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2-15 19:37 来源:福建炎黄纵横 作者:黄莱笙



桃溪寻茶记


莱笙

 

 

汽车出了县城往北,朝桃溪镇驶去,梁野山莽莽苍苍横亘在前。岭上的原始树林在四月的芳菲中似乎膨胀起来,树冠一团一团的,春意蓬勃,云气蒸腾。弯曲陡峭的公路顺着峡谷蜿蜒,路底下的深壑翻滚上来一道道雾岚,在山路间相互追扑。本以为走过梁野山岭之后就看不到云雾了,岂料40多千米的车程,沿途依旧云雾弥漫,只是散淡了些,零落的村庄屋舍迷蒙,远山茶园若隐若现。这一大早的景象让我兴奋不已,似乎撩开了武平绿茶的神秘面纱,拉开一幅高山云雾出好茶的画卷。

桃溪镇是武平绿茶发源地。县志记载,武平绿茶历史可上溯东汉末年,唐宋元种茶饮茶已蔚然成风,明代有产品上贡朝廷, 清朝康熙、乾隆年间以“香高味浓甘爽”成为皇宫贡品。当代改革开放以来,武平绿茶产量与品质获得极大提升,逐渐成为福建名茶之乡,形成了“八闽炒绿看武平,武平绿茶看桃溪”格局。桃溪镇是武平绿茶主产区,全县的绿茶种植面积,桃溪就占了一大半。在这种发源地和主产区的时空交叉之中,要闹懂武平绿茶显然就非来桃溪镇不可。

第154页-35.PNG


                                                                                       第155页-36.PNG

                  绿茶基地(钟炎生  摄)

一进桃溪镇地界,就见桃澜溪两岸山地鳞次栉比到处是茶园,大多散落在向阳坡度较缓的岭间,夹杂着一些野生树木,呈现生态多样性的格调,一些连片较大的茶园还开辟了观光游览步道和自行车骑行赛道。茶青是好茶的先决条件, 桃溪茶园何以品质高远?观其土壤,武平县农业局资料显示,桃溪茶园主要是由砾岩、页岩、红砂岩母质分化形成的红壤、黄壤、棕壤等沙质壤土。陆羽《茶经》有云:“其地,上者生烂石,中者生砾壤,下者生黄土。”桃溪茶园正是好茶生长的“上中者”。观其水系,从桃溪地名的由来就可见此地的水资源丰富。武平文史资料记载,清朝光绪年间,“戊戌六君子”之一的刘光第途经桃溪,面对风光旖旎的青山秀水,兴之所至写下“何时翠竹江村路,今日仙桃石洞人”妙联,后人便说“清溪流过桃地,就称桃澜或桃溪吧”,之后此地就称为“桃溪”。水资源是茶园命脉,水占茶树总重60%,维持茶树各器官平衡。桃溪茶园分布在纵横密布的溪涧之间,加上每年1500至1900毫米的降雨量(我国大多数茶区为1200至1800毫米),显然命脉充沛。观其地形,河谷盆地与山地丘陵相互交错,山岭垂直差异较大,最高海拔1123米,最低海拔245米,海拔落差之大也就带来昼夜温差变化之大,云雾随之而生,滋润茶树。坐落于如此优越的自然环境之中,桃溪茶园的规模发展和品质养成也就天经地义了。

地灵之处必有人杰,“茶”之一字,人在草木中,草木因人而成茶,因奇人而成妙茶。桃溪镇有27家茶叶种植加工企业,全产业链产值超1.8亿元,制作技艺精湛。听说当地有两个武平绿茶的龙岩市第六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一个叫王新宝,一个叫兰正盛。到访桃溪之日,王新宝外出了,我找到了兰正盛。

一见面便感觉,兰正盛人如其名,正当壮年又身处盛世,平头圆脸,双颊饱满,眉宇安详,身穿蓝色T恤,更显朝气蓬勃。兰正盛经营的武平县如金茶叶有限公司是桃溪镇最具影响力的茶企之一,是龙岩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品牌名号“亦兰香”, 多次在茶赛中获取“茶王”称号。他领我观看了茶厂整条生产制作流程。

中国茶叶有绿茶、红茶、青茶、黄茶、白茶、黑茶六大类, 绿茶历史最悠久。绿茶可分为炒青、烘青、晒青和蒸青四类,武平绿茶多属炒青类型。各类绿茶加工制作方法各不相同,但基本工序都是杀青、揉捻、干燥三个过程,其中,不同的品牌又有具体环节的独到招数。兰正盛领我看的是桃溪炒绿的工艺规程,包括鲜叶、摊凉、杀青、揉捻、初炒、长炒、提香、风选、拣剔、包装等。兰正盛说,这是规模生产的机械化流程,拿去比赛的精品却要用手工制作,网络视频上流传的柴烧铁锅炒青是传统工艺,适合零散制作。

观看工艺流程中,我发现一堵墙体嵌着一台陈旧的滚筒杀青机和揉捻机。兰正盛说,这是他父亲在20世纪80年代购置的设备,保留下来作为纪念。原来,如金公司前身是从1981年成立的桃溪公社茶场改制而来,那时的桃溪茶场是全县茶园面积最大、设备最先进的示范茶场,开启了武平县规模性茶叶生产加工进程。如金公司子承父业,可谓根基深厚。由点及面,桃溪茶业领军武平绿茶,从此一斑可窥全豹。

桃溪镇政府院内有一个武平绿茶展馆,是从旧楼改造而来的两层馆舍,一楼展厅,二楼体验厅,入内便知武平绿茶前世今生,宛如满馆茶知识盛宴,简约而不简单。

年轻的镇党委书记李跃萍带我观看了展馆,逢到重点关键环节,他就驻足对我敞开讲解。馆内展示着琳琅满目的武平绿茶荣誉,2013年被国家工商总局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2014年列入农业部全国名优特新农产品目录,2016年被中国茶叶流通协会确定为全国十大“推荐绿茶公共品牌”,2020年被海峡两岸茶叶交流协会评为“中国特色炒绿之乡”,桃溪镇由此被农业农村部评为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馆内有一排展位展示了武平绿茶4个经典品种及其制作工艺和特色说明。原来,武平绿茶用国 家级自然保护区梁野山冠名,分为“梁野炒绿” “梁野翠芽” “梁野雪螺”和“梁野翠珠”品系,内质皆香气清高持久,豆香、栗香或花香显扬,汤色绿亮,滋味浓爽,外形则有差异。炒绿条索紧结,锋苗显,灰绿或青绿油润;翠芽扁平挺直,叶底单芽肥壮柔软;雪螺则紧卷成螺,白毫显露;翠珠卷曲成珠,紧结光滑。整个展馆,茶产业、茶科技、茶文化,托出了一个客家人的茶业天地。

观展意犹未尽,李跃萍说,去茶寮体验一下。桃溪茶寮坐落在桃澜溪一弯岸边,穿过一大片茶园,踩过一溜水上石墩,篱笆木门洞开野性十足的营地,树木之间天幕、帐篷、木屋若隐若现,溪水里、草地上四处零散着茶桌茶椅,好一处浪漫所在。

我们在临水的一台茶桌边坐下。李跃萍说,谷雨刚过,正是品尝春季新茶的好时节,我们来领略一下武平绿茶“香气高锐, 滋味清爽,色绿形美”的神韵。绿茶不发酵,保留的大自然本色更多,而坐在茶寮的山水意境之中品饮,更是平添人与自然交融的乐趣。

李跃萍拎着壶说,泡武平绿茶最好用山泉水,杯子要用玻璃杯,可以观赏茶叶像人生一样沉沉浮浮。他往烫过的玻璃杯中倒入茶叶让我闻香,果然浓郁馨鼻,俨然田野气息。然后他悬壶高冲,香气四溢,咂一口,一股清气游走胸腹,顿时神清气爽。凝神观杯,色泽翠绿,汤色浅绿,叶底嫩绿。我已经过惯了“宁可三餐无米不可一日无茶”的生活,中国十大绿茶领略过一些,却从未喝到如此神韵,武平绿茶把春天永远地留在了舌尖。

茶道、茶艺、茶情,天下茶文化莫不以儒释道浸润,大多喜欢茶禅一味。桃溪是客家茶乡,取客家文化为底蕴,人在桃溪,茶走天下。想起在展馆遇见的几个当地人,都说客家人一生一世不离茶。在桃溪,生孩子送茶道喜,来客人以茶相待,唱挽歌奉茶赠别,家家户户早一杯晚一杯,终日以茶品清纯人品,从那不变色、不变味、不变质的茶品之中,觅一份初心,守一片清宁。这种进取的文化底蕴,突出了武平绿茶“清”的意味,茶可润身,亦可清心。好茶没有乌纱帽的大与小,没有钱袋子的鼓与瘪,唯有天地之间浩然清气,充盈人世。没想到,茶寮品茗却品出了这样一番俯仰境界。

茶香缭绕之间,李跃萍告诉我,桃溪镇多年来一直举办全镇、全县、全市的茶王赛。再过两天,龙岩市2023年“红古田” 杯绿茶茶王赛暨武平县第七届茶文化商贸旅游节要在桃溪茶寮举行。可惜时间不许可,我没有条件留下来分享这趟绿茶盛事了。

“这次茶赛,桃溪镇会不会又有茶农拿到茶王?”我问。“估计八九不离十还是花落桃溪。”李跃萍信心十足。

离开桃溪若干天后,见到网络上媒体铺天盖地报道,这届茶王果然又由一位桃溪茶农摘冠。

本文原载于《走进“八闽旅游景区”•武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