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文脉毓政和
——记梧桐、云根书院
学者们在云根书院前
政和不仅有皇帝赐县名的荣耀,还有教育先行的美誉。据历史记载,福建在唐代建立六所书院,闽北有三所。政和梧桐书院(亦称梧峰书院),是闽北建立最早、具有真正教育功能的第一所书院,建于唐宣宗大中九年(855年)前后,至今已有一千多年。
然而,当我们驱车前往梧桐书院,看到的只是一条稻花飘香、美丽而幽静的田垄,以及路边耸立着重建书院的宏伟规划图。荒草丛中找寻书院遗址,依稀看到,在一片长满芦苇的废墟上,几层书堂地面,散落着大大的柱础石,从柱础石可以想见当年宏伟的建筑。不远处,有几道断垣残壁,还有残留的似乎是古代的黑幽色瓦片堆。我们还找到书院下方稻田边一口古井,井水映照着蓝天白云,轻轻漫过石井栏流向稻田,汩汩流淌着,似乎在诉说着当年书院的辉煌。这所书院一千年来多次毁除,又多次重建。最近的一次是1958年前后被大水冲毁,又受到人为的破坏。书院的木梁、建筑构件等都不见了。当年求学圣地,颓化为今日的荒山野岭,令人唏嘘不已。
书院选址很有讲究。此地距政和县澄源乡不远,与上洋村隔着小山。书院背靠巍峨钟山,面向远处南当山,地势开阔。下方是一片开阔地,有小湖,边上有小溪流过。周围的山绿树长青,田垄弯曲有致,稻苗齐整。山野开满各色小花。湛蓝天空漂浮着朵朵白云,空气的透明度纯净度很高。
同行的澄源乡许主任兴致勃勃地介绍梧桐书院的历史。他说,书院创始人是许延二。唐宣宗时,官居三品至银青光禄大夫,与兄许延一同掌皇室库钞。唐朝末期,奸臣当道。兄弟二人同时受谗被贬。他们带着母亲和家人离长安返乡,一路风餐露宿。半路却被官兵持刀拦下搜查。原来,有人告发,说兄弟一行人担子沉重,一定带走贪污盗窃的大量皇室库钞金银。执行搜查的官兵打开一看,担子里只有很少的盘缠和破旧衣物,大量的是砖块和石头。官兵疑惑不解,便把许延二母子三人带到朝廷,许延二母子据实禀报,掌皇室库钞,忠于职守、廉洁奉公,家中并无浮财。为免乡人看轻,故在担子中加砖石。皇帝感动之余,令将砖石过秤,换以等量金银,并恩准随带仆众32姓70余众还乡,许延二母子为避免再度受迫害,决定不回老家,带领家人往南方避难。进入福建经过此地,见到现在的上洋村几株高大的梧桐树树干挺直,树冠遮天蔽日,便决定在此定居。兄弟二人用皇帝赐给的金银开垦山地,建设家园。许延二最有远见的,在家园初创时期,就着手创建梧桐书院,教育乡人子弟学习儒家典籍,崇学向善,做有学问的正直人。这或许是从自身受难的经历得到的启示吧!
“栽有梧桐树,引得凤凰来”。当时的梧桐书院是许氏子弟读书的场所,也是许延二读书藏书之处。不久,许延二招聘秀才来书院任教,也开始对外招收生员。澄源乡村各姓氏家族将子弟送入书院就读,也捐钱、粮和田地资助书院。当地老人回忆,书院规模宏大,有门厅、前殿、大殿、后堂四进。大殿上供奉的有孔子朱子像,也有书院创始人许延二的像。殿堂边是二层楼房,上下12间,作为书院学生宿舍。学生多时有几百人。踏着书院大殿的残破地砖熟土,依然感受到那幽静风雅院落中的诗文的零片光芒,感受到当年传出莘莘学子琅琅的读书声,还有师生一起议文章、品诗词、论天下,洋溢着家国天下情怀的责任担当。
政和县的设置,始自宋咸平三年(1000年),县名“关隶县”。关隶县的前身是关隶镇,也就是在距离梧桐书院约几十里的镇前镇。公元1115年,因关隶县进贡茶叶白毫银针,宋徽宗龙颜大悦,将年号政和赐给关隶做县名。比较起来,梧桐书院创办早于关隶县约140年,早于政和县254年。有学者认为,梧峰书院的创办,让政和开始有了文气,为政和县的建立起到了很好的文化积累和催生作用。
从史书看,作为县城通往浙江的要道,那时来往于梧桐书院的文人学士不少。宋淳祐七年(1247年)有位秀才中秋时节造访梧桐书院,写下一首诗:
免葵燕麦几春风,松桧梧桐万古同。
帘外高山长不老,窗前流水漾无穷。
竹存旧绿田新绿,花有娇红间残红。
更有栽培丹桂种,人人有路透蟾宫。
赞扬梧桐书院办得好,为政和学子求学,参加科举考试拓宽了路子。到了清朝,梧桐书院更有新的起色。进士彭铭寿作诗称赞:
梧峰气象倍雄强,荫育人才更异常。
天马朝迎攀桂客,丹山暗拱读书堂。
印浮水面文章焕,斗映棂前典籍光。
圣泽涵濡资雅化,频年钟鼓听胶庠。
一千多年来,梧桐书院培育了无数政和子女,也延续了梧桐文脉。新中国成立初期,书院依然是当地最活跃的学校之一。书院良好的学习风气一直延续下来,成为澄源上洋村的文化基因。村里人求学向学蔚然成风。近三十年来,该村有一百多人参加高考成为教师,四处教书育人,成为闻名遐迩的“教师村”。
值得一提的是,梧桐书院建立263年,一位儒学长者,跟随他的新科进士的儿子来到政和。这就是朱森朱松父子,进士朱松来此任县尉。当年,朱松23岁。朱森朱松把家乡百亩田产等一并变卖典当,携老带幼,一家八口举家迁徙政和。
山清水秀、民风淳朴的政和让朱森朱松很兴奋。一家人居住政和,其乐融融。朱森教导儿子为官清正廉洁,重视教育。他说,政和好地方,惜教学荒疏,尔等要“涵濡教泽,风华邑人,使之成为名贤诞毓之乡”。朱松牢记教诲,尽职尽责,兴利除弊、治理有方。一时政和四境安宁,民赖以安,百姓称道。朱松为解决梧桐书院相距较远,到任不久,就创建云根书院和星溪书院,“延师以训邑人子弟”。他“以供职事之余,读书观理而养其高大之趣,于以风化县人子弟,使知兴学”(林雍《星溪书院记》)。同时大力推进学室、社学、书院、学宫等政和教育机构体系建设。从此,政和教育进入兴盛时期,文风大振,英才辈出,先后有17名进士及第,桃李缤纷。全县尊师重教蔚为风气,有了“先贤过化之乡”美誉。朱松在政和任职期满五年后,调任尤溪县尉,两年后举家从政和迁往尤溪,这时候朱熹已经在母亲的肚子里快要临盆。农历九月十五日,伟大的哲学家、教育家朱熹诞生。因此方志上说,朱熹是“孕于政和,生于尤溪,长于建瓯,游学武夷,入籍建阳”。
许多文史工作者存有疑问,作为云根书院的创办者,当年“诗声满天下”的朱松父子举家来政和,是否有意把政和乃至闽北作为自己长久的落脚地?笔者以为,回答是肯定的。当年,朱森随三个儿子入迁政和,他与政和山水的情缘,让他毅然选择永远留在这里,政和成为他生命永远的归宿。朱松兄弟同样视政和作为自己的家乡。朱松首仕政和,便爱上政和。他与政和百姓,与政和、与闽北学者都建立了良好关系。尤其是他最敬重的老师杨时,学友罗从彦、李侗,同僚兼学友刘子羽、胡宪、刘勉之、刘子翚等莫逆之交都在闽北。当年父母相继在政和、尤溪过世,朱松都将之葬于政和。朱松珍视并酷爱福建秀丽山水和淳朴民风,珍视并酷爱闽北尊师重教、浓厚的学风,珍视并酷爱十多年在闽北建立起的同僚师友的融洽而深厚友情,他感到文风昌隆的闽北是可以依靠、可以“卜居”、可以让聪慧的朱熹和朱家后代生存繁衍的地方。朱松在即将离世之际,没有让朱熹母子返回故里,而是将之托付给自己的好友刘子羽、胡宪、刘勉之、刘子翚,继续留在入籍地闽北。
朱熹根据父亲遗愿,于高宗绍兴十七年(1147年),参加建阳乡贡考试。次年,朱熹入京会试,登王佐榜进士。《王佐榜进士题名录》记载,第五甲第九十名为朱熹,“本贯建州建阳县郡玉乡三桂里”(清朱玉编《朱子文集大全类编》第一册卷一《题赞》)。在这里,朱熹遵父嘱,确认自己为福建人。淳熙十年(1183年),54岁的朱熹再次到先祖居地婺源,他撰写《婺源茶院朱氏世谱后序》,充满感情回顾朱氏发展与迁徙历程,写道:“先吏部朱松于茶院为八世孙,宣和中始官建之政和,而葬承事府君朱森于其邑,遂为建人。于今六十年,而熹抱孙焉,则居闽五世矣。”(见清光绪《续修紫阳堂朱氏家乘》卷一《明宗》)朱熹把祖父朱森葬于政和,作为朱氏入籍福建,“遂为建人”的依据。朱熹说,朱家迁徙福建如今已60年,居住过了五代,自己也已有孙子,当然是福建人,他殷切希望两地经常往来。
朱熹与云根书院也有很深的渊源。云根书院是朱熹的孕育地,是他少年和青年时期学习和讲学的地方。他跟从父亲朱松多次从尤溪返回政和,都留宿云根书院。尤其是政和这方土地长眠着朱熹的八位亲人:祖父朱森,祖母程氏,叔父朱柽、朱槔,还有两位叔婶,两位夭亡的兄长。1143年父亲过世后,作为长孙,春秋两祭时节,朱熹都要前往政和展墓,也都宿于云根书院,闻讯而来的士子都聚集于此,聆听朱子的教诲。
云根书院历经岁月的风霜,几经兴废,文脉犹存。近几年,由魏万能主持新修复的云根书院位于政和县南的青龙山上。远远望去,规模恢宏,蔚为壮观。书院建筑群是仿宋建筑风格,融汇朱子理学文化,格调高雅,风貌独特,古色古香。山道蜿蜒,满目翠绿。车至坡上,拾步石阶,眼前是庄重典雅的门楼,“云根书院”四个大字,笔力遒劲。院内是依山而建的朱子阁、先贤祠、天光云影阁、书院,一座座殿宇红墙赭顶,气势恢宏;还有商儒亭、方塘、书院碑廊、复廊等亭台水榭,意趣盎然。书院的碑廊中、碑廊壁上,镌刻有《论语》《三字经》《弟子规》《朱子家训》等。《重建云根书院记》则记载朱熹的家史及其一家三代在政和创办书院,延师讲学,施教于民,发展政和文化教育的历史。碑栏上百余首古今名士的诗赋更是风采熠熠墨色飘香。
令人称道的还有,云根书院先贤阁还陈列着数十位政和县历史名人和革命先烈的影雕以及他们的生平事迹介绍。政和革命历史的陈列,为政和列入中央苏区县提供了历史资料和实物证据,受到好评。存史育人、存史得益,在这里得到体现。经过魏万能同志多年精心经营,云根书院不断发展、不断完善,集讲学、会议、旅游于一体。每天都有众多游客登临。尤其是清晨、傍晚,大批市民登山来到这里晨练、跳广场舞,有的三五好友来此喝茶、纳凉,到了周末更热闹了。云根书院,成为政和的文化地标,成为政和文脉的载体,也成为群众喜闻乐见、积极参与的文化活动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