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人要籍百部评鉴·
25.郑樵与《通志》
郑樵是宋代一位著名的学者。自少就绝意仕进,并立下远大的志向,闭门苦读古人之书,通晓百家之学。同时,多次外出游历,探访名山大川,搜奇访古,开拓眼界。所著《通志》是继司马迁《史记》之后我国历史上现存的第二部纪传体通史,古代史书著名的“三通”之一。记事上起三皇,下迄隋朝,其“二十略”中,部分有载及唐宋的内容。该书卷帙浩繁,规模宏大,数据丰富,体系完备。郑樵以一平民身份,凭借一己之力,采前人之书,成一家之言,实属不易,对我国的古代史学史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通志》二百卷,宋郑樵著。
郑樵(1104-1162),字渔仲,世称夹漈先生。南宋兴化军莆田县(今福建莆田市)人。郑樵出生于书香门第,他的祖父郑宰是熙宁三年(1070)进士,父亲郑国器,是太学生。郑樵从小受到良好的教育与文化熏陶,能过目成诵,被称为神童。
宋徽宗宣和元年(1119),郑国器病逝,葬于莆田越王峰下。郑樵在父亲的墓侧结庐而居,闭门苦读,并立下远大的志向,欲读遍古人之书,通晓百家之学。为此,他身体力行,绝意仕进,刻苦力学三十年。在这三十年间,郑樵精读经书、礼乐、天文、地理、语言、文字、动植物等各方面的著作;同时多次外出游历,探访名山大川,搜奇访古,开拓眼界,获取书本之外的丰富实践经验。诸此,都为他最后完成《通志》的撰写,奠定了广博的学识与深厚的基础。
绍兴十九年(1149),郑樵将自己撰写的关于“经旨、礼乐、文字、天文、地理、虫鱼、草木、方书之学”方面的著作,进献给宋高宗。绍兴二十三年(1153),郑樵做好了全面撰修《通志》的准备工作。他在《上宰相书》中提到:“今年料理文字,明年修书,若无病,不死,笔札不乏,远则五年,近则三载,可以成书。”
绍兴二十八年(1158),因侍讲王纶、贺允中的推荐,宋高宗召见了郑樵,授右迪功郎,礼兵部架阁。这年,书稿初成。因该书始自三皇,终于五季,通修一书,故名曰:《通志》。郑樵后因故被御史叶义问弹劾,改监潭州南岳庙。绍兴三十一年(1161),携《通志》到临安,未能得见宋高宗。绍兴三十二年(1162)春二月,宋高宗命进《通志》。此时,郑樵却已因病逝世,享年五十九岁。
《通志》二百卷,分为:“纪、传、谱、略”等。记事上起三皇,下迄隋朝,其“二十略”中,部分有载及唐宋的内容。具体目录依次为:《帝纪》十八卷、《后妃传》二卷、《年谱》四卷、《略》五十二卷、《列传》一百二十四卷。
《帝纪》记载三皇五帝至隋各代帝王事迹,《后妃传》记载西汉至隋各代后妃事迹,《年谱》记载三皇五帝至隋各代的重要史事,《列传》记载周至隋各代历史上重要人物的事迹。《帝纪》、《后妃传》、《列传》,大都取材于西汉至隋代各种史书旧文,在此基础上删削而成。《年谱》则是仿照正史“表”而作,且更为简单,较少创见。郑樵在利用原有史料的基础上,并非生搬硬套,而是自有主张,对旧文进行增删,重新加以适当的调整,使得全书的体系乃至谋篇布局更有系统。诚如他在《通志·总序》中所说:“虽采前人之书,必自成一家言”。如《史记》把孔子、陈涉、萧何、曹参、张良、陈平、周勃等重要历史人物均列为世家,《通志》将他们调整到列传中,体例显得更加统一。相对而言,全书最有学术价值的部分,当属《二十略》。
《略》相当于正史中的“志”,有大纲、概略的意思。郑樵解释说:“总天下之大学术,而条其纲目,名之曰“略”,凡二十略。百代之宪章,学者之能事,尽于此矣。”(《通志·总序》)《四库全书总目》亦对评价曰:“其平生之精力,全帙之菁华,惟在二十略而已”。也就是说,二十略是郑樵一生精力之所在,也是《通志》全书的精华。
《二十略》分别为:《氏族略》六卷、《六书略》五卷、《七音略》二卷,《天文略》二卷,《地理略》一卷,《都邑略》一卷、《礼略》四卷,《谥略》一卷,《器服略》二卷,《乐略》二卷,《职官略》七卷,《选举略》二卷,《刑法略》一卷,《食货略》二卷,《艺文略》八卷,《校雠略》一卷、《图谱略》一卷、《金石略》一卷、《灾祥略》一卷,《昆虫草木略》二卷。
《氏族略》是记述姓氏来源的氏族谱系之学。郑樵在前人著作的基础上,经过严密的考证,从理论上系统总结了氏族问题,将姓氏由来分为“以国为氏”、“以邑为氏”、“以乡为氏”等三十二类,并将它们按照一定的顺序,严密地组织在一起。同时对同名异实、改氏、改恶氏、汉魏受氏、变夷、变于夷、别族、避讳、音讹、省文、省言、避仇、生而有文等十三方面展开了专题研究。
《六书略》从形体构造及使用方面来探索汉字的规律。六书即“象形、会意、指事、形声、转注、假借”等六种造字方法。虽然六书之说起源很早,到了东汉许慎《说文解字》才对它的含义开始作出明确的说明。郑樵继承了许慎的文字学成就,在肯定六书的基础上,探讨了六书之间的区别与联系,从而对六书作出了更明确、更细致的界定。他将六书分成若干二级类与三级类,并用六书统摄与解释一切汉字,“驱天下文字尽归六书”。(《通志·总序》)《六书略》共收录二万四千二百三十五字,较《说文解字》多一倍多,反映了汉代至宋代文字演变的实况。此外《六书略第五》所收录20余篇文章,是郑樵从不同角度研究文字学的成果。
《七音略》从语音的角度探索汉字的形成规律。《七音序》着重阐述了《七音略》的立论基础与重要意义。包含《谐声制字六图》与《内外转四十三图》。《谐声制字六图》分为《正声协声同谱图》、《声音俱谐图》、《音谐声不谐图》、《一声谐二音图》、《一音谐二声图》、《一音谐三声图》,采用图的形式,从谐声的角度总结了造字规律。《内外转四十三图》则是从声、韵、调相互配合的角度制作的韵图。
《天文略》以《步天歌》为本,兼采诸家史志,载录三宫、二十八宿等星座及星官所司等内容。古人很重视天文,认为天文现象与生活密切相关,所以要观乎天文,以察时变。但人们在积累丰富的天文知识的同时,对难以解释的天文现象时则为之常常蒙上浓厚的迷信色彩。郑樵提出自己撰写《天文略》旨在“正欲学者识垂象以授民时之意,而杜绝其妖妄之源”,即是对已有的天文学理论采取扬弃的态度,肯定其科学的内容,同时舍弃其迷信的成分,尤其是彻底否定天文学中的灾祥之说。
《地理略》除了《地理序》外,还分为《四渎》、《历代封畛》、《开元十道图》三部分。《四渎》由东南向西北,逐一介绍了我国的河流,其重点是介绍各条河流的来龙去脉。《历代封畛》系统介绍了唐代以前行政区划的演变情况。《开元十道图》一一介绍了关内道、河南道、河东道、河北道、山南道、陇右道、淮南道、江南道、剑南道、岭南道的区域、山川与物产。
《都邑略》历述三皇、五帝、夏、商、夏商之际诸侯、周、周诸侯、周夷狄、秦、两汉、三国、两晋、十六国、宋齐梁陈、后魏、隋、四夷等政权的都城,不仅记载华夏历代帝王(至隋)都城,介绍其的地点、位置、形胜,选择该处建都的原因、得失,还涉及少数民族地区部族以及各个域外国家的地理位置。
《礼略》、《谥略》、《器服略》、《乐略》,四部分主要记载上古至唐代的礼乐之学。《礼略》史料大多来自旧史,但他在《艺文略》中将礼类从经部独立出来为一大类,下分周官、仪礼、丧服、礼记、月令、会礼、仪注等七个二级类目并又下分五十四个三级类目,体现出郑樵与旧史不同的观点。《谥略》、《器服略》专门对礼的具体制度谥法、器服作了详细介绍。此外,郑樵《乐府总论》认为礼与乐密不可分,不同的场合适用不同的音乐。对繁杂的乐府诗歌进行分类,建立了一个颇具特色的分类体系。将乐府诗歌分为合乐(下分正声与别声两个部分)与不合乐(称之为遗声)两个部分;正声分为风雅之声与颂声两个部分,每部分下又包括若干歌曲,如正声中之风雅之声即下分十四类,共有二百五十一曲。分类体系分若干层次,每一层次都按统一的标准进行分类,没有交叉混淆的现象。一级类目与二级类目各有序论一篇,论及音乐与诗。每小类多撰按语,对各类曲调中的绝大多数的来龙去脉作了较为清晰的介绍,有的按语还对曲调及其名称进行了辨证,或对部分曲调的起源作了探索。其《乐略》主要记录历代乐府歌曲、琴曲、律吕、八音等,多摘录唐杜佑《通典》,偶失孤陋。
《职官略》分为:官制总序,历代官制要略,三公、宰相、门下省、中书省、尚书省、御史台、诸卿、武官、东宫官、王侯、州郡、文武散官、勳官、命妇、禄秩、官品等十六种职官。《选举略》讨论历代选举制、考绩、杂议论上下及请改革选举事件等。《刑法略》论述历代刑制,肉刑议、赦宥。《食货略》记载田制、陂渠、屯田、赋税、历代户口、钱币、漕运、盐铁茶、鬻爵、榷酤、算缗、杂税、平准、平粜等制度。
《艺文略》是郑樵在史志目录、国家书目以及民间私人藏书目录基础上,编纂而成,分为:“经、礼、乐、小学、史、诸子、天文、五行、艺术、医方、类书、文”等十二大类,大类下再分71“家”二级类目,二级类目再分430“种”三级类目。《艺文略》是一部别具特色图书分类目录,郑樵突破了传统的四部分类法,建立了比较健全的三级分类法,在中国目录学史上是一个进步。全目对历代著作“纪百代之有无,广古今而无遗”,共收录图书10912部,110972卷。每一条目上著录书名、卷数、作者,不分存佚亡阙并同著录,偶在书名、著者下略述残亡情况。
《校雠略》文字虽不长,但内容尚丰富。分为二十一论、六十九篇:秦不绝儒学论二篇、编次必谨类例论六篇、编次必记亡书论三篇、书有名亡实不亡论一篇、编次失书论五篇、见名不见书论二篇、收书之多论一篇、阙书备于后世论一篇、亡书出于后世论一篇、亡书出于民间论一篇、求书遣使校书久任论一篇、求书之道有八论九篇、编次之讹论十五篇、崇文明于两类论一篇、泛释无义论一篇、书有不应释论三篇、书有应释论一篇、不类书而类人论三篇、编书不明分类论三篇、编次有叙论二篇、编次不明论七篇。郑樵对文献资料的搜访、典藏、整理、使用等问题的看法,都一一加以论述。
《图谱略》表达了郑樵对汉代以来学者不重视图谱的作法不满,该《略》比较系统地阐述了图谱的重要性和作用,分为:“索象、原学、明用、记有、记无”等五篇,对实物图谱进行研究及探索,并与文献资料相佐证,阐述图谱的价值与意义。认为天文、地理、宫室、器用、车旗、衣裳、坛兆、都邑、城筑、田里、会计、法制、班爵、古今、名物、书等十六类学问特别离不开图,否则读者难加以利用。文后列目“记有”者206种、“记无”者175图目,可惜未载全图。
《金石略》是郑樵认识到历代金石的文献价值,因感其多散佚无纪,故作该《略》以对历代金石文献进行整理。所著录的三代至唐的金石文献,包括青铜器、钱币、石鼓、碑刻,其中以碑刻为多。按其出处、时代、作者的不同,分别进行了分类著录。对出自《钱谱》、《博古图》的青铜器外,每条款目多有附注,一般注明时间、地点,或注撰、书人,或标“不详”,有的还作了必要的考证。
《灾祥略》分门别类地总结了隋代以前自然界的变异现象,并论证它们与人事没有必然的联系,这正是郑樵撰写《灾祥略》以杜绝妖妄欺天之学的目的。
《昆虫草木略》专门对昆虫草木研究的历史和现状进行论述,分为:“草、蔬、稻粱、木、果、虫、鱼、禽、兽”等类,记载动植物达450多种,每种下又有细分,实际当在千种以上。
总而言之,《通志》是继司马迁《史记》之后我国历史上现存的第二部纪传体通史,古代史书著名的“三通”之一。该书卷帙浩繁,规模宏大,资料丰富,体系完备。郑樵以一平民身份,凭借一己之力,采前人之书,成一家之言,实属不易。郑樵主张通史,反对断代史。他在《通志总序》开篇便说:“百川异趋,必会于海,然后九洲无浸淫之患;万国殊途,必通诸夏,然后八荒无壅滞之忧。会通之义大矣哉。”他批评班固《汉书》“断汉为代”,失去了会通精神。因而他撰著《通志》,上继司马迁《史记》。《通志》在时间上贯通古今,从体例来讲,纪、传、表(谱)、志(略)俱全,内容涉及天文、地理、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个领域,无所不包,充分体现了他所主张的“会通”思想,并在此基础上有所创新。作为全书精华的《二十略》,其中氏族、六书、七音、都邑、昆虫草木五略,皆是前史所无,显示出郑樵的独创之功,对我国的古代史学史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如马端临的《文献通考》在体例上吸取了《通志》的成果,清乾隆年间所修的《续通志》和《清朝通志》,也是根据《通志》的体例和方法修成的。章学诚称赞《通志》,是郑氏“别识心裁”的创作,“独取三千年来遗文故册,运以别识心裁,盖承通史家风,而自以为经纬,成一家言者也。”(《文史通义·申郑》)梁启超在《中国历史研究法》中说“自有史学以来二千年间,得三人焉……在宋则郑樵,其学说在《通志·总序》及《艺文略》、《校雠略》、《图谱略》”。当然,《通志》仍然没有突破正统的旧史的格式,在史料的考订方面,也难免有许多主观片面的臆断。
《通志》现存最早的版本是元大德三年(1299)福州路三山郡庠刻元明递修本。明清两代版本较多。1935年,上海商务印书馆万有文库缩印《十通》合刊本。1987年,中华书局又根据万有文库本重新影印,这是目前比较通行的本子。1995年,中华书局出版王树民点校本《通志二十略》,对于想了解、研究《通志》一书精华的读者来说,提供了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