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10-08 15:58 来源:福建炎黄纵横 作者:

文化幸福从何而来


今年“两会”期间,一些政协委员在讨论“文化与幸福”的话题时,提出的“文化民生”、文化提升百姓“幸福指数”的观点,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我们为什么需要文化?因为它与幸福息息相关。著名作家冯骥才说,我们人的幸福是立体的、多方面的———有物质的幸福,也有精神的幸福。文化要承担的责任就是使人们精神幸福。文明的社会给人们带来的是种种陶冶心灵的东西,享受好的文化艺术作品。社会大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实际上就是希望获得精神上的幸福感受。

前一段时间,国家实行图书馆、美术馆、艺术馆等文化场馆“零门槛”的文化政策,在社会大众中激起很大的文化效应,很多人纷纷走进这些文化场馆,感受文化知识的魅力,为拥有这样的文化权利,开始真切地感受到自己的生活中“幸福指数”的提升。而据《文化惠民是幸福广东重要内涵,带来精神享受》的报道说,“广州的流花湖公园围墙拆了,公园里每天聚在一起唱歌跳舞下棋练武的群众更多了;‘月光宝盒’免费开放了;大剧院开张了;高雅演出更多了。16139个农村和城市社区文化室建立起来了,在南粤大地星罗棋布;5000多个具有一定规模的文化广场建起来了,各地城乡群众享受到了更多的文化生活。”

文化是生活的一部分,好的文化既能带给百姓愉悦的精神享受,又能提升城市的品位,这何尝不是一种幸福?而且,我们从如此鲜活、生动的文化民生、文化幸福的图景中感悟到:一个幸福的社会,必然是一个文化的社会,幸福的生活只有在文化的社会里才能实现。社会的幸福,普遍的幸福,一定是文化普及的结果。

                           (摘自《中国青年》今年第8期 许民彤/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