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5-08 22:21 来源:福建炎黄纵横 作者:马照南



南岛语族的摇篮

 

马照南

 

 

南岛语族,是平潭国际旅游岛的闪亮名片。各地来海坛的游客,往往争相一睹南岛语族文化遗址。看看琳琅满目的文物,坚固奇巧的石头房,看看7000年前,南岛语族人的生活场景。可以想象先民驾驭独木舟,横跨台湾海峡,踏浪南太平洋的雄姿风采。

庚子仲夏时节,我怀着深深的敬意,踏访平潭南岛语族文化。下午时分乘车西行,沿途天高云淡,道路宽阔平坦,四野大树莽莽苍苍。茂密的木麻黄树林,排列成行。眺望远方,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海接连碧,蔚蓝一色,充满诗意,让人心旷神怡。

首先来到正在建设的平潭南岛语族遗址公园展馆。迎面看到的是南岛语族的图腾,这是世界首座南岛语族文化主题遗址公园。进入巨大的钢梁保护棚,考察龟山考古发掘现场。小山坡上,一排排深浅不一、大小相同的整齐方块坑田(据说这是考古发掘的常规探坑或叫探方)。有一块方块田,挖掘得比较深,呈现出多个不同的文化层。让人体验到我们的先辈在这块土地生活的悠久历史。方块田散布着少量石器、石球、石块、陶网坠、陶纺轮和大量残破陶器片,作为贝丘遗址,依然存有许多远古贝壳。据陪同参观的小钟介绍,这里发现大量的海生贝壳和鹿类骨骼,表明当时人类谋生的主要手段是海洋捕捞和狩猎。许多方块田有明显的干栏式建筑的柱洞,这是南岛语族先辈居住的干栏巢居,也称栅居,是远古时代的人们在木(竹)柱底架上建筑的高出地面的房屋。这种建筑有明显的优越性。现在广西云南诸省,东南亚一带还盛行栅居。方块田也类似耕种的田地,有猜测是先民种植过块茎作物。有意思的是,在一块方田之上,发现一口古井。古井以石头铺就。过去考古工作中发现2200多年前武夷山汉城古水井,水清冽可口,依然可以饮用,被誉为“华夏第一井”。现在发现这口3000年前的古井,是否应该称之为后“南岛语族第一井”?

走出保护棚时,恰遇考古专家、平潭国际南岛语族研究院范雪春院长,他正忙着调试新的考古器械。他热情地介绍说,我们看到的是平潭晚段史前遗址,这是全新世高水位时期保留下来的史前遗址,还有更多更早的新石器时代遗址在海水面以下。原来,南岛语族先辈生活在一万多年以前,那时处在冰期末尾,海平面比现在低100多米。当时的台湾和大陆是连成一体的,台湾海峡并没有海水,是一片郁郁葱葱、繁花杂树,大象、水牛和鹿的天堂。各种动物植物和谐相处。南岛语族的先辈在这里快乐地生活繁衍。12000多年后,海水慢慢上涨,原先居住地逐渐向两边上移。海水泛滥,最终形成一湾浅浅的台湾海峡,使两岸远离。大约距今6000年,生活在大陆沿海的南岛语族先民开始向海洋迁徙,直至征服整个太平洋上大小岛屿。

随后,侯副院长、小钟陪同我来到壳丘头遗址公园规划展厅、海丝遗珍展厅以及史前文化展厅。这些展厅设在平潭岛很有特色的石头房内。海风肆虐,有时会把房顶掀翻,于是南岛语族后人就在房顶压上密密麻麻的石块。石头房冬暖夏凉,十分坚固,足以抵挡沿海台风和海浪的侵袭。为体现特色,平潭收储了全村31栋传统石头厝,经修缮改建,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南岛语族考古科研区、展示区、遗址保护区和生活服务区。走进展厅,就走进南岛语族的辉煌历史,让人感受到,这里就是海洋文化发祥地——南岛语族的摇篮。

平潭南岛语族遗址分布十分广泛,经考古探测发现了旧石器至青铜时代27处史前遗址。据介绍,这些年考古工作者在壳丘头、东花丘、榕山、龟山等遗址出土大量石器、陶器、骨器、贝器、玉器等,以及数以万计的陶片标本。有美丽的泥蚶壳、牡蛎壳、丽文蛤壳、荔枝螺、锈凹螺、蝾螺、管角螺等;有坚固的海龟骨、鱼骨和鹿角、鹿牙、山麂、野猪下颔骨、水牛胫骨;有先人烧制的陶釜、罐、壶、盆、碗、杯、盅和支座等,还有诸多未打磨和打磨过的石斧、石锛、石杵、石刀、石矛、石箭镞等。好文物会说话。这些挖掘出来的各样物品,以及各类图表,携带远古的文化气息,给人们展现了一幅7000多年前的壳丘头南岛语族生活生产图景。树木茂密、花草繁盛的丘陵、杂树丛生、虫蝶飞舞的平原、海波汹涌曲折蜿蜒的海岸。先民们在两岸海滩上采贝、海上捕鱼、林中狩猎,席地而坐,制作各类打制石器、磨制石器,烧制釜、罐、盘、碗、壶等陶器。在制作石器中,最重要的是各类石锛,正是有了石锛,先人们可以砍伐树木,制造独木舟,实现远航的梦想。他们唱歌跳舞,以海为生,繁衍生息。他们想念隔海同胞,向往海洋……

令人鼓舞的是,2018年,中科院傅巧妹专家团队通过对龙岩漳平奇和洞、马祖亮岛等史前遗址出土的人骨遗骸古基因组测序比对研究,明确福建内陆及沿海岛屿一带8,000多年前的古南方人群是南岛语系人群的祖先来源。平潭,正好位于这个祖先来源地的核心区。

南岛语族是什么样的群体?

文献记载,300年前1706年,荷兰学者莱兰特等来到南太平洋,他们发现太平洋上大大小小的岛屿,生活着自由自在的人类,他们有共同的特点。他们使用的生产工具主要是石锛;他们语言的一些词汇是一样的。他们的航海能力和所造的船只是一样的。他们人类体质学的特征是一样的,体貌相似。他们生活习俗是一样的,如干栏式建筑,喜欢纹身也一样。于是,将他们命名为南岛语族。南岛语族是目前世界唯一分布在岛屿上的一大语系。主要居住中国的台湾、海南,东达南美洲西方的复活节岛,西到东非洲外海的马达加斯加岛,南抵新西兰,包括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马达加斯加、新几内亚、新西兰、夏威夷、密克罗尼西亚、美拉尼西亚、波利尼西亚等各地岛屿。据统计,南岛语系包括1200种语言,使用人口约2.7亿。平潭先民早在欧洲人环球航海时代开始以前,就已经居住在南太平洋地区的大部分岛屿。这无疑是哥伦布所谓发现新大陆之前,人类文明史上最壮丽最宏大的海上移民。我们的祖先通过对星星和航流的认识,发明了导航技术系统,撑着单边独木舟和双连独木舟,成功地在南太平洋中一个又一个岛屿登陆,并得以有目的地在数万里的海域内来回航行。他们快乐生活繁衍生息。

2010年11月,远在1.6万海里之外的南岛语族后人, 6位法属波利尼西亚的南岛语族后人,驾驶一艘仿古独木舟,从南太平洋上的大溪地出发,漂洋过海1.6万海里,寻访祖先足迹的行程。在沿南太平洋航行了116天之后到达平潭,终于认定其族群的发源地正是平潭。这6名南岛语族的后代,历尽艰险,自茫茫大海中,来到远古祖先阔别几千年的家园,他们回到远古的故乡,回到孕育南岛语族的摇篮,朝拜南岛语族圣地。

这是怎样令人激动的场景?平潭以自己博大的胸怀,热情拥抱迎接来自南太平洋岛国的游子。可以相信,随着我国开展的多形式联合考古,还有日益密切的经济文化交流,有了南岛语族第一次寻根问祖,就一定会有第2次、第3次……

返回途中,车窗外,依旧蓝天如洗、白云悠悠、水天一色。极目远方,大洋深处白帆点点。平潭圣地,生生不息的南岛语族文化,它的光芒照亮东南、照亮海峡两岸,也照亮广袤无涯的南太平洋……

(本文选自于《走进“八闽旅游景区”·平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