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兰牧骑诞生记
毛主席接见乌兰牧骑等少数民族文艺演出代表
2017年11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给乌兰牧骑队员回信,勉励他们:大力弘扬乌兰牧骑优良传统,永远做草原上的“红色文艺轻骑兵”。习总书记的回信激起全国各界的强烈反响。一时间,久违了的乌兰牧骑又一次进入人们的视野。
乌兰牧骑,汉语意为“红色的嫩芽”,成立于20世纪50年代中期,有着“红色文化工作队”“红色文化轻骑兵”的称号。作为我国社会主义文艺战线上的一面旗帜,是享誉当代的内蒙古民族文化品牌,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推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维护民族团结和边疆稳定的文艺先锋。
20世纪50年代,建国初期的社会主义建设热潮中,内蒙古创建和发展乌兰牧骑这种独特的民族文化综合服务轻骑队,是为了改变基层农牧区贫穷落后的面貌,促进政治上当家做主的农牧民实现在文化层面上的翻身解放,进而改善和丰富农牧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当时,担任内蒙古党委第一书记、自治区主席的乌兰夫,到农牧区检查工作时发现,基层文化生活十分贫乏,特别是牧区,牧民们长期看不到电影、图书、展览和文艺演出,听不到广播,这事让他很揪心。去北京开会时,他见到周恩来总理,讲了上述情况。周总理指出:“是否可以研究一种能够满足基层群众文化生活需要的办法,建立相应的队伍?”乌兰夫听了开始思考并会同内蒙古自治区有关部门着手研究这个问题,寻找解决办法。
下乡途中
开始,内蒙古许多地方尝试在牧区和半农半牧旗县建立文化馆站,派人下到基层组织开展一些文化活动。但人力毕竟有限,无法满足广大农牧区,特别是偏远地区农牧民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乌兰夫带着这个问题,于1957年初又向周恩来总理做了汇报。周总理建议:从实际出发,进一步探索适应广大农牧区分散生活的文化活动形式。乌兰夫回到内蒙古后,向自治区党委和政府传达了周总理的建议,要求各级宣传文化部门加快探索内蒙古农牧区基层文化工作的新途径。
1957年5月初,自治区文化局遵照周恩来总理的指示精神和内蒙古党委政府的要求,同时派出几个工作组到锡林郭勒盟的苏尼特右旗、正蓝旗、正镶白旗和乌兰察布盟的达茂旗等牧区及半农半牧区进行了比较全面的调查研究。工作组认为:鉴于内蒙古牧区及半农半牧区地广人稀、交通不便和居民点极其分散的种种特点,要使农牧民群众的文化生活丰富起来,就必须建立一种组织精悍、装备轻便、人员一专多能、便于流动服务的小型综合性的文化工作队,才能把社会主义文化直接地、经常地送到广大农牧民居住和生产的居民点及放牧场。于是,在广泛听取农牧民群众和基层干部的意见基础上,做出了在牧区和半农半牧区进行基层文化工作试点的决定。
试点工作中,建立起基层文化工作队,并命名为“乌兰牧骑”。在蒙古语中,“乌兰”意为红色,“牧骑”意为嫩芽,直译就是“红色的嫩芽”,用来冠名这种基层文化工作队,就成为“红色文化工作队”。乌兰夫认为这个思路比较好,建议在进一步取得经验后再向全自治区推广。1957年5月28日至8月11日,乌兰牧骑,首先在纯牧区的锡林郭勒盟苏尼特右旗和半农半牧区的昭乌达盟翁牛特旗组建。乌兰牧骑队伍短小精悍,队员一专多能、节目小型多样、装备轻便灵活,并以演出为主,兼做宣传、辅导、服务的综合功能。那时,苏尼特右旗乌兰牧骑成员共12个人,有两辆小胶轮车;翁牛特旗乌兰牧骑队员9个人,有一辆小胶轮车。
在深入农牧区的巡回演出中,队员们很好表现出一专多能的特点,有的既是报幕员又是歌手,有的既是舞蹈演员又是乐器演奏员。演出前后,他们还分别担当展览讲解员、图文借阅员、文艺辅导员、民歌收集员,还义务为农牧民照相理发、修理物品、挑水扫院,参加农牧业劳动。他们边走边演,几乎把足迹踏遍这两个旗的牧区和半农半牧区,把农牧民喜爱的民族歌舞、曲艺小戏、图片展览、幻灯放映、图书借阅等送到村嘎查和放牧点,把综合文化服务送到农牧民的家门口,把党和政府对基层群众的关怀送到牧民心坎里。在这过程中,乌兰牧骑队员培育起植根基层,情系群众,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团队精神,即使风沙迷漫或阴天下雨,也不停歇,那怕为一两个人演出,也照样一丝不苟。乌兰牧骑全心全意为农牧民送歌献舞,热情服务的感人事迹,很快传遍了农村牧区,受到农牧民和各族群众的热烈欢迎,被农牧民亲切地称为“玛奈(我们的)乌兰牧骑”。
乌兰夫又一次到北京开会,他向周恩来总理汇报了乌兰牧骑试点成功的消息。周总理听了非常高兴,认为这是文艺为广大农牧民服务的好办法,并且提出,要继续总结乌兰牧骑的经验,坚持完善这种做法。回到呼和浩特以后,乌兰夫同志在内蒙古党委常委会上传达了周总理的指示。1957年9月,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委员会批准了《乌兰牧骑工作条例》,要求文化部门总结推广乌兰牧骑试点经验。1958年1月,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委员会正式批准下发了内蒙古文化局《关于在牧区和半农半牧区建立乌兰牧骑的报告》,乌兰牧骑便在牧区和半农半牧区普遍建立起来。乌兰牧骑的创建及其基层服务,带去了党和政府对基层各族群众的关怀温暖,密切了同农牧民的血肉联系,丰富了农牧区的群众文化生活,对内蒙古农牧区的民族团结,社会进步和经济文化发展发挥了独特而深远的作用。后来,周总理曾经建议:“应该写个《乌兰牧骑赞》。”乌兰夫同志也强调:“在内蒙古自治区的历史上,应当写上乌兰牧骑的一页!”
进蒙古包
1964年,中央批准在首都北京举行全国少数民族业余艺术观摩演出会,这是建国以来第一次大规模全国少数民族业余文艺盛会,各省市自治区都选派了上百人的代表团参加会演,国家民委和文化部特邀内蒙古自治区组织乌兰牧骑代表队进京向大会做汇报演出。这年11月,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局从全区各地乌兰牧骑队伍中选拔优秀队员组成的乌兰牧骑代表队,来到首都北京,向全国少数民族业余艺术观摩演出会汇报演出并作经验介绍。首场演出节目有:《我们是文化轻骑队》,舞蹈《顶碗舞》《巡逻之夜》《为祖国锻炼》《好社员》,表演唱《请帖》《一对红花》,歌曲《党的教育好》《红旗一代传一代》,马头琴独奏《唱支山歌给党听》,民乐合奏《社员都是向阳花》,群体好来宝《达西是个好战士》《牧马英雄》,蒙语小歌剧《团结桥畔》、安代歌舞《歌颂三面红旗》等。在演出与汇报中所体现出的高昂的革命精神、鲜活的农牧民生活、浓郁的民族特色、火热的艺术激情、艰苦奋斗的作风,给整个会演大会带来了思想上的震撼和深刻的启示。各地代表团纷纷表示要以乌兰牧骑为榜样,进一步搞好少数民族地区基层文化工作。在周总理的亲自安排下,1965年5月至12月,乌兰牧骑派三支代表队到全国巡回演出。他们走遍了全国各地的主要城市和革命老区,满怀激情地为各族群众送歌献舞,热情服务,受到各级党政领导、广大基层群众的热烈欢迎。新华社和媒体还派出采访组随队报道巡回演出活动,全国各地进一步掀起了学习宣传乌兰牧骑的热潮。
草场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