的林区则种上新的供生树种。

  苏光地回忆说:“那些日子虽然忙累,但算了一下,每户可赚七八万,高峰期时一户一天能赚一万多元。取得经济效益之后,老百姓更加自觉,也更加热心保护好天然林。”

  一席介绍,给我上了新鲜的一课。不过我还有个疑问:合作社36户分为4组4片管理,可能存在这一片老菇穴数量不一样,每年红菇产量也会少、收益也会少的现象?苏光地回答说:“我们采用红菇林每年轮换一次管理,每组成员经过4年轮换,就可经营到各片山场,很好解决分配不均问题。”

 

(二)

  午后4点钟光景,我们走进山中小路。迎眸移步,但见半山直到峰顶,一片片树荫浓密、阴凉沁人。苏光地告诉我:“这里树下有很多红菇窝点,但现在还不是红菇冒出的时节,所以看不到。”顿了顿,他又说道:“合作社发展到今天,无论从修路、配电、供水,以及资金支持、项目配套还是品牌创建等,当地政府和农场都给予大力支持,让我们可以安心干事、创业。”

  这时,走在前面的章进权回头对我说:这主要是他们勇闯新路的结果。近年来,林下经济这个字眼不断冲击人们的眼球,在社会经济发展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既保护生态,又促进农民增收,具备生态和经济的综合优势,成为现代林业发展的一大特色。盂板村以自己的果敢和智慧以短养长、以林护农,保护了森林生态,走上了“不砍树也致富”的路子。

  边走边看中,他们又向我讲述这样一件事:

  由于红菇市场的旺盛需求,激发了不少贫困群众护林的积极性,三明市林业局曾组织召开了一场红菇专题座谈会,林业部门、农业部门、工商部门、食用菌研究专家、村民代表多人参加。会议明确提出“红菇产业化”概念,探讨红菇产业化的前景。林业部门还现场给出多项扶持红菇产业发展的政策。

  与会人员认为,三明不少红菇产业处于自产自销的自然经济状态,市场化程度低,营销混乱,真假混杂,未形成品牌,附加值也不高。做大做强,存在诸多难题,尤其是红菇纯菌丝人工培养难度堪比数学界的“哥德巴赫猜想”,已难倒几代食用菌研究专家。但三明市有500多万亩天然林,做大做强红菇产业有独特的优势。然而,因为过度破坏,红菇的天然生长环境只减不增,产量一直不高。许多专家认为,红菇共生林是出红菇的必备条件,要发展红菇产业,必须摸清共生林面积,确定共生林的具体位置,这是做大红菇产业的第一步。

  听到这里,我连忙问苏光地:“这个会你参加了吗?”

  苏光地说,他参加了。就在这次会上,他介绍了八峰天然菌业合作社的经验。然而,合作化引入红菇采集的可行性,成为会上争论的一大焦点。随之,他又详细介绍了他们的具体做法。

  “没有合作社,盂坂村红菇做不大,单位产量也提不高。”苏光地铿锵有力地说,“规范发展后,红菇共生林得到保护,采集规范起来,烘烤出来的红菇品质更高。”

  但有些人却存疑:“盂坂村小,红菇共生林面积不大,红菇生长相对集中,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不过,不少人却听得津津有味,有关领导也在会上表示:盂坂村以合作社发展红菇的做法取得成效,可以稳妥推广。会后,一些人拉住苏光地,要他详细讲讲前后经过。苏光地告诉他们说:要做这事,就得铁了心。他说,当初他动员了同村的一些老伙计,一道拿起纸笔,进村入户,开始奔走。“每一个字、每一个数,都是我们走东家、串西家,用脚底板‘走’出来的。还得准备接受挨个问、逐个核。比如,如果划片、如何管理?还比如要修多长的路、能架多长的水电?这都得事前去实地查看,有不懂的,找人问呀。碰到说法不一致,还要不怕麻烦,多次去县里有关部门核校。”

  “其实,山区老农民对农业对森林有感情,而年轻的新农民有文化、会经营,他们都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要想方设法依靠他们,得到他们的全力支持。”

  在大家前后的讲述中,我也大致了解了合作社主要管理方法,这就是:健全制度、创建品牌、规范管理。首先,他们制定章程及采菇、烘烤技术标准,注册“仙峰”牌商标,结合当地资源禀赋,探索了一种办法,就是采取“六统一”,即统一管护(对现有林木每年统一清理杂草、统一除防火林带)、统一采摘(可采摘红菇按统一标准采摘,提高红菇产量)、统一烘烤(提高红菇质量)、统一包装、统一商标、统一销售。同时成立合作社护林组,每天安排2人巡山,在巡山终点处设有护林员签到表,每月检查一次。每年2至5月份进行劈草清山,要求达到三阳七阴通风透气的效果,在红菇生长的季节,划分出3个小组,由3个小组长负责分工安排,组内设有巡山组、蹲点组、采菇组、烘烤组、后勤组,分工明确,提高生产效率。

  苏光地说:没成立合作社之前,红菇只有三四百斤,价格两三百元,销售也成问题;成立合作社后,在全体社员的共同努力下,红菇产量从之初的几百斤到现在的3000多斤,价格也从几百元到目前每斤2000元,人均收入达到15000—18000元。

  我问:“有社会效益吗?”

  这时话语不多的郑其才回答说:“一是增加了农村劳动力的就业机会;二是实施红菇人工促进增殖技术研发提供基地,提高红菇产量,起到示范的带动效果作用;三是核心区的示范范围不断扩大,上级有关单位领导及科研院校的专家亲临指导。有关团体、企业、个人来参观学习,宣传和辐射效果显著。”

  而在生态效益方面,表现得也很明显。合作社成立后,一是调动社员护林的积极性,生态阔叶林得到保护,保护土壤表层,避免水土流失;二是食用菌科学的栽培,可以充分利用稻草、木薯杆渣、杂草等栽培蘑菇、香菇,增加社员收入。

  乡村振兴,任重道远。盂板村近来提出了产业兴旺的目标,他们看到:产业单一问题需要重视。因为,一旦这个产业遭遇自然灾害或者价格大幅波动等市场风险,村民日子就会吃紧甚至返贫。因此,建立完善产业风险防范机制,或者因地制宜适当多元化发展产业分散风险,必要且紧迫。

  “生态环境保护既是衡量高质量发展成效的重要标尺,也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力量。”他们表示,全村将继续在推进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重视环境保护,让两者和谐共生,走出一条既有“含绿量”又有“含金量”的新路。

  其实,早在2013年9月,八峰天然菌业合作社就新创办了大田县欣欣休闲农场,编写社区产业发展规划项目报告书。其要点:一是修建防火带、路等,既保护了生态天然林,又提高了林下红菇产量;二是开展一些试验、示范,引进珍稀植物和药材品种,发展林下经济;三是探索天然林生产红菇管理生产技术,推广红菇增值技术,促进红菇基地面积不断扩大;四是改进烘烤技术,不断提高红菇品质和质量;五是进一步带动周边群众林下生产红菇的技术,每年开展技术培训2期70多人次以上,促进珍稀食用菌产量、质量、效益明显提高。

  之后,在省市县各级部门的关心和支持下,他们向省林业厅成功申报“2014年度福建省林下经济林菌示范基地建设”项目,争取到项目资金投入100万元,建成了供电实施,筹建烤房,订购烘烤设备,开通了红菇步道、巡山便道。科学检测表明:这里的红菇每斤富硒0.28毫克,确系精品。他们立马把八峰天然菌业合作社打造成具有红菇品牌、生态旅游、农村体验、农家生活、传统文化及农产品富硒之地、红菇之社、健康之村。

  令人高兴的是,八峰天然菌业专业合作社的经验传开后,也给各地有益的启发,如大田县桃源镇桥山村、梅山乡璞溪村这两个红菇产地,认为可复制盂坂村的做法。两地已提出申请,准备成立红菇专业合作社。不过他们也懂得,盂坂村的做法有借鉴意义,但不能简单复制。县有关部门也积极介入,普查红菇生长资源,挖掘具备成立红菇合作社条件的红菇产地村,确定重点村,引导村民成立红菇专业合作社。而三明市林业局更是开出了几项鼓励措施,其中包括在林业专业合作社项目、林下经济项目、品牌创建工作中,重点扶持红菇专业合作社。

  “十几年前红菇送到北京、上海,因为菇脚沾着泥土,被当垃圾扔掉。”

  下山时,与我走在一起的苏光地告诉我:“如今红菇价值倍受重视,北京、上海市民也开始接受红菇。红菇要产业化,推广不可缺少。”

  的确,品牌被认为是红菇产业化必由之路。这时,章进权又插话说:大田八峰天然菌业合作社成立之初,就为所产红菇注册“仙峰”商标,此后申报并被列为“绿色食品”。三明市对创建红菇商标品牌、开设红菇专营店给予奖励。他还说,如今政府对红菇重视,使红菇产业化迈出关键的第一步。

  青山绿水,成就美味食材,这当然是大自然的厚爱。但关于人工栽培红菇的梦想,却一直在人们心头挥之不去。对这个问题,我这个门外汉不敢多问。因为我从他们给我的一份资料中看到,目前,在红菇人工栽培未实现之前,农户和研究人员可研究红菇增殖技术,能够分享和总结的主要增殖技术:一是培育与红菇有共生关系的壳斗科树苗,植树护山,培育菇地;二是疏枝清草,调适共生林的光照通风;三是引水喷雾,根据气候和红菇需求,降温增湿。

  快到村子时,苏光地又兴奋地告诉我:“不用多久,盂坂村红菇就会长出了。都说今年年景好,预计能长两季。”

  由于时候不早了,原想去村里拜访一位老人未能实现。来前,大田县作家颜全飚向我介绍:盂坂村有个79岁老党员黄其流,夫妇共有3个儿子、8个孙子。两个儿子早年企业下岗,日子过得很一般。近年来,黄老得益于红菇合作社,分红的钱送两个孙子读大学,还都考上了国家公务员。2015年,他们家获得合作社分红10多万元,住了几十年的老屋翻建成了3幢水泥砖房,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除了股份分红,社员在巡山、护林、采摘等管理上也获得了劳务收入。”苏光地说,“盂坂村家家户户都建了新房,有合作社家底支撑,年轻人放心在外经商,个个小有成绩。村子生态环境良好,近十年来,人均寿命达89岁,可是个长寿村了。”

难怪,曾多次来过这里的颜全飚会在他的一篇文章里热情洋溢地写道:红菇盛名,引来乡村旅游热。盂板村不但创办了“八峰源森林人家”“农家民宿”等旅游业,下一步,合作社还将打造红菇文化、观光、农家生活体验等生态旅游项目。小小红菇村落,孕育着一个个幸福美丽梦想。

(本文选自福建省炎黄文化研究会、省作协“走进八闽”文化采风系列之《走进大田》;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