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4-06 10:12 来源:福建炎黄纵横 作者:王建成


铁牛关漫记

王建成

铁牛关.jpg

铁牛关

 

闽北光泽县华桥乡铁关村有个老鸦桥自然村,村后是高高的牛岭,岭上建有远近闻名的铁牛关。

光泽地处闽赣交界,历史上建了不少关隘,一方面作为守疆卫土之用,另一方面是沟通两省要道,为兵家所倚重。铁牛关是其中之一。

据清版《光泽县志》记载,铁牛关始建于唐广明元年(880年)。因铁牛岭山上有一石体状如牛故名。当时,闽赣交界处,离此地还要向前40余里。清顺治四年(1647年)驻守光泽的地方把总黄文奇“以有关之名而无关之实,禀副总兵池凤鸣,请改今所”而迁入老鸦桥牛岭坑。铁牛关,处于两山夹口,“中凹成路,形如小涧,行者不堪,并肩石瓮,坐东朝西,堑前旁扼巨滩,峭削无崖,真险峻也”。关隘筑成后,为抵御清军入闽,郑成功曾在此关镇守3个月后,奉隆武帝之命撤回延平。清咸丰七年(1857年)2月,太平天国石达开部30万人破此关攻入光泽县城,进取闽中。第二年3月,太平军黑旗军部破此关进攻光泽。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红军和游击队经常出入此关,打击敌人。

处在海拔约400米的铁牛关,虽然随着战火烽烟和时间推移,只残存古关墙遗址,但依然可以估量出未毁前的情况:关墙长约20米,高约3.5米,厚约2米,均用花岗岩条石砌成。关墙正中是一道关门,高约2米、宽约1.8米。关门用厚板铁片制作,并钉满圆钉,异常坚固。关墙上建有炮楼、瞭望棚、烟墩,用于防守和报警。关墙内有屯兵的营房和一块数百平方米的操坪。其雄其势,堪称“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铁牛关一头通往江西资溪县,一头连接光泽园岱村、邓家边村、大禾山村。然而,铁牛关外40里仍是福建地界,有属于光泽县一个大村子。为何这个村子会在关外呢?这里面有一个历史故事。相传,很早以前,福建光泽和江西资溪两县界定是以分水岭来划分的。关内大禾山水流往光泽方向,关外圆岱村、铁关村水流往资溪,所以圆岱村、铁关村两个村在江西范围,归江西资溪管辖。到了清朝中叶,因为太平军来势凶猛,一直打到江西,攻占了资溪。福建光泽知县惊慌万状,赶紧组织兵民抵御太平军入闽。可是,铁牛关离县太近,必须把关口前移,即移到资溪境内的牛岭坑,也就是现在关口所在位置。这样,把资溪的圆岱村圈进了光泽的地界。然而,前移了关口并没有能挡住太平军的进攻。几天几夜激战,铁牛关被攻破,双方死伤几千人。太平军长驱直入光泽城,进而入闽。战事平息后,铁牛关前后土地与村落的归属被提到议事日程上来了。两县的知县恰好是姐夫与舅子关系,双方商定:各从县衙按时辰骑马沿相向出发,在那里碰头照面,县界就定在那里。出发那天,作为舅子的资溪县令,为了礼让姐夫,马骑到铁关村时,就停下来等。过了一段时间,姐夫光泽县令骑马到达,边界就此划定。事后,姐夫才知道舅子相让,但议定好的事无法更改。从此,铁关村和圆岱村一起归属于光泽县管辖。

如今,雄关屹立历史风云里。虽经无数战火洗礼,炮楼、瞭望棚、烟墩和营房、关门俱毁,但破损的关墙和关门上方牌匾书写的“铁牛关”三字依然清晰可见。关隘的遗址纳入了光泽县文物保护范围,并为旅游景点。