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6-07 11:39 来源:福建炎黄纵横 作者:何少川

锦屏问茶


锦屏梯田

“闽红”有三大工夫茶:政和工夫、坦洋工夫、白琳工夫。坦洋工夫在福安,白琳工夫在福鼎,都是以原产地的乡村名命之,唯独政和工夫命以县名。其实,政和工夫红茶也有准确而具体的乡村发源地,据《福建茶叶通史》记载,政和工夫红茶发源于岭腰乡锦屏村,政和人也都这样说。

近些年来,我到茶区喜欢品茶问茶,于是决定前往政和工夫红茶始发地锦屏村探源。

锦屏村距离政和县城关有一段较远的路程,汽车在弯弯转转的公路上行驶,明显地是在往深山的方向进发,经过一个多小时历程,终于到达了村口。

下车后,走在锦屏村道上,我感受到有如唐代孟浩然诗中所形容的“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过故人庄》)那种意境。村在山中,四周都被青翠的山林环抱着;一条被本地人称为“乐溪”的水道,由东向西穿村流过;南北两岸整齐排列着一幢幢土墙灰瓦的民居,其中有数座仍保留完整的明清古厝;临溪的村道宽畅坦平,路面洁净得令人赞叹。

接待我们的村主任叶慧进告诉我,锦屏村地处两省(闽、浙)、三县(周宁、寿宁、庆元)的交界处岭腰乡境内。村古名“吴家山”,又称“遂应场”。因四季繁花似锦,加之境内南屏山犹如孔雀开屏,1950年方改名“锦屏村”。我以为,这是一座古朴自然幽静美丽的村庄。我深深地被迷恋住了,似乎忘记这次是问茶而来的目的。

锦屏是革命老区基点村,近年获省级生态文化村、国家级传统村落、省级特色景观旅游名村、省级水利风景区等荣誉。令人惊讶的是,村主任告诉我,在这里周围面积约十平方公里之内,有“锦屏十八景”。它们是“绿岛听松”“溪涧流鸣”“状元杉王”“廊桥遗梦”“鲤鱼欢歌”“银杏秋妆”“茶楼旧迹”“大白茶王”“千手观音”“岩韵茶香”“矿洞神工”“起义遗珠”“雄鹰展翅”“寿龟神游”“南屏峰照”“方潭含翠”“天池龙井”“虎头飞瀑”。

云雾中锦屏村

时间有限,我们只能观赏几处具有代表性的景点。我们先登上村庄西南的凤山,一览“状元杉王”伟貌。据传,这棵杉王为五代时周议大夫吴十七所栽,至今已有一千余年的树龄。现树高约五十多米,主干胸围五米多,2008年福建省林业厅公布为全省最高的杉木。其罕见的奇特处,还竟然生长在一块巨石之上,一边是空泛无土的溪岸,另一边则有发育粗壮的根系交错盘扎在岩石之上。庞大的树体任凭风吹雨打而不倒,似乎全靠发达根系的力量在支撑,令人难以置信。村里人给我讲了这棵树一则近乎是神话的有趣故事,说是古时有一位锦屏村的青年考中状元,官府报信人来村却找不到此人。准备回府交差时,报信人在廊桥边看到有位正在读书的年轻人,便欲往前询问。不料这人看见陌生人就跑,到了这棵杉树旁突然消失。报信人端详眼前这棵杉木,联想状元的名字“三木”,恍然大悟,这状元该是由此棵杉木幻化而成的。故事一传开,人们便称这棵杉树王为“状元杉王”,并在树旁设龛祭祀,常年香火不断。

继后,我们到村庄东部的岭头凹,这里有一棵柳杉树长得更是怪异,当地人称其为“千手观音”。它高约三十米,最大树枝直径达七十厘米,相传是大林洞始祖景凡种植的,已有八百多年的树龄。怪异在于每个开枝几乎都有十几米长,一共有九百九十多个分枝,平直舒展向四面八方,覆盖着七百多平方米地盘,俨然如庙堂中一尊千手观音的模样,村里人同样把它当神树敬奉。

岭头凹已临福建与浙江边界,再走不足百米即为浙江省庆元县的地盘。我们在回村庄的路上,经过原名为“亭子后”的矿洞山。村主任指着茂密林木的矿洞山,告诉我说:这座山体被掏空了。原来,这里就是“矿洞神工”一景,承载着锦屏一段热火朝天的采银历史,遗留下如今可资浏览的矿洞奇观。追溯历史,不知何时发现亭子后这座山藏有银矿,而矿洞采银则始于宋代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延续359年于明代正德十六年(1521年)封闭。当年采矿盛况,民间曾这样形容:“三千买卖客经贸致富,八万采银工开矿兴乡。”据测,矿洞范围约三平方公里,遗留下13个矿坑170余个矿洞。矿洞巷道纵横交错、宽窄不一,大洞宛如厅堂,小洞则需匍匐方能进入,洞连洞,洞套洞,有的洞地下河潭深莫测。目前这些洞还有待开发,因此我们只能透过树木枝叶间,仰望隐隐约约的一些洞口。今后银洞开发让宾客浏览,将会是锦屏村吸引外来人的一大景点。

当我在溪旁岩石成堆的“岩韵茶香”景点,看到那株至今已有四百多年的老茶树,抑制不住内心的兴奋。茶树主干直径12厘米,树高三米,主干虽然枯死,然分枝依旧枝繁叶茂,可谓名茶仙岩茶正品的老祖宗。我从中领悟到,锦屏无疑是宜茶之地,有茶历史悠久,工夫红茶有其诞生的条件和基础。

山林环抱的锦屏村

好山好水好气候,造就了一叶好茶。锦屏峻岭连绵,古木滴翠,水色清澈,气候温和,云雾缭绕,适宜孕育佳茗。数百年银场人来客往,对外交流渠道畅通,也起着促进茶叶生产先进技术输入的作用。

我们回到村里,在锦屏遂应茶叶专业合作社的茶室品茶叙茶。我饶有兴趣地听取县茶业管理中心副主任魏高清、岭腰乡党委书记李玉华、遂应茶叶专业合作社董事长叶功园介绍政和工夫红茶发展的来龙去脉。

很早以前,锦屏村还称“吴家山”的时候,村人不知茶为何物,更不知道本村山地上有茶。南宋期间该地成为银场,地名也改为“遂应场”,采矿贩银劳工客商云集,其中一位客商看到山上有茶树,而且长势良好应是茶中佳品,便入村向范祖氏家讨茶喝。但是,范祖氏捧出的是碗白开水,客人心里怪主人家刻薄,可是看到主人家喝的也是白开水,问明情况才知道此村人并不识茶。于是,客人带上主人到村边山脚下的岩石道中,教他辨识和采摘茶叶,回家初制冲泡试饮,果然喝了感到芬芳扑鼻,口有余甘,神清气爽。消息一传出,村人开始以植茶制茶为业。不久此银商不辞而别,一去不返,而茶丛又长于岩石缝中,村人疑是仙人前来指点,故命名高山为“仙岩山”,茶为“仙岩茶”。由此也衍生出其他一些虚虚幻幻的民间故事。

明末清初,在武夷山诞生的小种红茶,至清代中期风靡国内外,市场上一时供不应求,茶商四处寻找新的货源。正当其时,政和工夫红茶应运而生。据载,政和工夫红茶始制于清同治十三年(1874年),当时江西有位赵姓茶商,来政和倡制工夫红茶,先在遂应场(锦屏村)用高山区小茶制作“仙岩工夫”,备受客户青睐,逐渐有了名气。清光绪五年(1880年),铁山镇铁山村发现政和大白茶。光绪二十三年(1898年),遂应场茶商叶之翔等人用政和大白茶树鲜叶制作工夫红茶,定名为“政和工夫”,产品畅销名声更大。遂应场叶氏家族制茶,在清代和民国时期为行业翘楚,所产小种红茶销往欧洲各国,被皇室视为珍品。

“千手观音”柳杉

1919年,《政和县志》对政和工夫红茶加工工艺作了阐述:“红茶布嫩叶于筛上凋萎后揉缩之积压片时倚变红色发佳香置焙笼焙之即成红茶。”政和工夫红茶条索肥壮重实,色泽褐红油润,汤色鲜艳深厚,滋味浓醇甜和,香气馥郁芬芳。从遂应场向全县推广,促进茶叶兴旺发达。陈愧三著《福建政和之茶叶》(1943年)记道:“政和茶叶种类凡多,其最著者首推工夫和银针,前者远销俄美,后者远销德国……每年总值以百万计,实为政和经济之命脉。”茶产业繁荣时期,全县茶行如雨后春笋般猛生,仅遂应场一地茶庄多达二三十家。那天,我还看到万新丰、大德生、天同甡、万先春等茶行留存的木刻印章。

汉代王充在《论衡·自纪篇》中,说过一句具有哲理的话:“大羹必有淡味,至宝必有瑕秽,大简必有不好,良工必有不巧。”工夫红茶产销兴旺,有了名牌伴随着冒牌参杂屡屡出现。1926年,遂应场万先春茶行,发布一张用英文书写的打假告示,提醒外国茶商识别真假,这张文告如今还被民间珍藏着。可见,当时政和工夫红茶在海内外之盛、之傲人风光。

政和是福建省茶叶主产区之一,不仅有政和工夫红茶,还有政和白茶。政和工夫和政和白茶一红一白,是政和县两大地理标志公共品牌。2010年10月,“政和工夫”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被认定为驰名商标。经过多年的培育,“政和白茶”申报中国驰名商标的条件已经较为成熟,正启动申报程序。政和工夫和政和白茶,是政和县两张锃亮的名片,将继续造福于农民,促进全县社会经济的发展!

锦屏仙岩茶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