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1-13 16:16 来源:福建炎黄纵横 作者:林爱枝

 

好在共建  贵在坚持

——说说30多年来三明市的精神文明建设


林爱枝


 

“好在共建 贵在坚持”,这是20世纪90年代初,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的李瑞环同志在三明考察精神文明建设时的题词。1993年,时任中宣部部长的丁关根到三明调研后,为三明经验加上“重在建设”。两位领导的三句话既是工作的总结、提炼的经验,又是工作的指导。

持之以恒步步高

三明精神文明建设的首战是治理脏乱差。

当时,中央组织开展“全民文明礼貌月”和“五讲四美三热爱”活动,三明市响应号召,决定以解决困扰群众生活的“上学难”“行路难”“乘车难”等8难问题为突破口,治理城市“脏乱差”面貌,拉开了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活动的序幕。那时,几乎是全市居民悉数参加扫大街、掏水沟。在三明市精神文明建设纪念馆,我们看到了几幅市直机关干部参加劳动的照片,时任三明市委书记的袁启彤与群众一起推着垃圾车参加劳动的情景。

经过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三明的生活条件、环境面貌明显得到改善。

1984年,三明市率先在全国提出了创建“文明城市”的工作目标。时任福建省委书记的项南对三明的工作称赞有加,他表扬说:“三明三明,为了人民;三明三明,精神文明;三明三明,大放光明。”三明的工作也得到了中央的认可,1984年,全国“五讲四美三热爱”活动工作会议在三明市召开,推广了三明经验,会议作出了“全国学三明,三明学全国”的决定。

1984年,省委、省政府组织9个市开展精神文明建设竞赛,之后评比,三明市获得第一名,被省委、省政府授予“文明城市”荣誉称号。

1993年,全国首次文明办主任会议在三明召开,会议的主题是:肯定开展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必要性;机构设置,改变了“全国子孙满堂,上面没有爹娘”的状况,会后,中央也设立了文明办,以统筹管理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

1996年开始,三明市又提出新任务,以“讲文明、树新风”为主线,突出人与环境建设两大任务,以“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行业”3大创建为重点,提高群众性创建活动的档次和质量,探索新形势下精神文明建设的深入和提高。

1999年,三明市获得了“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称号。

又3年,三明市第2次获得“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称号。

2012年,三明市在原有基础上,以争创新一届全国文明城市为契机,开展“创城攻坚8大战役”“6项专项整治”活动,进一步提升市民文明素质和城市的文明程度。

2015年,三明又荣获“全国文明城市”称号。

30年的努力,三明市积累了雄厚的经验,得到了国家诸多媒体的关注和宣传,使之影响全国,促进全国性精神文明建设的推广和提高。

三明没有停步不前,而是“不忘初心,继续前行”,2016年,市委文明办组织开展了“为文明点赞,为三明点赞”品牌创建活动,大力开展“十个一”系列活动,主要内容有“编创一段”为文明点赞的广场健身舞;开展“向陋习说不,为文明点赞”的市民主题教育活动;开展“日行一善,为文明点赞”的志愿服务,等等。

通过这些群众易于接受的、通俗易懂的形式,使文明建设更广泛、更普遍,让他们参与文明、感受文明、接受文明、传播文明,让“为文明点赞、为三明点赞”成为全体公民的共同心声和文明自觉,又体现出三明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新特色。

值得一提的是。30多年来,“满意在三明”“共建联创”“六联育人”“好人建设”等创建品牌活动,成果惠及广大群众,让群众满意在三明。其中有几个突出特点:

一、思想道德建设,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做文明有礼的三明人”;

二、理论教育宣传,把道德教育融入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渗透到社会活动的各个方面;

三、文明市民教育,把这个最具三明特色的形式永远继承下去;

还有道德讲堂建设、家风家训活动,都是行之有效的办法。

三明入围“中国好人榜”和“福建好人榜”人数居全省前列。

中央提出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后,三明市当即把它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核心环节来抓,积极培育道德实践先进典型,广泛开展以“好人在行动,好事在身边,满意在三明”为主要内容的“好人建设系列活动”。近年来,已有1人当选全国道德模范,5人获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12人当选福建省道德模范,43人当选三明市道德模范,7人被评为福建省美德少年,48人被评为三明市美德少年,72人次2个群体和74人次2个群体荣登中国好人榜和福建好人榜,居全省前列。

此外,还有许多分成细项的活动,使三明的精神文明建设深入到每个人,落实到每个项目,显出有质有量的创建成果,让人感受到这座城市的文明氛围。

众人拾柴火焰高

说三明的精神文明建设,离不开“众人拾柴火焰高”,因为他们开展的就是群众性的精神文明建设。

那天,我去了圳尾和高岩两个社区。不论社区里有多少单位都要列入精神文明建设活动中去,精神文明建设的任务都由社区统一分到各协作单位,各协作单位的领导都是协作区的领导,任务到手,犹如平常工作一样,分配下去,回去执行、完成。

我到圳尾社区采访时,社区主任先讲了社区工作的难处。社区既不是行政单位,也不是事业单位,开展工作没有手段,没有经费,没有人手,但又像行政单位似的被管着,什么工作都有份,深感开展之困难。

社区主任又说,有了“共建”,范围内有十几个二十个单位,要人、要钱就可以“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各项活动都会办得妥妥帖帖。比如社区的办公地点就是区税务局的地产,自共建以来,十几年了,都是无偿提供使用。居民学校是市林业局的地产,也一直无偿使用至今。这所学校可算一个多功能厅,各种活动、各种培训都可以在这里举办,居民们、外面的人看到的是一个热热闹闹的活动场所,昼夜不断。

在社区办公室墙上,我看到了圳尾社区共建理事会成员名单。挂点领导:

市挂点领导:杜源生 三明市委书记

市直部门挂点领导:张炜林 三明市市委文明办主任

区挂点领导:唐毅 梅列区人大副主任

区直部门挂点领导:林珂茹 区直机关党工委常务副书记

街道挂点领导:韦 震 列东街道办人大主任

此外,理事长、秘书长,以及成员,都由各有关部门领导担任。

眼下,三明市共有50个社区,全部成立了共建理事会,每个理事会均有一名厅级领导干部或处级领导干部挂点,副手是辖区内国家级或省、市级文明单位主要负责人担任,理事成员均由辖区内省、市、区级的文明单位负责人,社区居委会主任,“五老”代表和居民代表来担任。他们经常组织各种活动,通过发放倡议书、张贴公益广告,每月组织一次整治示范活动,建立道德评议会,采取“一事一议,一月一评,两月一例会,半年一讲评”的办法,扩大爱心捐助系列活动覆盖面,围绕“满意在三明”,着力打造文明环境。

高岩社区主任说,共建中,社区主要起的作用是联络、衔接交流,有居民来反映问题,先研判是什么问题,找什么部门来解决,本社区里有没有这种单位,如果没有,就请有关部门再去联络,最后问题也能得到解决。

高岩区给了我一份一年共建工作的责任分解表,与圳尾社区大致相同,利用中国知名的节日,发起、动员居民组织若干次活动,使大家记住优秀传统,进一步加深精神文明建设。

还有《圳尾社区共驻共建理事会工作制度》《2018年圳尾社区共建活动任务分析一览表》,从1月到12月,每月的任务、活动都列出来,谁负责、谁组织都标明清楚,年初领命而去,年终做好了,分别交令。

比如,春节活动,这是大节日,开展的活动也多,慰问特困户、下岗失业工人,空巢及高龄老人;又如端午节,分不同题目组织活动,组织居民包粽子,给老人送粽子,移风易俗讲座等;又如元宵节,活动内容更为广泛,有猜字谜、成语等类别,既有趣味性,又有知识性;“党员奉献日”义务劳动、“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七一“义务劳动”等。迎中秋、过重阳,都有不同的内涵和形式,“国庆节”是祖国的生日,也是全民的日子,更加地热闹,活动更多。

久久为功 成果丰硕

有了“共建和坚持”,也就有了“重在建设”的丰硕成果,因为“共建”和“坚持”,就落在了建设上,“建设”是前两个的落脚点和表现,人们可以在看到“建设”成就时,称赞“共建”“坚持”的不容易,称赞“共建”“坚持”的丰硕成果。

这成果可以是硬件,摸得着、看得见,也可以是软件,需要一番体会和感受。

三明精神文明建设纪念馆原先地处偏僻,体量嫌小,后来重建新馆。馆内展出了全市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的过程,从最初全市群众治理脏乱差开始,有影有像、栩栩如生、热闹异常。如今人们在馆内,看到的是全市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的昨天和今天;连同一旁的文化馆、体育馆这样的群众性基础设施,占了城市的一角,很气派、很壮观;马路宽又平,人们乘凉、散步,都堪称是好去处……

北部新城.jpg

三明北部新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