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4-19 11:33 来源:福建炎黄纵横 作者:陈 梅

 

“小气鬼”齐白石

   

 

齐白石的画很值钱,但他并没有“大手大脚”,贱价出售或随便送人,反而有点斤斤计较,有点抠门,有点小气。关于齐白石抠门、小气的故事,流传不少,但我以为,老人自有他对钱的思量,他的大方与谨慎,与一般人不同。

齐白石家的客厅里,很少挂画,墙上挂的全是润格笔单:“四尺12元,五尺18元,六尺24元,八尺30元,册页折扇每件6元”;“题上款者加10元”;“花卉加虫鸟,每只加10元,藤萝加蜜蜂,每只加20元”。明码标价,条框分明。他还特别注明,减价者亏人利己,余不乐见。

齐白石卖画时特别抠门,对于价格他锱铢必较。有人来买草虫画,老人回答:“年纪老了,眼光不好,工笔草虫不画了,真是对不起价格,没有了。”买画人再次请求,老人看其有诚意,半晌才说:“有是有一部,不过是太太藏起的,不知她肯不肯卖。”买画人更急了,他就拉直嗓门:“有位贵客要看看你那部草虫册页哩!”齐夫人在房中说:“这部册页是不卖的。”老人又大声说:“贵客看中得意,能出大价钱哩。”价格就在这一问一答中被提高了。

黄永玉在《比我老的老头》里讲李可染引荐他第一次拜见齐白石的情景:老人见到生客,亲自开了柜门的锁,取出两碟待客的点心。月饼剩下四分之三,花生是浅浅的一碟,大多是坏了的。就座寒暄之后,他(黄永玉)注视着这久已闻名的点心,发现剖开的月饼内,有细微的东西在活动,剥开的花生里也隐约见到闪动着的蛛网。这是老人的规矩,礼数上的过程,并不希望冒失的客人真正动起手来。天晓得那四分之一块的月饼,是哪年哪月,让馋嘴的冒失客人干掉的。

平常在家,齐白石是个“无事忙”。客人带了卤肉来,卤肉外面包着大白菜的叶子,老人把白菜叶子抖干净,不舍得扔,吩咐家里人把这片菜叶子切切,用盐“码”上,大不了加点秋油,中午他是要吃的。汪增祺在《老舍先生》一文中曾提到,齐白石老人家里量米的竹升子都是自己保管的,每天吃饭要由他量了米才行。一大家子人,吃米不少,老人有点舍不得,量一筒,手抖一下。家里做饭的媳妇说不够:“您再给添一点!”老人嘀咕着:“你要吃这么多啊!”然后再给量一筒。

上个世纪50年代初,黄苗子和李可染一起去看白石老人。临走时,老人颤颤巍巍地从衣袋里掏出两元钱,一人分一元。黄苗子正要推辞,李可染悄悄说:“这是老师的规矩,如果不要,他会生气的。”那时,有朋友约好一起到白石老人家拜会,老人会拿着一元钱,站在胡同口等候,黄包车来了,他就付给车费。

齐白石对朋友和学生是热情慷慨的。李可染去欧洲写生之前,白石老人送他的印泥贵如黄金。所有弟子加再生的第三代小孩,不是给钱就是给画,而且很多重要作品,就这么给出去了。这时候我们会发现,老人竟那么地大方。这种反差告诉我们,老人的内心,有一条线,这条线他一直认真地把持着。

齐白石虽然爱钱,但爱得直白、干净,爱得有理有节。他也是大方的,很有情义的,这种大方、这种情义,不是随随便便的。我想,这就是齐白石这位艺术家极其真诚的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