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1-03 21:30 来源:福建炎黄纵横 作者:黄种生



东岳庙情缘

 

黄种生

 

 

东岳庙,是建瓯市的一大名胜古迹。说起东岳庙,人们都不会忘记,它见证了建瓯的党、政府、人民和报道组与福建省委机关报——《福建日报》之间的深厚情缘。

 

 

建瓯,古称建州。

建瓯东岳庙又称东岳行宫,位于城区东郊白鹤山麓,始建于东晋建武元年(317年),迄今已有1600多年历史,历经多次修缮、重建,是我省为数不多的古代道教建筑物。以其历史悠久,规模宏大,建筑独特与精美,国务院于2006年核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整座建筑坐北朝南,依山而筑,保存着唐、宋、明、清各代的建筑风格,对研究我国古代建筑和现代仿古建筑,有着重要参考价值。东岳庙主体建筑圣帝殿,供奉着岳帝爷,相传为《封神榜》中的黄飞虎。几百年来,每逢农历三月二十七日庙会,各方信士云集朝圣,为古建州第一大庙会。

1949年7月28日,东岳庙迎来了任何一个庙会所无法比拟的、史无前例的盛大节日。

这一年的4月20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横渡长江。

23日,南京解放。

27日,上海解放。

毛泽东、中央军委电示第三野战军迅速准备提早入闽。党中央决定张鼎丞任中共福建省委书记、省人民政府主席,组建了福建省委、省政府领导机构,着手开展进军福建的各项工作。

筹建省委机关报,是省委一项重要的工作。张鼎丞请华东局宣传部帮助调配福建日报社领导班子。在华东局宣传部部长舒彤的直接领导下,福建日报社主要领导很快确定:杨西光任福建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兼福建日报社社长,何若人任副社长兼总编辑。同时,选调从老解放区南下的新闻宣传工作者孙明、刘岳峰等作为骨干,并从上海南下服务团中挑选一批来自复旦大学、暨南大学、圣约翰大学新闻系及其他院校的青年学生30多人,组成福建日报社、新华社福建分社、福建人民广播电台的基本队伍,编入华东支队的新闻中队。

新闻中队随省委从上海经江苏的苏州、嘉兴到浙江省新塘边。在新塘边,新闻中队分为两个梯队。第一梯队率先随军挺进福建,于7月28日进驻建瓯东岳庙。这个平日僻静之所,顿时热闹非凡,洋溢着意气风发、斗志昂扬的革命气氛。

据《福建日报》老总编辑刘岳峰回忆,在东岳庙,报社领导主要抓了四件事,一是确定报社机构的初步设置和人员安排;二是抓紧时间进行新闻业务知识培训;三是开展出报前的各项筹备工作;四是坚持老解放区“全党办报,全民办报”方针,做好通联工作。当时,福建各地、市委的干部已大体配备就绪,也都驻扎在建瓯。报社立即派人分头同他们联系,发展通讯员队伍并组织稿件。

报社同志在新区艰苦的环境里,克服各种困难,为办好《福建日报》创刊号而紧张地忙碌起来。有的选编新区政策的文件,有的研究地方版的内容与形式,有的选择老解放区报刊上发表的优秀文艺作品以备在副刊刊用,有的采写闽北解放前后的新闻。在那炮声不断的日日夜夜里,新一代的新闻人个个摩拳擦掌,以苦为乐,为省委机关报的诞生付出了艰辛的劳动。

8月17日福州解放。新闻中队第二梯队的同志日夜兼程赶到建瓯东岳庙与第一梯队的同志汇合。

21日,报社全体人员从东岳庙出发直奔福州;

22日,深夜进驻福州城内;

23日,接管坐落在东街38号的国民党《“中央”日报》社,作为福建日报社社址;

25日,第一张对开四版的中共福建省委机关报——《福建日报》正式出版与读者见面。这一天,是福建省委机关报的诞生日,也是福建日报社的社庆纪念日。

此时的《福建日报》,像一个“十月怀胎,一朝分娩”、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婴儿”,她孕育于建瓯,孕育于著名的建瓯东岳庙。

 

 

从此,建瓯的党、政府、人民和报道组,与《福建日报》便结下了不解的情缘。

新闻,是历史的真实记录。

翻开建瓯报道组的《福建日报》贴报本,浏览建瓯报道组的“大事记”,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福建日报》记录着新中国成立之初、“文化大革命”之间经历过的风风雨雨,记录着在一个甲子多的峥嵘岁月里,建瓯党、政府和人民在各个历史阶段,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重要时刻,是怎样在《福建日报》上留下了他们改天换地的坚实脚印与艰苦奋斗的精神。

我们看到了这些年来党、政、军、民万众一心,英勇奋战,抗击接踵而至的狂风暴雪、洪涝灾害,以及在暴风雨中胜利完成轰动全国、为新中国建立以来最大规模延期高考、4680多名考生顺利完成考试的动人画面;

看到了发生在建瓯、引起世界粮农组织和卫生组织关注的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的病例,市委、市政府采取有力措施,动员一切力量,花费300多万元使一位普通农妇康复出院,共同谱写的生命之歌;

看到了从1992年起,《福建日报》就不停顿地报道建瓯“科技兴竹”、“建设中国竹子之乡”、“扛着毛竹奔小康”,直到近年来倾力打造省建重点项目——中国笋竹城的壮举。

笋竹城位于建瓯市区东郊,规划开发总面积10平方公里,预计总投资50亿元,分5期实施,计划5至6年建成。分为笋竹生产加工区、商住贸易区、产品交易展示区、科研开发与公共用地4个功能区,是集加工、贸易、科研、休闲为一体的新兴产业城。建成后,预计年产值60亿元、税收3.5亿元。市委、市政府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决心举全市之力铸造新的辉煌。目前,笋竹城建设如火如荼,发展势头良好。

特别有意思的是,曾经名噪一时的建瓯花纸伞,17次占居全国纸伞出口之冠,每次夺冠《福建日报》都作报道。工厂把剪报贴满厂门口的墙上,剪报的复印件,成了厂里的供销员外出打开销路的“通行证”。

追溯得更早一点,我们还看到了芝城镇这个让“果牧渔共生、山水田献宝”的农业综合开发先进典型;也不能不提到葛兰妹和她的玉溪妇女耕山队。《福建日报》对这些在全国产生影响的重大典型,都不惜篇幅、不遗余力地追踪报道。

1963年春天,全国还没有完全摆脱经济困难的厄运。葛兰妹这位年仅24岁的建瓯玉溪村女青年,带领几位姐妹上莲花山马道坪,创建了南平地区第一支妇女耕山队。她们起早摸黑,劈岭开山,开出65亩坡地,向信用社借了50元钱买棉籽,种下棉花。耕山第一年,每亩收获籽棉180公斤,合皮棉60公斤,亩产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当年,耕山队员的分红值是南平专区最高的。

在改革开放年代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葛兰妹召集全体队员开会讨论,根据自愿原则,坚持耕山。几十年来,耕山队人过着愉快而充实的生活,有300多人先后在这个熔炉里锻炼成长,有的成为村、镇干部。如今,莲花山头林木葱茏,山坡茶果飘香,山塘水库里鱼儿成群、鸭子欢叫。耕山队已拥有资产2000万元,队员每年人均收入6000元以上。耕山队先后捐资数十万元,为玉溪村建敬老院、幼儿园,铺水泥路,造石拱桥。耕山队是全国“三八”红旗集体,集体和个人先后获得中央、省、地、市级100多个荣誉称号。葛兰妹先后当选为全国人大代表、全国妇代会代表,获得全国“三八”红旗手等称号和省级的各种荣誉。

2006年,《福建日报》记者又与建瓯报道组的同志联手追踪报道葛兰妹和她的玉溪妇女耕山队。诚如报上署名文章所言,从当年的全省第一个以妇女为主体的集体劳动生产组织,到今天闽北仅存的集体所有制的耕山队,她们走过了44年漫长的日子,当年的铁姑娘,如今已是儿孙绕膝的老奶奶了。为什么这支耕山队能坚持下来,至今红旗不倒,队伍不散,精神不垮,耕山不止?那就是因为葛兰妹她们有一个坚定的信念——“共同富裕”。在多种经济并存的今天,葛兰妹和她的姐妹们在《福建日报》上展现的是另一种精彩,另一片绚丽!

与此同时,我们还看到了在《福建日报》上刊登着建瓯各行各业涌现出来的的英雄模范人物——

有双腿残疾,靠一双手扶着椅子挪动步子,长年累月坚守在海拔千米、交通闭塞的偏僻山村,用心血辛勤浇灌那村中的一朵朵幼小苗子,使之茁壮成长、鲜花绽放的“全国优秀教师”张步铭;

18年如一日,亲手纳制6000多双鞋垫送给人民子弟兵,平均每天一双,耗布2.4万余尺,浆布近10万次,历经1200多万次穿针引线,用五彩针线绣出寄托深沉之爱的全国拥军模范、人称“拥军大妈”的退休老党员李金凤;

有始终坚持亲临第一线,着力抓好队伍建设,使团队战斗力不断提高,破案率不断上升,可防性案件不断下降,群众安全感不断增强,辖区社会治安日趋稳定,被评为“任长霞”式的全国优秀公安局长林鼎辉;

有当一座楼房倒塌时,凭着永不放弃的救援精神,经过37小时的不懈奋战,把11名被埋工人全部救出,创造出一个个生命奇迹,荣获“中国骄傲”称号的市消防大队官兵这个英模集体……

在这篇短短几千字的文章里,我们不可能复制《福建日报》60多年来不间断刊豋的建瓯许许多多丰富多彩、生动感人的人和事,只能挂一漏万地撷取几个片断,以引起人们对往事的记忆、联想与思索。

 

 

一个地方与党报保持密切联系,当地的通讯员、报道组是最直接的媒介、最坚靱的纽带。

由于有东岳庙的这一段机缘,在我们省,党的“全党办报、群众办报”光荣传统在建瓯得到最迅速的贯彻,建瓯第一个建立县级报道机构,指定专人向党报提供稿件,反映情况。1958年“大跃进”时期,县委宣布成立建瓯县委报道组,县委书记裴兴元亲自兼任组长。1961年3月,县委正式下达文件设立中共建瓯县委报道组,任命福建日报社下放干部柯斧为县委报道组负责人,组长仍由县委书记兼任。

新中国成立以来,几经人事更迭,报道组不断发展壮大。当年,报道组没有专门办公室,手中的设备只有一支钢笔。而今,已是正科级全额拨款事业单位,编制4人,全是大专以上学历,有专门的办公室和电脑、数码相机等现代办公设备,以及现代化传稿系统。尤为可贵的是,党的办报宗旨、办报路线,党报的优良传统,报人艰苦奋斗的精神,始终在那里得到传承与发扬。

近些年,福建日报社、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曾经在东岳庙举行过两次很有意义的活动。一次是2005年初,在那里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一次是在建党88周年、《福建日报》即将迎来创刊60周年之际,在那里举行新党员入党宣誓仪式。在这两次活动中,报社的老领导、老同志深情回顾当年在东岳庙的战斗历程,宣讲党报的优良传统,以感召、激励新一代报人创造更加闪亮的功业。平时,报社的同志到建瓯采访,报道组的同志都会热情地陪伴他们到东岳庙寻根,共同感受那一段激情燃烧岁月锻造的不朽精神。

报道组的同志与党报的同志携手并肩,“三更灯火五更鸡”,起早摸黑,深入基层,辛苦笔耕。这些年每年采写并被中央、省、地三级党报党刊采用的文稿达1000篇以上。近三年,有60多篇新闻稿获得各级党报的好稿奖、新闻奖。1999年至今,报道组连续获得“福建日报优秀报道组”、《福建日报》“十佳报道组”,以及新华社福建分社授予的“新闻宣传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每当大事发生,敏感的报道组成员总是冲锋在前。在2006年“6·6”特大洪灾中,建瓯报道组全体同志都是灾民,有的所住宿舍洪水涌入,母亲住家被淹至二楼;有的底层房间全淹,摩托车报废;有的自家小区被洪水所困,远在东游的父母家住房遭受灭顶之灾。但是,他们三天三夜吃住在办公室,坚守“新闻高地”,带病、带伤战斗在抗灾一线。在为高考顺利复考时,他们连续13昼夜采写新闻,靠一根蜡烛、一根笔杆、一部电话向中央和媒体发稿。建瓯受灾情况、高考延期、延考准备等新闻,迅速直达国务院总理办公室,温家宝、陈至立等中央领导在他们提供的信息上多次批示。中宣部在2006年6月27日第340期《新闻阅评》中,专发题为《闽北流域连续强降雨造成严重灾害,福建日报抗灾救灾报道具有引导力感召力》的评报,文中指出:建瓯市委报道组采写的“《洪水中,女婴平安降生》,《1400多个求救电话》无不体现了灾害报道中,力求显示‘以人为本’的宣传指导理念;突出了党员和干部的先进作用。”报道组通过新闻报道,充分发挥了党和人民的耳目与喉舌的作用,荣立了建瓯市政府颁发的“集体三等功”。

建瓯报道组在长期发展进程中,获得了许许多多集体荣誉。同时,也出现了一批为党的新闻事业勤勤恳恳、默默耕耘的忠诚战士。

当年在东岳庙参与《福建日报》出版筹备工作的柯斧,从50年代起,就一直在建瓯从事新闻报道工作,与《福建日报》始终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在这位为党报事业献身的老新闻工作者去世时,《福建日报》三任老总编辑何若人、刘岳峰、林振夏联名为他送去了挽联与花圈。这在福建新闻史上,在党报与报道组、通讯员的关系史上,恐怕是绝无仅有的动人事例。

李金滿,1964年到县委宣传部担任专职摄影工作,后曾担任建瓯报道组副组长。当年,他与闽东夏念长,闽西谢明坤,闽南李开聪,并称为福建新闻摄影界东西南北四位高手。他用镜头记录了当地经济、社会变革的珍贵资料,每一幅新闻摄影作品,都有一段感人的故事。据说,也就他有资格搭乘县委书记的车深入基层采访,因而被戏称为“第七常委”。

1963年8月至2002年夏天,我曾经在福建日报社工作了近40年,对八闽大地、对许多报道组的同志并不陌生。然而,要对一个地方作纵向比较深入的了解,对一些生动细节那么熟悉实属不易。感谢福建日报社的朋友、建瓯报道组的同志,为我提供了大量的参考资料。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原报道组组长李宝成,曾连续十年荣获《福建日报》优秀通讯员的光荣称号,至今珍藏着报社颁发给他的100多本各类荣誉证书。他是一位有心人,长期以来养成贴报、记事的良好习惯,对新闻单位、尤其是福建日报社在建瓯活动的一人一事,历任报社领导在那里留下的片言只语都记录甚详。在建瓯,我们有过一次长谈,他提供的一些细节令人印象深刻。他谈起《福建日报》人几度走访东岳庙的故事时动情地说,报道组与党报打断骨头连着筋,是永远无法分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