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7-20 10:38 来源:福建炎黄纵横 作者:金 穑



·新时代视域下的文化·专题

“福”文化的几个问题浅议

 

   

 

 

一、何谓“五福”?

 

福字最原始的意义,就是双手捧举酒器虔诚地敬奉上苍,祈求上天保佑,赐予好运。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祭祀活动是先民社会生活中极其重要的一种礼仪性的、制度性的规范。祭祀的主要功用不外消弭灾祸、祈祷丰年、富贵寿考、子嗣兴旺、宗族显赫等等。祈祷丰年,简称祈年,北京天坛有祈年殿,非常有名,无疑是传统祭祀行为在政治、社会等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个佐证。

“天神称祀、地祇称祭、宗庙称享”,就是说,除了祭祀神灵之外,还要祭祀祖先。祭祀的名目不一,规格各异,但有一点是必不可少的,即祭祀须用酒,酒是先人用来与上天沟通的媒介。《诗经》中有大量以酒祈福的描述,如《大雅·既醉》就是一首关于祭祀之后饮酒祝颂的诗。诗云:“既醉以酒,既饱以德。君子万年,介尔景福。……其胤维何?天被尔禄。”大意就是周王诚恳地向上天表白以德约束自己与臣民的饮酒行为,以求上天赐予大福大禄。从中也能隐约看出,周王已经意识到上天赐予福祉是有条件的,即必须以“礼、德”规范自己的行为,进而演化为“明德慎罚、敬天保民”的民本思想萌芽。

《周礼·膳夫》曰:“凡祭祀之致福也”。也就是说,福字的原始意义还有表示祭祀用的祭品之意,后世遂将祭祀用的供品称为“福物”或“福食”。祭祀活动结束,供品分发众人,谓之“散福”。如宋代南安九日山祈风典礼活动结束后即“散胙饮福”,乃至于皆大欢喜。人们认为,祭祀过神灵的供品最有福气,因而争相分享,甚至发扬光大,比如一些地方甚至演化出抢福习俗,至今仍以与时俱进的方式存在着。

《说文解字》解读福字说,“祐也,从示,畐声”。“示”本义为祭台,“福”就是祭祀后得到保佑的意思。《左传·成公五年》载,赵婴梦见上天派使者对自己说:“祭余,余福女(汝)。”你祭祀我,我降福给你。《左传·庄公十年》载,“小信未孚,神弗福也”。这几处提到的“福”字,显然都是上苍保佑的意思。

史载,先民的祭祀活动是极为隆重、极为庄严、极为虔诚的,祭祀之目的诉求也极为直白。《诗经·小雅·楚茨》描写了周王率王室子孙祭祀神灵与祖先的盛况。从诗中可见,由于粮食大丰收,仓廪饱满,因而酿酒祭祀祖先,“报以介福,万寿无疆”。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先民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知亦随之提高,渐渐从文明的混沌中走了出来,从这个远比人类历史长得多的自然中获得了越来越多的经验与智慧,包括对“福”的理解与认识。福的内涵遂逐渐形成,完善并扩展,甚至演绎为社会政治活动中的典章制度,这在《尚书·洪范》中得以集成性地体现。商纣王叔父箕子向周武王陈述治国安邦策略时即把“福民生”作为主要范畴了。“惟辟作福”,即只有天子可以为民造福。这是对福文化认知的一个里程碑式的飞跃,即“福”不惟上苍可以赐予了。“向用五福,威用六极”是箕子的9条建议之一。后世讲的“五福”源头即在此,“一曰寿,二曰富,三曰康宁,四曰攸好德,五曰考终命。”可见,五福的原初意义就是长寿、富贵、平安、品德美好、善终。而六极则相反,短命、疾病、忧愁、贫穷、品行恶劣等。这就是著名的“箕陈五福”典故的出处。自此,后世谈福说福,多用五福一词。

郡王治理天下亦尊崇神道,以福民生为旨归。上行下效,地方治理亦如此。《孔子家语·辩政》载,一个叫单父的地方被宓子贱治理得井井有条,孔子听闻后遂向宓子贱请教治理经验,孔子佩服得连连点头,不禁感叹到:“昔尧舜听天下,务求贤以自辅。夫贤者,百福之宗也,神明之主也,惜乎不齐之以所治者,小也。”也就是说,社会治理,就是选贤为民造福,可惜宓子贱施展才华的地方太小了。

宋淳祐5年(1245年),理宗御批“敷锡五福,以安一县”,即在今天的宁德市析置福安县。按照首任县令郑黼对御旨的解读,就是“自求多福,修己以安”,说得很实在,道出了基层社会治理的最高准则,甚至是亘古法则。

五福作为社会治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势必影响到各个方面,包括人们的思想意识。《礼记·祭统》曰:“福者,备也;备者,百顺之名也。”显然,儒家在福的筌框中新增了顺、备的内容,认为只要做到上顺于天,外顺于君,内孝于亲,就会有福,就会一顺百顺。同时,福必须在儒家框定的等级秩序实现。这种尊卑次第就是我们今天熟悉的顺天、顺君、顺亲原则。顺天,即顺应自然、顺应天理,先秦诸子多有论及,尤以孟子阐释得最坚决果断,“顺天者存,逆天者亡。”荀子更是提出了“顺其类者谓之福,逆其类者谓之祸,夫是之谓天政”的主张,其意是说,人是自然产物,人如自然现象,执政者当顺应自然规律,满足人的需求,否则是“大凶”。天之子即君,君王是人世间的最高主宰,自然而然就要忠君,后世把忠君演化为最重要的意识形态。所谓“人臣之奸,莫重于欺君”。百善孝为先,孝道观念可谓自古以来根深蒂固,至今仍是衡量一个家庭是否幸福的标杆,即便你功业卓著、地位煊赫,儿女如不孝大概可一笔勾销的。

至汉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儒学成为社会主要统治思想,“福”的准则与儒家倡导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理念缠绵缱绻,并不断衍生出新的内涵。儒家认为,通过“定其家、正其身、治其心、固其道”等能修得福气,因此后世留有难以计量的家训、学规等,几至汗牛充栋。传世的治家修身经典如《颜氏家训》《了凡四训》《训俭示康》等以及《白鹿洞书院学规》等,虽珠玑满目,但主题归一,如孟子所言,“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即反躬自省,加强自身的修养,通过自我的努力,以修德配命。

而在社会治理层面,追尚“福”是国泰民安的终极目标,这有太多的例证:

如欧阳修《上仁宗乞罢狄青枢密之任》,言之凿凿,反复陈述,不外罢免了狄青,赵宋即可避免前世祸乱,转祸为福。

次如宋徽宗时殿中侍御史、建阳人陈师锡上奏弹劾蔡京蔡卞兄弟迷国误朝,结党营私,“京援引死党至数百人,是皆国之深患,为陛下忧,为宗庙忧,为贤人君子忧,若出之于外,社稷之福也。”

再如,宋代沙县人陈瓘在右司员外郎任上与宰相曾布主张不合,其《与曾布书》中说“匹夫改过,善在一身;大臣改过,福及天下。”

范成大有词曰:“功行三千宜五福,长生何假金丹。”建功立业,当以修行五福为路径,炼丹之术等是苟媚蛊惑行为,是靠不住的。五福思想对后世影响深远,后人对福的理解和衍化,基本上都是在五福基础上开枝散叶,并结出累累硕果,乃至于香越千年。

迨至两汉交际的桓谭时,其《新论·辨惑》就将五福概念外延至寿、富、贵、安乐、子孙众多等。后世不断铺陈扩展,又有“福、禄、寿、喜、财”等更简洁的说法,并进一步约定俗成为“福如东海、高官厚禄、寿比南山、喜事连连、财源广进”。五福成为大吉大利的象征,甚至人生圆满的标志。比如因再造唐室立下硕勋而风光了千百年的郭子仪,功勋垂世,享寿八五,八子七婿,一生荣华。人们认为五福都集中于郭子仪一人身上了,因而郭子仪“大富贵寿考”便成为后世追慕的对象,画家喜爱以之为祝福贺寿题材,画面多以牡丹花、石头、松树、寿字、桃花构图,富贵长寿汇聚,五福齐全,吉祥之意流露殆尽。传统的木版年画中有郭子仪庆寿满笏床的题材。

左海伟人林则徐有“大富贵亦寿考”闲章。后世之所以追捧“大富贵寿考”,显然与世道造物不齐,人世缺限,有富贵而不能寿考,保寿考而不能蕃子孙,蕃子孙而桑弧蓬矢,母子迢递,总之不如意者十而八九有关吧?

明代福清籍宰辅叶向高告老还乡时,将家乡“郭庐山”改为“福庐山”,这样,他便成为“五福老人”了,只是就另一重意义来说,即福建省、福州府、福清县、福唐里、福庐山。乍一看,怎么都像个通信地址。但不管怎么说,足见传统的“五福”思想影响至深,人们变着花样凑足五福。

 

二、"福"义的延展

 

如上所述,仅仅一个“福”字显然不足以表达人们求福心理的细微差异,古人把福字家族不断拓展壮大,乃至于形成一个庞大的谱系。

如举行仪式,事神致福的“礼”。礼与福的原初意义是一样的,承载着神灵赐予的福。如《仪礼》讲述男子20岁加冠礼,受礼者成长为大人了,从此要谨言慎行,这样就会受天之庆,“寿考惟祺、介尔景福、永寿胡福”等,景福、胡福都是大福的意思。

礼吉即为“禧”。禧字我们其实不陌生。春节期间,中国人使用频率最高的词汇可能就是“恭贺新禧”了。

祭祀心意至诚而得福佑,即为“禛”。

与福字结缘最深的可能是“禄”了,如福禄、福禄寿、福禄寿喜等,常常连用,不分彼此,最接地气,经久不衰。后人做注,常常也说“福禄不别”“福禄互词”等,如著名的说文四大家之一的段玉裁。福禄寿也是后世画家特别钟爱的题材,福建籍的著名画家华碞、黄慎等都有这方面的代表作。

“福祉”也是常联系起来用的词汇。祉,就是福到了的意思。《韩诗外传》卷三说:“是以德泽洋乎海内,福祉归乎王公。”孙中山《同盟会宣言》说:“复四千年之祖国,谋四万万人之福祉……”至今,“为人民谋福祉”时不时在一些庄重的场合流过耳际。2011年胡锦涛主席的新年贺词,就题为《共同增进各国人民福祉》。

祥、祯、祜、祈、褫、祷、褆、礽、祚等等与福的含义大同小异。同者,都是福气、福运的意思;异者,是根据不同的祭祀形式而产生的专门词汇。

可见,中华民族追求福、崇尚福的历史久远而根深柢固,并不断踵事增华,至今体现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新年中常见的对联,如“人臻五福,花满三春” ;“三阳临吉地,五福萃华门”;“梅开五福,竹报三多”;“九如天作保,五福寿为先”等等,大家耳熟能详。“范陈九五福,桃熟三千年”就直接引用了箕陈五福的典故。竹报三多出自“华封三祝”的传说。至于五福的传统吉祥图则琳琅满目,无以复加,其多以五只蝙蝠构图,大量出现在器物、绘画、建筑装饰中。福字也就成了中国人祝吉道祥的首选字,迎祥纳福成为中华民族亘古不变的主题,不论朝代更迭,江山易主,为民造福的主旨没有谁敢有歧义。相反,都希望天降祥瑞,所以历代帝王的年号多寓意吉祥、太平、昌盛等,如清代的“康熙”,意为康宁兴盛;“乾隆”,意为天道昌隆;“嘉庆”,也就是普天喜庆之意。即便有特殊的政治意图,也多令人振奋,寓有福意,如宋代的“太平兴国”,显然是要开拓一番新功业;“绍兴”,取“绍祚中兴”之意;皇太极取“崇德”,据说是要盖过朱明的末代皇帝“崇祯”。

可以说中华民族的历史就是孜孜不辍追求福的历史。福是国人共同的愿景、集体的无意识,并形成了一个博大的文化体系。人们对神奇的自然现象,发达的人文,美好的事物、现象、心理诉求,统统归结为福。山清水秀、气候宜人、物产富饶之地谓之“福地”;享用了一桌珍馐美馔谓之“口福”;饱览了山壑嶙峋、小溪恬美、林木蓊郁、大漠孤烟的美景谓之“眼福”;长得一脸富态谓之“福相”;得美女钟情谓之“艳福”;有贵人相助谓之“福分”;好消息传来谓之“福音”;运气好,常打胜仗者谓之“福将”; 全家和美圆满叫“全家福”等等。在节日为亲朋好友送上美好祝愿称为“祝福”,祝贺他人取得佳绩,对方常常回敬一句“托你的福”。近年有脱贫致富奔小康者由衷地发出“托党的福、托政策的福、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福”的赞叹。

千百年来,集万般美好、万千期盼于一字,只有“福”。福成为中国人集体意识和情感认同中最执着的守望。其实,造福是人类社会的最高而永恒的准则。

 

三、"福"文化的特征

 

1. 广泛性

从庙堂之高到江湖之远,从精英到草根,人们对福文化的理解与认识,结合自身的能力、所处环境,随物赋形,都给予了最质朴、最渴望的表达。《史记·范雎蔡泽列传第十九》载,秦相蔡泽说:“主圣臣贤,天下之盛福也;君明臣直,国之福也;父慈子孝,夫信妻贞,家之福也。”就是说,君主圣明,臣子贤能,这是天下的大福;国君明智,臣子正直,这是一国的福气;父亲慈爱,儿子孝顺,丈夫诚实,妻子忠贞,这是一个家庭的福分。这一思想后世不论帝王治国还是百姓理家都奉为圭臬。可见,福文化是一种影响深远且广大的价值观。

在传统的农业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人们衣食住行等基本之需常常难以满足,因此对丰收的渴望和丰收后喜悦的淳朴表达是福文化早期的表现形式。五谷丰登、六畜兴旺自然就是福,毕竟民以食为天。古代中国水旱灾害、外寇入侵几近常态,百姓对和平安定的生活状态无比渴求,因此,无兵凶水旱之灾、国泰民安就是福。中国传统上重视家族兴盛、人丁兴旺、生命繁衍,因此多子多孙也是福。同理,长寿是福,平安是福,无病无痛是福,家庭和睦是福,社稷永固是福……人们推崇福的心理根须深深扎在现实生活的犄角旮旯。明清时期甚至推出论福格言,如清代金缨《格言联璧》、石成金《天基福谱》等。明末福州人曾庭龙生平以宋明理学自励,其《警己篇》中有“十福”“十思”“十快”之论,很有哲思性,比如“十福”曰:“性喜读书是一清福,心淡名利是一清福,性气宽缓是一清福,居临山水是一清福,饮食有节是一清福,身便布素是一清福,口绝雌黄是一清福,心常欢喜是一清福,交无杂宾是一清福,夜能熟睡是一清福。”煌煌大观,直白而朴素。每个人都可感受福,每个人也都有感受福的能力,呼吸到新鲜的空气,吃到安全有保障的食物,居住地环境幽静、邻里和谐,升职加薪等等,无不属于福的范畴,因各人的文化知识、人生履历、价值观等等差异尽可做出不同的理解,但如果以“俗”来概括福文化未免偏仄,甚至可以说根本就是错误的。

每逢春节,宸居里闾,不分贵贱,无论地域,一律追尚大红福字。福字在国人心目中的魅力无可取代,乃至于对福的追求是人生的最终归宿与社会治理的最高境界。

2. 鲜活性

福文化是各民族风情和精神情感的不断凝结,不断创造,不断丰盈,是一个鲜活而开放的文化体系。历史上,福文化与儒道释等诸家思想、民族精神以及其他文化元素充分交融,不断创造,从思想层面的深邃到表现形式的林林而群,都叹为观止。比如传统吉祥图《五福和合》就是个多元化的、和谐的系统。画面绘五只蝙蝠,但蝙蝠是从天上一起飞进带盖的圆盒内,“蝠”与“福”谐音,表达五福骈臻,福运来临、福气多多,非常灵动地再现了家庭的和谐幸福。对福的追求可谓永无止境。北京恭王府花园在布局设计上有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就是以福文化为主题,据说有一万只造型各异的蝙蝠贯穿在花园的窗棂、彩绘、穿枋、雀替、椽头上,所以有“万福之地”的慨叹。

福字作为自源性文字,不断衍化,经甲骨文演化至篆文 ”字,将酒坛的形状“”简约为了“”,后世的福字就定型了。汉字构形虽是历史文化信息的社会认可,不能携带个人臆断,但对福的渴求仍引发人们对“福”字做出许多解释。例如,福就是家有“一口田”,所谓“一口田,衣禄全”,虽纯属望文生义,亦是发自肺腑的美好期盼,当是对福文化的丰富。

福字的原始含义包含着“幸福”的内蕴,今天我们自然将“福”与“幸福”联系在一起,甚至等同。2011年3月“两会”期间,最热门的词汇就是“幸福”一词了,提升“幸福指数”、打造“幸福中国”成为最牵动人心的话题。那年的中秋、国庆双节期间,中央电视台推出特别调查节目《走基层百姓心声》。“幸福是什么”“你幸福吗”一时成为街谈巷议的热门话题,包括刚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莫言也被追问回答了这个问题。

福文化的鲜活性、时代性可见一斑。

3. 思辨性

至迟从老子时代,中国人的思辨智慧就很伟大了。《道德经》言:“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意思是说,事物都有其对立面,如果一味盯着“有”的一面而不顾“无”的存在,没有意识到“有无”之间的相生关系,那么肯定会栽跟头而寸步难行的。至于崇福心理的辩证思维,《道德经》里有一句经典之言:“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此语一出,震灼千古,至今世人皆晓祸福相倚的道理,时常与“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等名言被人提及。

与福相对的是祸。“祸,害也。神不福也”。祸是灾害,神灵也不保佑。在古人心中,祸是触怒神灵得到的报应,是违背苍天与祖先意志所造成的灾难,是人祸而不是天灾。

老子的祸福相倚思想,后世不断给予经典地解读。《韩非子·解老》就是解读《老子》思想的专门著述,其中对福祸的辨析至为严谨与精细。如韩非子提出“福本于有祸”,他是怎么推论的呢?“人有祸则心畏恐,心畏恐则行端直,行端直则思虑熟,思虑熟则得事理,行端直则无祸害,无祸害则尽天年,得事理则必成功,尽天年则全而寿,必成功则富与贵。全寿富贵之谓福。” 真是丝丝入扣,滴水不漏,读来饶有趣味。同样,“祸本生于有福”。显然,尽管福祸相对,但福祸亦互为因果,互相转化,因此福祸命题历朝历代仍不断乐孜孜地探求,如“祸福无门,唯人所召”,就是说祸福都是人的行为造成的。祸,生于贪欲,福生于自守等等。显然,趋福避祸,无论对国家对个人都是一个重要命题,那么怎么做到呢?

《汉书·枚乘传》记载,枚乘上书皇帝说:“福生有荃,祸生有胎;纳其基,绝其胎,祸自何来?”这无异于釜底抽薪,只要断绝祸根,自然无从有祸,无祸就是有福。怎么远祸呢?“人为善,福虽未至,祸已远离;人为恶,祸虽未至,福已远离。”强调人们要心存善念,身做善事,修身养性,清廉自俭,福气自来。     

南朝梁人周兴嗣《千字文》说的“祸因恶积,福缘善庆”,影响就更广了,意思是灾祸是作恶多端的结果,福庆是乐善好施的回报。再如,晋代葛洪《抱朴子·知止》说:“祸莫大于无足,福莫厚于知止。”意思很直白,贪得无厌是最大的祸,适可而止是最大的福。福文化的思辨特性从意识形态领域到日常行为,处处彰显。

唐代药王孙思邈有《福寿论》,说的也是福祸的辩证关系,他开的福寿药方就是行仁义、积阴德,可谓人人适用。

宋初邵武人龚颖《正己箴》云:“福虽有倚,俟我而起;祸虽有始,我在所履。”福迎着我而来,祸被我踩在脚下,怎么做到呢?正己,修行,关键是日常行为举止等遵循“天道物理”,直白点说,就是符合自然规律、社会规律。人的修行如此,社会治理也一样,最高原则是遵从规律,别瞎折腾。

郑板桥有诗道:“得福常兼祸亦轻,坦然无畏复无惊。平生秘诀今相付,但向君心可处行。”他对福祸关系的剖析不啻承袭了传统思想,对福文化的理解也达到一个淡定从容的境界。在世事纷繁中,一颗心的从容淡定往往能折射出一个人的深度。他有一句至理名言“吃亏是福”,至今穿越时空,为一些智者在浮躁喧嚣的尘世所坚守。“吃亏是福”为什么是超越时代的大智慧,郑板桥解释道:“损于己则益于彼。外得人情之平,内得我心之安。既平且安,福既在是矣。”寥寥数语,简洁明了,不知对蝇营狗苟、唯利是图者是否以棒喝?反正一生颠沛的陆游早已感悟道:“失马真成福,移山未必愚”。

若说超然福祸之外,非林则徐莫属了。道光21年(1841年)7月,林则徐遣戍伊犁,此时名臣王鼎正在河南督治黄河。他深知林则徐治水有道,遂上疏皇帝,让林则徐襄助,意在保全林则徐。决口合拢后,王鼎开宴,林则徐首座。忽然圣旨到,黄河合拢后,林则徐仍往伊犁。王鼎大为惊讶,林则徐却泰然自若,宠辱不惊。次日分手,两个人执手泣别,林则徐留下诗句“塞马未堪论得失,相公切莫涕滂沱”。林公此举,后世顶礼膜拜。

史上咏史诗无数,江山兴亡、人事代谢,留下太多的往事让人发思古幽情,叹世态炎凉。福祸之论,自然是咏史主题之一,阐发最深刻的恐怕是白居易了。“书中见往事,历历知福祸”“吉凶祸福有来由,但要深知不要忧”“去者逍遥来者死,乃知祸福非天为”等等,很有见地,很有洞察。

蔡襄知福州时,曾登大庙山钓龙台,有诗曰:“乾坤终苍茫,物理有否泰”。大意是,春去秋来,阴晴圆缺,天地始终辽阔,自然变化也是福祸相依,英雄失悲不必枉叹,人事有代谢,终究会否极泰来。

可见,福祸之论,其实深谙着高深的哲思,始终具有现实价值,不论是对社会治理还是人生沉浮。

4. 主观性

福文化富含哲理,但并不玄奥抽象,而是切切实实在我们身边,具体而实在。古人已经总结得很好了,即知福,惜福,享福,修福,更要造福。清代石成金即有《知福享福说》智慧美文,时人誉为“度世金针”。其要旨首先是知福,而现实生活中太多的现象是身在福中不知福,美好时光,因循虚度,甚是可惜。如白居易所言,“逢春不游乐,但恐是痴人”。不知福,同样与傻瓜无异。古人多认为,不知福的根源是不知足。如何知足,古人总结道“思量饥寒苦,饱暖就是福。思量病痛苦,康健就是福。思量灾难苦,安乐就是福。”凡一切幸福之事,均过后方知,躺在病床上而后知健康之可贵;失业而后知职位之可贵;身陷囹圄,方知廉洁之可贵,除了徒增悔恨与追忆外,于事何补,何不珍惜现在?因此珍惜当下是体悟福运的一个重要命题,我们今天即便一些聪明人也没有解决好。《道德经》有“知足常足”论,石成金归纳出《知足享福法》:“凡遇有不得意之事,试取其更甚者比之,心地自然清爽,此降火最速之方。古人有歌曰:‘他骑骏马我骑驴,仔细思量我不如。回头又见推车汉,上虽不足下有余。’予以此四句图画一轴,悬于斋中,时刻触目,以消去许多妄想之心,享受许多自在之福。” 此法道尽古人的处世之道,引发世人无尽思索。 福其实是一种心理感悟,知足常乐是一种处世的思辨智慧,是一种看问题的方法论,不宜与经济社会发展混淆起来,否则心智迷失,福又到哪里去体悟呢?如何享福,古人亦有高论:“祸到休愁,也要去救;福来休喜,也要会受。” 所以应该加强福文化修养,懂得发现福,抓住福,享受福,同时更要造福,与他人同享。每个人的幸福愿望汇聚起来就是一个民族的梦。个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永远是与国家联系在一起的。

明代富有革新精神的李贽对知足、富寿等有独到的见解,他说过:“富莫富于常知足,贵莫贵于能脱俗。贫莫贫于无见识,贱莫贱于无骨力。身无一贤曰穷,朋来四方曰达。百岁荣华曰夭,万世永赖曰寿。”这位特立独行的思想家对福文化的见解亦不同凡响。

《史记·龟策传》叙述了宋元王救龟、放龟又留龟,用之于占卜而使宋国强大的过程,其间君臣持不同意见,但对福祸的认识做出新解,即“祸不妄至,福不徒来”“福之至也,人自生之;祸之至也,人自成之。祸与福同,刑与德双。”意思很明白,福祸不是天生的,都是人带来的。那么,破解之道是什么呢?古人早就给出答案:厚德载福。《国语·晋语六》有“德,福之基也”“唯厚德者能受多福”之论,即是说,一个人要有厚重的品德,才能承载福报,因此传统治家教子十分注重惜福修德,把良好的道德品质也当成福的重要内涵,并诉诸家风家训的细枝末节中,或利用建筑、器物等载体来昭示积德修福的伦理责任。古时深宅大院中的诸多堂名中少不了五福堂、惜福堂、爱福堂、百福堂、种福堂等,至于带“德”字的堂名就更多了,如树德堂、明德堂、承德堂等。福州人叶观国示儿辈立业时说,“尤当以惜福谦和为主”;“申昌滋大,在于树德”。而诸多格言大家就耳熟能详了,如“一茶一饭,当思来处不易;一丝一缕,恒念物力维艰”“惜衣惜食,非为惜财为惜福”等等。

永春县民国时期大商贾沈逢源故居德兴堂,可谓修德的大集萃。堂中对联中有大量的修德教诲,深富中国传统文化底蕴而又不乏新意,如“德为车,乐为御,无远弗届;兴于诗,立于礼,游圣之门”“德及余千,堂开三善;兴思梁室,韵制四声”“德高是人生一乐,兴逸得天地自然”。其中一些结合农家生活,富有田园意趣,如“德水抱村流曲曲,兴龙崛地起层层”“德水无波,福田自润;兴家有道,安宅当居”等。

祖先之谆谆善诱,用心之良苦,沉淀为勤俭持家、反躬求己、诗书宜兴等金玉良言,构成福文化的一个重要展现方式。弘一大师有联曰“坐享擅施岂易,自忖己德何如”,意思很明了。古人有治家福谱说:“有福有智,能勤能俭,创家者也;有福有智,不勤不俭,享成者也;无福无智,不勤不俭,败家者也”,也就是说“富之根本全在勤俭,贵之根本全在读书,喜之根本全在和顺,福之根本全在循理。” 惜福还体现在教育子孙为人处世之道,如“处世,让人一步为高;待人,宽一分是福”。

劝诫官吏则说:“宽一分,则民受一分之福;省一事,则民少一事之扰。”古代官员任职地方与离任之时,都要拜谒地方先贤祠庙,以昭明诚敬之心,惠泽一方,是陶冶官德的一种方式。

知福重要,惜福可贵,修福才是真正的核心。古人提倡当为子孙“造福”,不当为子孙“求福”。什么是造福?“谨家规、崇俭朴、教耕读、积阴德”就是造福,而“广田宅、结姻缘、争什一、鬻功名”是求福。造福者,澹而长;求福者,浓而短,进而发展出一套套的“造福论”而延及后世。

当然,认识是不断提高的,晚清福州著名诗人林昌彝就主张不必锱铢必较于修德获报,那是逐末,不如“明善改过,利物济人”。另一福州文化名人何振岱有联示儿,“积善养福,研几广才”,即闲来多探究事物的精奥之理。

5. 地域性

文化具有地域性,福文化亦然。福建是以儒家文化为主流而融合了古闽越族元素、异域元素、海洋元素等各类文化的交汇地。福文化也不例外,中国传统的福文化在福建特有的自然、地理、气候、历史、文化、社会环境中呈现出具有福建地域特色的存在形态,积存在风土、人情、语言、艺术、道德、教化、宗教、信仰、族群、图腾、价值观等等生活方式中,有些甚至是福建独有的,那种认为“不存在福建福文化之说”的观点显然是站不住脚的。

福建卧海负山,徜徉于山水之间,虽为农耕文明的尽头,却是海洋文明的前沿。闽山含烟凝翠,闽水潺湲奔流,江海相连。宜居怡情,当为福建之福。大自然还赐予了福建丰富的物产,所谓“山珍海错各自奇”。身处八闽,有享不完的口福。闽菜就是先民融山海丰饶之食材、南北烹饪之技法、海内外多样之调料而创制的著名菜系等等都蕴含福文化的因子。福建的每一座城市,历史都给予了一款值得骄傲的名茶,如铁观音、茉莉花茶、大红袍等,品种之齐、品类之多,独领全国,自宋即有“天下之茶建为最”之誉。

福建最早为闽越族人栖息之地,与生俱来的崇拜自然万物心理,生成为浓烈的、后世所谓的“好巫尚鬼”观念。晋唐以来,中原汉人代有南迁,他们所带来的文化、科技、习俗与古闽越土著文化不断交融,而生成地域性文化群落。宋元海上贸易繁盛之时,不同种族、形态的文化在同一块地域进行空前的碰撞,令福建文化生生不息。海纳河涵,开放开先,有容乃大,有容乃强,福建文化逐渐定型,成熟,在教育科技、文学史志、书画工艺、建筑人文、艺术宗教、民俗节庆等领域形成鲜明的地域特色,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大系中具有独特的地位和价值。

福文化亦体现出福建特有的地域表达,“福地福人居”,福建乃人间福地。福建、福州、福清、福安、福鼎等地名,最直观地反映了百姓的所念所盼;永安、永泰、寿宁、周宁、水吉、崇安等等寓意吉祥的名称,无不表达了民众心理的诉求。至于含福字的桥梁、寺庙、寨堡建筑与文物等名称难以计数了。

福字当头,安宁兜底,福寿康宁既是福建的表情,更是八闽的底色。明清以来的诗文中逐渐流露出对福建的福地人杰之誉。王审知开闽以来,发展商贸,招贤纳才,广开庠序,福建陆续涌现出一大批超群出众的历史人物。他们在学术思想、教育科技、文学艺术、货殖营生等领域叱咤纵横,令历史铭记。至宋,如黄仲昭云,“大儒君子接踵而出,仁义道德之风,于是可以不愧于邹鲁矣”。理学集大成者朱熹,大海商蒲寿庚,思想革新者李贽,海洋英雄人物郑成功,开眼看世界的林则徐,向西方寻求真理的严复以及向世界介绍中国的陈季同、辜鸿铭等等,积极推动社会变革,造福民族民众,所积淀的朱子文化、海洋文化、客家文化、闽都文化等以及民间信仰对中国乃至于世界经济、社会、文化等产生过重大影响。对福文化,他们也不同程度地进行了阐发与身体力行,如朱熹、谢肇淛、林则徐等,大大丰富了中国传统的福文化内涵。

福建人始终走在反抗外敌入侵、维护国家权益的前沿,从郑成功驱逐荷兰殖民者,到鸦片战争、马江海战、甲午战争、五四运动,抗日战争,一代代福建人挺身而出,肩负时代使命,其奋斗精神永远泽润后世。尤其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奋斗的峥嵘岁月里,那些为国家独立、人民幸福的福建人上演了可歌可泣的故事。八闽大地,红旗不倒。福建是中央苏区的重要组成部分、红色政权的重要开创地、红色人文的重要凝结地、红色精神的重要传承地,全程见证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

改革开放以来,福建敢为天下先,经济快速发展,位次在全国提升幅度最大;生态文明建设领先全国,人民有满满的幸福感,更有创造幸福的激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