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高味醇七境茶
七境绿茶
丁酉年农历五月,正逢闽省雨季。芒种节气,连日雨下个不停。意想不到的是,我们到罗源的那两天,老天爷作美。趁无雨气候爽朗的间歇,我们到室外开展参观访问活动。
一天下午,我们前往罗源城区附近的休闲农庄游览,感受农村建设的新风貌。其间,在茶室喝茶,茶品香高扑鼻,入口味醇,显然是好茶。我好奇地问道:“什么茶?”主人笑答:“本县生产的七境茶。”
罗源位居福州与宁德之间,福州和宁德均为历史悠久的老茶区,罗源属福州茶区植茶同样古远那是必然的。唐大中十年(856年),杨华《膳夫经手录》即有记载:“福州茶区产福州正黄茶,不知在彼,味峭口上下,及至岭北,与香山、明月为上下也。”清道光九年(1829年),《罗源县志》载:“‘崇祯旧志’云:‘茶,诸山皆有’。”茶之发现在中国,在中华大地宜茶区逐渐推广发展,成为一个大产业。农业社会农民以种茶制茶为生计,这是普遍的现象,可以说茶叶生产救活了许多人,也富裕了不少人。自古民间流传着这样的俗语:“千杉万松,一生不空;千茶万桐,一世不穷。”罗源也有过这样的茶谚:“吃粮凭薯禾,用钱靠茶林。”“吃了清明茶,眼睛才会亮。”“家有一坪茶,不愁没钱使。”可见罗源县有茶之古老,茶叶生产在农村范围之广泛,这本是我所知晓的。但我孤陋寡闻,不了解罗源有值得称道的地产好茶,由此引起探究的兴趣。
我访问了罗源县农业局副局长肖鹏、罗源县茶技站站长江月平和福建七境茶业有限公司黄月萍。特别是县茶技站提供一些材料,让我得到了有关七境茶的一些认知。
为什么取名“七境茶”?对所谓的“境”,《辞海》有一解释:“地域;处所。陶潜《饮酒》诗:‘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七境茶最早产于罗源县中部偏西的西兰乡一带“七境”,旧地名为程洋境、长弯境、施灞境、西竹(西兰)境、廷洋境、寿桥境、洪洋境,覆盖21个自然村。我国有给佳茗命名的习俗和传统,取名五花八门。有以故事传说的,如大红袍、铁观音;有以品质特点的,如佛手、肉桂;有以貌状形象的,如绿雪芽、白芽奇兰;有以地方标志的,如龙井、普洱,等等。七境茶取名,正是罗源七个境堂生产的茶叶,因此也称“七境堂绿茶”,又由于品质优良别号“罗源尖子”。
古时七境茶的成名,当然需要靠茶农的辛劳养护,但它似乎没有如近现代出现的名茶,是由茶叶专家或茶农精心选育培植出来的。它独特的品质,更多靠的是自然环境和条件的优越所使然。
七境高山茶园
中国茶界专家依照气候、土壤、地形、地貌、植被、水文条件等生态环境,把适宜茶正常生长发育,并能基本满足茶树生理活动要求的区域,划分为“最适宜区”、“适宜区”、“次适宜区”和“不适宜区”四个等级区。根据分析,罗源地理位置特殊,坐落在福建省东部沿海,境内三面环山,一面临海。位处中亚热带农业气候区,气候温和。昼夜温差大,对茶叶内含物质的积累非常有利,所产茶叶香高味醇;就土壤而言,罗源宜茶山地均为透水性好的红、黄土质,土层深厚肥力较高,非常适合茶树生长;地形地貌奇异多样,境内山峦起伏,溪谷纵横,地形复杂。地貌主要为流水地貌类中的火山岩低丘、花岗岩低丘、火山岩高丘、花岗岩高丘、火山岩中山、花岗岩中山、山间盆谷等类型。由于地貌构成异常多样,原生植被种类繁多,森林茂密,云雾缭绕。加上全县六大河流十三条支流交错分布,一年四季雨量充足,显然为植茶的理想地方。如此不可多得的优良自然生态环境,罗源无疑具备最适宜茶区,它也是造就“七境茶”独特品质的重要基础。
追本溯源,七境茶的问世,应该提到一位古人,他姓宋名滨。宋滨,南宋末期人,官至太尉,人称宋太尉。宋王朝灭亡后,他逃迁罗源西兰乡隐居,以种茶为生,其祖屋地名如今仍叫“宋厝垅”。宋滨种茶收获颇丰,认为这是一处适宜广植茶树的地方,便力劝周边七境的农民种植茶树,并把茶叶生产技术传授给他们。此后,茶叶生产在七境一带逐步发展,所产茶叶销往外县,得到顾客的喜爱。于是,种茶制茶卖茶成为七境村村户户的主要产业,生活依靠的来源。其实,古人也是有品牌意识的,因为自己地方生产的茶叶品质优良,有别于其他一般的茶叶,可以卖出更好的价钱,七境一带群众便约定俗成,把本地生产的茶叶,叫响“七境茶”。宋滨为七境茶的诞生和扬名,功不可没!
让我感到惊喜的是,七境茶还被作为名茶为我国茶叶学家们所注目,选入典籍给予介绍。《中国名优茶选集》对七境茶有记载,具有权威性的《中国茶叶大辞典》也有“七境茶”的条目,写道:“七境堂绿茶,产于福建罗源西部七个村的条形炒青绿茶,每个村为一‘境’,每个境包括一些小村落,七个境共建有泰山庙称‘七境堂’,故名。采摘一芽一叶,经摊放、杀青、揉捻、烘干制成。条索油绿稍灰,香高味醇,具有自然花香,主销国内各城市。”进入名茶行列的七境茶,值得人们珍爱。
经历700多年延续的七境茶不断完善,宋代之后更加重视制茶工艺,茶叶制技日趋臻佳,品质逐步提升。这显然是七境茶直至如今,依然不失风采的重要原因。明朝时期,七境茶区一直沿用炒青制法。明代茶人罗廪(1537年—1620年)所著《茶解》“制”篇中,曾对炒茶作法做了介绍:“炒茶,铛宜热,焙,铛宜温。凡炒止可一握,候铛微炙手,置茶铛中札札有声,急手炒匀。出之箕上,薄摊用扇扇冷,略加揉挼。再略炒,入文火铛焙干,色如翡翠。若出铛不扇,不免变色。”(见《中国古代茶叶全书》)明末清初,七境茶经过制作实践探索,以一般炒青工序为基础略有改进。在初炒下锅摊凉后,复炒前期高温爆炒,使干茶产生爆点,后降低锅温炒至足干,从而形成独特的加工工艺。
七境高山茶园
1969年—1973年,七境茶区大部分改制烘青绿茶;1974年后,又恢复炒青制法;1981年,由原来的纯手工制作,改用新工艺机制。新工艺机制的七境茶,不仅产量成倍增长,而且保留了原来历史名茶特色,品质又有了较大提升,受到茶叶专家赞赏和消费者青睐。在全国和省内多次茶叶品评会上,荣获名茶优秀奖或一等奖。七境茶原种于2011年6月,被列入福建省原种质资源保护和利用对象。2012年3月,荣获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注册登记;2014年7月,通过农业部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据统计,2016年底罗源县共有茶园面积达4.35万亩,其中七境茶茶园3.2万亩。七境茶茶园占据罗源茶园大半壁江山,是农村经济的重要产业,造福于广大农民。
“其人虽已没,千载有余情。”(借用晋陶渊明诗句)知恩图报,这是一种传统美德。正因为南宋末期宋滨的发端,才有了以后饮誉茶界的七境茶,“七境”群众永远缅怀他。为纪念宋滨,明永乐十五年(1417年),在西兰境首建宋太尉宫,随后又在其余六境建了六个宋太尉宫。到明成化二十一年(1485年),七个境地的村民集资筹建了“泰山庙”,坐落于七境七个古色古香的太尉宫正中,群众俗称为“七境堂”。每年清明节当天,“七境”和邻近乡村的善男信女,会到七境堂点香跪拜,祈求宋太尉在天之灵保佑茶叶丰收,让茶能卖出个好价钱。这一罗源茶区特有的民间茶俗,年复一年传承至今。
近年来,罗源县把大力扶持茶产业,作为农村农业发展的重中之重。在继续发挥七境茶的品牌带动作用外,又培育出已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的“榕春早”地方茶树新品种。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将使罗源县茶叶生产,展现出一个更加开阔的境况!
七境铁观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