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人要籍百部评鉴·
73.施琅与《靖海纪事》
施琅原为郑芝龙、郑成功部将,因事失和,归顺清廷,后擢为福建水师提督。郑成功驱逐了盘踞台湾的荷兰殖民者后,郑氏政权据守台湾,与基本统一全国的清王朝对抗,闽浙沿海长期备受战乱之苦。施琅为结束国家长期分裂局面,再三上呈奏疏请缨,力主收复台岛,痛斥放弃台湾的谬论。康熙二十二年(1683)六月十四日,施琅率领清军渡海东征,一举攻克澎湖,招降台湾郑氏集团,收复台湾。针对当时清廷内部有人提出“宜迁其人,宜弃其地”的错误意见,站在维护国家的一统和安全,巩固沿海地区的社会秩序和保护中国的海洋权益的高度,上呈奏疏,吁请清廷在台湾屯兵镇守、设府管理,开拓建设台湾宝岛。《靖海纪事》是施琅奏疏的汇编,闪烁着施琅平台、留台、治台的胆略与智慧,是了解施琅的重要历史文献。
《靖海纪事》二卷,(清)施琅著。
施琅(1621—1696),字尊候,号琢公。福建晋江人。清代著名政治家、军事家。1683年复台后被康熙封为靖海侯,世袭罔替,永镇福建水师,“锁钥天南”。
施琅出生于农民家庭。年少时有识度,膂力绝人。从师习战阵击刺诸技,于兵法无不兼精,遂智勇为万人敌。初为郑芝龙、郑成功部将,后因事失和,归顺清廷,由同安副将、同安总兵擢为福建水师提督。郑成功驱逐了盘踞台湾的荷兰殖民者后,郑氏政权据守台湾,与基本统一全国的清王朝对抗,闽浙沿海长期备受战乱之苦。施琅为收复台湾,结束国家长期分裂局面,再三上呈奏疏请缨,力主收复台岛,痛斥放弃台湾的谬论,即使议谏被束之高阁,甚至裁其水师之职留京宿卫长达13年,但他仍然矢志复台报仇,坚韧不拔。在京之日,他注视福建沿海动向,悉心研究风潮信候,日夜磨心熟筹,以俟清廷起用。
康熙二十一年(1682)十月,清政府平定了“三藩”之乱后,施琅终于在李光地等大臣的力荐下,复任福建水师提督之职,加太子少保衔。他回到厦门后,便日以继夜,废寝忘食,一面整船,一面练兵,兼工制造器械,躬亲挑选整搠,历时数月,使原来全无头绪的水师,船坚兵练,事事全备。二十二年(1683)六月十四日,施琅率领清军渡海东征,一举攻克澎湖,招降台湾郑氏集团,收复台湾。入台后,自往祭郑成功之庙,对郑氏父子开辟台湾的功绩作了高度的评价,自称克台是为国为民尽职,对成功毫无怨仇。他提倡轻徭薄赋,安定台湾局势,又针对当时清廷内部有人提出“宜迁其人,宜弃其地”的错误意见,站在维护国家的一统和安全,巩固沿海地区的社会秩序和保护中国的海洋权益的高度,上呈《恭陈台湾弃留疏》,吁请清廷在台湾屯兵镇守、设府管理,以备御西方殖民者的侵略,开拓建设台湾宝岛,力主保留台湾、守卫台湾。其真知灼见打动了康熙帝和朝中大臣,清廷终于决定在台湾设府县管理,屯兵戍守,沿海迁民才悉复其业。于是被弃的民田渐次垦辟,从福建到广东,沿海禾麦,一望良畴,所谓“荒烟野草复为绿畦黄茂,圮墙垣复为华堂雕桷”是也。康熙三十六(1697),施琅卒于厦门住所,葬在惠安黄塘虎窟。康熙皇帝御旨追加赠太子少傅,谥襄壮,命官三次谕祭,并于泉州府学前建祠祀之。其时,两岛八闽皆顷德,纷纷为之树碑扬誉,多建有“靖海侯”坊,如阳义辅立康熙制诗句“上将能宣力,南纪尽风流”,同安等地立“绩光铜柱”、“泽普南天”、“勋高大树”、“泽沛甘棠”等碑坊,表彰施琅的丰功伟绩。
总而言之,作为一代名将,施琅一生为国家为人民做过许多好事,他是一位爱国将领,也是一个胸怀广阔的政治家,身上有许多闪光的东西,诸如大一统思想,海防和海权思想,不畏艰难险阻的意志和毅力,敢于据理力争、知无不言的作风,还有他的文韬武略和爱国忧民的精神值得我们永久怀念。
《靖海纪事》二卷,是施琅奏疏的汇编,闪烁着施琅平台、留台、治台的胆略与智慧,是了解施琅的重要历史文献。主要包括三部分。
第一部分是时人颂扬诗赋及序文,包括富鸿基、李光地、林麟焻、曾炳、程甲化、陈迁鹤等人题写的序,这些序文中都提及了施琅征台的功绩,并以智、勇、诚、仁等角度评价施琅平台的行为,而蔡致远的《跋》不仅指出施琅奏疏中所表现出的智略,而且对施琅为文大加赞赏,认为施琅文章“有天工自然之妙”。郑开极的《平南行》以434言抒写了施琅平台的伟绩及优待投诚郑军的感人场面,周澎的《平南赋》以优美的语言描述了施琅征台的过程,突出平海练兵与攻克澎湖的细节,极力渲染施琅平台后的功成名就,如“唱天山之歌,勒燕然之笔,交趾之铜既标,淮西之碑亦立”,“追伏波之旧烈,旷百世而流芳”。
第二部分是施琅出征台湾及其善后处理的奏疏汇编,分为上下两卷,共31篇。上卷包括:《边患宜靖疏》《尽陈所见疏》《厦门祭江祝文》《密陈专征疏》《决计进剿疏》《舟师北上疏》《师泉井记》《海逆形势疏》《海逆日蹙疏》《飞报大捷疏》《谕澎湖安民示》《攻克澎湖致祭后土文》《祭澎湖阵亡将士文》13篇。《边患宜靖疏》《尽陈所见疏》记录了施琅征台的战略策略思想、战术战役的筹划; 《密陈专征疏》《决计进剿疏》记录了在征台前夕,施琅与福建总督姚启圣争专征权的艰难过程; 《舟师北上疏》《海逆形势疏》《海逆日整疏》记录了施琅与姚启圣关系紧张时的进剿与安抚之争; 《飞报大捷疏》记录了施琅最终获得专征权,攻克澎湖的实战过程。下卷包括:《赉书求抚疏》《安抚输诚示》《台湾就抚疏》《赉缴册印疏》《祭鹿耳门水神文》《报入台湾疏》《舟师抵台湾疏》《谕台湾安民生示》《严禁犒师示》《祭台湾山川后土文》《班师过澎祭阵亡官兵文》《恭陈台湾弃留疏》《移动不如安静疏》《中元祭阵亡官兵文》《壤地初辟疏》《海疆底定疏》《收用人材疏》《君恩深重疏》18篇。主要突出施琅招抚台湾郑氏政权并获得成功的过程,如《贵书求抚疏》《安抚输诚示》《台湾就抚疏》《贵缴册印疏》《报入台湾疏》《舟师抵台湾(疏)》;平台之后,清廷引发了台湾弃留之争,施琅不顾众议力主留台,写下具有历史价值的《恭陈台湾弃留疏》《移动不如安静疏》;《收用人材疏》是施琅针对清廷对郑军投诚人员的安置与作用问题而提出的意见;《壤地初辟疏》则是针对清廷对台湾钱粮征收过高而提出的意见与建议;《海疆底定疏》则是施琅以高瞻远瞩、居安思危的思想提出的开海展界、海洋贸易的建议;《君恩深重疏》是施琅一生中的最后一篇奏疏,不仅向康熙表达了对其宠眷之恩的感谢,而且心系宁靖海疆大业,举荐锁钥东南的人才。
第三部分是每篇奏疏后面附录的“八闽绅士公刊原评”,是清朝闽地缙绅,主要是施琅的闽南同乡、好友对施琅奏疏中所陈述的事件及观点所作的评论。
文如其人,从《靖海纪事》上卷奏疏中我们可以真切地感受到一位耿直而执着的将军在平台的过程中不畏艰难险阻奋勇向前的历史。施琅在《决计进剿疏》中说:“臣丁年六十有二,血气未衰,尚堪报称,今不使臣乘机扑灭,再加数年,将老而无能为,后恐更无担当之臣,敢肩渡海灭贼之任,是以臣鳃鳃必灭此朝食。”其志可嘉,其情可感,施琅不负众望,在63岁高龄时,凭着丰富的经验与坚韧的体力,完成了时人所不敢做之事。这种“敢为人先”的精神成就了其功业,也激励着后人“爱拼才会赢。”
从下卷奏疏中我们可以看到施琅将军不顾众议力主留台,上呈《恭陈台湾弃留疏》《移动不如安静疏》,说服康熙,使之改变观念,重新认识台湾的海防重要性,继而在台湾设府置县,使台湾正式纳入清朝版图的,在维护祖国领土完整作出重要贡献,体现了老将军强烈的热爱祖国、热爱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和优秀品质。施琅在《恭陈台湾弃留疏》中言:台湾地方,北连吴会,南接粤娇,延裹数千里,山川峻峭,港道纤回,乃江、浙、闽、粤四省之左护。开篇就点出台湾对我国东南沿海的重要战略地位,台湾海防重要性的认识贯穿全文始终,提示了台湾对国家安全环境的影响。接着从历史教训出发,阐述台湾对国家安全的重要性,以提醒清廷重视台湾的地位,而且台湾土地肥沃,物产丰富,并非有些朝臣认为台湾是荒壤无用之地,而是肥饶之区,是一片很有发展前途的未经充分开发的土地,弃之可惜。第三施琅指出迁其人,既不经济,又费事,且隐藏兵乱之害。而对弃其地,则一针见血地指出此地原为红毛(荷兰人)住处,无时不在涎贪,亦必乘隙以图,此乃种祸后来,沿海诸省,断然晏然无虞。而仅守澎湖,而弃台湾的做法是达不到靖海宁疆的目的,澎湖是台湾的门户,台湾与澎湖唇齿相依,只有守台湾方可固澎湖。既然弃之不可,就必须守台得当。于是施琅提出守台规划,并高瞻远瞩地指出守台并不会增加清政府的财政负担。最后施琅再次呼吁为了海疆的宁靖而留台,同时也是为了报答康熙帝的眷顾之恩,同时又是他的责任,态度谦恭,言辞恳切。纵观全文,此奏疏以力主固守台湾为宗旨,层层剖析,陈以利害,并晓之以理,通篇充满了维护国家一统的爱国情怀和远见卓识,为了清廷治理台湾筹划了一幅蓝图,为清廷最终决定台湾的弃留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正如傅家凌教授所说:“从郑成功和施琅两人对于台湾的认识来说,施琅不是郑成功的叛徒,而是他的继承者。”
1983年,福建人民出版社出版了王铎全校注的《靖海纪事》,以浙江嘉业堂所藏的清光绪元年(1875)施葆修重刊的《靖海纪事》为底本,参校上海图书馆所藏的清康熙年间刻本《靖海纪》、台湾文献丛刊的重印本《靖海纪事》,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施琅奏疏,并对有关的人物和史事加以注释,方便今人阅读参考与了解施琅征台的历史发展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