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7-06 16:31 来源:福建炎黄纵横 作者:王绍据

太姥山下“第一村”


旅游公路修进赤溪村

在神奇的太姥山西南之麓,坐落着一个方圆10平方千米的行政村。

这里青山环绕,群峦叠嶂,林木滴翠,竹影婆娑。清碧见底的下山溪和款款流淌的九鲤溪交汇在村境内,每逢晨雾如纱,晚霞侧影,无不为这个风光旖旎的村寨平添了几多灵气。

步入村口,首先映入人们眼帘的是一块重达75吨的巨大原石,其形犹如一只正欲展翅起飞的雄鹰。石碑平面上镌刻着9个镏金大字:中国扶贫第一村——赤溪。每逢节假日,纷至沓来的各方游客争相在石碑前留影纪念。

2016年2月1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同赤溪村干群代表视频连线后,这里的旅游业更红火了。据村部有关人员登记统计,一年多来,已有来自全国28个省、市、自治区的领导及扶贫培训班、研修班的学员、党校教员、高校师生、媒体记者达260多批次,逾20多万人。慕名自驾到此旅游观光的更是不计其数。

行走在村里的平坦宽阔的长安新街上,整洁有序的民居白墙黛瓦,在绿树翠竹的映衬下显得色彩夺目。家家户户高挂着大红灯笼,装点出一派喜庆气氛。街道两旁开设着白茶店、特产店、鱼香楼、小酒家、品茗室、农家乐……令人目不暇接;银行卡服务点、火车票代售点、卫生院、警务室、法庭代办点等便民设施,也一应俱全。

村周边还建有畲族文化园、蝴蝶生态园、七彩农场、光鱼养殖场等等,好一派如诗似画的田园风光展现在人们眼前。尤其是那蝴蝶园里四季都能看到五彩缤纷的各式各色蝴蝶,可把那些小朋友们迷得乐滋滋的。

提起赤溪的特产,除了白茶、笋干、溪虾、溪鲫外,最令人青睐的要算是光鱼(亦称糠鱼)。养殖光鱼需要毫无污染的清澈水质,配以赤溪人特殊的烹调方法,使鱼肉鲜嫩而具韧性,鱼鳞薄胶而更可口,没有丁点土腥味,是老少皆宜的好鱼类。为了开拓生意,光鱼养殖户正在着手经营垂钓项目,满足广大钓鱼爱好者,既可饱尝赤溪的清澈空气,又可享受垂钓的无限乐趣。

每逢元宵佳节,恰是畲族歌会,赤溪村更是人山人海,车水马龙。如织的人流摩肩接踵,来自宁德各地的畲族歌手,有男有女,有老有少。他们打扮得既传统又时髦,特别是那花季少女犹是花枝招展,人人身着民族服装,个个笑逐颜开。她们放展银铃般的嗓子,歌唱共产党是大恩人,歌唱改革开放的好形势,歌唱畲族人民的新生活……

引种观赏性台湾九品香水莲

    谁也想象不到,30多年前,这里却是闻名全国的特困村。

据年近古稀的老村党支部书记黄国来回忆,他听祖辈说,400年前就有人搬到赤溪居住。赤溪原名漆溪,是因为这里的山中盛产漆树而得名。漆树是古老的经济树种,性较耐寒,适应高山,木材坚实。其漆液是天然树脂涂料,只要用刀划破树皮就流出树液,将其收集经过煮沸后便成漆油胶,涂刷在木质的家具上,既能渗透木质又能闪光发亮,颜色经久不褪。1978年在湖北随州挖掘的战国时期曾侯乙墓出土了许多漆具,依然色彩如新,足以见证。

漆的功能吸引了善于经营与制造的浙江人,他们不远千里来到这里深山老林收集漆胶。因“漆”与“赤”谐音,且便于书写,逐渐有人把“漆溪”写成了“赤溪”。再由于这里除了漆树能为人们带来经济收入外,其他作物难以产生经济价值,“赤溪”亦作赤贫之说,村名由此而生。

历史沧桑,山水依然。

时光回溯到20世纪90年代初,全村12个自然村280户1300多人,其中畲族300余人,全部散居在崇山峻岭包围之中的偏僻旮旯,山陡、坡险、溪弯、地狭、村僻、人穷,是当时赤溪各个自然村的真实写照。

最贫穷的要算是“挂”在半山腰的下山溪村寨,18户人家分散在岗尾、羊头坑、石壁头、水井面、大墘下、樟弯,这哪里是个自然村啊?听听这些小地名,足以令人毛骨悚然了!

有一段民谣这样唱道:“昔日穷村下山溪,山高路险人迹稀;早出挑柴换油盐,晚归家门日落西。”多年来,村民们过着食不果腹、衣难遮体、住无避雨的窘迫生活,年人均纯收入仅有160元……

1984年6月24日,《人民日报》刊登一篇“穷山村希望实行特殊政策治穷致富”的来信,公开披露了村民们的艰难状况,提出了实施特殊政策的几点建议。该报为之配发一篇题为《关怀贫困地区》的评论员文章,指出“我们共产党人的天职,就是领导全体人民走共同富裕的道路,如果让这些贫困现象长久持续下去,不但会影响整个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也愧对那里曾为革命做出过牺牲的父老乡亲……”接着,中共中央、国务院于当年的9月29日发出了《关于帮助贫困地区尽快改变面貌的通知》。

一石激起千层浪!

党中央、国务院的号召得到各级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的积极响应,一场波澜壮阔、旷日持久的新时期扶贫攻坚活动,就这样地在全国各地展开。

下山溪自然村作为最早扶贫点,沐浴到党的扶贫阳光。习近平同志在宁德任地委书记时倡导的“弱鸟先飞”“滴水穿石”理念,为这里的村干、村民树立了反贫困的意志。通过“输血式”帮扶到“换血式”搬迁,整村移居15华里之远的赤溪行政村所在地。

1995年5月4日上午,春雨绵绵,爆竹声声。赤溪村鼓乐喧天,人头攒动,汉、畲两族村民披红戴绿,隆重庆祝下山溪自然村乔迁新址。时任福建省政协副主席、宁德地委原书记陈增光等领导同福鼎县党政干部及数以百计的村民们共贺这一“造福工程”落成。

随着下山溪自然村22户88人乔迁到此以后,党和政府的扶贫力度不断加强,村民们期盼“挪穷窝”“拔穷根”的愿望愈加强烈。其余9个自然村也从不同方向的山旮旯汇聚到长安新街上。中心村常住人口由原来散居的93户、400多人剧增到现在的356户、1580人,占全村总人口的86%以上。

“抓山也能致富,把山管住,坚持十年、十五年、二十年,我们的山上就是‘银行’了”。习近平同志当年在福鼎调研时的经典预言,20多年后得到验证了!村干部和村民们凭借着得天独厚的绿水青山,正在开启这座“银行”。

旅游开发公司的引进,使赤溪人“在自己家门口就能挣到钱”!许多年轻力壮的小伙子当起了撑筏工,在青山绿水间往返劳作,虽用力气,却很惬意。撑一趟竹筏,净收入100元。旅游旺季时,一天能撑三四趟,成了让人羡慕的生财手艺。一业兴百业旺。旅游的兴旺带动了餐饮业、服务业,各种农家乐、小客栈应运而生。亲看亲,邻看邻。没多久时间,长安街上就冒出了18家农家乐和餐饮店,还有许许多多的特产店、小超市。旅游旺季,还出现流动饮食摊,只要游客在哪里聚集,流动摊就在哪里服务,现煮现吃,立等可取。一年到头,着实让这些辛勤的村民们鼓起了腰包。笔者曾问过一位专摆矿泉水摊点的老年人,他乐得合不拢嘴说:“我单卖矿泉水,春夏秋三季,每月能挣1600元,现在不穷了!不穷了!”

为把赤溪村的旅游蛋糕做大。福鼎市和磻溪镇找准“造血”功能,花大力气拓宽道路,突破交通瓶颈。除了修通两条与国家级风景区太姥山连接的公路外,还同霞浦县联手,在宁德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开通了一条连接沈海高速互通口的旅游专线,使原来到赤溪村需要一个多小时的车程,缩短为20分钟。与此同时,该村引进福建赤文峰民俗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始建于明末清初的杜家堡古民居,修旧如旧,旨在打造一座杜家堡畲族文化大观园,让海内外的游客到此领略畲家风情……

历尽艰辛“输血”、艰难“换血”、艰巨“造血”的赤溪人,最知道摆脱贫困、寻找富裕的不容易。

他们真诚感谢党和政府的英明领导和扶贫政策,自发在村头竖起一块青石碑,上面镌刻着“全国扶贫第一村——赤溪”, “这块石碑虽然没有上级有关部门命名,但目的在于让子孙后代永远铭记党的恩情,记住我们曾经是最早一批扶贫对象,激励子孙们永远跟党走,朝着‘第一村’的目标,早日脱贫,加快实现小康进程!”——村主任在揭碑仪式上如是说。

赤溪村30多年不懈努力的成果,得到了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同志的高度肯定。他于2015年1月29日,在国家《民族工作简报》上作了批示:“30年来,在党的扶贫政策支持下,宁德赤溪畲族村干部群众艰苦奋斗、顽强拼搏、滴水穿石、久久为功,把一个远近闻名的贫困村建成了小康村。”2016年2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人民网演播室同赤溪村的干群代表视频连线,又充分肯定了赤溪的脱贫成效。他说:“您看你们那标头是‘中国扶贫第一村’,这个评价是很高的,但是我觉得这里面也确实凝聚着宁德的人民群众、赤溪村的心血和汗水。我在宁德讲过‘滴水穿石’‘久久为功’‘弱鸟先飞’,你们做到了。而且你们的实践也印证了我们现在的方针,就是扶贫工作要因地制宜,精准发力,所以我们现在提出精准扶贫。希望赤溪村再接再厉,在现有取得很好成绩的基础上,自强不息,继续努力!”

千里连线,感恩于心。激情迸发,撸袖再干!

如今,赤溪村的干部群众在现有取得“全国旅游扶贫试点村”“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中国最美休闲村”多项荣誉的基础上,正朝着建成“中国自强第一村”“中国小康示范村”而继续拼搏!

赤溪村新街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