旷世风流北苑茶
曾如松
一
位于福建省建瓯市东峰镇的北苑茶园,曾经是五代至明朝的皇家御茶园,是名满天下的古茶都。
阅读当下建瓯通行的关于北苑茶的许多文稿文件和材料,几乎都这样写道:北苑御贡茶始于五代闽龙启元年(933年),盛于宋,废于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历经五代、宋、元、明4个朝代,42位皇帝,持续458年的辉煌历史。似乎之后的600多年的北苑茶便一蹶不振,一落千丈。
如是说,若单指作为皇家北苑御茶园的兴废尚不无道理,若泛指北苑茶或北苑御贡茶的兴衰,便有不妥之处。
早在唐代就有建州大团茶进贡朝廷。五代闽,北苑成为闽王王家茶园,在北苑建龙焙。南唐灭闽,在北苑建龙焙。宋因之为北苑御茶园的鼎盛时期。精通艺事与茶道的宋徽宗赵佶称:“岁修建溪之贡,龙团凤饼,名冠天下。”诗人陆游赞:“建溪官茶天下绝。”天下公认北苑茶为贡茶之王。
明太祖朱元璋,知茶农之艰辛,叹龙团凤饼太过精工细琢,太过奢华,既劳民又耗国力,诏令罢团茶,改散茶,“惟采茶芽以进”,这是历史的真实。
据明代史籍《枣林杂俎》记载:宋贡茶之王的建茶依然名列前茅,贡茶产量和岁贡数额乃福建最大宗。主要是建安芽茶和武夷茶,两地岁贡额占明代全国贡茶一半以上。而建安(建瓯)县贡茶为1360斤,为全国之最。比名列第二的崇安(武夷)县的941斤还多419斤。
清代中叶,御贡茶制度才渐趋消亡。
所以,姑且不说民间的私焙,就御贡茶而论,以北苑为中心的建溪茶的鼎盛春秋,并非五代至明的458年,而是五代至清中叶的900多年,或称近千年才是。
北苑茶遭遇寂寞和冷落是清末之后的事,因战争、社会动乱茶叶受普遍影响,即使清末以来,北苑茶也不失薪火传承,只是时兴时落而已。20世纪50至70年代,建瓯的茶叶精制厂、建瓯茶叶产制还是闽北地区的“龙头老大”。只是近二三十年来,人知武夷岩茶,不知建瓯北苑茶,这也是历史的真实。
而重要的问题是:北苑茶遭遇的寂寞和冷落的原因何在?当今的建瓯人作何思考?对未来北苑茶发展有何宏图大略?当下又有何重大举措?也正是建瓯人所要作出回答的问题。
二
先从恭利祠说起吧。
北苑茶园的腹地有座恭利祠(当地人也称凤翼庙或茶神庙)。庙后龙抬头,左右青龙白虎相拥。庙前1000多亩茶园,茶垄绕山而来,依山起伏。在庙前眺望,天高地阔,绿云飞渡,令人精神为之一振。
庙内屹立着张廷晖泥塑彩身,横梁上悬挂着“北苑茶祖”的匾额。两旁庙柱上挂着一副对联:翠耸凤凰山北苑芳名千古誉,烟紫恭利庙茶神业绩万民传。
中国有茶圣陆羽,建瓯有茶神张廷晖。
张廷晖(约924—983年),生于河南光州固始县,随祖入闽,和父亲一道在凤凰山下开辟方圆30余里优质茶园。闽王王审知久慕阳羡茶,有意建御茶园,张廷晖闻知此事,上表献茶园,闽王大喜,封张廷晖为“阁门使”,并派臣子潘承佑前去筹建御茶园。因建州地处福州北部,故命名北苑御茶园。
至于张廷晖为什么献茶园,有各种说法,历史常常是粗线条的难予细究,世人尊张公为茶神,断然不是下作之辈。
张廷晖留守御茶园,研制蒸青茶叶,研末和膏。制研膏茶,加蜡封为蜡面茶,还有京挺等,为中国茶叶发展作出杰出贡献。在张廷晖逝世后的宋咸平年间,圣诏在御茶园内立庙祭祀张公。至宋绍兴年间,又加封为“美应侯”,令建“恭利祠”祀之。
历代茶农茶工为纪念这位献身于茶叶的北苑御茶园的奠基人,诚尊为神,香火供奉。凡清明节,各地茶农茶工纷纷前来祭拜,祈求天地人和,多产茶,产好茶,过上好日子。
历史翻过新的一页,南唐灭闽,在北苑建龙焙,造蜡面茶,也称“耐重儿”入贡。
宋代,立北苑为官焙,建立当时全国最大规模的北苑御茶园,曾替代之前最著名的官置浙江顾渚山贡茶院,成为当时朝廷贡茶产制中心。设32官焙,造龙凤茶,品目繁多,岁分14纲,40余色。北苑御茶声誉鹊起,昭名于世。
北苑御茶园规模宏大,组织严密,管理精细,制作精益求精。有先丁后蔡,大团小团之说。丁谓、蔡襄先后任福建转运使,丁谓造大龙团凤饼(8饼为1斤),誉满京华。蔡襄改大龙团凤饼为小龙团凤饼(20饼为1斤),更胜一筹。蔡襄之后元丰年间,又造密云龙,绍圣年间再造瑞云翔,继之又造三色细芽及新銙等。每有创新,茶质名声无不再更上一层楼。
北苑御贡茶的采制,包括时节、气候、制作流程和工艺都有详尽规定,要求十分苛刻。开采前祭茶神,观天象,举行开采前喊山仪式,采茶女要沐浴净身,穿上御茶园统一制作的制服,持牌进山。要在清晨,雾未散,太阳未出山之前,茶尖含露,茶叶挂滴之时完成采摘。采摘时只能用指甲掐,不能用手指拽。芽如雀舌,谷粒为斗品,一枪一旗(一尖一叶)为拣芽,一枪二旗次之,余为下茶。精挑细分,以御泉水再四洗涤,而后蒸茶,以高香为度。榨茶:小榨、大榨、复榨。研茶,研至细均腻。压模造型,造各种形状茶团茶饼。过黄,则炭火反复烘焙,少则7天,多则15天。尔后鉴辨,精装封蜡,最后披红戴绿,快马加鞭,赴京上贡。所以,欧阳修有诗叹曰:“建安三千五百里,京师三月赏新茶。”
北苑御贡茶采制要求择之必精,濯之必洁,蒸之必香,火之必良,一失其度,俱为病茶。难就难在度的把握,因季节、气候、茶品种、地理位置、山形地势、地质条件的差异而千变万化,全靠制茶者长期实践摸索和经验积累,如此精制的建茶自然味之纯厚,香之悠远。周绛《补茶经》赞:“天下之茶,建为最,建之北苑又为最。”欧阳修感叹道:“其品精绝,谓小团凡二十饼重一斤,其价值金二两,然金可有茶不可得。”
名茶成贡茶,贡茶促名茶。据建瓯有心人士的不完全统计,因北苑御贡茶的兴盛,有皇帝、达官贵人、哲人学者、文人墨客,如:宋徽宗赵佶、朱熹、丁谓、蔡襄、欧阳修、王安石、陆游、司马光、曾巩等260多人,撰写有关专著达19部,作诗词曲赋730多首(阕),极尽赞誉。可见北苑御贡茶在当时的魅力与地位,同时也对北苑茶作最高层次、最大规模、最有成效的宣传广告,使北苑茶更加大红大紫于天下。
另据《东溪试茶录》载:宋建州官焙32处,而民间的私焙却有1336处之多,说明北苑御焙规模浩大,但也只是北苑茶中一小部分。更大量的还是民间私焙,随着茶饮风行普及,私焙也迅速发展。早在宋元便有北苑蜡面茶输出海外。据明徐光启《农政全书》说:茶乃“民生日用之所资,国家课利之一助”。至明中后期,北苑茶除了在中国大陆市场占有一席之地外,还有批量远销,并扬名于台湾省以及日本、新加坡等东北亚和东南亚诸地。即使在明清时期,虽然北苑御茶园及所产制团茶渐废弃,但北苑茶依然不失其显赫地位和曾有的辉煌。
三
在东峰镇焙前村,于龙山和凤山两山山麓之间,有一条长长的山谷,称林垅谷。乍一看,这不是闽北丘陵山地的一条再普通不过的山谷吗?其实不然,这可是闻名于世的中国古茶都,北苑御茶园的中心地域的遗址。
在山谷深处的一个山坡上有座六角亭榭,亭内端坐着一块高约3米,宽4米的岩石,人称凿字岩。刻有如下文字:
建州东,凤凰山,蕨植宣茶惟北苑。太平兴国初,始为御焙。岁贡龙凤。东东宫,西幽湖,南新会、北溪,属三十二焙。有署暨亭榭,中曰御茶堂,后坎甘泉,宇之曰御泉。前引二泉,曰龙凤池。宋庆历八年(1048年)戊子仲春朔,柯适记。
千年石刻概述了建造北苑御茶园的时间、地理位置、规模、范围、建筑和配套工程,犹如宋人柯适特意为我们后人所作的御茶园简介似的。
1985年,发现了凿字岩,在海内外引起巨大反响。1995年,日本茶道专家赤沼多佳来到北苑,见凿字岩,激动不已,虔诚地举香跪拜,确认北苑为日本茶道的发源地。之后日本京都博物馆次长林屋清三远渡重洋来到北苑,经考证,确认赤沼多佳的考证结论,情不自禁,自捐200万日元建亭。
千年石刻见证了历史沧桑,也唤起了历史记忆。石刻的发现,证实了北苑御茶园确切的位置,纠正了包括《梦溪笔谈》作者沈括在内的不少人认为北苑御茶园在金陵(南京)的失误。
据史籍记载,宋元先后在北苑御茶园建造了:御茶堂、漕司行衙、乘风亭、斗茶室、星辉馆、御泉亭、风味亭、凤凰阁、望京楼、贡茶院、打鼓亭、茶堂、焙茶室以及执事者馆舍等,还引龙凤泉建龙凤池,砌堰造人工湖、红云岛等。
据史籍记载,除已发现的凿字岩外,在北苑御茶园里还有众多的碑碣,如:玉咏碑、乘风堂记、御茶亭记碑、御茶园诗碑、蔡惠忠(蔡襄)《茶录》石刻等等。
已知史籍的记述,为我们提供了对御茶园的广阔想象空间:可想象历经几个朝代的皇家御茶园的工程如何之浩大,建筑群如何之壮观华丽,配套布局如何之完美,与山形地势、生态环境匹配是如何之融洽和谐,纵观全貌又是如何的气魄和奢华。再想象开去,众多的名人碑碣点缀其间,还有数以百计的关于北苑御茶园的专著,诗词曲赋如何营造一道唯史独见的文化景观。再想象开去,采茶季节,打鼓楼前,人头攒动,锣鼓喧天,万众高呼,举行采茶前的喊山仪式。北苑设32官焙,又分内园和外园,方圆百里,可见漫山遍野采茶女身影,可闻悠扬山歌回荡在群山中。夜间,御茶园里灯火辉煌,茶工制茶通宵达旦,又是何等之壮阔和繁忙的劳动景象。
北苑御茶园精制的龙茶只供皇帝、二府大臣、亲王、长公主饮用,其他皇族、学士、将帅只能饮凤茶。众多臣子徒闻其名,不见其实,可见北苑御茶之稀世。官焙的不断扩大发展,圈地夺水,甚至被定为御泉的泉水禁止当地百姓汲用,官进民退,与民争利。统治者对百姓的困扰和掠夺,也曾引发百姓的不满和反抗,使御贡茶锐减。事情的另一面,由于朝廷大量投入资金,增加了茶工(包括采茶工)的季节性就业机会。由于朝廷高度重视和苛刻的要求,客观上提高了茶的质量,也吸引了更多茶学研究者,推进了茶学、茶文化的快速发展。
岁月掩藏了历史的真相和真迹。御茶园里的众多亭台楼阁和碑碣都不见踪影了。只有望京楼、凤凰阁、龙凤池和红云岛遗址尚依稀可辨。这些真相和真迹都回归大地,藏身于大地之中。遗址是历史与现实链接的链带,标志着一段历史的终结,也可能成为新时代的新起点。
1995年1月,福建省博物馆考古队的实地挖掘考古,确认“龙井”是宋北苑“御茶井”的遗址。同年11月,进行第二次考古挖掘,试揭露646平方米,证实为宋元文化层。为慎重起见,决定暂不全面挖掘,回土保护。
2006年5月25日,经国务院核定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可见遗址对历史、科学、文化艺术,尤其对茶学、茶文化、茶业发展史的价值和地位。
2008年,建瓯市第十四届人大二次会议把《关于加强对北苑御焙遗址保护管理,开发利用的议案》列为第一议案。
有人把北苑遗址比喻为一部“地书”。这部厚重的大书一旦掀开,会惊动天下人。而建瓯人会无比自豪,鞭策他们以此为新的起点,创造出属于当代建瓯人的辉煌与荣耀。
四
在东峰镇有一片茶园,茶树躯干出奇地粗大,还长满一层厚厚的青苔。人说茶是新丛好,这是什么茶,给人留下如此厚重的沧桑感?这就是有160年历史的矮脚乌龙茶。
1990年1月,台湾著名茶业专家吴振锋先生到建瓯考察,经缜密的科学考证,认定北苑乌龙茶就是现今台湾冻顶乌龙茶、青心乌龙茶的母本。吴先生谢世后,后继者阮谊明先生以及台湾茶协会有机茶协会理事长圣轮法师分别先后率专家团考察该茶园,经多方考证,确认吴振锋先生的考证结论,确认两岸乌龙茶是为同根同种,亲缘相依。
矮脚乌龙茶商标申请人刘成龙先生,是一位长期从事茶叶生产和经营的北苑茶人,他接受采访时说:“乌龙茶在台湾名声很响,价格一直很高。多年来,武夷岩茶、安溪铁观音的价格一路飙升,福建还有不少地方茶价也在飙升,而建瓯北苑茶价格上浮不多,我心里急呀。”他还说:“不是我们的茶质不如人,而是我们宣传不够,没有把我们品牌打响,市场推不开。”“佳人深闺人未识”,北苑茶遭遇寂寞和冷落,有其深层次的、复杂的原因,但刘先生所言也不无其中的道理。
为振兴北苑茶,建瓯市政府提出要创建千座茶庄,万人茶叶营销队伍,可谓雄心壮志了。
建瓯市第十四届人大列为第一议案的《关于加强对北苑御焙遗址保护管理,开发利用的议案》中,目标是把北苑遗址开发建设成为文物保护,茶业品种培植,生产加工,集商贸和茶学研究为一体的生态观光旅游的茶都。这是新时期,建瓯关于发展茶事业的又一项科学配套、持续发展的系统大工程。
建瓯古称建州,曾为八闽之首府,风光秀丽,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旅游资源包括北苑御茶园遗址的充分开发,足以与武夷山旅游景点连线。
我们通常所说的北苑御茶园指的是在东峰镇境内御茶园遗址范围内,这是小概念,正如凿字岩所记述,北苑御焙范围很广,北至政和,西至武夷山,南至南平。重振北苑茶的雄风,可与政和白茶、武夷山岩茶、南平半岩茶等连成片,共同支撑起闽北大茶区大格局,一兴俱兴,共存共荣。
如此大手笔作大文章,对建瓯人的胸怀、气势、智慧和实干精神不能不是严峻的考验。
(本文原载于《走进建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