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散发浓厚乡土气息的回忆录
陈德福
今年正月中,我从古田县人大副主任余榕梅电话中获悉,她父亲余养逞生前留下了80多万字的日记。她正忙于整理,将其编撰成回忆录,花了很多时间,初稿已成,可以寄给我看看。这让我很高兴,可以先睹为快。但又心生几分好奇,一个普通人,生活中更多的也就是芝麻绿豆般的琐事,编撰成回忆录,会是啥样呢?
余养逞照片
余榕梅主任将书稿快递寄给我。我放下杂事,读将起来,几乎一气呵成。越读越起兴,越读越肃然起敬,佩服作者余养逞一生中写日记的劲头会持续那么久,早年的事会记得那么清楚。这令我联想到《福建日报》曾一度大力宣传非常红火的“三平精神”:平凡之中的伟大追求,平静之中的满腔热血,平常之中的强烈责任感。2003年底中共福建省委提出“三平精神”,2004年初又提出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战略(海西战略)并开始实施。后来,海西战略从地方层面提升到中央层面,从区域战略提升为国家战略的一部分,海西建设也气势如虹地展开,“三平精神”升华为新时代的海西精神,渗透到海西建设者血液里,融入海西建设的实践中。其实,“三平精神”也好,海西精神也罢,在特定时期被倡导,但已融入民族血脉中的是一种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血脉传承。也正如毛主席所说: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干革命、搞建设,都要有那么一股劲,那么一股革命热情和拼命精神。受到老余生前那么一股锲而不舍狠劲的感染,我拜读他的回忆录初稿,有几点突出感受。
一是老余身上始终洋溢着豪情、正能量,始终保持着一股积极乐观、奋发向上的可贵精神。老余出生贫寒,身世特殊,一个生父、一个继父、两个养父。由于生父被欺挨打致残,失去劳动力,无法养家糊口,只能把妻子“租嫁”出去。租嫁之后,母子生活依然贫困,为了活命,4岁的他被生母过继给婶妈(婶婆),只图让他有饭吃。这对生母是残忍的决定,也是无奈的决定。这婶婆便成了老余的奶奶,也是后来唯一能给他母爱的女人。他实际上成了孤儿。在奶奶的呵护下,他在极其贫困的家庭中成长。即便这样,他整个苦难的童年从不悲观绝望,而是如岩石缝中的一株小草,倔强地成长,遇到阳光就灿烂。他看到同伴有玩具手枪,心里痒痒的,小小年纪便能用木头自制玩具手枪,用锅灰着色,蛮有成就感,因此得到奶奶的赞扬。他与同伴玩耍皂荚树的籽,懂得多收集些藏着,紧缺时卖给同伴换钱。学龄时参加夜校扫盲班,他学得又快又好,后来入村办小学,也成为成绩最优秀学生。小时候,他的吃喝拉撒都要自己打理,放学还要到大山中砍木棍卖,赚取学费和零用钱。以致5年级时因饥饿和没钱交学费而辍学,校长还亲自出面挽留他继续读书。辍学后先到闽北政和深山老林中当柴夫,很快就学会了剥松树皮、蜕杉木皮的活,能够赚到钱、吃饱饭,感到非常幸福。再后来到顺昌大山中挑梭木棒,挑着80斤的担子走几里山路,很快就适应。为能吃饱饭,不知累是什么,能赚到钱就无比快乐。生活步步艰辛,但他从不沮丧,总是满怀激情,处处寻找机会。
第三章是回忆录中篇幅最长的部分,回忆从军经过和军营生活,特别是参加援越抗美战争。他一路高歌,入伍第一年就实现了入团、入党,当上党小组长,认真做好党务工作,认真做好战友们的思想工作,获得大家肯定。他连续3年获评五好士兵,所在炮5班也获评三好班。入伍当兵,战友们个个都想进步,只有各方面表现最为突出者,才可获得公认,才能有更多机会。他以超勤快征服了战友,如他天天抢着为炊事班挑水、经常为战友们洗衣服,还做好事不留名。在军事技术上他更是从严要求自己,掌握了过硬的本领,从5炮手调整为2炮手,在实战中精准点击炮弹击发器,取得优异战果。第四章回忆转业当铁路公安民警、再转到地方当公安民警生活。在来舟站公安派出所搞内勤,在福州站当乘警,都赢得很好口碑。在当福州到南昌列车乘务组乘警时,智抓小偷全力维护车上安全秩序,让小偷闻风丧胆,声震一方。调到莪洋站当民警,抓台湾表和银圆走私,炼就好身手、好眼力,一抓一个准,事迹还登上了《福建日报》。调到古田县公安局当民警,破获莪洋一起居民户口薄造假案,破获一起屏南老华侨状告被打致伤案等,都展现出出色的警务能力和才干,受到领导肯定。几十年风雨兼程,一路摸索,努力打拼,他无论学什么、干什么,总是能爱什么、通什么,深研细思、锐意精进,备受关注、气场满满。特别是后来他在县公安局负责特种行业管理,清正从警,廉洁自守,常在河边走,就是不湿鞋,领导和业界都予充分肯定,这是难能可贵的。
二是老余传承了良好的家风家教,感人至深。近年来,传承良好的家风家训,呼声一直很高。开展家风家训教育成为思想政治教育和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内容。2017年福建师大李彬源、郭丹教授等编著《八闽家训读本》,省纪委高度重视,一把手亲自为该书撰写前言,纪委办公厅正式发文推荐,要求抓好学习。2022年郭教授等又编著出版《家风家训》一书,被列入中组部《领导干部文化知识丛书》。郭教授是我的博导,出的书我先睹为快。但两本书所涉及内容,多来源于名门望族,是高大上的东西。看过老余的书稿,强烈地感觉到,正家风严家教,也是中国普通群众的自觉追求,早已融入整个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老余出身之际,家庭极度贫困,但生父、生母只求已不求人,断然采取“租嫁”方式,让生母和尚在她肚子里的他及8岁的二哥余养乾,有条活路,只求能够活下去。人穷志不穷。他被抱养后,奶奶对其严格要求,自食其力,不偷不抢。有一次连续多日下雨,他拔兔草时,贪图方便,摘取了别人家发黄的芥菜叶,晾干后喂兔子。可是,奶奶发现后当即要求扔掉,并严厉叱骂了一顿。奶奶说不是自己的东西,一点也要不得,做人要清清白白,手头要干干净净。这一顿骂,给他极其深刻的教育。以至多年后到闽北当柴夫,发现地上有5块钱,猜想可能是同屋屏南大哥掉的,便捡了还给屏南大哥,他不起一点贪心,这事在柴夫中备受夸奖。后来,他与同母异父兄弟一起到南平樟湖镇一个砖厂做工,赊账买了光饼店老人的光饼,约定等发工钱时还清。不料赚了300元工钱,一分也要不到,还不了老人光饼钱。但他不是一走了之,而是特地到店说明,并押上唯一值钱的行李——篷布包后才徒手回家。奶奶一生平凡得不能再平凡,但她的言传身教,感化他临财不苟得,不存非分之想,使得后来几十年工作、生活中,始终是胸襟坦荡、光明磊落、童叟无欺。特别是当公安民警,管理特种行业,身处高风险岗位,能够做到两袖清风,宁可空闲时间锄地种菜,也不利用职务之便沾点油水,这种良好家教家风熏陶的结果,也隔断了廉政风险,确保了一身平安。
三是翔实的社会生活实录,保存了许多珍贵的时代记忆。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色彩,一个行业有一个行业的特点,人们伸出手、迈开腿,在举手投足之间,往往留下一定时代生活的印记,往往反映出特定时代生活的内容。老余把许多自己的亲身经历、亲眼所见忠实地记录下来。这些原汁原味的日常生活记录,具有很强的史料价值和研究价值。当年这些不起眼的芝麻绿豆大的事,几十年后往往最容易打开读者许多尘封的记忆,钩引出浓重的乡愁。老余的笔下有许多精准的流水记录。如写11岁上一年级,要交3元钱,2元是学杂费,1元是书本费;12岁奶奶去世后“我每月到生产队领12斤大米、16.8斤番薯米”;三年级时供销社收购杂木棍,星期天上山砍木棍,每次砍6根,每根1角8分,每次能赚1元8分,这些钱用于注册读书,还可以做件新衣服,买些咸鱼配饭;养了一只小母鸡,放养不用喂食,每个月下25个蛋,每个可卖1角钱,舍不得吃,可以卖钱补贴家用。又如记一次右拇指被针刺后,发炎肿痛要做手术,没钱,只好回家称几斤番薯米到街上卖了3元钱,药费手术费2元3角。这些看似无厘头的流水账,细得不能再细,但它勾勒出了孤儿生活的侧影,也是底层贫困群众生活的真实写照。这样的流水账回忆录中很多,乍读起来似有几分碎碎念、干巴巴之嫌;细品之又忽觉有余味、不嫌多。因为透过它们,我们能更好地读懂什么叫物质匮乏时代,什么是赤贫生活。它们最生动、最真实地保存了那个年代生活的独特风貌。
本文作者(左二)与余榕梅副主任(左一)合影
四是记录民风民俗并使用方言词语,珍藏了地方文化的印记。如写早年与奶奶一起逃难中暂住荒厝,点燃艾草束驱赶蚊子,差点烧了房子;后到越南参加抗美援越战斗,在阵地上蚊子多得不得了,也是用故乡的老办法,点艾草驱蚊,解决了一大难题。又如写做番薯米饭,米先捞熟后,番薯米再半熟,然后混合着放入饭甑蒸;煮白锅菜,用一块“肥座”(肥猪肉)在锅里擦过后,即把菜下到锅中煮,让菜有点油星——每次如此,直到“肥座”变黑变干,再也擦不出油脂;咸鱼配饭,番薯米饭难以下咽,用腌制得咸得不能再咸的咸鱼,最下饭。这些记录从另一角度展现物质匮乏年代贫困家庭的生活场景,今天已渐行渐远,但又那么真实可信,仿佛就发生在我们身边。另外,老余的笔下还使用一些方言词语,显示出古田方言的独特魅力。如“婶妈”(“妈”字在这里,古田话中读去声,是古田方言对婶婆的称谓)、“楤担”(“楤”古田话中与工厂的厂同音,为两头尖的木棍或竹棍,用于挑起捆成束的柴草等)、“钢锹”(一头尖的螺纹钢,比钢钎长,用于打较深的洞,或撬动石头等)、“大人揭着一个大土箕”——“揭”(肩膀上用扁担等单头挑东西的状态,即扁担后端挂着东西,扁担前端用手压着以保持平衡)、“放溪”(是指柴夫砍伐林木后的一种运输方式,即柴夫做完青山,把原木归集到溪流边的高坡上,按一定方式垒成堆,等到下大雨做洪水时,把堆场底座撬动,让成堆的原木滚入洪水中,顺流漂至下游某处)。这些方言词语,在古田话中鲜活而又有独特的表现力,也使回忆录焕发出鲜明的古田人的生活色彩。
(本文原载于“青清画画”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