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6-07 11:29 来源:福建炎黄纵横 作者:朱谷忠

云端上的鲤鱼溪


鲤鱼文化广场

镇前,千年的文明古镇,海拔近千米,离政和县城44公里,是远近闻名的避暑胜地。我们去的那天,“秋老虎”余威还在,车子沿着通向稠岭的公路蜿蜒而上,一会儿丛林山麓就像遮阳的天然屏障迎面而来,景色叠印,令人心怡。行至半路,景色愈转愈幽,仿若入了云端,缥缈不定。到了镇前,温度已骤减四五度,顿感一阵冰凉。这时,陪同的小马笑着告诉我:镇前镇,就是一个天然大空调呢!

镇长魏东升和镇人大主席杨屹,在镇政府办公室,先后向我介绍鲤鱼溪文化渊源。

他们说,镇前在后晋天福六年(941年)立为关隶镇,北宋咸平三年(1000年)升为关隶县。千年古镇,底蕴深厚,长约一千多米的鲤鱼溪就在镇中间。多少年来,村民们在溪畔耕作,歇息进餐时,总是将饭菜省下一口喂食溪中鲤鱼,人鱼无忤,相亲相乐。村里也有个传说:有一次,这些鲤鱼得知山神发怒,便在山洪暴发前夜,纷纷托梦村民。第二天清晨,果然山洪暴发,但村民们早已转移到安全地带,躲过了一劫。从此,人们为报答鲤鱼救命之恩,立碑禁渔,订下保护鲤鱼溪的乡规民约。鲤鱼溪的鱼从此成了神灵的象征,受到百姓的悉心保护。

如今,镇前人爱鲤护鲤,更是成为一种不可省略的美德。有一次,污水不慎流入溪中,为救护鲤鱼,家家户户放下手中农活,将鱼抱到家中盛在清水缸里,等污水排走再放鱼入溪中。

还有一次,一场特大洪水把鲤鱼溪里的鲤鱼冲走不少,镇前村立即组织五十多位村民下河,把被洪水冲到下游的鱼儿捞回来,放归鲤鱼溪。而在鲤鱼溪下游的红龙潭水库大坝前,村民们则打开水闸,将水位降低,用渔网捕捞鲤鱼。那一天,镇前村的小孩子们奋勇当先,妇女也不甘落后。三个多小时,村民们总共捕捉到了2000多斤鲤鱼,随后用食盐为捕捞中受伤的鲤鱼进行消毒,并将它们放归鲤鱼溪。

如今,镇前人爱鱼蔚然成风,鲤鱼溪已经成为这里对外开放的一个重要窗口。

鲤鱼溪景色


镇前村地处高山区的中心,鲤鱼溪属蛟龙溪上游梨溪支流,发源于武夷山鹫峰山脉的蛟龙溪为依托,以流经镇前镇境内的河道为主体,向上游、下游辐射整个流域沿途景观。东起郑源村章垅坑村,西至梨溪村注入角坂村,清泉奔流而下,峰回水转,至镇前村口水势顿减,五弯六曲,缓流贯村而去。

2012年,镇前村被政和确定为美丽乡村建设试点村,依托鲤鱼溪传统文化优势,村里将美丽乡村建设与鲤鱼溪景区建设相结合,村庄建设、景区建设都融进鲤鱼传统文化元素,并与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佛子山、省级风景名胜区洞宫山的开发连为一体。按照“高山避暑、旅游、休闲、养生胜地”定位,镇前村对村主街立面、危房、旧街进行全面改造和维修,新建自来水供水厂和污水处理厂。镇前村至郑源自然村段四公里鲤鱼溪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成了美丽乡村建设的重点。

村民意识到:建设美丽乡村,人是主体,于是村里专门成立了美丽乡村建设理事会,负责鲤鱼溪文化公园的筹建工作,理事会把筹措到的1000多万元资金全部投入鲤鱼溪的保护、修缮和建设。村民们也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投工投料,修建了廊桥、文昌阁、鲤鱼馆等建筑,大大加快了美丽乡村建设的步伐。

走在鲤鱼溪旁,触目可见的仍有数十座明清时期的闽北特色民居。老杨介绍说:这里精心保存的民居马头墙、雕花窗,现已成为不少建筑学家的新宠;而鲤鱼溪畔罗金山上拥有近万亩生态茶园,更是成为鲤鱼溪茶旅的一个首选地。特别是春季,罗金山碧绿环抱、嫩芽吐绿,一排排茶树平整统一、井然有序;采茶时节,人潮涌动,曲传山间;制茶期间,茶香四溢,令人陶醉。令人称慕的是,鲤鱼溪周边还有江南油杉、红豆杉等,古树成荫,独成一景,美不胜收;由此,春之杜鹃,夏之瀑布,秋之红叶,冬之白雪,皆成周边地区独有的天然风光。特别是此处还有数座特色乡情廊桥、石拱桥横跨鲤鱼溪上,溪、鱼、人三者相依、相存、相嬉,融为一体,相映成趣。

一路佳木蓊郁,一路阴翳障蔽,我不禁说:“在这样的地方,随便捡个去处,怕一坐下来,看着四周的景致,就不想走了。”老杨却说,好地方前面还有呢。于是继续前行。果然,溪道愈来愈弯,浅潭时而可见。那潭水由绿而蓝,溶溶滟滟,水面仍可倒映旖旎的山光树影。几经曲折,辗转到一个拐处,几道溪水形成小瀑布飞流直下,上方有泉水潴成的一方深潭,水波纡徐,缓缓回旋。沿路下行,转身掬起潭水,只觉得清凉透骨,晶莹四滴。再看那潭水,沿石床轻泻下,似一匹素绢,飘然飞洒,及至下方訇然拓宽溪床,形成一道道活水,潺潺地向下游流去。

一路上,最教人心仪、心醉的是,溪中遨游着彩色斑斓的大鲤鱼,据说全溪至少有七八千尾了,它们“闻人声而至,见人形而聚”,“竞相觅食,彩鳞翻飞”,温顺如驯,诚如“神鱼”。再看四周,山影柔和,树木浓密,房舍田园,光斑浮动,氤氲聚散,一切都充满了一种迷人的色调。

外国友人在戏鱼


人民好公仆——时任政和县委书记廖俊波也十分关心鲤鱼溪。一次,他到镇前镇调研,村民反映,鲤鱼溪因人为淘沙和杂物堆积河道不畅。他对身边的人员说:“我记得早在明朝洪武年间,有一姓徐的朝廷命官主事关隶镇(即今镇前的前身),顺应地方民情,力倡封山禁林,蓄水养鱼,使关隶镇山清水秀。如今,我们是人民的公仆,更应让鲤鱼溪水清鱼跃!”随即他去现场察看,又走访请教了几个老村民,最后坚定地对大家说:“有一个办法可以解决,即有沙的地方停止挖沙,没沙的地方从山下运沙来倒填滤水,至于垃圾杂物,要毫不迟疑统一清理,这样,鲤鱼溪便可以重新焕发青春。”

谁知忽有人问:“山下运沙回溪要不少钱,怎么办?”

廖书记立即笑着答道:“说得好,我考虑过了,给村里十万元,你们干起来吧!”

廖俊波的话,给镇前镇干部、群众很大的鼓舞,对镇前村的村民更是起到有力的促进作用。于是上下同心,除了清浚河道等,村民自发投入对绿水青山的保护与建设。截至2015年,镇前镇退休老干部汤文池、魏敦贵等人,先后筹资300多万元建设鲤鱼溪公园。他们修河堤,铺设鲤鱼溪两岸的水泥路、水泥栏杆,架设廊桥、观鱼石拱桥、观鱼凉亭,建造了园内小岛、健身场所,绿化带三千多平方米,修建了心缘禅寺、观音殿等。

看得出,镇前是蛮拼的。正是他们初心依在,梦想才得以在多彩的鲤鱼溪两岸绽放。而水上先后出现的三座由村民筹建的廊桥,更引起我极大的兴趣。这就是犀龙廊桥、长青桥、福缘桥。

原来,镇前镇充分发挥退休老干部和村里德高望众的老人,以及村干部的作用,凝心聚力,使村民在着手清理拓宽河道,架设沿河护栏,铺设临村水泥硬化道路,修理蓄水河坝的同时,派人外出考察享誉名桥,博纳众长,精心设计。这一行动,让在外创业、做事的乡亲纷纷解囊相助;于是举村上下,历经寒暑,在鲤鱼溪上建起了这三座廊桥。

如今,游人们来此,了解廊桥的建造经过,都会发出由衷的赞叹。有人在一首诗中吟道:镇前古镇,是一首千年传唱的清丽老歌;三座廊桥,则是三坛令人品咂再三的老酒……

我走过这三座廊桥,它们依次将村庄房屋和农田联结在一起。如虹的桥影,古旧的民居,蓝天白云与满溪欢快的鲤鱼,以及一张张朴实的笑脸构成醉人的景致。倚桥向下望去,溪中那娇媚多姿的大小鲤鱼,有丹红、金黄、荷绿、灰黑,红白相间、红黑交错、五颜六色。只要轻轻拍拍手,成群的鲤鱼便摇头摆尾泅游过来,不时向上跳跃。赏鱼必不可少的是逗鱼,鱼群竞相争吃游客抛下的食物,卷起如雪的浪花;而岸上的人们也沸腾起来欢呼雀跃,宛然一幅色彩斑斓的人间戏鱼图。

和我一起观看的老杨和小何说,这些年来,村民们依托当地的资源优势和小城镇建设,促进了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富裕起来的村民和游客一样,更需要有娱乐场所。鲤鱼溪公园就是镇前最具特色的旅游、休闲场所。公园是按南平市旅游局园林规划设计方案建设的,规划面积为800亩,总建筑面积3600平方米,历时八年建成,耗费各类资金2000多万元。2010年,被福建省旅游局、海洋与渔业厅命名为“水乡渔村”。2013年被南平市列为首批30个美丽乡村试点村。2014年获得福建省首届最美乡村评选活动“水乡渔村”殊荣。

喂鱼


行程中听老杨介绍说:下一步规划,就是进一步规划建设好杜鹃花园、人工湖、登高塔等景点;其中30亩长青桥至鲤鱼溪广场段滨水景观带和十字街(北街)街道立面整治方案施工图初稿已完成。还将通过烟基、茶叶项目开通一条环山自行车道,并将景区延伸至罗金坂茶园,植入观光农业元素。将鲤鱼溪文化公园、罗金坂茶园、洋后农民公园、郑源农民公园等景点连成一条线,形成镇前休闲旅游带,做大做强水乡渔村品牌。

值得一提的是,2016年,罗金山茶园被评为全国30座最美茶园,借此契机及独有的气候资源优势,镇上开创“大学生创业园+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新模式。以“茶”为主题开展系列活动,让人们在观茶之余,还能享受采茶、炒茶、品茶之乐。现拟在项目区建设高标准茶园、茶马古道、茶叶加工厂、农家乐、水上休闲运动、养生馆、休闲木栈道、观景台、木屋、采摘体验园等休闲娱乐设施。

介绍中,主人提到一个叫“郢地”的村子,建起了名叫“富之卿”的牡丹园。对此我有点疑惑:牡丹是孕育华夏文明源头之一的河洛文化的象征,居然张开翅膀飞到这里来了?老杨点头说道:“是啊,牡丹有富贵的寓意,我们引进来了。”

原来,该项目位于镇前镇郢地村,省道302线旁,离鲤鱼溪不远。2013年以来,郢地村引进福建富之卿牡丹种植科技有限公司,大力发展油用、观赏牡丹种植,全村流转土地1700亩,种植油用牡丹1600亩,打造了“政和春”牡丹观赏园100亩,园内观赏牡丹品种60多个。2016年花开时节,接待游客近4万人;2013年以来通过牡丹产业的带动,全村有23户贫困户,94人脱贫,全村人均增收1000多元。

参观完毕,返回途中,倾听鲤鱼溪水的声音,呼吸着山中清新的空气,顿时有一种洗心润肺的感觉。回想这大半天的行程,隐隐地,我对鲤鱼溪文化似乎又有了一层新的理解——

这就是:绿水青山,并非虚幻缥缈,即便在云端之上,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也不是无根无蒂的。那根,就是坚持绿色发展理念;那蒂,就是持之以恒地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只要一代接着一代干,驰而不息,久久为功,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发展的新格局,也一定会陆续形成、绚丽无比。

满溪鲤鱼

鲤鱼溪畔

鲤鱼溪畔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