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7-29 20:55 来源:福建炎黄纵横 作者:沈友龙


·闽人要籍百部评鉴·

 

69.郑成功、郑经与《延平二王集


 

郑成功是明末清初军事家,抗清名将,民族英雄。郑成功立志以中兴明室为己任,反对其父郑芝龙降清,率领其父亲旧部在中国东南沿海树起抗清旗帜,南征北战,威震天下,史称“明郑”。经过激烈的战争,郑成功于清康熙元年(南明永历十五年,1662)十二月迫使占据台湾的荷兰总督揆一投降,使台湾重回祖国怀抱。郑经是郑成功的长子,郑成功病后,他嗣其父之位,袭封其父延平郡王之爵。郑经在陈永华等人辅政下,抚土民,通商贩,兴学校,进人才,定制度,境内大治。郑成功、郑经的诗文、书法,存世甚少,《延平二王集》系清代文人冒着“文字狱”危险搜集整理后,以手抄本形式保存下来,是研究郑成功、郑经诗文的第一手材料,可补其他典籍记载的不足,虽然内容单薄,但却弥足珍贵。

 

《延平二王集》不分卷,(明)郑成功、郑经撰。

郑成功(1624-1662),本名森,又名福松,字明俨、大木。福建泉州南安人。明末清初军事家,抗清名将,民族英雄。郑芝龙子,其母名田川氏。出生于日本,七岁归国就学,塾师奇之,为他取名曰森,指为可造之材;十五岁后入太学,为监生;仰慕钱谦益,因执贽为弟子。钱谦益甚重之,乃号其字曰大木,许其将为栋梁之选。因蒙隆武帝赐明朝国姓“朱”,赐名成功,并封忠孝伯,世称“郑赐姓”、“郑国姓”、“国姓爷”,又因蒙永历帝封延平王,称“郑延平”。郑成功因此立下大志,以中兴明室为己任,曾撰《恢复大业治兵筹饷锐精兵器之要策》一疏呈隆武帝阅览。清顺治二年(南明弘光元年,1645)清军攻入江南,不久郑芝龙降清,郑成功反对其父降清,率领父亲旧部在中国东南沿海树起抗清旗帜,南征北战,威震天下,史称“明郑”。清顺治十六年(南明永历十三年,1659)再次北伐,一度由海路突袭、包围清江宁府(南京),但终遭清军击退,只能凭借海战优势固守泉州府的海岛厦门、金门,便着手收复台湾,后经过八、九个月的战争,于清康熙元年(南明永历十五年,1662)十二月迫使荷兰总督揆一投降,使台湾重回祖国怀抱,开启郑氏在台湾的统治。可惜,收复台湾后不到半年,这位年轻的民族英雄就病故了。

郑经(1642—1681),郑成功长子,字贤之、元之,号式天,昵称“锦舍”。清康熙元年(南明永历十五年,1662)五月初八,郑成功病逝于承天府(即台湾)时,郑经人在厦门,闻叔父郑袭准备继位消息,在周全斌襄助下,自称“招讨大将军世子”,前往台湾弭平郑袭,其后即嗣其父之位,袭封其父延平郡王之爵。清康熙二年(1663)清朝与荷兰联手进攻金门与厦门,金厦两岛被清军占据,郑经便撤退台湾,将“东都”改为“东宁”,并伺机反攻福建。郑经在陈永华的辅政下,抚土民,通商贩,兴学校,进人才,定制度,境内大治,著《东壁楼集》。

郑成功、郑经的诗文、书法,存世甚少。《延平二王集》(又名《延平二王遗集》)系清代文人冒着“文字狱”危险搜集整理后,以手抄本形式保存下来。据该集之跋文记载,东海夫子曾在朋友家中见过“延平王诗一章,红笺八行”,可惜没有抄录保存下来。十年后的七月七日,适逢“贺表侄抱孙喜”,东海夫子在表侄家里的书堆中发现了郑成功诗文“有斯一卷”,于是“向之假归”,无奈表侄就是不肯,于是东海夫子当晚借故住宿下来,找机会“急抄一通,将书置原处而归”。然而,文字狱繁兴的当时,半个月后,“表侄忽来饶舌,谓余(东海夫子)抄此书目,害之”,说原本已经烧毁,现在想索回抄录本一并烧毁,东海夫子“拒之不能,(己)邀亲友共保无事,(表侄)始恨恨而去”。但就当时情况而言,东海夫子只能希望“倘他日文网稍宽,得以流传,俾后人得见”。就这样,《延平二王集》得以保留下来。尽管所抄录保留的《延平二王集》内容并不够完整、不够丰富,又有漏字,且有关东海夫子为何许人也,何时看到该书,如何使其流传下来,尚无从查证等的种种缺陷,然而这也正体现文字狱繁兴的有清一代,保存《延平二王集》是一件多么困难的事。

《延平二王集》在民间有传抄本,1947年台湾图书馆根据抄本影印出版,辑入《玄览堂丛书续集》,此集虽然内容单薄,但却弥足珍贵。

《延平二王集》载录题名“大木”(郑成功别字)的诗八首,载录题名“元之”(郑经别字)的诗十二首、谕五篇,是研究郑成功、郑经诗文的第一手材料,可补其他典籍记载的不足。其中不仅有郑成功那首著名的《复台》诗及《出师讨满夷自瓜州至金陵》等名篇,还有鲜为人知的郑经诗《痛孝陵沦陷》(两首)、《效行行重行行》、《效迢迢牵牛星》、《效涉江釆芙蓉》等,郑经的谕文有《谕忠振伯洪旭》、《谕东都群臣》、《谕承天知府郑省英》、《谕周全斌呈进兵方略》、《谕兵都事张宸》五篇。

民族英雄郑成功虽不以诗名,今所留存的诗作仅数首,除了被钱谦益赞许为“声调清越,不染俗氛”的早期之作《春三月至虞谒牧斋师同孙爱世兄游剑门》、《越旬日复同孙爱世兄游桃源涧》外,其他几首,都于字里行间流露出英雄气概与昂扬气魄,具有雄浑气象,如《出师讨满夷自瓜洲至金陵》诗曰:“缟素临江誓灭胡,雄师十万气吞吴。试看天堑投鞭渡,不信中原不姓朱。”此诗作于清顺治十六年(1659),当时郑成功亲率十万大军与另一抗清名将张煌言会师于长江,连破瓜洲、镇江、仪征等地,合围南京,声势大振。出征前郑成功先以“吉服祭太祖,次以缟服祭先帝”,江边缟素誓师,是何等壮怀激烈!“灭”、“吞”二字显示出英雄的自信与豪情。尤其末句“不信中原不姓朱”,其志在必得与视死如归之精神气度喷薄而出。

《复台》诗是广为传诵的郑成功最具代表性的诗作,诗曰:“开辟荆榛逐荷夷,十年始克复先基。田横尚有三千客,茹苦间关不忍离。”在实现收复台湾夙愿的历史时刻,郑成功可谓百感交集,他写下的这首诗,高度概括了收得台湾的艰难历程,无限深情地抒发了自己与将士们同甘共苦、生死相依的血肉深情。诗中称台湾为中国故土、先人基业,因而早怀“逐荷夷、复先基”的宏愿。1661年,郑成功率军两万余自金门料罗湾出发,进军台湾,奋战八个月,于1662年迫使荷兰总督投降,使台湾回归中国版图。诗中“开辟荆榛”是指他克服重重困难,完成复台大业,开辟了反清复明的根据地。诗人引用“田横三千客”的典故,表明了自己坚贞不二、忠于故朝之气节,以及复国中兴之决心。

郑经的诗作中,《痛孝陵沦陷》、《满酋使来,有不登岸、不易服之说,愤而赋之》等诗,同样表现出忧心社稷、忠君报国的民族气节。《痛孝陵沦陷》诗曰:“故国河山在,孝陵秋草深。寒云自来去,遥望更伤心!”此诗系郑经得知南明军队北伐兵败从金陵退走后,明太祖朱元璋所葬的南京孝陵再度沦陷,悲愤难抑而作,哀恸之情流溢而出。《满酋使来,有不登岸、不易服之说,愤而赋之》诗曰:“王气中原尽,衣冠海外留。雄图终未已,日日整戈矛。”此诗表明了痛明反清,待时恢复的心愿,是郑经在台湾聚养待时,谋求复仇雪耻,驱逐满清,志向的写照。从这一点来说,“延平二王”的心志是一脉相承的。

《延平二王集》载录郑经的五篇谕文,其中《谕忠振伯洪旭》、《谕东都群臣》两篇,与郑经继位的史实有关。清康熙元年(南明永历十五年,1662)五月初八,郑成功病逝于承天府(即台湾),郑成功之弟、郑经之叔郑袭图谋夺位,郑经《谕忠振伯洪旭》文称:“先王功盖寰区,忠垂奕祀;方拟整戈北伐,平荡中原,而疾疢弥留,中道殂落。孤子等号天泣地,哀惨莫名。”又严词斥责其郑袭:“叔袭包藏祸心,伪矫遗命,自称护理,俶扰彝伦,蔑弃世子,通款夷狄,诚大明之贼子,斧钺所必诛者也。”并称:“孤自阙然,罔有丕绩,然敬惠来旨,义无有违,已于永历□年□月□日嗣位于厦门。爰整貔貅,恭行天罚,命全斌等统率六师,水陆并进,肃清东都,孤为其过,防络绎继路也。第满夷闻之,恐乘隙入寇;其训饬将士,严为防范勿怠,俾孤无北顾之忧,是所厚望!”其《谕东都群臣》则表明了自己作为长子继承郑成功延平郡王之位的正当性:“皇明祖训:王薨世子嗣位,亲郡王至侯伯罔不皆然,三百年来未有变易、废长子而以弟继者也。先王不幸薨背,世子当立,想尔群工必明斯义。”又训令臣下曰:“而叔袭矫作遗言,迷误朝野,以乱大伦,以逞逆志。孤以至亲之故,未即进讨,屡陈训告,冀其改过,而凶志未离,又几旬矣。尔文武等为所诱胁,孤悉知之。早日归诚,咸与维新,爵赏无替;若执迷不悟,自有国法在,孤亦不敢私也!”这两篇谕文可作为相关史实的佐证材料。

1947年台湾图书馆根据抄本影印出版了《延平二王遗集》,辑入《玄览堂丛书续集》。后来,南安又发现了《延平二王集》的抄本。2012年,郑成功收复台湾350周年之际,由《泉州文库》整理出版委员会整理、何丙仲辑校的《延平二王集》正式出版。此版《延平二王集》,把零散载录于中外文献史籍中比较可靠的郑成功、郑经的诗文、书信、谕令等文字资料整理出来,又综合《台湾文献丛刊》出版的《延平二王集》和闽南民间流传的同名手抄本合校而成。郑成功胞叔郑鸿逵的《及春堂诗集》与郑经的《东壁楼集》这两部难得一见的孤本,作为附录,编入《延平二王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