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3-14 16:03 来源:福建炎黄纵横 作者:何少川


茗苑奇葩——邵武碎铜茶

何少川

铁城似锦熙春如画.jpg

“走进邵武”封面

 

早听说邵武有款茶叶叫碎铜茶,其功能可“碎铜”。我对茶叶有这种特效心存疑惑,更无法想象它又是如何“碎铜”的。于是,找阅由陈宗懋主编的《中国茶叶大辞典》,却不见典籍记载,成为我的一个悬念。

戊戌年(2018年)春,一个阳光明媚的天气,我和省采风团作家有幸走访邵武市和平镇。和平镇旧称“禾坪”,历史十分悠久,是邵武史上第一古镇。镇区建筑格局为古城堡式的大村镇,规模之大全国罕见,保留之完好在中华大地上也为数不多。我走在老街青石板铺筑的道路上,目及两侧老旧却依然完整的店铺、宫祠和民居等古建筑群,仿佛错位有一种置身远去岁月的感觉。

我走着走着,经过一个茶叶店,见到店里堆积在地上几个纸皮茶叶箱,上面打印着“碎铜茶”三个大字,不由得引起极大的兴趣。店主人是一位中年妇女,看我驻足观察,便热情地招呼我们进店喝茶。听我问起碎铜茶,她便一边泡茶请大家喝,一边展示碎铜茶的“碎铜”功能。她先拿一小撮碎铜茶放入嘴里咀嚼,片刻后再取出一枚洁净印有“乾隆通宝”的薄铜片,衔入嘴中与茶混咬,发出一声声微弱的脆响。大约一分钟后,吐出的茶叶渣渣中,铜钱变成了许多碎片,令人感到非常神奇。

回邵武市区,我访问经营有碎铜茶的留仙峰茶业公司。公司董事长曹琦金向我介绍碎铜茶后,专门播放反映邵武和平古镇土特产《碎铜茶》的电视专题片给我看。电视专题片是福建电视台录制,在综合频道《发现档案》栏目上播出过。专题片中有个深究的细节,大多数人容易忽略。记者怀疑碎铜茶在加工过程掺进了能碎铜的物质,于是当地人把记者带到茶园,现场摘取鲜叶进行实验,结果显示同样起着碎铜的效果,只是咀嚼的时间稍稍长些,以此证明茶叶加工时没有添加任何其他物质,碎铜功能全在茶叶自身。

碎铜茶堪称茗苑奇葩!我在邵武期间,请来当地几位知茶者座谈。他们是市农业局茶叶站站长厉黎明、进士碎铜茶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傅香兰、和平镇干部廖春辉。大家一起畅谈邵武碎铜茶的前世今生。

首先,大家谈到邵武的适茶环境,以及悠久的茶史,这是碎铜茶存在的条件和基础。邵武位处武夷山脉南麓,闽江支流富屯溪中上游,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林木茂盛,雨量充沛,昼夜温差大,土壤多有黄红壤,土层有机质积累丰富,山地常年云雾缭绕,多雾形成大量散射光,是茶叶生长很理想的地方。优越的宜茶自然条件,造就邵武与周边武夷山区域一样植茶历史久远。《建茶志》(《闽北茶业志》)记载:“两宋是建茶发展繁盛时期,名茶产地由福州、建州扩大到南剑州、邵武军、漳州、汀州。”199811月,邵武市水北镇凤池山发现宋墓一座,随葬品中的银器有茶具。茶具包括装茶末的盒子、置茶饼的茶笼、量茶末的匙、勺,放匙的长颈银瓶,用作茶饮洁具的渣斗等。生动地反映宋代士大夫阶层的消闲生活和习俗,也说明了邵武在宋末元初年代,对喝茶已十分讲究。

“流水之为物也,不盈科不行。”(《孟子·尽心上》语)事物变化总有其缘由,正因为适宜茶和茶史久,才有野生茶的存在。邵武发现全市分布在7个乡镇的高山上,有野生茶1.6万亩。碎铜茶就产自离市区20多公里,和平镇一座海拔1413米的观星山(武阳峰——含翠云峰、锦云峰、留仙峰、灵应峰区域)上。观星山四季云雾弥漫,清泉涓涓,昼夜温差大,气候环境独特,在这里的乱石岩缝中,生长着一片野生茶树。农耕时代,禾坪农户一年一次采摘这里野生茶叶,制成绿茶称“观星茶”,后发现有碎铜功能遂改名“碎铜茶”。于是,当地有这样的民谣流传着:“碎铜茶好众人夸,能把铜钱碎成渣。”

何时发现观星茶有碎铜功能,没有准确时间的记载,偶然发现的传奇也众说纷纭,只能权当民间趣闻。最为人津津乐道的,是“张三丰与碎铜茶”的故事。相传,太极宗师张三丰(1264—?)年轻时失了元阳,依师傅吕洞宾的指点,在山西北岳恒山养阳九年,又在湖北武当山修炼九年,恢复了元阳之宝,才有了后来的升天之体。尔后,他回到老家邵武,很长一段时间在禾坪镇留仙峰潜心修炼。清代邑人梁时泰有留仙峰炼丹台诗,凭吊这段往事:“留仙峰上炼丹台,岁久台荒遍草莱;羽客已登云路去,时人犹摘菊花来。磴堆黄叶喧孤岛,洞夹清溪沾绿苔;薄暮西风斜日里,苍茫吊感独徘徊。”张三丰每日演练的是太极神功,随着练功日久,太极功夫进入一个新境界,由小圈至无圈,有形归无迹,四周形成一股巨大的气场。留仙峰的低矮茶树林或许受此气场涵养,滋生出一种独特的灵效。采下焙烤的茶叶泡起来,汤色尤其翠绿明亮,滋味鲜爽,津生喉润,清香可口,有排毒养颜作用。张三丰深知此茶的奥妙,不仅自己日常煮泡饮用,而且下山时也会带上一些赠送乡亲。一日,张三丰来到禾坪镇上,像往常一样正把一小箩筐绿茶散发乡民品尝,忽听不远处有妇人呼天抢地的哭喊声传来。张三丰急忙近前拨开人群询问,原来是妇人的六岁小儿把一枚“通宝”铜钱放在口中玩耍,不慎吞下堵在肠道中,脸色苍白,痛苦不堪,性命危在瞬间。张三丰见状,连忙拿来一小撮茶叶先在自己口中咀嚼,待茶叶湿软后,塞入小孩口中,又叫人端来一杯温水徐徐灌进喉管。大约一刻钟工夫,隐约听到小孩腹中“咕咕”作响,继而小孩“哇”地猛哭出声,直喊肚子疼。张三丰抱着小孩到一边去排便,难以想象地排出的便物,尽是茶叶渣以及一些碎铜钱。小孩便后面色如初,像没有发生丁点事的样子。众人见此情景十分惊讶,妇人则朝张三丰跪下拜谢不已。自此后,留仙峰茶叶被扬名“碎铜茶”,人们亦称之为“神仙茶”。

另一则传说有两个版本,事态的描述大致相同,只是人物变更。一个版本,说是留仙峰灵应寺的和尚,发现用铜器煮这里采制的茶叶,铜器很快被腐蚀破损,因此寺里代代相传,煮茶只能用铁器或陶器;再有版本,说早些时候有位江西南昌姓万的老板,在邵武买到当地生产的一款绿茶,用铜壶泡煮壶漏得厉害,觉得非常奇怪,一试又试,发现此茶能碎铜。

廖春辉送我正式出版的《福建地理标志传说》一书,其中有一篇他参与整理的《邵武碎铜茶的传说》,文章讲了“进士与邵武碎铜茶的故事”,这是以前许多人不知晓的第三种说法。事情发生在明末时期,禾坪镇有位书生,听说张三丰常喝武阳峰茶,此茶有强身健体的功效,便要家人到翠云观采购武阳峰茶备作家用。书生正准备科举考试日夜苦读,武阳峰茶成为他提神醒目的宝物。书生习惯随身带有铜钱,用来压书籍簿册,并喜欢边读书边在手中玩弄它。一天,书生遇到难题,陷入苦思冥想的精神仿佛状态,不经意中把手里的铜板放入嘴里,又顺便呷了一口用武阳峰茶泡的浓茶,并在嘴里滚动,竟将铜钱滚碎。刹那,茅塞顿开难题立解,不由得兴奋万分。他过后细细思量,发现这茶的神奇,能健脑益智又能碎铜。家人脱口而出,叫武阳峰茶为碎铜茶,碎铜茶之名不胫而走。书生进京赶考中了状元,又是春风得意,又得了皇帝题写“进士春”和“年年福”匾额的赏赐。这似乎也是许多故事必然要演释的老套,枝枝丫丫就不再赘述。

200874日《福建科技报》披露,邵武碎铜茶生长在武阳峰一片20多亩的野生茶山中,仅有数百棵茶树有碎铜功能。

生动的民间传说固然有趣,但现代社会讲究的是科学。2006年,邵武碎铜茶送中国农科院茶科所鉴定,结论为:碎铜茶中的茶多酚含量较一般茶叶高出三倍多,茶叶中所含的单宁酸、咖啡碱等元素含量,也明显高出其他茶叶。但是,对碎铜茶能碎铜,真正原因至今尚无定论。2007年,邵武碎铜茶荣获第七届“中茶杯”全国名优茶评比一等奖,专家评价是:邵武碎铜茶其内质栗香和营养物质含量指标达国内领先水平。该茶色、香、味俱佳,有增智、消除疲劳、抗辐射、抗肿瘤、降脂降压、减肥美容、延缓衰老等保健功效,无疑是品质优良的茶叶。

20091213日,邵武碎铜茶成功注册了地理标志证明商标。201011月,邵武碎铜茶被福建省工商行政管理局认定为福建省著名商标。

作为福建省茶叶主产县市之一的邵武,除了有碎铜茶,还有其他绿茶、红茶、乌龙茶、白茶等名茶,是多茶类区。目前,邵武对观星山上的碎铜茶母本进行编号管理,保护和发展碎铜茶。同时,利用地域十分宜茶的自然优势、野生茶树资源极其丰富的资源优势,以及茶历史底蕴厚重的文化优势,做大做强茶产业。

邵武发展茶产业大有作为!

绿色茶园.jpg

邵武绿色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