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0-18 15:52 来源:福建炎黄纵横 作者:张木良

感恩一辈子

——我的番薯情结


收获红薯

番薯,又称地瓜或甘薯。史料记载,晋江安海的苏得道,于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自苏禄国(今菲律宾)将番薯引入。明万历二十一年(1573年),长乐人陈振龙也从国外引入番薯。番薯种植简便,产量也高,逐渐成为闽南乃至福建各地的重要粮食,并推广到全国,流传到海外。番薯因此和小麦、大米、玉米并列,成为联合国粮农组织确定的人类四大主粮。

我是吃番薯长大的

我出生于惠安县崇武镇大[乍] 渔村。这里地少人多,以海为田,祖祖辈辈靠捕鱼为生。家里的二三分沙质农地,只能种番薯或花生,每年收成的几百斤上千斤番薯不够全家人二三个月的口粮。父亲到海上捕捞鱼虾出售,虽然所得无几,但积攒一些时日,到镇上市场还是可以买到一些鲜番薯或番薯干,弥补收获之不足。番薯干挑回家,用大陶缸贮藏,正常年月,勉强可以果腹。我刚出生时,奶我的母亲也没有吃啥好的,一日三餐都吃番薯。从孩提至上小学、念中学,近20年里,我都是吃番薯“大汉”(闽南语“长大”的意思)的。考上厦门大学后,我才改变三餐吃番薯的日子。那些年,虽然食物单一,但番薯可以果腹,而且是甜的,我还是得一辈子感恩它!

时至今日,我虽是七老八十的人了,但番薯的养命之恩永远忘不了,长期养成的喜欢吃番薯的习惯也未改变。不少亲朋好友都晓得我有这个爱好,以至我到福州工作后,有些朋友或来自惠安老家的亲人,都为我捎来各种番薯、番薯条、番薯干和番薯粉,以及用番薯加工的食品。不大的家,平时都堆积了许多番薯和番薯食品。在诚挚感谢亲戚朋友的好意后,我将其中的大部分,给了邻居或同事,让大家分享。

“主席套餐”:地瓜稀饭

1983年秋天,我到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武夷山管理局任职。11月3日,当时的国家主席李先念在省委书记项南的陪同下,到武夷山视察。晚餐后,陪同项书记前往入住的幔亭山房的路上,我请示,明天早餐怎么安排。项书记不假思索地说:“就煮地瓜稀饭。”我想,怎么能煮地瓜稀饭给国家主席吃呢?接着又问一句:“敢吗?”项书记肯定地说:“你煮就是了,什么敢不敢!”第二天早上,厨师煮了地瓜稀饭,同时磨了豆浆。早餐时,李先念主席、国务院杜秘书长、项书记和李主席的小女儿小林,都先喝了一碗豆浆,尔后配雪里红等二三碟小菜,美滋滋地吃地瓜稀饭。放下碗筷后,李主席说:“还是项南同志的主意好!早餐地瓜稀饭好吃,雪里红更好吃!”在场的人都会心地笑了。

从此,番薯稀饭和雪里红等小菜配伍的早餐,被美名为“主席套餐”,成为不少领导同志到武夷山视察或旅游的早餐首选。

一位青年台胞的特别要求

1986年4月,我调到省旅游局工作。1988年秋的一天,晋江籍香港朋友施先生陪一位年轻台胞到省旅游局办公室看望我。经介绍得悉,这位台胞是养兰花的专家。施先生陪他到武夷山游览和考察兰花后,得知我已调往省旅游局,回程飞香港前特来看我。交谈之后已近中午,我诚恳地邀请两位客人到附近的东湖宾馆共进午餐。这位台胞倒很直爽,主动“点菜”:“张先生,宾馆餐厅有没有煮番薯稀饭?我好久没有吃番薯稀饭了,好想!”听他一说,我有些犯难了,告诉他东湖宾馆还从来没有煮过番薯稀饭招待客人的。看他有些失望,我灵机一动,对他说:“我家里有番薯,要是不嫌弃的话,就到我家里煮番薯稀饭吧!”他高兴地点点头。

我带两位客人来到宿舍,先请客人稍坐喝茶,就忙着煮番薯稀饭,同时炒了一盘花生、一盘咸萝卜炒蛋,切了一盘海蜇皮做小菜。这个年轻人看到碗里装的色如蛋黄的番薯块,眼睛先是一亮,嘴上接着道谢。炒花生、萝卜炒蛋、海蜇皮都很可口,他一连吃了三碗才放下筷子。吃毕,他高兴地对我说:“张先生,您煮的番薯稀饭太好了,这比什么大鱼大肉、山珍海味好吃多了!让你见笑,我好长时间没有吃得这么饱过!”我笑着对他说:“不用谢!我也很喜欢吃番薯,让我们一起感恩引进番薯的先人吧。”

据考证,台湾的番薯也是由大陆传入的。如今,经改良的台湾番薯优良品种很多,冻番薯和以番薯作原料制作的各种美味食品,已成为台湾的大宗农产品之一,畅销海内外。

600多年前从拉丁美洲经菲律宾引进我国大陆的番薯,后来又由大陆同胞传入台湾。番薯,不仅为中华儿女果腹,而且为两岸同胞造福。据悉,福建省农学会与台湾中华两岸交流协会,日前签署了海峡两岸番薯产业联盟和共建番薯种苗(晋江)基地的协议。我相信,共同履行实施这一协议,一定能为番薯产业的振兴和发展,作出贡献。

风光:渔翁撒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