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1-04 15:29 来源:福建炎黄纵横 作者:林思翔



翰墨流芳话书院

 

林思翔

 

 

多次去过建瓯,但每次都是来去匆匆,对其了解无多。初秋时节,有幸随省炎黄文化研究会和省作家协会采风团走进建瓯,小住数日并到各地察看,还浏览了建瓯县志,翻阅了有关史料,这时我才发现对建瓯的认识,已远不止过去那些国土面积居全省县(市)首位和“笋乡酒城”等有形和物质层面的东西,建瓯其实有着极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其源远流长的文脉更是全省各县市所罕见。

走在建瓯城中心人民路,远远地就看到雄伟的鼓楼巍然屹立街头,楼下三个门道如同北京故宫的门楼一样。过去只觉得这座建筑物很气派,也没太在意。这回听了当地文史专家介绍后才知道,建瓯不仅建县早(是全省少有几个东汉建县的县份之一),而且是州府的治所,同时,还曾经是1000多年前闽国的都城之一,王审知之子王延政就是在这里称帝的,街中心鼓楼下那三个门道就是帝都的佐证(在封建社会不是帝都绝不敢建三个门道)。长期处于闽北政治中心,建瓯的文化也很繁荣,尤其是在北宋以后,建瓯建起了全省县城最大的孔庙,兴办府学宫,广设书院,学风日盛。正如明初内阁大学士、太子少保杨荣所说:“士生斯时,得以渐摩诗书仁义之泽,而周旋揖攘于弦歌俎豆之间,何其幸欤。”由于兴学重教,读书人多,因而建瓯人才辈出,自唐咸通二年至清光绪元年前后1014年间,建瓯全县共考取进士1154人(其中状元3人,宰相1人),尤以宋朝为盛,达1040人,占90多。建瓯为全国18个千名进士县之一,也是我省四大进士县之一。虽然科举取士不能完全代表人才,但足以说明建瓯古来读书兴学之风甚盛,而且在饱读诗书者中不乏为国家、为民族作出杰出贡献的栋梁之才。

建瓯儒生学者辈出,与孔庙、学宫的引导不无关系,而遍设全县各地的书院也功不可没,建瓯书院在培养人才、推进建瓯文明进程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建瓯书院自宋至清一直不断,宋代尤盛。目前可考的,从南宋建炎年间到清嘉庆年间660多年,建瓯就有大小书院遗址20多处。这里仅择其要者略加叙述。

最为著名的书院当数环溪精舍。这是宋理学家朱熹之父朱松所建。朱熹8-14岁时曾在这座书舍里读书,是一代理学大师启蒙教育之地。精舍建在城南紫芝上坊的三溪汇合处,清澈的溪水环流南去,故朱松将其起名“环溪精舍”。朱熹从小天资聪慧,又勤读孔孟之书,经常在溪边沙滩上仰天察地,静思万物,兴之所至,便用苇秆在地上练字、画八卦,故此地又有“画卦州”之称。画卦州精舍的书香墨韵如同这清澈的环溪流水点点滴滴地滋养着从童年走向青年的朱熹,为这位后来成为圣贤的年轻人注入了丰沛学养,奠定了他理学思想的基石。“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三溪交汇处之简陋书舍,当是这位理学大师渊博学识的初始源头吧!“东周出孔丘,南宋有朱熹。中国古文化,泰山与武夷。”环溪精舍后来虽经朱熹后人修复并改为环溪书院,也早已不复存在,然朱子理学,朱熹的哲学思想,如同这三溪流水,依然充满活力地汩汩奔流,它与孔孟儒学一脉相承,成为中华文化的甘露清泉滋养着我们的民族。真应该感谢这位中华民族的文化宗师,自然人们也不会忘记为大师文化启蒙的建瓯环溪精舍!

朱熹曾在建瓯讲学过,宋嘉熙二年(1238年)郡守王垫在紫霞洲朱熹庐舍创办的建安书院是建瓯较早的一所书院。明清以来这所书院数度迁址、改建,并更名为建溪书院,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改为建郡中学堂,它就是现在建瓯一中的前身。如果说环溪精舍因培养朱熹这样重量级的学界泰斗而载入史册的话,那么建安书院(建溪书院)则因数百年的不间断办学,用知识滋养了数以万计的学子而为人称道。建安书院虽数易其址,故迹难觅,但在建瓯人的心里,它就是一座文明的驿站。在这里就读的学子,一茬又一茬地走进仕途,走向社会,其中不乏国家栋梁之才,建瓯历代1000多名进士中相当部分是从这里启蒙起步的。  

朱熹在建瓯读过书、讲过学,当他成为继孔子之后的孔孟学说集大成者后,建瓯人自然忘不了这位圣贤的老师刘子翚。元至正六年(1346年),建宁府太守赵镛在建瓯贡院故址创办一所书院,以纪念刘子翚先生。因刘子翚世称屏山先生,故又名屏山书院。书院也曾数易其址,明代时曾迁往建瓯城北梅岩山,民初《建瓯县志》载曰:“梅岩在北津渡口,宋刘屏山先生书院有八景三十六亭,明末兵燹无存,清康熙年间重建,僧人居焉。”如今在书院的断墙颓垣附近尚存一棵400多年前种下的古梅树,“梅残香自好”。周遭溪山一览,天光云影、湍流洗月、烟横古渡等景色依然。这香韵,这美景,不禁令人遥想当年莘莘学子进馆研读,“人声和鸟语,诗思落春风”的情景。在这山幽水静之处开设书院,是纪念刘先生,更是在延续文脉。“功勋光北宋,道学启南闽”,人们永远忘不了这位“朱熹尝从其问学”的南宋文学家刘子翚先生!

建瓯小桥镇阳泽村,虽远离县城地处偏僻,却是个文明古地。1978年12月,就在这个村的黄窠山茶园里,一位农民一锄头下去竟挖出一件商周时期的青铜大铙。这文明古地学风也盛。该村的龙池自然村早在南宋年间就办起了书院,曰养蒙书院。历经数百年书院如今犹在。这座土墙垒起的书斋,虽规模仅是原来的一小部分,但墙壁上依然保留着当年的百余幅官员画像,还有一些古书桌、古坐椅。正堂上方“养蒙书院”牌匾系宋高宗皇帝亲题。高宗还亲笔诏谕“忠穆阁楼,官林学家”赠予养蒙书院。高宗何以如此垂爱这个小村?原来这个村出了个郑珏,他是南宋重臣,因安朝定乱、精忠报国受到高宗表彰。如今书院上方还悬挂着一块“大学士太师忠穆公”的牌匾,就是纪念村里郑姓先祖郑珏的。编纂卷帙浩繁的《通鉴纪事本末》的史学家袁枢少时就在养蒙书院读过书。他读书努力,自幼聪明,少年就赋诗曰:“玉龙倒悬挂寒潭,人在云霄天地间。借问是谁题柱去,茂陵词客到长安。”表达其豪情壮志。清代《全闽诗话》作者郑方坤,也是龙池人。《全闽诗话》共13卷,是郑方坤用20年时间,采集历代典籍有关记载闽人的诗作及诗评资料编纂而成的。郑方坤还著有其他作品10余部,是一位当时享誉全国的建瓯籍多产作家。明清以来建瓯19位书画大家之一的郑天爵也是龙池人。一个地处僻壤的养蒙书院,数百年来培养了多少学子成才我们不得而知,但从上述几位代表人物中,我们已经感受到了它在建瓯文明史上举足轻重的地位。

建瓯小松镇大庙村的文昌阁也是远近闻名的一座书院。这座始建于清咸丰年间的文昌阁,又名聚奎书院,是大庙境内的儒家圣地,也是清时乡学的所在地。毕竟是文明圣地,这座书院的对联文辞华美,富含寓意。大门石刻联为:“聚曜五星腾风虎,奎壁双辉起云龙。”不仅嵌入了“聚奎”书院名,还对书院奉祀的“奎星”和办学宗旨作了注解和说明。书院梁柱上悬挂的一副对联就更有趣了:“聚奎院院祝愿愿圆院不圆,文昌阁阁落鸽鸽飞阁不飞”,上联指聚奎院对所有进入院里苦读的学子都将为他们祈祷保佑,祝愿他们学业有成,事遂意愿;下联指凡到文昌阁来求学的仕子最终都能实现自己的愿望,展翅飞向理想的蓝空。联对虚实相间,动静相对,让人在品味字句工整、韵律铿锵的同时,又领悟了其含蓄而又深刻的底蕴。100多年来,聚奎书院聚了多少“奎星”没有记录,然文脉相承,儒风相袭,直至今天这个远离县城的偏远小村每年都走出一批大中专学生,成为一块钟灵毓秀之地。

建瓯的一些偏僻山村,由于有了书院,得益于书香熏陶,因而人才辈出,举村荣耀。最典型的要算吉阳镇的巧溪村。位于建瓯、顺昌、建阳三县(市)交界的这个小村,四面环山,一条小溪从村中流过,两边是有序排列的民居,从村头到村尾有9座桥和一座拦河坝,这些桥和坝就像跨越楚河汉界的道道线条把如同仙人棋盘的两岸连接起来。建瓯的西面屏障、海拔1384米的郭岩山就屹立在小村西南方,小村就坐落在这建瓯“西天柱”下的山旮旯里。“户倚郭屏钟山秀,门临巧水助文峰。”这世外桃源般的小村,却是翰墨流芳文人辈出之地。村里人多姓饶,乃宋仁宗赐以“理学大宋儒家”的饶鲁(号双峰)之后。《永乐大典》辑本中有饶双峰年谱一卷,载曰:饶鲁“从黄幹、李燔游,系朱子嫡传……历年主讲于东湖、白鹿、西涧、安定诸书院。”饶氏始祖迁至巧溪500多年间已繁衍生息20多代。

文风相袭,书香相承,巧溪村代代都有读书人。清代是这个村文化发展的鼎盛时期,该村出了户部应侍郎,工部应侍郎,总督、提督等朝廷命官及3名进士,有学成于朝廷最高学府的太学生35人,国子监生9人,贡元4人。还有获赫赫战功的五品至九品军功52人。其地灵人杰书香门第远近闻名。如今在村口大道上还可看到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竖立的“巧水流长”的石刻门楣。村头建于清咸丰元年的饶氏祠堂至今保存完好。大门正中竖刻“理学”两个大字,横眉雕刻为“宋大儒双峰饶先生祠”,祠堂大厅摆放着书桌,其实就是书院。既是祠堂又是书院,进来的子孙必须读书,难怪小村文人辈出。小村由于读书人多,入仕的多,大宅院也多。如今还能看到数座保存完好的明清时期的院落。这些古宅院虽建筑款式不同,但风格大体一致,都是四面高大风火墙,墙上半段为超斗薄砖,门面装饰精湛,富丽堂皇,且建筑面积大。学堂、宅院给小村抹上了一层古色,映透出淡淡的书香,使秀色天然的小村显得更加美丽。

建瓯古书院远不止上述这几所。城区的登瀛、汇沙、锦屏、兴贤、鹤山书院和小桥沙溪、川石玉溪、川石灵岩书院以及龙村大汴地家族学堂等在历史上也颇有名气。

明建瓯籍文臣杨荣在《重修府学记》中写道:“吾建为晦庵、西山二先生过化之邦,流风风韵宛然犹存。”自宋以来的千年间,数10座遍布城乡的书院一直在传播着儒家学说,它不仅是文明的开化之所,也是培养人才的摇篮。建瓯之所以千年文风不衰,人才辈出,书院功莫大焉!

本文原载于《走进建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