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4-21 10:07 来源:福建炎黄纵横 作者:草 堂

永不凋落的风景
——重读杜甫



草堂

已经不止一次拜谒四川成都的杜甫草堂了。四周古木参天,篁竹森森,游人如织。沿着浓荫如泼的小径前行,渐行渐远,能走进杜甫的情感深处吗?

杜甫是一个苦命诗人,一生坎坷,经常连温饱都成了问题。地位卑微,穷愁潦倒!

穷到什么程度呢?杜甫草堂,便是最好的见证。

公元759年冬,杜甫因避安史之乱,从陇右也就是今天甘肃的南部,流落到四川成都。在亲友的帮助下,次年春,才在成都西郊的浣花溪畔盖了一座茅屋。也就是现在雅称的草堂。他在这里整整住了四年,写了240首的诗歌,其中有人们非常熟悉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从这首诗歌来看,杜甫住的茅屋,应当没有今天景区中按照杜诗中的意境重建的草堂这样牢固、漂亮,甚至比不上许多游人喜欢摄影留念的那座草亭。一个连最基本的居住条件都如此艰难竭蹶的诗人,却为中华民族留下了堪称文化精华的诗歌,这就是杜甫的伟大之处。

特别值得我们注意的是,杜甫并没有因为个人的不幸和苦难,终日沉浸在苦闷、忧伤和沮丧之中。他那首脍炙人口的《绝句》,就是在茅屋里写下的: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已经有太多的诗评家,细致而精彩地分析过这首诗了。无论从那个角度看,这都是一首堪称经典的杰作。它透露了人们往往忽视了的奥秘:以写实著称的杜甫,同样有着不同寻常的超脱之心、之情。古人云:一片冰心在玉壶。正是有了一颗超脱个人遭际甚至苦难的纯洁无瑕的玲珑剔透之心,他才有幸抵达艺术的彼岸。

杜甫也有快乐甚至狂喜的时候,《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就是在狂喜情景下收获的佳作。

愤怒出诗人,幽怨出诗人,快乐也同样出诗人。草堂可以见证。因此,最能象征诗人形象和气质的意象,应当是草堂。

不过,杜甫住过的真实的草堂。已经无法准确地复原了。但这不要紧,一千个读者的心目中,就有一千座不同的草堂,也就有一千个不同的杜甫。

武侯祠

杜甫草堂离纪念诸葛亮的武侯祠并不远,杜甫和诸葛亮相隔数百年,但彼此的心是相通的。

遥想当年,杜甫曾经不止一次来到这里,他看到了什么呢?巍峨的宫殿式建筑;森严的刘备殿前,左右回廊48座文臣武将的雕塑;还有那座驰名的“三绝碑”,既由唐代著名宰相裴度著文、柳公权的哥哥柳公绰手书、名匠鲁建操刀而成的“蜀宰相诸葛亮武侯祠堂碑”。我们完全可以相信,武侯祠内一景一物,都曾经系住了诗人深情的目光。然而,这些最能代表武侯祠形象的典型景观,都没有真正叩动诗人的心扉,当他的目光落在青石台阶前很不起眼的小草,耳畔传来黄鹂的声声啁啾时,杜甫却怦然心动了,于是,他写下了名篇《蜀相》:

蜀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巾。

诗情的触发是很有意思的,它往往带有偶然性甚至神秘性。几棵小草,一声声鸟鸣,看去普通至极,但正是这很普通的意象,却和杜甫的情感相通了,点燃了他的创作灵感。究其内在的原因,是“寂寞”二字。

诸葛亮的一生,可谓轰轰烈烈,书写了三国时期感天动地的史诗,成为中华文化中“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代表。杜甫对他深怀敬意。细细品味诗中的韵味,我们可以深切地感受到“诗人的敬意中,还洋溢着浓郁的惋惜之情。”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巾。这一点睛之笔,让我们至今依然可以清晰地感受到诗人心灵的搏动。

杜甫诗不乏远大政治抱负。“致君尧舜上”,他始终期望唐朝能够出现尧舜那样的明君,出现诸葛亮式的良相,然而,唐朝后期,朝廷腐败,吏治更是千疮百孔,面对严酷的社会现实,失望之余,诗人的心中怎能不感到寂寞呢?

心有灵犀一点通,创作的奥秘就在这里。

武侯祠门口有一副说明诸葛亮治蜀思想的对联:“能攻心则反侧自消,自古知兵非好战;不审势则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上联是赞扬诸葛亮善于“攻心”之术,下联对诸葛亮略有微词。但从总体来看,在高度评价这位良相的同时,同样带着些许的惋惜之意。

寂寞武侯祠,有了杜甫的这首诗,才让我们真正体味到它的深沉、厚重,从而产生永恒的眷恋。

石壕村

真想到石壕村去看看,如今旅游如此发达、时髦,皇帝不经意打了一个喷嚏的地方,都成了某些人追逐、挖掘的黄金宝地,完全有资格载入中国彪炳诗史的石壕村呢?是被飘逝的岁月风雨淹没了,还是被忙碌的人们不小心遗忘了呢?

虽然,杜甫写《石壕村》的时候,是唐肃宗乾元二年春,即公元759年春天,他还没有到四川成都的草堂,但他一颗忧国忧民的心,早已和千千万万住在茅屋中的老百姓相通了。其时,正是安史之乱时期,唐王朝为了补充兵力,到处抓壮丁,战争给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此时,杜甫正从洛阳经过潼关,赶回他在华州居住的地方,途中在石壕村投宿过夜,亲身经历了让诗人心惊肉跳的“有吏夜捉人“的一幕,于是,写下了《石壕吏》这一不朽的诗篇

杜甫有“诗圣”之称,他是中国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之一。韩愈曾经崇敬地唱曰:“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最能代表杜甫现实主义风格的是“三吏”、“三别”,即《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这几首都是叙事诗。稍有点诗歌创作体会的人们都明白,诗歌最大的特点是歌唱生活。歌唱是诗的特质。因此,最擅长的是表达诗人的感情,而很不容易写的是叙述过程,叙述是小说的长项,然而,杜甫在这两组诗中运用得娴熟自如,他用诗歌的形式,以叙述为手段,把一个灾难深重民不聊生的时代深深镌刻在中国诗歌史上了。

奥秘在哪里?

只要认真地分析,我们就可以发现 ,最重要的是细节,而且是最能传神的人物细节。

《石壕吏》的开篇,诗人一声惊呼:“有吏夜捉人”!这就是精彩的细节。因为,即使在唐朝,当兵也是要按照朝廷的有关规定进行服役,并不能采取强行的抓人的野蛮办法,而且是利用夜晚,借夜色的掩护干如此的勾当,就更有点卑鄙了。怎能不激起诗人的愤慨。

事件突兀而起,紧张的氛围里,“老翁逾墙走”,老人家在情急之下,翻墙逃走了。“老妇出看门”,老妇人出门去看看,下面的一句是非常传神的: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抓丁官兵的如狼似虎,孱弱老妇的凄惨啼哭,正好成为鲜明的对照。后面是老妇人的哀哀泣诉,可谓是句句含泪带血!

最后的结局是,老妇人也被抓到兵营做饭去了。天亮以后,诗人凄凉地和老人家告别。

官吏横暴,民不聊生。现实是如此地惨不忍睹!

可以相信,这种社会现象在当时司空见惯,但只有杜甫在诗歌中形象而完整地记载下来了。以诗为史,为百姓立言,这是杜甫永远鲜活在庄严的历史长河中的根本原因。

兖州

兖州在山东,似乎并不在全国风景名胜之列。

文坛自古有文人相轻之说。李白和杜甫却是一对堪称刎颈之交的好朋友。这是中国古代文坛的美好绝唱。

李白出身商人之家,据学者考究,还有着胡人的血统。杜甫出身官宦之家,李白比杜甫年长11岁。更重要的是他们的性格迥然不同:李白浪漫不羁,狂放飘逸,崇尚游侠,仗剑走天下,因此有“诗仙”的美誉。杜甫深沉、朴实、冷峻,面向实际,忧国忧民,虽然命运坎坷,但始终不改入世之志,因此,有“诗圣”之称。李白是浪漫主义诗歌的代表,杜甫是现实主义诗歌的代表。两位出身、阅历、性格、艺术追求都是完全不同的人物,怎么会走到一起,并成为生死之交呢?

这也是一个耐人思索的千古之谜。

据学者考究,他们最早是在兖州相遇、相识的。具体的时间已经很难确定,根据史料推测,最早可能在唐开元二十四年,杜甫到兖州省亲,去看他在任上的父亲,一生喜欢“旅游”的李白正好也到了这里。他们一见面,双方都感到相见恨晚,同游、同住甚至共同盖一床被子。他们之间在诗歌上的交往,也非常密切。杜甫这样赞扬李白的诗:“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李白这样怀念杜甫:“思君若汶水,浩荡寄南征。”他们的友谊是真挚的,并经得起狂风暴雨的严峻考验。

唐乾元元年,即公元758年,李白因为永王李遴事件的牵连,被流放在夜郎,即贵州正安西北,那是一个荒凉的地方。第二年春天,他走到巫山时被赦。远在北方的杜甫,只听到李白被流放的消息,还不知道李白已经被赦了。对这位不幸落难的朋友,他非常担心、牵挂,曾经写了《梦李白二首》、《天末怀李白》等名篇。他深情并满腔怨愤地写道:“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杜甫主持正义的凛然之情,油然活现在诗行之中。

诗是有根的,根在人格。

患难之中见真情,杜甫当之无愧。兖州见证,杜甫的情感像这里的土地一样朴实。正是这样一位脚踏实地的实心人,才赢得我们民族和人民的尊敬、景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